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文档 > 工作总结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3-09-10 16:46:20 工作总结

  本文是网友“weg57401”整理的专项整治工作总结5篇,欢迎参阅。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1

  为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经营秩序,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绥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酒类市场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重点对县区大型商场、超市、酒类批发商、名酒专卖店等酒类经营主体进行检查。

  一是检查酒类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相关证照是否齐全有效并悬挂在醒目位置。

  二是查看酒类经营户是否履行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建立进销货台账(酒类流通随附单)、是否向供货商索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相关商品的合格证明文件。

  三是查看酒类食品的生产厂名、厂址、商标等外包装情况,在经销酒类食品中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本次整治活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车辆40台次,检查酒类食品经营户910户,其中酒类批发经营者33户,散装白酒及小作坊白酒经营者10户,未发现违法行为。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局市局印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电器及附件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及《开展电线电缆等四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电器及附件产品市场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一是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我们组织各相关股室分局学习省、市局印发的专项整治文件精神,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有针对性的学习电器及附件产品相关业务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突出整治工作重点。对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开展重点检查,主要针对流通领域的大型商超、专业市场、五金店、农村市场等电器及附件产品比较集中的场所开展监督检查;三是配合市局开展流通领域电器及附件产品监督抽检14个批次,涉及电线电缆、小家电、室内加热器等产品,其中7个批次不合格,对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已结束。

  20xx年以来除日常监管以外,我局共开展电器及附件产品专项整治工作4次,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检查流通领域电器及附件产品经营户200余户次,发现问题10个,3个已限期整改完毕,7个依法立案查处。

  二、案件查办情况

  通过专项整治,我局共立案查处涉及电器及附件产品违法经营户5户,不合格产品7个批次,现已全部结案,罚没金额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未落实好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如:未构建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二是工作人员对电器及附件产品开展检查时只能查看产品是否有标签标识及3C认证标志,但很难辨认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只能依赖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样送检,基层较难及时发现问题;三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相关股室甚至只有一人从事质量监管相关工作,连基本的执法检查法定人数要求都达不到,外出检查只能协调其他股室工作人员前往,事情多时往往顾此失彼。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我局将积极主动作为,继续强化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努力依法从严查处一些典型案例,形成执法威慑力,倒逼企业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请市局加大对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力度,特别是针对流通领域电器及附件产品的具体检查规程的培训;四是请市局加大流通领域电器及附件产品的抽样力度。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3

  按照街道野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我们城管中队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到位

  从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和完善相关制度入手,确保治理“野广告”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制度完备,运转正常。制定了治理长效工作方案,上下齐抓共管,多方联手协作,按照要求,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野广告”整治行动。

  二、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为营造野广告整治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支持参与的局面,切实提高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多渠道开展广泛宣传活动。一是利用大小会议、悬挂标语、宣传画等形势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全民参与整治活动。二是通过印发各种治理“野广告”资料,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发布广告,自觉维护市容秩序。三是对各种“乱张贴”现象进行批评整改,引导群众配合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四是和沿街单位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做到了责任明确。

  三、强化督查,确保整改到位,效果彻底

  我城管中队依据已和保洁公司签订了责任书,推行了野广告治理市场化。严格监督保洁公司清理状况,同时对各区域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开展最清洁、清洁、不清洁的评比活动,实行了月查月报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有效地促进了野广告整治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综上所述,我们城管中队在整治过程中,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难点问题,辖区面貌明显改变,野广告猖獗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野广告整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洁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营化的轨道,切实改善了辖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存在问题

  一是整治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群众还存在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群众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没有真正提高。二是从事野广告治理的环卫保洁人员数量不足,需要和保洁公司协商解决。三是环卫投入经费不足,管理难度大。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篇4

  为落实县教委制定了《xx县教育系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校在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充分学校文件后,认真拟定计划,结合学校事情情况,积极开展本项工作,县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本项工作中,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消防安全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确保火灾隐患减少“存量”不添“新量”,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建设“平安荣昌”管线自己的力量。

  二、主要目标

  1、完善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种存档材料。

  2、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宣传率达到100%。

  3、学校建立“两公示、一监督”制度(公示安全责任人、法制副校长、社区民警的照片、联系电话,公示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周边群众的监督。)

  4、对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现“四个确保”的目标:确保学校消防安全隐患有减少。确保学校师生消防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增强。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有落实。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提升。

  三、专项整治的时间及步骤

  自县教委文件下发以来,我校就积极动员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本项工作中。从20xx年5月4日开始,至20xx年12月31日结束。专项整治分动员部署、摸底排查、集中整治、检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4日—15日)。学校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时进行安排布置。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新《消防法》的宣传贯彻工作,按照“全力整治,有患必除”的原则,制订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迅速展开工作。

