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下面是网友“c89271”分享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4篇,供大家品鉴。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彩和风儿的多姿变化,符合大班幼儿想象特点,而且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美的能力,但是他们在朗诵散文诗的时候,喜欢拖长音,缺少感情,破坏了散文诗的美感。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对云彩感兴趣。
2、感受诗中三段意境,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活动重点:
学习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
突出重点的策略:
1、视听结合欣赏散文。
2、图谱设计理解记忆散文。
活动难点:
感受诗中三段意境,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为突破活动的难点,采取的策略:
1、动作辅助感受诗中意境。
2、魔盒匹配:“我还带来了几个语气魔盒,每一个语气魔盒代表一种语气,请你把这三个语气魔盒配到散文诗里去。”“这一段为什么配这个语气魔盒?”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在匹配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诗中意境并掌握和它相应的语气。
3、背景音乐渲染:三段不同意境的散文诗配上三段与此相应的背景音乐,进一步让幼儿感受三段意境并学习用相应的语气朗诵。
活动准备:
泥工板、背景图、牵线云彩、散文诗图卡、语气魔盒、背景音乐《动物狂关节》、散文诗录音、语气符号
活动流程:
一、感受风儿,引出课题。
(闭上眼睛,教师用泥工板扇风)你感觉到了什么东西?
二、欣赏理解散文。
1、教师朗诵散文诗一遍。
1)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散文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操作牵线教具边朗诵散文诗一遍。
云彩都变成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分别出示小船、狮子、胖娃娃的图片)
3、分段示范、动作辅助理解内容
1)吹出来的船是怎么样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理解竖、扬)
2)狮子是怎么样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弓起身子是怎么样的?张开大嘴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学一学,做一做,理解躬、吼。)
3)胖娃娃是怎么样的?(出示图谱)
4)诗歌前面说了什么?(出示图谱)后面还说了什么?(出示图谱)
5)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4、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来朗诵一遍。
三、学习朗诵散文。
1、怎样把散文念的好听,我还带来了几个语气魔盒。(出示贴有折线、波浪线、圆点的盒子)
2、每一个语气魔盒代表一种语气,请你把这三个语气魔盒配到散文诗里去。这一段为什么配这个语气魔盒?
3、我们来听一听语气宝盒是怎么念的。(背景音乐渲染)
4、请语气宝盒连起来念一念,你可以轻轻地跟。
5、逐渐撤去图谱朗诵。
6、分角色朗诵。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孩子对蚂蚁为什么成排在走,蜜蜂为什么不停在舞蹈,小鸟怎样找到它的妈妈等等感到非常地好奇,所以针对这些我设计了这样的一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传递信息的图片。
2、蜜蜂、蚂蚁、萤火虫等动物头饰若干;草地背景图。
3、录音机、彩色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样把礼貌的信息传给客人老师的呀?你们知道小动物之间是怎样联系和传递信息的吗?”
二、认识活动
1、播放录音(小鸟叫声),引出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2、结合图片资料了解蜜蜂、蚂蚁、萤火虫等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并模仿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3、让幼儿知道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三、交流讨论
教师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传递方式。
四、游戏活动:找朋友
在音乐伴奏下,尝试用所扮演的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去找同伴。
五、延伸活动:画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反思
本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我准备了优美的背景图片和动物卡片,这些直观的教具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讨论,师生互动,平等地和幼儿进行交流,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运用鼓励、欣赏、赞许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和参与游戏活动的机会,让幼儿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并使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当然,在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我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在提问时没能做到面向全体,从而使更多的孩子没能说出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的传递方式。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初步感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尝试进行适当的创编,在活动中善于表达,乐意表达。
3.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养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有关森林的音乐,散文诗《树真好》的PPT课件和配乐朗诵,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图片(大图片一套,小图片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营造氛围
1.请幼儿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好像还看到了什么?、
3.看课件:原来我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树林。看,这儿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
二、音画交融,欣赏诗歌
1.第一遍欣赏:树林真美。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首优美的小诗。
2.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师提问: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这里的什么呢?(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第二遍欣赏:这首诗歌里确实有许多好玩的事,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还有哪些呢?现在就让我们再来美美地欣赏一遍,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小图片摆出来。
4.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并且根据诗歌内容摆放出相应的小图片。
5.请幼儿看着自己的小图片跟着配乐轻轻地诵读诗歌。
6.交流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歌有趣吗?你们想去那片树林吗?为什么想去呢?想去做什么呢?
