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文档 > 实习报告

新闻类实习报告3篇

时间:2024-02-19 19:21:43 实习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新闻类实习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类实习报告3篇

新闻类实习报告1

  8月10日一早8点,我来到香港的一著名中学皇仁书院等待会考放榜结果。8点45分,学校开始派发考试成绩单,校方有消息传来本校今年出了四个10a状元,我立即把消息报告给报社总指挥,总指挥交代我务必要照到相和拿到考生的基本资料。发成绩的过程中,校方暂时无暇安排我们采访状元,我们一群记者就自己纷纷到处在学生中穿行,听其言,观其色,确保尽快找到那四个状元,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有同学已经拿着成绩单离开校园,如果我们再找不到那四个状元他们就有可能失去这条新闻。突然我抬头看见几个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匆匆从后门离开大礼堂,我连忙叫上旁边的行家快速奔跑过去,后来在礼堂外一间小的接待室里发现了四个学生和几个记者,原来他们已经暗中安排了状元在此采访,幸好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才刚开始采访第一个状元,没有错过重要的内容,而等我们采访到第三个状元时,一些后来的记者才纷纷赶到。在我就快采访完第四个状元的时候,接到报社的电话要我马上去到另一间中学有新的采访任务,幸好之前有把握好时间完成了四个状元的采访,否则此时就无法去完成新的任务。做记者真的需要眼,耳,口,手,脑一刻都不能松懈,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良机,失去新闻。

  做记者,你什么都要懂

  在《文汇报》实习的一个月中,我接触到香港社会方方面面,包括签名游行,就业调查,粤剧发展,美体修身,抗日纪念,邮票发行,按摩大赛,月饼展销,环保论坛,医疗设备,中药保健,会考放榜,地铁调查,香港迪士尼等等,这些不同采访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背景知识都是记者需要了解的。记得有一次我完成了采访任务之后,报社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今日突增一条关于全港中药材可能含农药超标的重要新闻,让我去了药店了解关于人参当归田七等药材的一些资料,并需要拍照。我走到一些大药店想做采访,但所有的大药店都表明没有经过上级批准不接受任何采访。而我是连田七当归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偷拍也不行。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在一间较小的药店与老板沟通成功,他同意让我在那里拍照并给我讲解了一些关于药材的知识,最后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这让我越发感觉到记者应该是通才,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留心身边事物,积累不同的知识。

  突发新闻:等待8小时为了8秒

  在报社的最后两天里,我跟随突发新闻组做突发新闻,包括去慈云山派米现场,火灾现场,树木倒塌现场采访和拍照,不过时间做得最长的就是在医院门口等新闻。香港8月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新闻就是“七岁男童贤仔被斩案”,引起香港社会的极大关注,而我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被斩伤男童医院病房的门口等新闻。在狭窄的病房走廊里,你可以看见约二三十个记者,有的摄影记者抱着相机蹲在门口,有的电视记者穿者西装革履手拿话筒靠在墙边休息,有的一手捧着饭盒,另一手还忙着打电话报料,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把摄象机放在身边。身边的记者告诉我,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整整三天了。由于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被斩伤的男童的健康状况和案件进展,所以记者们每天都必须守在医院和现场随时报道最新情况。我于是也和其他记者一同在病房门口等待。几个小时过去了,病房没有一点动静,我开始有点待不住了,旁边的记者看出来了,笑着说:“闷不闷啊,有时做记者就是这样的。上次我们等了一天什么新的进展也没有,突然歌手陈慧琳探访贤仔,我们啪啪连忙照了几秒钟相,于是成为头条,有时候新闻是等回来的,等了八小时只是为了八秒钟。”原来除了抢新闻,等新闻也是记者应具备的能力。

  写稿

  实习的一个月中,我平均每日完成1-2篇稿件,一共发表了30多篇稿件和10多张照片。稿件一般不会要求很长,大概600-700字左右。看似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时间允许,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和修改的。大部分稿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动第二天就上了报。但是也有编辑退回稿件让我自己修改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导语。