  (二)摸底排查阶段(5月16日—7月31日)。学校按照整治范围、围绕整治重点,集中组织开展了全面的“拉网式”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特别是对学校教学楼、学校图书阅览室、教师寝室等重要部位的排查,并认真填写《全县教育系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存档备查。

  (三)集中整治阶段(8月1日—11月30日)。学校要以建国xx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前后为重点整治时段,围绕工作目标和重点整治内容,对排查出的消防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实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四)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31日)。学校要认真总结了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更完善的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

  四、专项整治重点及内容

  (一)、学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曾焕胜为组长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把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了分级管理、分片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岗双责”制和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学校紧紧围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制定了宣传提纲,采取黑板报、警示标语等多种宣传途径,强化消防安全文化建设,结合新《消防法》,对广大师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消防疏散实战演练等活动,营造起了“人人重视消防安全,人人参与隐患排查”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

  (三)、加强隐患排查,切实消除整改。学校要认真履行职责,认真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检查。

  1、所有场所均经消防安全检查验收合格。

  2、学校无重大火灾隐患。

  3、消防设施完备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锁闭、堵塞、占用,并指定了专人负责。

  4、学校制定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实战演练。

  5、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尤其是顶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以及窗帘、幕布等室内悬挂物的阻燃性,经检查均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整治重点

  学校教学楼、图书阅览室、教师寝室等人员聚集场所。

  (五)学校认真总结了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建立更完善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篇5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用油的违法行为,规范食用油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按照都江堰食安办相关文件精神,我镇于4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期1个月的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食用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机制,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用油的违法行为,进一步督促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等各项制度,完善食用油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食用油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整治范围及整治重点

(一)整治范围

  所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企业、食用油加工小作坊,粮油经营(批发)店,农贸市场、粮油批发市场,餐饮服务企业,单位(工地)集体食堂,学校食堂。

(二)整治重点

  1、生产加工环节

  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是否按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组织生产;企业的原辅料或成品的采购渠道是否合法,有无采购来历不明的原辅料或成品食用油现象;是否使用非食用物质、不合格原辅料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2、流通环节

  食用油经营者经销的食用油的来源;经销的成品食用油包装标签标识和包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按要求索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索票(产品检验合格证明、销售发票),证、票、货是否相符,台帐记录是否完备。

  3、餐饮消费环节

  餐饮服务企业、单位(工地)集体食堂使用的食用油来源;餐饮服务企业自制油情况;废弃食用油脂的流向情况;使用的成品食用油包装标签标识和包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按要求索证、索票,证、票、货是否相符,台帐记录是否完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食用油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

  严格食用油生产企业许可证审查和发放工作,加强对食用油加工点、小作坊的日常监督和抽样检验,督促企业建立原辅料采购、验收和成品油检验、出库销售台帐,依法取缔无生产许可证的加工点和小作坊,依法查处加工劣质食用油的违法行为。

(二)加强食用油流通销售环节的整治。

  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经营食用油质量的监管和检测,督促食用油批发零售企业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登记制度,全面清理整顿食用油经销户,依法查处经销不合格食用油以及经销包装标签标识、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用油的违法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食用油的企业。

(三)加强食用油餐饮消费环节的整治。

  重点监督检查餐饮服务企业(尤其是火锅店、油炸食品店)、单位(工地)、集体食堂、学校食堂使用及自制食用油的情况,督促其严格执行食用油进货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并加强抽样检测,依法查处采购、使用无标识及不合格食用油的违法行为。

  四、整治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3月31前):各村(社区)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食用油清查工作,制定整治计划,细化工作任务,全面部署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并组织开展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摸清食用油加工、经营户的数量、分布情况,摸清餐饮服务企业、单位(工地)集体食堂、学校食堂采购、使用食用油来源,为专项整治提供基本情况。

(二)集中整治阶段(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4月20日):各村(社区)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按照重点整治内容对重点对象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照加工销售食用油以及制售假冒伪劣食用油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我镇食用油市场。各村(社区)负责本区域的集中整治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协调组织开展具体专项整治行动。镇食安办组织人员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

(三)总结提高阶段(20XX年4月20日——30日):各村(社区)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做法、措施、经验、成效、存在问题和建议),汇总上报到镇食安办。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严格执法。在专项整治期间,各监管部门要对食用油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发现使用非食用物质、不合格原辅料等违法生产加工食用油、销售或使用来历不明、无标签标识及不合格食用油的单位,要依法予以查处,并监督其召回不合格食用油,触犯刑律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村(社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名优企业和品牌产品,普及食用油的营养安全以及常见鉴别方法等知识,并认真做好制售假冒伪劣食用油的举报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

(三)认真总结,长效管理。各村(社区)要对食用油专项整治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监管档案,探索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发现机制和宣传机制,推动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确保食用油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