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开火车教案4篇 大班 开火车,供大家赏析。
幼儿园大班开火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并愿意通过图画、游戏等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1.课件
2.图片:小桃核儿、桃子、鸡蛋、小鸡、一群排队的小青虫、小蝴蝶、小男孩、大胡子叔叔。
3.蓝色围裙、火车烟囱、轮子。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观察神奇的小火车,激发幼儿兴趣。
观察背景图片小火车,引导幼儿: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有什么神奇的本领?(会开、会带我们带城里去、可以装人。)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老师演示课件小桃核儿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来乘坐火车。它们上车前和下车后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播放课件,了解小火车的神奇本领。
(1)老师讲故事,从神奇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边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儿变成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小鸡)呢?时,老师稍加停顿,让幼儿有回答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老师同时出示小青虫和小男孩。问还有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孩子已经掌握变化规律,能轻松地回答了。)老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愿意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男孩呢?(倒着开!)假如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为什么?
(3)这是一列神奇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如果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
3.通过想象拓展故事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变化。
(1)这儿还有许多车厢都空着呢,想想还有谁会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优惠把他变成什么呢?(请1-2个小朋友回答,给孩子们一切启发。)
(2)游戏:开火车。
老师在围裙上贴上烟囱和轮子,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老师问:你是谁?幼儿回答后乘车游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当我在围裙上变出火车头的`时候,孩子们很惊奇,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表演的内容大多与刚才的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可以理解,因为前面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想象,这个环节旨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而已。)老师带着幼儿开火车到室外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⒈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被故事有趣的情节吸引,积极思考、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通过故事,激发了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并且,在前期拥有的经验基础上,幼儿能较容易的理解故事内容。
⒉故事中事物的变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相对浅显了一些,当讲述了第一位乘客桃核的经历后,幼儿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能猜想到随后几位乘客的变化,还没有提问它们下车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就直接说出了该事物的变化,猜到了故事的情节。而在活动中,每次新事物出现,总是提问幼儿会变成什么,显的有些重复、单调,问题都停留在同一层面,不能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后面部分,应出示图片,让幼儿自主观察,自由说说。
⒊故事中出现的几个变化的事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是不同种类中典型的几样,在幼儿创编故事时,也要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种类的事物的变化,不是停留在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上。可出示和幼儿回答不同种类的物品图片,引导幼儿思维的方向。而作为语言活动,幼儿说的还不够多,要引导幼儿愿意说、大胆说,并且,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幼儿园大班开火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将数量为5的物品分成两份,并能用简单符号记录自己分物品的所有结果。
2、初步尝试将分合式转化为加法算式。
3、能积极地参与分南瓜操作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数卡25;小猫、小熊的头像卡片;5个南瓜;数卡1-5两套;空白加法算式卡4条;火车一列、空白加法算式卡一条。
学具:黄色雪花片每组一盒,操作盒每人一个,记录纸每人一张,铅笔。幼儿活动材料《双色火车》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师出示数卡25,请幼儿看数卡玩碰球游戏。
师:老师要和你们玩碰球的游戏,你们的球和老师的球合起来要刚好是我卡片上的数字宝宝。
1、教师跟所有幼儿一起玩游戏数次。
师:我先请所有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x球)
2、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与幼儿玩游戏数次。
二、分南瓜
1、教师出示5个南瓜,小猫、小熊。
师:小兔家菜地里的南瓜成熟了,它用它的小火车运来了5个南瓜,想分给它的好朋友小猫和小熊。
师:那我们小朋友想想看小兔会怎么分呢?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你是按什么方法分的呢?
2、教师请所有幼儿自己尝试分南瓜并用符号记录结果。
师:我一会儿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盒子,上面有小猫、小熊的头像,再拿5个小雪花片当作南瓜,你先来分分看,选一种简单的符号把结果记录在这张纸上。要求按一定顺序分,而且记录的每一种分法是不一样的'。
(操作结束后请幼儿收拾操作材料)
3、教师用幻灯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1)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2)比较不同的分法,请幼儿说说哪种分法好?为什么?(说出其中记录的规律,一边的数量是一个一个地多起来,另一边是一个一个地少下去)
4、教师用自己的操作纸展示这种又快又好的分法,并请幼儿用数字表示并列加法算式。
(1)教师请幼儿说并展示这种又快又好的分法。
师: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用圆圈这个符号把这种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2)请幼儿用数字表示并列加法算式。
师:如果用数字宝宝来表示,这里应该是数字宝宝几?如果列一道加法算式,应该是几加几等于几?
