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中秋之夜作文(锦集13篇)

时间:2023-09-29 16:49:08 其他作文

中秋之夜作文 篇1

  今天——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皎洁的月光下,家家户户都坐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着饭,看着电视,谈着笑着。

  月亮很圆,很亮,月光撒在街上,在漆黑的夜里,为人们照亮。宁静的夜晚,笑声不断,而有谁会想到,那些父母在外打工,工作繁忙,无法回家和没有父母的孩子,孤独地走在大街上,看着其他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会有怎样的滋味。在这样的日子里,有谁会去关心他们,他们心里的苦,又会有谁知道。他们此刻也多么希望有人陪陪他们。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年幼丧母,父亲再娶,她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的父亲便不再管她,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弟弟身上,每逢过节,她父亲从来不给她买礼物,却总是给她弟弟带礼物回来,每次都是一个理由,说弟弟更小,要让着他。她不在意,她也不想在意。然后,她弟弟大了,喜欢抢她的东西,有一次,她弟弟拿了她的一个象牙吊坠,她眼急,就去抢,她弟弟抢不过她,就坐在地上哭,之后,她父亲打了她一顿,还生气地把吊坠踩碎了,她哭了,她很少哭,她也不喜欢哭,而这一次,她是真的哭了。事后,我问过她,为什么会哭,她对我说“那条吊坠是我好朋友在我中秋节送我的礼物。”她笑了笑,又补充道“也是我唯一的节日礼物。"我心中一惊,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这样的中秋节,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年级:刘娟

中秋之夜作文 篇2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到了!

  中秋节是我期待的传统节日,晚上会有各种活动:全家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烧塔……我最喜欢看烧塔了。

  烧塔,是我们家乡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烧塔活动需要在中秋节前几天开始准备。先是抱砖围成一个圆形,圆形的大小决定堆成的塔的高度,两块砖之间各架上一块砖,层叠堆积,一直堆到塔顶。望着那高高的塔,我满心期待中秋晚上的到来。

  中秋节晚上,烧塔活动开始了,人们往塔底留的“火门”里放柴,点燃柴火,烈火腾空,像极了火龙升空,场面极为壮观。不一会儿,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火苗时不时地蹿过塔身,人们就会抓把盐巴往塔身丢去。当火与盐巴碰撞时,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花四溅,美极了!

  家乡的人们通过烧塔来表达丰收的喜悦。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像塔里的`火焰一样红红火火,越烧越旺!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的家乡成了欢乐的海洋……

中秋之夜作文 篇3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每到中秋之夜,一大家子总会坐在门口吃着香甜的月饼,欣赏着洁白朦胧的月亮。

  身在异地的家人此时全都赶了回来,围坐在桌边,吃着热乎乎的团圆饭,心里满是欢乐!团聚的氛围真是其乐融融。八月吃月饼不仅吃出香甜,还能吃出家人中浓浓的感情。

  我拿着月饼坐在门口赏月,月亮公主挂在枝头上,他是那么婀娜多姿,那么美妙绝伦。微风吹动,月亮好像害羞了,躲藏在云朵之间,变成了琥珀色,又过了一会儿变成了清白的、晶莹剔透的`玉盘。我看得痴迷了,仿佛眼前有一颗价值连城的明珠挂在天上,再仔细看,嫦娥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从嫦娥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忧伤,那应该是思念人间中的生活吧,只因偷吃仙药,飞到天庭做舞女。

  子时,奶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仙丹飞上月球,不能与后羿相见,于是在中秋节这天,嫦娥在梦里嘱托后羿,在半夜时做个圆形的大饼,后羿照做,居然与嫦娥相会了。人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就将后羿在晚上做的饼称之为月饼。后来,人们就把月饼的工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期望每年后羿与嫦娥都能相见。

中秋之夜作文 篇4

  9月13日星期二小雨转晴

  今天,妈妈给我做了手工绿豆沙伍仁月饼,令人回味无穷。

  中午,我放学回家,妈妈把一个绿豆沙伍仁月饼塞到我的手里,说:“我做的,尝尝吧!”我张开手,哇!好精美的月饼:圆圆的,和一个小笼包差不多大,上面刻着交叉的直线、波浪线,正中间用楷体刻着“伍仁”两个字,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十分爱吃伍仁月饼。月饼直径约长五厘米,乍一看,像一卷绿色胶布。