  沟通

  采访过后要及时和编辑沟通。当我把收集到的料报给编辑听后,他们一开始会告诉我,一篇稿应该怎么写,捉住什么point。几次之后,他们会问我你觉得这篇稿应该怎么写,要写哪个piont。当听到编辑说,对,我也觉得应该这样写的时候,我会觉得很高兴,当有时编辑会指导我说其实另一个点会更好一些,我也会虚心听取编辑的意见,想想为什么别人想到的我没有想到。

  导语

  我导语写的不好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过于冗长,没有突出新闻点,二是找错了新闻点。经过几次编辑的指导,自己才慢慢有了进步。写导语时一定要想着读者最想知道什么,读者觉得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读者是否看完导语即使不看全文是否可以了解新闻内容。香港报纸的导语在排版上是一般是和下文区别开的,用较为醒目的字体显示,除了读者有兴趣的新闻,其他新闻读者通常就只看导语,所以导语非常重要。

  准确性

  在报社刊登文章不同于你在学校交功课,学校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你真正成为记者的时候,你就应该承担记者的责任,有一次的教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晚上凌晨时我突然收到编辑的电话,问我文章中一个数字是否确切,我心里一害怕支支吾吾打不上来,说应该没错的。编辑立刻说我们报纸的是要对读者负责的,如果出了错,会被人告的。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查阅的自己的.笔记后,给了编辑一个明确的回答。第二天报纸出版后证明我确实没有出错。虽然如此,但是这个经验也给了我一个教训,就是新闻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点含糊。

  感受篇:酸甜苦辣

  香港热情友善,也是让我非常感动和印象深刻。在路上问路,人们总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甚至带你去到目的地。这和人们认为香港人势利自私截然相反。在公共场合,大家一般总是相互礼让,人很多的地方也井然有序。

  香港社会的自由是香港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选择。特别是电台的一些节目,有来香港可以带上一个小收音机,你会听见真正言论自由的声音。说到选择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到香港想买一张电话卡,发现有很多的电讯公司,很多种的服务,我这些在大陆一贯只是知道“移动”和“联通”的人竟然一时间不知怎么挑选哪个最适合自己,突然发现没有选择的我们早已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香港节奏快,虽然平时在一些香港的电视剧看到过,但当你真正处在站在错综复杂的街头,看见身边行色匆匆的人擦身而过,在电梯上快跑,在地铁里狂奔,你才会真正感叹这个走在时钟上的城市。在香港的一个月,是我非常辛苦的一个月,一个月只有6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0个小时左右,也曾试过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上,同事经常也是废寝忘食的赶稿,晚饭常常是11点后才吃,一开始我会对此感到惊讶和不解,但当他们和我谈论起这些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自豪神情让我感受到到这也就是香港人独有的拼搏精神。但对此我持有怀疑态度,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真的值得吗?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才是应该追求的,否则这种“搏”也会变成一种盲目。

  香港东西贵也是众所周知的。出门在外实习要学会照顾自己。为了省钱,我们常常是一天一顿面包,一顿饭,一顿泡面。由于平时吃蔬菜非常贵,我们就周末有时间的话就去市场买点青菜用水烫熟蘸酱油吃。

  这么样一个月也过来了。一个月前我带者从大陆买的《文汇报》怀着兴奋踏上香港,一个月后,当我捧着最后一份有着我的名字的《文汇报》走出报社大门时,不知不觉间,泪留满面。庆幸自己,再苦的再累的我也坚持下来了。一个月的实习,一个月的成长,一个月的艰辛,一个月的收获,这一切都成为了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暑假。

新闻类实习报告2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与写作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通过去年近半年的新闻写作的学习,我对新闻写作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平时的练笔以及作业,让我对新闻写作的要求与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始终没有机会去自己采访并写作新闻。

  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给了我一次尝试的机会。说实话,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碰有关新闻写作的东西了,所以关于新闻写作的一些东西,记忆里也有些模糊了,还真是很担心,会不会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实习。索性又将去年学的有关新闻写作的教材以及笔记等翻了出来,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最初还真不知道写些什么新闻,总是和大家最开始一样,感觉没什么新闻啊,些什么啊?自己在学校的小路上闲逛,空气中充满了离别的气息,校园的各个角落里都是毕业的味道,我想,也许我可以写一些有关毕业的新闻报道。