7.简单小结:这些都是大树妈妈带给大家的快乐,你们觉得树好不好?能不能用诗歌里的句子来赞叹一下。(树真好)
三、读悟结合,体会意境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歌,朗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教师念“叫、跑、飘、闹、觉、摇、跳”,让幼儿细细体会。)
2.师提问:听出来了吗?刚才每个字的读音都怎么样?在诗歌里,我们就称为押韵。因为有了押韵,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更加好听了。
3.师生一起朗诵诗歌《树真好》。(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
4.请个别幼儿示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押韵的字读得很饱满。
5.请幼儿站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诵,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四、自主创编,提升情感
1.师:树多真好呀!除了诗歌里所说的,树对我们人类和地球还有什么好处呢?
2.请幼儿尝试模仿诗歌里的句子进行创编。师:你们能不能模仿诗歌里的句子“树真好……”编一段诗呢?请你编好后先和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
3.幼儿分组到前面模仿创编,一个接着一个,一句接着一句。
4.小结:树真好,带给我们人类这么多的好处和快乐。回家后,小朋友把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还有自己创编的诗句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体会树的好处。
附散文诗:树真好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树下铺着阴凉,我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做个秋千挂树上,我坐上去,摇呀摇。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儿歌《属相歌》,理解儿歌内容。
2、正确讲述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
3、乐意学习儿歌《属相歌》,培养对属相的兴趣。
重点难点
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十二属相的动物名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相关演示文稿、呼啦圈、《属相歌》音频、助教老师。
2、精神准备: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叫声、模仿动作、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图片)。今年是猪年,也就是属相。
二、基本部分
(一)引入视频,学习属相知识。
师:知道什么叫生肖吗?(引入视频1)。
小结:原来最早记录人们岁数的就是十二生肖。
师:说一说十二生肖有哪些?(引入视频2)。
小结:原来十二个生肖只有(依次播放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创编动作,初步学习儿歌。
1、假设人物,烘托气氛。
师:我有一个魔法圈,我可以让我的魔法圈转起来,也可以停下来。我还可以让它跑出去又跑回来。要练咒语了。我的魔法好像失效了,小朋友给我一点掌声好不好,我再来试一次,我要念咒语了,去,回。
师:魔法师要把小动物唤醒了。
教师根据音频加入动作。
师:我唤醒了哪些小动物?
2、学习鼠
师:第一个小动物是谁?现在老师说,小老鼠(你们说)排第一,个头不大(你们说)真神气。知道神气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神气就是很棒,(竖起大拇指)。
3、学习牛
师:刚才视频里,老鼠是骑在谁的肩上的?(牛)牛的头上有什么,它的角是什么样子?它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模仿)老牛排第几?跟着老师做一做(老牛第二)。
4、学习虎
师:老牛第二,第三是谁呀?虎第三,虎的爪子厉害吗?我看看哪一头老虎最凶猛?凶猛的老虎是这样的(示范)。跟着老师做一做(虎第三)。
5、学习兔
师:虎第三,看看后面是谁呢?(小兔动作)兔子跑得快吗?(快)这样快一点,还是这样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兔子第四跑得快。
6、学习龙
师:出示龙的图片,这是什么?(幼儿回答)这是龙什么动作像龙?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幼儿自由创编)刚才有小朋友这样的,(示范动作)赞成这样的举手。
7、学习蛇
师:龙排第几(五),蛇呢?蛇第六,蛇的声音是怎样的?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蛇的动作?
8、学习马
师:小朋友,骑马是什么样?(幼儿模仿)
小结:教你们一个方法,骑马骑得很快,把鞭子举起来,咱们给马抽一下,(示范脚)看我的脚快不快?(马是老七不落后)。
9、学习羊
师:羊的头上有什么,它的角是什么样子?它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模仿)。跟着老师做一做(羊第八)。
10、学习猴、鸡
师:听着音乐一起变小动物的模样,你们会吗?(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创作。
11、学习狗
师:考考你们,去年是什么年(猪年、鸡年。.。.。.)
