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必须要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提升自己,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阅读。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1
我一直是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也很喜欢班主任这个岗位,20xx年参加特岗考试后,我带着一个年轻人固有的热情,来到孟实验,走上了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3年的教师生涯3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工作期间,我一直认真地探索着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当好一名班主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形成了自己德育工作的特色,我勤奋学习、深入思索、脚踏实地的工作,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个人也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这一切使我充分享受了担任教师特别是担任班主任的成功与快乐。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
我认为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位教师的师德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风、班级的学风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我的工作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要先行一步,给学生一个榜样。
比如,就上课而言,要求学生不迟到,但很多老师一定要打铃以后才开始在办公室整理教材备课本,有的离教室比较远,等到了教室开始上课已经几分钟过去了,特别是现在有时候还要准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就更久了,那么我一定会在打铃的时候站在教室门口或者已经在讲台上,我带的班级学生一定会做到“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再比如上学迟到的问题,是很多班主任比较头痛的,但是我所带的班级从来不会,我家住在县里,每天开车上下班,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如果我每天能准时到岗,那么他们就没有理由到不了,因为没人比我住的还远。这么多年以来,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我都会每天7:00准时站在教室,学生早已习惯,不会比我来得晚。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其说要学生照我说的去做,不如改为照我做的去做。
二、施与爱心、用心沟通,用人格和智慧培养情感
班主任工作与课任教师不同,除了要管理班级、提高成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及时洞察他们的内心动态,疏导情绪,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波动、难以捉摸。我要做一个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班级里有一名女同学,父母关系差,并且已经离异,这个孩子总是独来独往,干什么也都很自强自立,在学校里表现不是特别好,但是我发现她数学成绩特别好,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她,鼓励她,现在这个孩子变得特别开朗,她特别感谢我!她说从小学到现在我是对她最有影响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我都会以一个亲人或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而言我不仅仅只是老师。
三、慈威并重、刚柔相济
我的学生都知道我的班规只有五个字“该干嘛干嘛”,我最经常对我的学生说的话就是:玩就玩个痛快,学就学个认真。课余时间,我可能在教室里和他们一起天南地北的神侃,也可能在操场上玩篮球,这时候没人把我当老师,但是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知识的引领者、同行者和纠错者,大家会认认真真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也许会“翻脸不认人”,也经常会被我批评得痛哭流涕。当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要我买冰激凌奖赏他们,这时候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也是快乐的。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过,中学阶段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国学经典诵比赛班主任和他们穿成一样去参加并且取得优异成绩。
四、收获颇多、一路感动
回首3的教学生涯,3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悟出一个道理:只要肯倾情付出,定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回报。在德育工作中,我始终认为真心关爱,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给学生以自尊;多一点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以自信;多一点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生以真理;多一点体贴和温暖,给学生以真情。
今天,我能得到优秀班主任这个荣誉称号,感谢我的学生们,感谢对我的工作认可的同事和领导们!这是对我班主任工作最大的肯定。
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最多的关键词不是苦和累,而是快乐和感动!我的生命因为孩子们而更年轻!更精彩!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2
——用爱点亮孩子心中的信心之火
时间荏苒,转眼一学期又已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忙碌又充实。一年来,为了将班主任工作做好,我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因为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只停留在“一桶死水”上,而应该具有小溪流般的活水,要常流常新,时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教育的发展。
为了做好一名班主任,我坚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注重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比如,看到地上有纸,我就主动弯腰去捡;平时小病小痛不轻易请假,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说话文明,不随意对学生说不合适的语言等;学校布置的任务和比赛活动,我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学生作业做好我会及时进行批改,培养他们做事不拖拉的习惯等。
为了做好一名班主任,我坚持认真备课,尽心上好每一堂课。学生哪方面比较弱,我就想方设法去探究摸索适合我们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的教学策略。比如,自从我五年级接手这个班后,我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十分狭窄,语言积累十分贫瘠,了解原因,是因为大多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环境都不怎么乐观,家庭课外用书少之又少,于是我就动员全班同学捐书,每人捐一本,全班每人就能阅读到四十多本的课外书,每人捐出两本,每个同学就能阅读到八十多本的课外知识。
通过资源共享,既解决了学生没书看的问题,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再如,当我发现我们大多数学生不善于口语表达,发言缺乏自信的时候,我就利用班队课和综合课安排每位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许多孩子刚第一次不敢说,经过一次次鼓励、一次次指导,许多孩子声音响起来了,自信心也足了。还比如,我发现孩子们不喜欢写周记,很多孩子写周记流于形式。于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写周记的兴趣,我将写周记改成写流动日记,五人一组,共用一个周记本,小组成员自己推选组长,自己安排写的轮流顺序,写的好的日记入选班级纪念册。结果实践下来,我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高,没轮到的同学每天期待着轮到自己写,写了的同学总是记着来打探自己得到了几星,能否被入选。最重要的是孩子写的日记的的确确生动了,内容也丰富有趣了。
