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锦集6篇

时间:2023-12-27 13:10:17 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大班学习活动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老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开窗户”的游戏中,学习6的组成。

  2、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房子图(2、3、4、5),红色水彩笔。

  2、操作题(6的房子图,顺数、倒数,分合式填空,小动物吃东西),铅笔每人一支,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2、3、4、5的房子图(填缺)

  这些房子分别是谁的`家啊?可是数字宝宝有些不高兴,为什么?(没开窗户)每一层楼的窗户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就是屋顶上的数字宝宝。谁来帮忙?说出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写。(数字宝宝2高兴地笑了,数字宝宝3跳舞了,数字宝宝4唱歌了,数字宝宝5扭扭身体。)

  数字宝宝6也想造房子,它应该造几层楼呢?为什么?

  小结:数字越大,分的方法越多,总是比数字宝宝少一。数字宝宝6造5层楼。

  2、房子造好了,还要开窗户呢。你们想来帮数字宝宝6吗?

  这幢房子开点子窗户,这幢房子开数字窗户。每一层楼窗户上的数字合起来是几啊?

  先开好窗户的小朋友写上学号或名字来给老师检查,对了,奖你一个漂亮的小夹子。小夹子可以夹作业纸。这儿有三只篮子,每只篮子里有一份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题目。(请个别幼儿介绍)

  4、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窗户开得最好。

  评讲幼儿的作业情况,表扬分的有序的幼儿。集体念6的分合式。

  回家试试看,可以给数字7、8、9、10也来造房子,开窗户。

  活动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不要花哨要实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动中时刻遵循着这个原则。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扩展幼儿知识经验,引起幼儿观察周围动物之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好品德,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重点

  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

  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活动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认识动物之间关系。

  ——你知道动物有朋友吗?

  ——你知道青蛙的敌人是谁。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动物之间的敌人关系。

  ——你知道图上的这些动物吃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

  3、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你认识图上的动物吗?"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它们怎样互相帮助的?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朋友。

  4、活动小节。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请幼儿画一画。

  活动反思: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教室里的各种物品、蜡笔、自制人物教具、篮子六个(在篮子上贴上1~10的数字)、自制花(花瓣上贴不同数量的小画点)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

  1、出示1~10的挂图。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复习数数,请看图片,老师指到哪个东西就请小朋友数出来。

  2、点数实物。

  师:请小朋友们现在数一数,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有几张?黑板有几个?玩具柜有几个?……

  二、教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小豆豆明天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送小豆豆什么生日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明天送给小豆豆,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花(教师把花洒在桌面上)请小朋友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说)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篮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师:下面小朋友们就去给小豆豆采花好不好?(幼儿回答)

  师: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点子与花篮上的数字一样,听音乐开始采花,音乐停了采花结束

  2、幼儿开始游戏(采花)

  活动结束:

  采花结束后,教师要找幼儿说一说:"你们采了几朵花?采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只要能说出点子和数字一样或数字和点子一样就可以了?)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仿编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理解加法的含义。

  2、初步感知加减应用方法,为学习加减运算做准备。

  3、让家长助教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活动准备:

  设置超市的场景,有水果店、服装店、菜市场和书店(物品都是3以内的数量),邀请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你们看老师这个水果店有什么?(苹果、梨子、香蕉)

  现在老师来当售货员,请一个小朋友当顾客。

  2、师生进行“超市”游戏,请幼儿选定一种水果,买两次。

  3、提问:刚才小朋友先买了2个苹果,再买了1个苹果,他一共买了几个苹果?(3个苹果)

  二、幼儿仿编加法应用题

  1、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

  2、小朋友们是怎么回答?“一共有3个苹果”

  3、你们怎么知道一共是3个苹果?

  “因为老师告诉小朋友原来没了2个苹果,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一共就有3个苹果”。

  4、师小结:

  (师分别把两次买的数字用数卡表示,问题用问号表示,并出示在黑板上)

  ①刚才老师告诉小朋友顾客买了2个苹果(出示数字2),

  ②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再出示数字1),

  ③老师告诉你们几个数字?“两个”对,两个数字,

  ④然后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三、幼儿学习编题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问题,也请小朋友给大家提问题,好不好?(教师出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1、出示用两个盘子装的桔子,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2、出示小鱼,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刚才这两个小朋友编题的时候也同样告诉别人两个数字,最后也提一个问题请别人回答。

  四、对幼儿提出编题要求

  1、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编题,那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没个小朋友买完了物品,就编题目问大家,看看谁编的最好?

  2、幼儿分组,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编题情况,强调最后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而是要提出一个问题。

  五、请幼儿编题给家长听

  1、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纸条,每个小朋友根据小纸条上的物品,编题目问爸爸、妈妈,看谁的题目编的最好。

  2、请家长助教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蔬果大会餐》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有序数数的乐趣。

  2、在配对游戏中复习巩固5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1、教师操作板;

  2、水果蔬菜的卡片;

  3、蔬果、蔬菜的图片若干;

  4、人手一个小盘子;

  5、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看,都有哪些水果呢?

  二、出示操作板,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活动。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水果呢?。引导幼儿从小红旗开始,进行不同要求的数数活动。

  1、数数一行有几个水果?

  2、数数一列有几个水果?

  3、一共有多少水果?

  4、行列顺数。

  5、行列倒数。

  6、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第一排第六个水果是什么水果?第二列第五个水果是什么水果?第五排倒数第一个水果是什么?

  三、出示蔬菜操作板,幼儿自由出题,做题目。

  小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蔬菜娃娃看见水果宝宝玩的那么开心,也想来参加游戏,我们一起拍拍手欢迎他们好吗?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这一次,我请小朋友们出题目,找到每个蔬菜娃娃的位置。

  集体采用比赛的形式,将幼儿分成红队和绿队。请陆老师做裁判,给赢的那一队贴上一个五角星。最后集体数一数五角星的个数。

  四、幼儿玩配菜游戏:

  1、幼儿讨论自己准备配什么菜

  这么多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怎么吃呢?如果请你做小厨师,用2种水果或2种蔬菜,你能做出好吃的`东西吗?

  2、教师讲解1—2个菜的配法。

  3、请幼儿说说:你想做水果拼盘还是炒菜?那你准备用哪两种蔬菜做什么菜呢?那想用哪两种水果做拼盘?

  4、幼儿集体操作,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每个孩子用两种原料来配一个菜或者是水果拼盘。要求总假不超过5块钱。请小朋友注意色彩和味道的搭配,做一个既好看又美味的菜。

  请幼儿自由到操作板上去取原料,取好后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将两个菜上面的价格加一加,然后坐回到座位上,说说自己的菜打算怎么做。

  5、集体检查幼儿操作。

  请幼儿按自己做的菜的价格将盘子放到相映价格数字的桌子上。再集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