小结:是狗年。狗(示范动作)排十一,这是狗的什么?(怎么叫)汪汪叫,跟我一起来,狗排十一汪汪叫。
12、学习猪
师:二师兄是谁?
小结:猪八戒是什么动物,(猪),猪的肚子圆圆的、大大的。
师:哪个动物排第一?谁最后来报道?
小结:老猪最后来报道。
(三)完整的学习儿歌。
1、游戏-坏蛋来了
规则:助教老师扮演坏人,创造坏蛋爱听《属相歌》的情境,坏蛋随机抓幼儿,能较完整的唱出儿歌,则为赢家。
2、轮流选幼儿当坏蛋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师: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小明属猪今年6岁,她的好朋友属虎,今年几岁呢?嘘,不要告诉我,今天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来告诉我哦。
活动总结
此活动内容的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记年方式,它由十二种动物组成,是孩子所熟知的,大班孩子们通过模仿、游戏的方式,初步学会了儿歌《属相歌》,能够初步说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版本1大班语言诗歌《树真好》张丽公开课视频+原版PPT课件+音乐幼儿园大班家长会ppt课件下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古寺内容,懂得做事要专心。
2.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3.能观察画面,学习复述故事中的片段,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活动准备:
1.挂图7号;《小朋友的书我要上小学了》;磁带及录音机。
2.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图上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见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就叫《上课》。
2.放录音磁带,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故事里有谁?
它们上课表现怎么样?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八哥老师在上课前提出了什么要求?
八哥老师问学生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怎么说,怎么做的?
八哥老师分别请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起来念时,它们是怎么说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
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为什么没有把八哥老师教的五个字都学会呢?
4.幼儿认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教师出示字卡,幼儿学习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幼儿懂得上课应认真、专心听讲。
5.讨论: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你觉得上课是应该怎么样?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及风俗。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并对唐诗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17号;《小朋友的书、春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2、活动前两周做天气观察记录,统计晴天和雨天的数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记录了清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发现了什么?(有时天气晴朗,有时细雨绵绵)
2、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高兴)细雨绵绵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烦恼、不开心)
二、理解诗歌
1、出示挂图,播放古诗录音。
2、提问:诗里写的`是什么样的天气?诗人的心情怎么样?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心情不好怎么办?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师边提问,边结合挂图解释诗歌中的词"欲断魂"、"借问"、"牧童"、"遥指",帮助幼儿理解。
三、幼儿学念古诗
1、听磁带,体味念古诗和平日里讲故事、说话的声调、发音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按照磁带中的方式跟念古诗。
2、尝试边念古诗边用体态语言表现古诗的内容。
四、总结:
我国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多的唐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要带你去一个农场,请你仔细看看,你认识农场里的设施吗?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吃到母鸡了吗?狐狸的表情是怎样的?这时,狐狸会想什么?那么母鸡知道后面跟着狐狸吗?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母鸡又会去到哪里呢?请你们仔细地观看——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初步了解动词,会说动词。
2、使幼儿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发现。
3、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汽球、毛绒玩具、呼拉圈、报纸、皮球、铃鼓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跳舞。
2、教师提问:你都做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边游戏边说动词。
教师和幼儿一起示范玩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这是什么?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怎么玩?
2、请幼儿表演玩球并提问:他在做什么?(幼儿说出动词)
幼儿自选物品进行游戏。
1、教师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玩一玩,看谁玩的花样最多,提醒幼儿不要碰到其他人。
2、幼儿自选玩具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3、教师提问:你在玩什么?你是怎么玩的?(指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4、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打人”游戏。
5、指导幼儿整理玩具。
进一步学习动词。
1、教师拿皮球和报纸问幼儿:你刚才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并表演)
2、教师向幼儿说明表示动作的.词就叫做动词。
3、幼儿继续表演,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汽球并提出新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让汽球鼓起来的?
五、活动反思:
教材的价值,在于能有效激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表情文化知识很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故活动设计中处处以“激起幼儿兴趣”为忠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梦境。
3、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五颜六色的花瓣、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们做过梦吗?你做过什么梦?
