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大班教案4篇 大班健康教案,供大家参考。
大班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天生是好动的,就拿跳韵律操来说,即使每天都要跳上两回,可是每当一听到音乐就“热情高涨”。可能他们的动作并不是很到位、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可是他们喜欢跳、喜欢模仿各种舞蹈动作。
一次在电视中看到一个舞蹈《千手观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由很多残疾姑娘表演的舞蹈,她们克服聋哑的残障,经过刻苦的训练,把一个千手观音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们的表演生动活泼,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更感染人的是,她们身上的那股强大生命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当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时,都为舞蹈的美而鼓掌,为表演舞蹈的.人而感动了。
活动目标
1、欣赏舞蹈,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2、尝试合作、整齐地表现舞蹈动作和造型。
3、学会感动、学会尊重,懂得关心残疾人群。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幼儿欣赏舞蹈的“美”。
2、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模仿、创编,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欣赏乐曲、聋哑手语,了解残疾舞蹈演员有关的知识。
2、教师准备:律动《手腕转动》音乐,舞蹈《千手观音》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律动《笑眯眯欢乐在一起》,感受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2、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二、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1、欣赏《千手观音》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叫“千手观音”?
2、完整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带着问题欣赏舞蹈,然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阿姨们是怎样来模仿‘千手观音’的,请小朋友边看边想:舞蹈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问:她们手的动作一样吗?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伸出来的时间、方向、高低、角度)
这些手一起拼成的造型象什么?(孔雀开屏、一条长龙、慢慢打开的扇子、开放的花朵等)
帮助幼儿认识舞蹈动作和造型的整齐、对称的美。
除了动作和舞蹈造型,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音乐、服装道具、背景、灯光等)
小结:舞蹈可以从演员的动作、舞蹈的造型、服装道具、音乐、背景、灯光等多方面来欣赏。
三、欣赏并模仿创编动作
1、片段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你喜欢舞蹈中的什么动作和造型,像什么?
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认识手型:兰花指,理解造型的含义。
欣赏舞蹈片段,鼓励幼儿边看边模仿。
2、合作表演
“这么好看的动作,想不想试一试?”
“三个人一起做这个动作会是什么样的造型呢?”
“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动作和造型?”
“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吗?”
3、第二次欣赏片段
“跳了一会舞蹈,让我们来休息一下吧。”
欣赏《千手观音》舞蹈片段,“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很整齐、很美、宁静、感动)
“你知道这些阿姨是怎样练会这个舞蹈的吗?”
个别幼儿介绍。
老师小结:你们知道吗,原来她们都是听不见音乐的聋哑人,她们只能靠互相团结,看手势来达到整齐,要反复的练,要不怕苦不怕累,比平常人付出辛苦的训练才行呢。他们真勇敢,我们要更加尊重和关心残疾人群。
4、边欣赏边模仿
“残疾的阿姨都能跳得这么整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跳得又整齐又优美呢?”(队伍要排整齐、喊口令、数数字,还可以给自己打扮打扮)
边欣赏边合作模仿
四、总结,结束。
总结:今天,一群残疾的阿姨用整齐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用精美的服装道具,用五彩缤纷的舞台和灯光,让我们获得了一次美的享受。
引导幼儿在以后音乐游戏时间,大家一起探讨其他的造型,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大班教案2
设计背景
设计此活动时正值春天到来之际,因为乡村变化特别大,孩子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能在幼儿园里发现新变化,是为了让孩子对春天有更多、更深了解,所有设计了此项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美景,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2、通过诗歌循环反复句式,感受诗歌美,学会用不同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3、初步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感受春天。
重点难点
1、通过诗歌循环反复句式,感受诗歌美。
2、学会用不同语气语调进行朗读。
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图片、音乐:《爱之梦》、春天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带领幼儿拍着手走进教室,师生进行律动。
2、师:孩子们刚才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3、师:孩子们那你还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变化呢?
4、再说一下春天来了,我们主题墙上变化。
师:孩子们你们很善于观察,其实春天里有许多许多秘密呢!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去寻找春天秘密。
二、幼儿主动探究春天秘密: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
师: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秘密(小组讨论)
1、师:那我们看看小河冰是不是融化了(出示小河流水图), 引出小河诗句。
2、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到了柳树,(出示垂柳图)用肢体语言说出柳树诗句。
3、幼儿说出燕子后,(师出示燕子图)让幼儿说出燕子诗句。
4、幼儿说出春天播种季节。那我们看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出示拖拉机图)以提问方式引出春耕场面。
5、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漂亮花,好香呀!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想不想认识,这个花在我们这很少见到,这个花接出来是桃子,小朋友都喜欢吃。
师:(出示桃花图)贴近生活引出桃花诗句。
6、师:哈哈,春天真地来了,春天真地来了!我看见了春天秘密,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孩子们春天秘密可真多呀!老师把你们说编了一首诗歌,就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吧!