  这时,我的口水一流“三尺多长”了,我轻轻地捏了捏月饼,软软的,很有弹性,十分像我弟弟的脸蛋一样柔软。我又轻轻地舔了一口,呀!真清爽!伍仁的传统风味再加上绿豆沙的.清香,真是美味呀!我又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嗯,前味凉爽,后味醇香。真称得上一流的月饼!月饼外皮是用绿豆沙加工制成的,是墨绿色,像一片卷成圆形的小荷叶似的,里面的馅是五种风味的小吃,分别是黑芝麻、白芝麻、花生、核桃、瓜子。每种都有自己那独特的风味,黑芝麻微苦,白芝麻甜香,核桃香美,营养丰富,瓜子又嚼劲儿,咸咸的。混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营养丰富,好吃的健康纯手工月饼,再细细品尝,还有一股儿说不出的香甜味道。月饼凉凉的,闻一闻还有一股黄瓜特有的清香味。咬下一口含在嘴里,外皮会先化掉,剩下的就是月饼馅了,轻轻咀嚼,口中便都是那清香,闻一闻就使人陶醉的月饼馅,太好吃了!平时爱吃美食的我,这时应经把小嘴砸吧起来了,我又咬了一口,因为经不住美食的诱惑,所以不到两分钟,我就把这块月饼ateall了!我对妈妈说:“太好吃了!”妈妈说:“下次,我教教你做吧!”我点点头,笑了。

  这就是妈妈做的纯手工绿豆沙伍仁月饼,你看了我的文章,是不是也想来我家品尝品尝呢?

中秋之夜作文 篇5

  中秋之夜是一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都欢聚一堂贺中秋。可有些人却不和亲人相聚,谁都希望全家在中秋佳节能够团聚,品尝月饼和水果,享受天伦之乐。我想起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妹弟》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爸爸是电信局负责机房的人员,碰巧今晚上要值班,所以这个中秋节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晚上,我正和长辈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妈妈的拿手小菜炒田螺,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门“表哥开门”其实我早就知道是小表妹要来做客了,我从柜子拿出两小盒沙炮,和表妹一人一盒,沙炮打到地面擦出的.响声好好像鞭炮那劈哩啪啦的响声,我俩乐开怀了。我们老老少少一起在天台点起花灯赏月。月亮害羞地罩着面纱,过了很久才露出它那张会发光的圆脸蛋儿,表妹看着这一轮高挂在夜空上的明月问:“表哥,这是白银盘吗?”她一定是想起了刚从一年级学到的《古朗月行》,明知故问呢。我们边聊边吃月饼。有双黄莲。有伍仁……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水果,有哈密瓜。红莆葡。柿子……一口口咬下去,甜甜的果汁好吃极了。奶奶出灯迷。妈妈还讲笑话给我们听,快乐的笑声在清朗的夜空中回响。

中秋之夜作文 篇6

  月亮姑娘出来了,圆圆的脸蛋羞得有些通红。月光下,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品尝着水果。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这是一个人月两圆的日子,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团圆中。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晚饭后,我们捧出各种各样的佳果、月饼,坐在我家的小花园里迎接月亮的出现。

  天边的晚霞慢慢退去,在中秋节的夜空中,几乎找不到星星,月亮姑娘羞涩地推开云朵,露出了圆脸。不知是谁先发现了月亮,高兴地大叫起来。

  月光下,我们品尝佳果,背唐诗宋词。在我家的中秋之夜,少不了惯有的背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们像往常一样,把自己知道的诗句背出来。每背出一句,都会赢得一片掌声。

  我们没忘记欣赏月亮。月亮姑娘似乎适应了热闹的环境,她的脸不再通红,变成了银白色。如水的月光将整个上空和大地都照得如同白昼。

  门铃开始不断地响了,表哥、表妹、舅父、姨妈、爸爸的同学。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在月光下烧烤,有鸡翅、牛扒。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这真让我们这些小孩大饱口福了。

  天空中不时有孔明灯飞过,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那是在月光下许愿的人们,将心中的愿望托付孔明灯遥寄给月亮,希望与自己的家人、亲人、年年与月同在,岁岁与月共圆。在孔明灯的衬托下,中秋的夜空更加美丽了。

  月光下,我们这些天真的小孩在追逐着,嬉戏着。尽管夜深了,我们的小花园仍然那么热闹,欢乐仍然在这里回荡。

  月亮姑娘看着人们如此高兴,欣慰地笑了,她的周围笑出了一圈红晕,漂亮极了。

  孩子们仍然喜欢仰着头追着那轮明月,不舍得低下头。

中秋之夜作文 篇7

  晚上,我们吃完饭后,我和弟弟一边玩,一边等月亮出来。

  我们盼望着月亮快点出来,不一会儿,月亮慢慢的从东方露出了小半边脸,渐渐的,圆圆的月亮在白云中穿梭。月亮被云遮住了半边脸,虽然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是几次都没成功,我又欣喜又失望。突然从天边闪出一道白光,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我和弟弟欢呼:“月亮出来啦,真像个大玉盘!”