  通过这次实习,我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对我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采访方面。采访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有时候为了一个画面或者被采访者的一句话,就要准备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为了获取更新鲜的新闻信息,我必须学会如何接触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关系比较单纯,接触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出去采访的过程中,我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有些可能会比较积极,有些也会是很不配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基本了解了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并引导被采访者较快的进入我们的话题。

  其次是写作方面。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的新闻写作方式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不能称之为一篇很好的新闻稿,而且在稿件的处理方式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我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我来写,我还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而且我发现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我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一些优秀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同时,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等权威的新闻资讯节目,学习并体会专业权威的新闻写作和表达,认真体会新闻写作的特点和不同的表达风格。

  同时,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整合和分解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是分解信息的前提,分解信息是整合信息的目的,一般动态新闻只是传达某种信息,没有什么深度和广度,但如果我们把信息整合一下,然后分解成不同的单元,做成一个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广度的新闻报道,这样既可以把新闻做得更好,又可以增加新闻报道量。与此同时,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留下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间是新闻报道迂回的需要,也是减少一些不必要麻烦的有效措施。

  这次新闻写作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结合到实际中来,更加巩固了新闻写作在我脑海中的印象,让我更深刻的理解到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有客观的事实依据,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赖与采访,要做好新闻,必须抓好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特点,要更加强调实践性,以及鲜明的政治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的实习,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新闻写作,这个曾经一度让我紧张又激动地学科。当我成功的采访到相关人员时,当我把整理的资料写成文章时,当我在键盘上把它们敲击成文字时……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上它。很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它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新闻类实习报告3

  本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实习过程中, 拍摄阶段我参与的主要就是我们的 2 个新闻节目 的摄像工作, 因此做好摄像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在节目摄制的前一周我上网百度了一 些关于我们使用的那台 DVC180B 机器的一些相关信息,自己先提前多了解了一些,尽量避 免在摄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首先我需要了解的是从我所做的这部分工作来看, 我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对此我总结如下:

  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

  2、熟练掌握摄像机的调整。

  3、熟练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4、用各种不同景别镜头的拍摄技巧来进行拍摄。

  5、熟悉拍摄运动镜头的操作方法。

  6、初步进行摄像机运动的拍摄与构图。

  7、学会被摄物体运动的拍摄与构图。

  8、掌握利用变焦镜头拍摄。

  二、实践设备与器材

  1、数字摄像机 Panasonic DVC180B 一台;

  2、DV 录像带一盘。

  三、实验内容:

  1、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拍摄。

  2、摄像机运动镜头操作其中包括拍摄推、拉、摇、移、跟、甩、升、降镜头,进行变长焦、 变短焦操作,利用变焦镜头构图。

  3、被摄物体运动构图。其中包括拍摄人物原地不动,动作姿态发生变化;同一环境中,人 物产生空间位置变化;群体运动的构图等。

  4、综合运动构图。其中包括进行摄像机拍摄点不动,但随着被摄物体运动做相应的镜头运 动;摄像机跟随被摄物体一起运动等画面。

  四:具体拍摄:

  1、在真正到了进行摄像机运动构图时,我发现要体会拍摄的画面从内容、成份到构图都发 生变化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而且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要注意讲究起幅和落幅的构图; 特别是在 注意变焦镜头的构图时由于技术不够娴熟和机器有点老化,感觉操作起来不是很上手。

  2、在进行运动镜头的拍摄时,我们拍摄的一组关于“i 唱 i 音乐”选手在舞台上走动唱歌, 跳舞的镜头时,由于他们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拍摄中常用的推、拉、摇、移、跟无中基本方 式都要用上,而且要求配合适当,我也出现了一些不够专业的失误,导致了很多镜头的组合 看起来不太自然。