二、欣赏散文
1、师;深绿色的森林里有一位梦姐姐,到了夜晚,她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知道她去干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梦姐姐的花篮》。
提问:梦姐姐把梦送给哪些小动物了?
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
2、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提问:小黄鸡、小青蛙和小鸟都做了什么颜色了梦?为什么呢?
梦姐姐真好,给了小动物那么美妙的梦。我们也来说说这三个美妙的梦吧!(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再次配合课件欣赏散文。
师:小动物们梦见了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吧!
三、仿编散文句子
师: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了,谁想得到这些花吗?请大家赶紧闭上眼睛,梦姐姐就会送你一朵小花。(梦姐姐送给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四、梦姐姐为我们送来了这么美妙的梦,我们到班上把这个美妙的梦画出来吧!
散文:梦姐姐的花篮
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梦姐姐长着一对会飞的翅膀,胳膊上总是挎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每到夜晚,梦姐姐都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飞出来。
小黄鸡靠在妈妈身边甜甜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黄色的花。于是,小黄鸡做了一个金黄色的梦。它梦见金黄的太阳,金黄的田野,田野上开满金黄的油菜花。
小青蛙正在小草边静静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淡绿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个绿色的梦,它梦见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荷叶丛里有一支碧绿的莲蓬。
小鸟站在树枝上美美地睡着。梦姐姐飞过来,在它身边撒下一朵红色的花,于是,小鸟就做了一个红色的梦。它梦见火红的晚霞,火红的枫叶,枫叶边飞舞着火红的浆果……
梦姐姐最喜欢那些爱幻想的孩子,她觉得这样的孩子可真可爱,所以,她总是把最美最好的梦送给孩子们。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拜年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
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幼儿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2、能大胆想象小蚂蚁飞上天的方法和飞上天后看到的景色,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故事。
3、激发幼儿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幼儿词汇:飘荡、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能飞行的物体。
2、观察过小蚂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3、生活中已认识蒲公英,带孩子一起玩过蒲公英。
物质准备:
1、背景图
2、磁铁教具(小蚂蚁、蒲公英、气球、小鸟等)
3、幼儿用书:蚂蚁飞上天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活动。
教师:平时老师带你们出去散步,经常看到一些会飞行的物体,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幼儿畅所欲言)
教师:有一只非常勤劳的小蚂蚁,它也想飞到天上去看看,可是它会飞吗?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帮小蚂蚁想想办法吧!(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二、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到底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呢?我们一起来边听边看吧!
教师讲述后提问:
1、谁帮助了小蚂蚁?它是怎样带小蚂蚁飞上天的?
2、小蚂蚁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
以上问题引导幼儿去说,教师出示磁铁教具帮助理解。
3、再次欣赏故事,通过教师提问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教师:小蚂蚁飞到天上时看到地面上的东西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完整讲述故事《蚂蚁飞上天》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遍怎么样?
1、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进行讲述。
2、请部分幼儿进行看图讲述,让其余幼儿仔细倾听,分辨出几位幼儿讲述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四、迁移想象创编故事:假如我是小蚂蚁
1、假如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飞上天?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展开丰富想象,想出各种让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并能创编出新故事情节。(表扬说的多、说得范围广、说的方法离奇、有趣的幼儿)
2、小蚂蚁飞上天后,还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3、律动:师幼一起学做蒲公英到草地上寻找小蚂蚁。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天空是无边无际的。
2、产生探索天空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3号。
2、户外活动时观察过天空,对天空高得无边、大得无际有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激发兴趣。
1.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小鸟它们想知道天空有多大,有多高,想去量量天空。
2.教师问:“小朋友们,那你们猜猜小鸟怎样量天空呀!”
3.幼儿互相讨论
4.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5.老师总结:你们帮小鸟想了这么多量天空的方法,那小鸟们究竟是怎么量的呢?
二、欣赏诗歌
1.老师绘声绘色的,第一段要带神秘的口吻,引发幼儿的遐想。
2.小鸟怎样去量天空?
3.老师提问:天空究竟有多高,有多宽?小鸟为啥量不出来?