小结:那原来的5个南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原来我们发现5可以分成x和x、x和x、x和x、x和x,x+x=5、x+x=5、x+x=5、x+x=5。
(3)集体念分式和算式一遍。
三、完成幼儿活动材料《双色火车》
1、教师讲作业要求。
师:你们还记得小兔运南瓜的小火车吗?小兔想请小朋友把5个车厢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刷成红色,另一部分刷成黄色,想想可以怎么刷颜色?要求一种颜色的车厢连在一起刷颜色。每刷完一列小火车,想想红色车厢有几节,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黄色车厢有几节,可以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在后面列一道加法算式。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3、教师讲评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碰球游戏进行的节奏有点慢,需要加快节奏并减少集体练习和开火车的次数。
2、在请幼儿自己动手分南瓜并用符号记录之前,操作要求可以讲得再简略些。
3、可以请一个幼儿把这种好的记录方法在老师这张操作纸上一次展示好,没必要让几个幼儿分次展示。然后再用数字来表示符号并列加法算式。
4、请幼儿先念分式之后再念算式,不要分式和算式合起来一组一组念。
5、讲作业要求时还需要再清晰些,最好实际展示一题。否则强调的地方幼儿还是容易迷惑。
幼儿园大班开火车教案3
活动目标:
练习正面钻的动作,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活动准备:
纸盒、呼啦圈玩法:
每名幼儿当一节车厢并装上货物(背上背一个球或用其他东西)。游戏开始,教师说:火车开了。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并念儿歌:火车呜呜响,喀嚓喀嚓上山岗,钻山洞,过大桥,运货忙又忙。当教师说钻山洞了。这时,由教师指定的幼儿,每两名组合在一起,举起双手搭成一个山洞,其余幼儿依次钻过。教师说到站了。幼儿嘴里发出嗤――的汽笛声并停下。游戏可反复进行。
规则:
(1)幼儿背着的球不能碰山洞,球不能掉下来。
(2)一定要钻过山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走得很认真,玩的很开心。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体会到了合作运动的`愉悦,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大班开火车教案4
活动目标:
1.提高听说快速反应能力,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2.与他人协调动作,随儿歌轮流交换角色。
3.通过玩游戏,丰富地名知识。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知道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名称。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活动的主题。
教师:你们做过火车吗都坐火车去过哪里你们知道火车还能开到哪些地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省市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开火车”。
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重点说明:全班幼儿要边拍手边问开火车的人:“往哪儿开”和“谁来开”开火车的'人必须随儿歌的节奏迅速答出:“往××开。”和“××开。”如果答不上来,或思考时间较长,就停止游戏一次。
3.带全体或个别幼儿一起玩游戏“开火车”。
教师先扮开火车的人,与全体幼儿进行对答游戏。教师先说:“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问:“往哪儿开”教师答:“往北京开。”幼儿问:“谁来开”教师答:“大家开。”接着由幼儿扮开火车的人,与教师进行对答。
教师扮开火车的人,再请个别幼儿与教师进行开火车游戏,要求幼儿大声的对话。
4.请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进行“开火车”游戏。
先请一位幼儿扮开火车的人,大家一起边拍手边进行问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将火车开往各个地方,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较快地进行对答。
游戏儿歌:
甲: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问:往哪开
甲:往xx开。
问:谁来开
甲:xx开。
教学反思:
由于开始没有向幼儿交代清楚边拍手边说儿歌,而导致游戏时再想起叫幼儿边拍手边说儿歌使幼儿显得有些被动。虽然后面游戏进行的较顺利幼儿兴趣也很浓厚,达到了预设的目的。但开始游戏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就欠缺了气氛。而孩子们对地名知识也了解得很少,应该与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扩展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