  3、其中在拍摄一个评委打分的推镜头时由于当时我要走到评委的前方去拍摄,因此采用了 手持的方式, 但是就是在讲摄像机从较短的焦距调到较长的焦距时, 手持的抖动就明显的在 画面中表现出来了, 最后导致这个镜头的内容没有被采用, 本来我是想通过全景到支持人的 特写过程中将观众是视线吸引到分数上来,从而达到突出主题内容的作用,可惜失败了。

  4、在站在体育馆 2 楼的阳台上使用拉镜头(因为拉镜头是正好与推成相反的拍摄方式,从 特写拉到中全景,能有力地表现主体景物所处的环境)拍摄比赛期间的互动情况时,为了避 免像前面一样的抖动带来的失败,我把手稳稳的放在阳台上,然后托住摄相机,从而避免了 因为抖动带来的画面抖动,得益于此,最后这个画面也被采纳了。

  5、在拍摄歌手从台下走到台上,做比赛前的准备,知道开始比赛时,我采用了摇镜头的拍 摄方法(当然摄像机是稳稳的安在三脚架上的),通过镜头的方向跟着参赛者的方向移动, 让观众的实现在我的镜头的指引下跟着走,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由于我们的机位处于评委的后面,拍不到评委在欣赏参赛者们表演时的表情,于是我决 定扛着摄像机去评委的斜前方拍摄一组评委神情和动作的镜头, 于是我采用了移镜头的拍摄 方法,这样就把评委的表情展现了出来,观众也一目了然评委对选手的表现持什么态度了。

  7、在这次的拍摄中,遇到最难的就是拍摄建行的镜头时,当时想的是要拍其中一个同学从 排队到上前取钱,录下取款机的声音,等她取款完毕了再跟上前去问他排队的感受。由于这 样就免不了要使用跟镜头的拍摄方法,这就关系到了推、拉镜头和摇镜头的.不固定的组合, 由于我的摄像机要随时改变位置跟着被拍摄的主体一起运动, 主体都是在运动之中, 因此我 拍下来的画面尽管手端得很稳了还是有些抖,最后不得不把固定采访的画面进行重新拍摄。 这是遇到的比较难的一个地方。

  8、还有一个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就是,由于拍摄综合运动时手里的摄像机要随着被拍摄的 主体一起运动,做复杂场面调度与焦点虚实变换。构图时,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毕竟经 验不是很充足,有些画面的构图完全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个样子。

  五、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中遇到了三大问题,其一:之前尽管背熟了新闻词,也练习了几遍,但是在播 音的过程中还是由于紧张出现了搞忘台词的情况,重来了好几遍,真尴尬。其二:就是我的 普通话严重的不标准, 尽管我很努力的练习了, 可是还是悲剧掉了。 严重影响了最后的效果, 对此我很无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播音的时候嗓子眼就像被卡住了一样,提不出声音来, 导致我的声音还没钟华的大, 这个问题应该是当时怕说大声了出现失误, 总的来说还是没克 服心里的阴影。

  六、编辑制作:

  在线性编辑教室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年学的东西因为很久 没用有点生疏了,小组成员讨论了好一会,再在老师的提示下才开始了我们的制作,这个教 训告诉我们要把具体的录制方法好好的保存再来, 免得以后出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办。 录制 开始后,第一个节目快制作完成的时候,我们的第二个大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有个需要的 素材反复编辑了好几次都不能录制到编辑带上去, 经过反复试验换几个打点的位置, 还是不 行。最后不得不放弃那段素材(这个问题以后需要重视,在以后拍摄阶段,重要的素材要拍 2 段,以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最后就是上字幕的问题,因为当时编辑字幕时我没有考虑 好台标的位置,导致上字幕的时候台标挡住了一部分字幕,不得不从新改过来,耽误了不少 时间。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实习让我收获很多,虽然在拍摄、播音和最后的编 辑阶段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在不断的失误与总结中, 我们获得的是改正问题的方法和以 后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途径。 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做这些事之前 好好的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把该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遇到了怎么 解决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在失败后经行总结教训,吸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