三、肢体游戏
1.小鸟是怎样量天空的?我们再来听听诗歌。
2.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鸟量天空的情景。如:跳一跳、蹦一蹦;飞到东,飞到西,手臂张开比划等。
四、量天空
你们想变成小鸟去量一量天空吗?那我们一起到户外去量一量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雨》语言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所描绘的多彩迷人丰收的秋天,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运用个人的经验想象画面,仿编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诵和舞蹈等方式来表现与赞美秋天。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教学准备:
《秋天的雨》flash课件、磁带、打击乐器、有关《丰收的秋天》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1)一年有几个季节?
(2)夏天的天气怎么样?秋天呢?
(3)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二、欣赏和理解散文的画面与内容。
1、播放课件完整欣赏秋天的雨是什么?秋天的雨有什么?
2、分段欣赏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散文中说它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还可以把什么颜色给谁?(两个小朋友讨论)然后玩开火车老师说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请小朋友仿编散文"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你还闻到过什么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冬天快要来了,你知道小动物、植物还有我们人是怎么准备过冬的吗?(先自由发表意见,再请教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接下来分组分批仿编散文。
3、再次完整欣赏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小结并观看《丰收的秋天》的幻灯片总结与延伸秋天的颜色五彩缤纷,秋天可以收获那么多好吃的、好闻的、有用的东西,你们喜欢秋天吗?刚才我们欣赏了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歌声、舞姿来夸夸秋天,表现秋天的收获。
游戏:
《小汽车》
全体幼儿一起玩开车游戏,和教师边唱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伴着绵绵秋雨,我和学生走入快乐课堂,一起欣赏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人教版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整组课文都涉及到古诗,叙事文,诗歌,散文等许多与秋天相关的文章。《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图画。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让学生欣赏文章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美。重点放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秋天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美读”就是有表情地吟诵课文,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这就告诉我们美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做到读者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这种美感,只有加强朗读,品味语言来感知。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我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教学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美。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时,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最后,配乐朗读全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能够达到“美读”的目的。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读、表演读、带着体验读,自由读、个人读、引读、集体读,配乐读,变抽象为具象,读出秋天的美。
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萌发即将要做小学生的自豪感,体会成长的喜悦。
2、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3、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活动难点:
通过回忆对比自己三年前后在幼儿园的变化,感受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照片,如:班集体照片、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幼儿在园活动照片(跳舞、画画、冬运会、故事大王、整理书包等)、小学生照片。
2、舒缓的背景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很快就要告别老师和同伴,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即将告别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二、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幼儿安静地欣赏。
——诗歌叫什么名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你觉得诗歌里有哪些话你还不太明白?(鼓励幼儿提问,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2、结合相关照片,逐段理解诗歌。
(1)出示班级合照,欣赏诗歌第一段。
——“我”为什么多么欢喜?
(2)出示幼儿刚刚入园时哭的照片,欣赏诗歌第二段。
——诗歌中三年前的“我”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3)出示幼儿在园活动照片,欣赏诗歌第三段。
——三年前你是什么表现,三年后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要感谢老师?
(4)出示小学生照片,欣赏第四段。
——希望小朋友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后,还能来幼儿园看望老师。
三、学习、表演诗歌。
1、随教师一起学习《毕业诗》,尝试从轻声跟读到大声朗诵。
2、选择舒缓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附:毕业诗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们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亲爱的老师,我们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到这里,
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爸爸妈妈很担心,爷爷奶奶很着急。
是老师让我们停止哭闹。
是老师让我们开心一笑。
从此,我们像小船驶进安全的港湾,
我们像小鸟飞上快乐的云端。
是谁让我们品尝到成功和喜悦?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鼓励我们不断战胜困难、挑战自己,
让我们成为冬季运动会上一颗闪亮的星星!
是谁让我们变得本领多多、自信满满?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教我们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
让我们在同伴面前尽情展示自己!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只顾自己的“小霸王”
变成一个关爱朋友、乐于助人的“爱心天使”。
是您!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们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变成一个能在三十秒钟内整理好书包的“小能手”!
三年啊,
三年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三年的变化数也数不清。
亲爱的老师,我们从心底感谢您!
再见吧,老师!再见吧,幼儿园!
等我们带上红领巾,一定再来看望您,
向您报告我们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