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安全教案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精品14篇】

时间:2023-09-29 08:37:03 安全教案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

教学时间:

  20xx年05月12日。

教学班级:

  小一班。

教学科目:

  健康。

教学名称:

《防震减灾》。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二、教学准备:

  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我们在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通过学儿歌,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观看视频(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播放地质灾害视频)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四)教学小结

  本次教学我们通过图片,儿歌,视频,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突发事件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园内书写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一期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防灾减灾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活动,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以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应急逃生演练等为内容,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三)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活动期间,我们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对教室、微机室、过道、厕所、围墙等公共建筑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好排查记录,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

  我校要根据《沙河市学校安全教育“每月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师生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提高校园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一)各年级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活动,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部署,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各年级采取适合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方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四)要认真总结“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保存好活动资料。并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我校防灾减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3

  一、班会目标:

  1、今年月日是第24个日,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

(一)介绍“日”的`知识。

  每年日是一年一度的“日”。日,即日,

“灾日”的由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日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通过国际上协调一致的行动,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等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生命损失、财产破坏以及对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

  5、冰雹灾害:

  6、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

  1、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2、防浓雾: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

  3、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4、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

(1)保持5秒钟的镇静。

(2)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3)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4

  一、班会时间:20年5月15日

  二、班会地点:五二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长

  五、班会主题: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六、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让学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十、活动小结:

  1、活动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不足之处:

(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在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秩序出现一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组织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可知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活动,抓好防灾防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结合西关小学实际,让全校师生在教学大楼突发防震及其它意外的情况下,能迅速、有序、有效地撤离教学大楼,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灾情时,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将损失减小到最底程度,进行本次逃生演练。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7

  一、班会时间:

  20xx年5月15日

  二、班会地点:

  五二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长

  五、班会主题: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六、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让学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带来的后果,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2、让幼儿知道地震中的自救基本常识。

  3、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地震的资料图片。

  2、书包、桌子、盆子、毛巾、水、等物品。

  3、动画课件、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地震。

  1、让幼儿观看地震的动画,让幼儿直观的观看地震时的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幼儿观看相关地震的动画)

  教师: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地震)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害?

  2、请幼儿看看有关地震引发的灾害图片(房屋倒塌、破坏财物、山体滑坡、人员伤亡)

  二、引导幼儿知道一些有关地震的自救知识。

  1、教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如果地震突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讨论后请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

  小结: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家里,我们要及时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好如:桌子底下、床底下、家里的卫生间,待地震停后要及时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跑的时候要用身边的物品或手保护好头。

  三、组织幼儿地震演习。

  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当听到警报响时,你们就赶快想办法躲到安全的地方。

  2、给幼儿展示已准备好的自救场景。

  3、提示幼儿奔跑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4、给幼儿讲解演习的流程。

  当幼儿听到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教师这时组织幼儿找好躲避的.地方。当幼儿听到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这时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往空旷的地方转移。

  四、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幼儿对地震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也学会了一些自救的方法,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孩子们对这活动也很感兴趣,但个别幼儿比较兴奋,比较贪玩,没按照自救方法去演练,所以以后再这方面有待加强。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的地震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所以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今天我们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的地震。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的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首先不要慌乱,要沉着冷静。马上趴在地上,同时要用书包或者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用书包等物件可以保护脑部不直接受到冲击。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东西不会直接砸在头上。但是站墙角以一两人为宜。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比较空旷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罹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面对地震,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

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1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相应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2、发现周围人群应对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我保护。

  4、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们周围人对地震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我们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确有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网收集有关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影响的新闻和地震的真实案例。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教师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图片和录像。

  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新闻以及关于地震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资料。

  二、学习地震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讨论:遇到地震时自己可能会怎么做?

  2、将自己的做法与“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看看哪种方法更合理。

  三、调查分析防震避险措施

  1、列出对各项措施的判断依据。

  2、设计调查问卷,从自我保护知识、逃生措施、应急物品准备、疏散路线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防震意识。

  3、整理调查结果,讨论人们防震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开展班级防震演练

  1、列举学校的地形特点及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躲避位置与适合的逃生路线,确定防震方案。

  2、开展防震演练。

  3、讨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地震的应急措施。

  五、课后拓展

  与家庭成员一起从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线等方面制订家庭防震计划。(应确定防震计划中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据课堂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建议。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3

  一、班会时间

  20xx年5月15日

  二、班会地点:

  五二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长

  五、班会主题: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六、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关于地震的相关常识,以及在地震来临时,应当如何进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进行避震等。让学生懂得怎么样进行避震减灾,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2、使学生学会判断大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懂得地震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及其避震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和资料,采用主持人介绍避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进行避震减灾,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演习。

  九、活动过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地震的相关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3、组织学生学习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状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十、活动小结:

  1、活动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不足之处:

  (1)、班队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在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秩序出现一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组织讨论和交流时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可知学生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防灾减灾主题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素质。

  4、以地震为契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发生地震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发生地震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片。

  2、出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设问、讲解)。

  (1)发生什么事情啦?

  (2)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和现象发生?

  (3)地震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和危害?

  3、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

  (1)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还可以有其它的逃生方法吗?

  (2)小结

  ①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②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③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配合爸爸妈妈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来不及跑出家门就把脸盆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吊灯或其它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④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砸伤自己。

  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护持,老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逃生技能。

  5、延伸活动:在汶川县大地震中,你们看见许多小朋友受伤了,他们的房子没了,爸爸妈妈没了,家也没了,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儿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