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 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活动过程
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周围的环保活动,如清理公园、植树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
2. 社区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环保意识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
4. 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效果与反思
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等。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我将更加注重活动目标的明确性、活动过程的指导性和活动效果的评估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