  爸爸拿着桌子放在楼顶上,妈妈拿着一大盒月饼,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放在桌子上面。桌子上还点了几只香,还有三杯茶和五杯酒。我们把手合起来,一边拜,一边说:“保佑大家平平安安。”还跪下来磕了几下头说:“月亮姑姑,下来玩会儿吧……”我们拜完之后,大人们拿起手机拍月亮,我们小孩没有手机,只能欣赏那个又大又圆的月亮。

  大家赏完月亮就开始吃水果和月饼了。弟弟说:“中秋节的月饼真香啊!”爷爷说:“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多么高兴呀!”

  这真是难忘的中秋之夜啊!

中秋之夜作文 篇8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读着古代大诗人李白笔下流畅出的一首名诗。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

  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牛乳般的月光照进窗子,照着孤独的我,房间里只有我常常的影子。我的脑海里想起那年中秋……

  记得我7岁那年秋天,秋风送爽,金黄色的草丛被风吹得“沙沙”歌唱,天上一排排大雁快速的飞着,这些大雁真聪明啊!瞧!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行,一会儿排成“一”字行……可真漂亮啊!这时,妈妈走过来,亲切地说:“孩子啊!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时候。”我感到疑惑,妈妈又摸着我的头,笑呵呵的说:“孩子,今天晚上月亮是最圆是一天,最亮点一天,最美的一天!”我听了之后,特别的激动,期待着晚上的到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夜幕降临了。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如同再向你眨着眼睛。月亮出来了,银色的光芒洒落在大地。月亮如同一颗宝石镶嵌在天空中,湖面上泛起了一层层纱,这一切可真美好!我身临其境。这时,妈妈抬出了一个小方桌,把它放好,又匆匆忙忙的跑进厨房,端出了美味的月饼。我迫不及待地坐在桌子旁,等待着美味。

  月亮将它银色的光辉尽情洒落,我的手偷偷伸到了月饼旁,弄了一点,哇!好美味!妈妈见了我的样,亲切的说:“要吃就多吃点!”我听了这话,兴奋不已,饿虎扑食般的抢过一个月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时,我才注意到月亮,月亮,我大声喊道:“月亮姐姐,快出来吧!”月亮姐姐似呼听到了我的呼喊,从乌云后面露出了羞答答的脸。我看见了,憨笑着。我沐浴着柔美的月光,吃着美味的月饼,心里喜滋滋的。

  妈妈见了我傻乎乎的样子,哈哈大笑。爸爸和妈妈摸着我的头,妈妈捏了我的鼻子,说:“小馋猫。”我被逗笑了。大家沉浸在中秋的欢乐之中。

  又是一年中秋到。月光如水,如诗如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明月寄相思,妈妈你远在他乡,也想起那年中秋了吗?

中秋之夜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中秋节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举杯赏月的最佳时节。“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我们全家在这一天分享了香甜可口的月饼,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

  夜幕降临时,妈妈带我来到红梅公园赏月。刚到公园门口就看到公园的天宁宝塔从上到下都是金灿灿的,像蓄势待发的火箭一样,站在夜空中。周围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在霓虹灯的装扮下变得五彩缤纷。遥望夜空,圆圆的月亮就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夜空中,发出清冷的光芒。这个时刻,秋高气爽,天宇澄清,月亮分外皎洁圆润,确实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最适合赏月了。我和妈妈漫步在月光下,随着赏月的人流缓步向前。妈妈给我讲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等,还讲了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点凄美,因为团圆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果亲人永远分隔两地,那会使人很伤心。抬眼望去,夜空中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随着孔明灯的放飞,也带去了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中秋夜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真好!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妈妈还给我讲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民过中秋的习俗。

  夜深了,我们离开了红梅公园。

  我觉得这个中秋节很有意思,因为在这天,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所不知道的知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真的很丰富。我过了一个特别快乐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作文 篇10