三、让幼儿在读者感悟春天美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2、播放课件让幼儿跟读一遍。
3、师:小朋友们再读时候你发现诗歌中每一小节,都有重复地方,谁愿意说说。这就是诗歌里循环反复句式。
4、让我们分角色再感受一下吧。
5、师:孩子们这首诗里小河、垂柳、桃花、小燕子、拖拉机真会说话吗?我们把它比作人,这就是拟人手法。这样诗歌读起来就更美了。
师:春天真美呀!孩子们能为这首诗歌起个好听名字吗?(幼儿自由说)师小节:那就叫《春天秘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这首诗歌吧!
四、情感教育
师 :孩子们春天真很美,怎样才能让春天更美呢?(幼儿自由说保护环境爱护花草、大自然……)
五、拓展延伸
师:春天还有很多秘密需要我们去发现,就让我们出去找一找吧!把它们画下来,在下节课时编进诗歌里。播放《春天在哪里》排队拍手随音乐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光的七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大胆想象,进行简单的续编,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光与人们的关系。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教:小朋友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太阳有七个调皮的光线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幼:红橙黄绿青蓝紫小结:对,它们的名字就叫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但是这七个宝宝可调皮啦!都东跑西跑,去了很多地方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提问: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来到哪里?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们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的颜色变得怎么样拉!(变得金黄金黄)它们来到果园,橘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穿上了橙色的衣服)它们跑到草地上,草地的颜色变得怎么样?(变得绿油油)它们跳到大海里,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蓝蓝的)它们经过沙滩,小螃蟹有什么变化呢?(变成小青蟹)它们亲了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番茄有了红彤彤的颜色,茄子有了紫莹莹的颜色)教:这个时候啊,太阳公公喊它们回家啦,看,七个光线宝宝变成什么啦!
幼:彩虹三、完整欣赏故事四、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调皮的七彩光宝宝明天还会到地上来玩,它还会把世界上的各种东西变上好看的颜色,你觉得调皮的七彩光宝宝,除了故事中它们来过的地方,还会到哪里?那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调皮的七彩光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让那么多的东西有了漂亮的颜色,那如果没有了光,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怎么样?
幼:教师小结:如果没有了光,我们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的东西都会失去它的颜色,不像现在这样五彩缤纷了。光对我们的人类,动物、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导出:小朋友们,今天太阳公公又出来了,调皮的七彩光肯定又在玩了,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到外面去找颜色宝宝玩呢?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出示图片,孩子们都是以直观的方式为主,我就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她们结合图片来理解故事,这也达到了我预先的效果,包括结合音乐欣赏故事,使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后面的讨论和续编故事环节,部分幼儿还没完全打开思路,有的胆小,不敢发言;有的对自己不够自信,怕说出来让别人笑话,这部分我还要加强引导。
大班教案4
一、活动名称:
大班语言古诗《游子吟》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并认识“慈” “缝” “恐” “迟” “归”等字。 (重点)
2、能够按照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朗诵。(难点)
3、感受浓厚的爱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古诗挂图、幼儿用书第1册第14—15页,录音机、磁带;字卡“慈”、“缝”、“恐”、迟”、“归”;字条:“孟郊”、“游子吟”。
2、知识准备:回想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3、空间准备:幼儿围成半圆形坐。
四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提问的方式,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1、师生演唱歌曲,引发幼儿的情感。
(1)师:“你们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吗?”(师生共同演唱这首歌。)
(2)师:“唱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师:“你知道世界上哪种爱是最伟大的吗?”引导幼儿说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取书。
小结:无论是古时候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爱自己的母亲,都在歌颂母爱的伟大。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唐代的诗人——孟郊。这位诗人就写了一首关于母亲的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游子吟》。”(教师出示字条“孟郊”和“游子吟”。)
(二)、通过阅读、讲述、提问的形式,理解古诗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
1、请幼儿将书翻到第3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师:“从左到右观察画面,画面中都画了些什么?”
(2)师:“这位老母亲在做什么?猜一猜,她在想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回答问题。)
2、播放录音,请幼儿和乖乖熊一起欣赏古诗。
(1)师:“这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大诗人孟郊写的这首古诗就知道了。”
(2)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古诗。
(3)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字条“游子吟”。
3、请幼儿欣赏古诗,教师巡回指导。
(1)师:“你认为这首古诗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
小结:教师手指大书为幼儿讲解古诗大意:“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不回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解释诗意。
(三)通过欣赏、诵读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1、引导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朗诵古诗。
2、引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并再次尝试朗诵。
3、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母亲的爱。
4、听音乐收书。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游子吟》,从诗中我们感受到妈妈为我们献出了无私的爱,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妈妈做一件事情,使她感受到我们对她的爱。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彩纸、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供幼儿制作“三八”节的礼物,从而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分析:在活动(一)(二)中完成,解决方法:谈话法、提问法、阅读法。
难点分析:在活动(三)中完成,解决方法:欣赏法、小组朗诵法、集体朗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