为了做好一名班主任,我坚持关注班级里的学困生的成长。在我所接的班里,有两名学习能力特差的孩子,差的是连字都不会认的程度,更别说是听写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觉得对他们如果用其他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对他们俩的要求是在小学的最后两年里能认得一些字,能学会写常用的一部分词,让他们小学没有白读,将来能拿得起笔写可以了。因为多年的放任,他们对学习没有自我要求,也没有信心,所以我为了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首先是安排学习优秀的学生跟他们同桌,并不时要求其他同学要帮助他们,善待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我的一再强调下,他们俩由以前的自卑变得开朗了,由以前的抵触同学的眼光,变得自信了,友好了,虽然考及格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遥远的梦,但是现在教过的每课词语基本会读了,听写也能写出一部分,甚至能给其他同学报单元的词语。看到他们取得的进步,作为教师的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班级里还有两个思想、行为极其怪异的男孩子。一个男孩,脾气暴躁,经常会情绪失控,很不受教。对老师的管教常常是怒目圆瞪,仇视心理极强。许多老师因此而不敢去管他,任他上课在听还是没听,在玩在看书甚至再在课堂上自由散漫走动,都不管他。于是就养成了作业不写、两操不做、仪表不佩戴等系列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这个孩子的教育,我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我既对他加倍的关心,又对他的不正确的行为进行严厉地纠正,每次犯错时,我都会尽可能地从他的角度去理解去与他交流,在得到他的信任之后,我再跟他晓之以理,让他逐渐学会体谅别人,学会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如今,他虽然还有不足,不如经常会有些作业没完成,但是行为常规已经完全能遵守,认真做操,认真值日,每天仪表佩戴齐全,与同学友好相处等,最重要的是,现在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他也能控制情绪,不会出现像以前那样乱打人、或破坏公共财物等恶劣行为了。看到他的改变,我的内心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班里的另一个问题学生是一个性格孤僻、不愿听别人批评,又超自负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旦倔强起来,闭上嘴巴,谁也没办法让他开口。对于这个孩子,我曾用关心、表扬的正面教育法去教导,可效果并不佳。对他用严厉批评的方法更是行不通,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能完全地掌握住教育他的方法,但是我还是相信,只要我一直关注他,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多表扬,有一天他终究会明白的。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虽然在教育的路上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但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变:与时俱进,当好一名教师,奉献绵薄之力,以己涓涓细流,汇入中国教育发展的汪洋大海!
有时候梦想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否实现,而在于追逐的过程。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会让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让我们用梦想点亮成功,让成功开启我们美好的人生吧!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3
记得有一位班主任说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多年以来,我一直积极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下面,我就重点说说我在班级卫生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
1、细化分工,形成习惯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经验中有一条“各守其位”,我觉得这招特别有效。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按照大扫除的要求安排好教室里每个人的任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该老师做的事情由老师来完成,该学生做的事情由学生来完成。在我们班讲台是我的任务,扫地、拖地、擦课桌椅、擦黑板擦瓷砖、排桌子、打扫楼梯、打扫厕所、排放劳动工具都具体到人。图书角里,整理图书是每个同学轮流完成的工作,各科作业摆放的整齐度则是每个课代表的职责。老师就此明确:以后每天的日常管理就按分工进行。同时,我也天天一早到校及时检查、及时表扬、及时提出新的要求。一个星期后,学生自然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强烈的卫生责任意识。用我们学生的话说:“老师,我觉得第一个星期我们天天都在大扫除!”
2、注重方法指导,内化劳动意识
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现在的孩子劳动机会少,也不会劳动,不懂得合理安排劳动的顺序,常常出现打扫时间长、效率却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大扫除前引导学生讨论、合理按排劳动程序,先擦课桌,再扫地、接着拖地、擦窗户,最后擦瓷砖、排桌子、排放工具,在每个劳动过程中穿插具体方法的指导,明确达到的`要求。两个星期后,学生就能熟练地掌握打扫方法,大扫除对于他们来说已是非常轻松的事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不会劳动到会劳动、乐劳动,不但培养了劳动的兴趣,也增强了劳动的光荣感。
记得有一位家长曾就孩子在劳动方面的变化跟我聊过几句:老师,我觉得我的孩子变懂事了,放假在家还能帮助做一些简单的打扫整理工作,做得还有模有样的呢!
听着家长欣慰的话语,看着家长自豪的神情,我特别高兴。因为劳动的意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学校里老师的面前,已经迁移到了家里,内化成了一种品质、一种素质。
3、树立“典型”,培养持之以恒的能力。
当然,学生总还是个学生,他们的可控性与持之以恒的能力还是非常短暂的,怎样才能让大家把刚培养的好习惯坚持下去呢?我想到了一个“树立典型”的办法。
肖浪是从贵州来到我校的一名学生,由于家庭的贫困与家庭环境的熏陶,他的身上可以用三个字形容:脏、乱、臭,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后来我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衣服的质量差一些不要紧,但衣服干净、整洁却是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全班同学都会欢迎你的。就这样,随着肖浪的衣服越来越干净,他负责的清洁区厕所的卫生质量也在提升,我表扬他的次数越来越多,和他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劳动的积极性越发高涨。此时我也发现,他不但做好了自己本分的工作,就连教室地面的纸屑、桌子的排放他也帮着管理了。而全班同学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教室里,扔纸屑的少了,捡纸屑的多了;课桌里的杂物少了,桌子也排得更整齐了……而肖浪也和大家成了真正的朋友,被推选为“优秀学生”。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感动,让我惊异于“典型”产生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竟然能带动全班的学生自觉、长期地管理好教室的卫生工作,而我也乐得轻松!
4、彻底放手,学生自我管理
从习惯的培养到方法的指导,再到意识的内化、迁移,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管理班级卫生的能力。一个月后,我的督促方式也由天天检查,变成了突击检查,学生检查。而学生也用整洁的环境、自觉的行动向我证明了他们实实在在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个时候我就在想:新课改倡导课堂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那劳动卫生的管理又何尝不能从老师安排变成自觉行为呢?只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能行,他们就能行!
当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而我的总结不过是一点皮毛。我们只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情”、“理”并举,“严”、“宽”同施,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向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