“月饼,卖月饼了!”每逢过中秋节,街上总能传来这样的吆喝声。中秋,正是八月十五,明月当空,阖家团圆,共同赏月,品尝月饼。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有“团圆节”之称,而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有团圆和睦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当天,我们都要包月饼吃。中秋节一大早,我和姥姥便忙活开来,姥姥拿出发酵好的面团和月饼馅儿,把面团分成几十块,准备包月饼,我也帮姥姥打下手。姥姥告诉了我包月饼的步骤,我兴高采烈包起来:先把面团放在手心里压平,压扁,挖出一小团豆沙放在面皮上,用皮一点一点包住馅,就像是给豆沙穿上一层薄薄的衣服。把穿好衣服的豆沙搓成圆球,放进模具里,不留缝隙地压平,再轻轻推出来。一个带有精美花纹的月饼诞生了!首战告捷,姥姥直夸我做得有模有样,十分精致。一上午,我和姥姥的成就可不小,所有的面团都“吃饱了”。把它们放进烤箱里烤半小时左右,新鲜的月饼出炉了。我两眼直勾勾盯着金黄而又酥软的月饼,口水流了下来,忍不住尝了一口,口感饱满,入口即化,美味极了。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大地一片洁白,好似笼罩着一层轻纱,又似铺上了白霜。我把月饼和水果放在阳台上,等待仙女嫦娥来品尝。全家人吃着月饼,赏着月亮,不时传来笑声。圆月像一只雪球,挂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皎洁。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在翩翩起舞;星星挤满了银河,眨着眼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还是那么明亮,还是那么迷人,在月色中,我们进入了梦乡。中秋之夜,真美!

中秋之夜作文 篇11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阴历中秋节。8月为秋天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天之中和8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8月节、8月半、月夕、月节,又由于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依据国内古时候历法,阴历中秋节,在一年秋天的8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2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中秋节”。中秋节的风靡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国内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国内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依据国内的历法,阴历8月在秋天中间,为秋天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中秋节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很多别称:因节期在中秋节,所以称“8月节”、“8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叫做“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中秋节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中秋节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古人赋予月亮很多传闻,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中秋节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最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中秋节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大家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叫做“团圆节”。

中秋之夜作文 篇12

  我站在山头,仰望星空,一轮圆月在夜色中显得十分皎洁。秋风拂过,我感到一丝美好,这就是中秋之夜。

  月亮,代表团圆。中秋夜来临之前,爷爷奶奶,开始大展身手,为我们准备晚餐,红烧鱼、烤鸡翅、红烧肉……我们早已垂涎三尺,我偷偷地尝了一块,仔细品尝,令人回味无穷!

  美味摆满了餐桌,其中标志性的食物,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就像我们现在,一家人齐聚在餐桌旁,享受着美味的佳肴和亲人们的团圆相聚。欢聚一堂,举杯同庆,我们的大家长爷爷说:“我们好不容易一起聚在一起,来,干杯!”我们举起杯子,不喝酒的喝茶和喝酒的喝酒,都干了!我们互相祝福,一个个满面春风。

  吃完饭,我们来到湖边赏月、放孔明灯。托起孔明灯,点上火,它冉冉升起,承载着我们的祝福和希望。“你们看!今晚的月亮多圆啊!嫦娥奔月的故事就跟月亮有关。要不然我们来玩飞花令——月吧!”我和弟弟点了点头,同意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玩飞花令,爸爸文化底蕴更深,我和弟弟甘拜下风。

“月亮,是否有一位叫做嫦娥的姐姐正在舞蹈?月亮,是否有一只可爱的兔子叫玉兔?月亮,是否有一位一直在砍桂花树的人叫吴刚?”我怀着这些疑问,望着月亮。飞花令、赏月、散步和疑问,构成了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是团圆的。“祝中秋之夜快乐!”

中秋之夜作文 篇13

  自古中秋月最明,凉风届候夜弥清。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可真不巧,中秋之夜本来应该全家人一起坐在庭院里,赏赏月,吃月饼。今年的中秋竟然是个阴天,圆又大的月亮害羞得不敢露面了。虽然很遗憾没能看到她,但是过的还是很开心。

  晚上,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当然也有好多孩子。爷爷在院子里品着茶,接着把所有的孩子都喊过去了,爷爷曾当过教师,因此他有满肚子的故事。他说要讲故事给我们听,大家跟着拍手叫好(大多是幼儿园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我也掺和进去了。首先,爷爷讲了些老掉牙的神话故事,但大家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大笑声儿一阵儿一阵儿的。一连讲了几个故事之后,显然大家的“多动症”又犯了,小雨点儿竟和强强耍起武功来了,这是爷爷吼了一声:“专心听讲!”露露终于按捺不住了,喊了句:“爷爷,您能不能换个故事啊,今儿个是中秋,就将点儿中秋的故事吧。”爷爷爽快地答应了,他便讲了些几十年前他们的中秋节。那时候,他们的日子毕竟清苦多了,大家时不时地说声“好苦啊”、“好惨啊”这类的话。我都禁不住打了几个寒颤。的确,那时候的日子贫困多了。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好好努力啊,祖国的未来就要靠你们啦!”大家听了连连点头。我也深有感触,我又一次了解了几十年前的清贫,领略了他们的艰辛。

  这次的中秋之夜可真让我受益匪浅啊!据说,到12点时月亮才拉开了面纱。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让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到明年的中秋我还要听爷爷讲“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