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必备5篇

时间:2023-10-01 19:36:44 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双节同庆——家园共庆教师节中秋之际贺团圆”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亲切。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三、活动准备:

  有关“双节”的场景布置;幼儿自备月饼;相关诗歌、故事、卡片制作材料等。

  四、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五、活动时间:

  20xx年9月7日(星期三)

  六、活动内容:

  1、各班老师根据本班情况搜集有关教师节、中秋节的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及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2、家长在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期间,带领孩子看望老人与亲人团聚,晚上与家人一起赏月。

  3、品月饼,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孩子、家长制作感恩卡,共同感受老师的伟大与辛劳,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5、欣赏儿歌如:《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亲、妈妈亲》等,体会节日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 篇2

  作品分析:

  该作品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烈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本曲经缩编为AB两个段落。A段洒脱风趣,B段快乐热烈。中间有一间奏,音调模仿蝉的叫声。全曲结束在突慢突弱处理的一个短句上。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唢呐的音色特点,初步熟悉本曲的音调,粗略感知其结构和情趣特点。

  2、自由创造猪八戒和孙悟空相互打闹逗乐的表演动作。

  3、在结伴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能注意与同伴密切配合。

  活动准备:

  1、听过猪八戒背媳妇的滑稽故事。

  2、教师能熟练地弹奏和哼唱乐曲的曲调。

  3、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简介游戏情节:

  猪八戒背着新媳妇回家,走几步,歇一歇,累得直喘气,汗水湿透衣衫。

  小媳妇说热死人,猪八戒赶紧给她扇扇风,小媳妇从耳朵后面拔了几根头发一吹,猪八戒睡着了。

  原来小媳妇是孙悟空变的,他折了一根树枝来掏猪八戒的耳朵和鼻孔,猪八戒以为是知了飞来吵他的好梦,挥手想把知了赶走。

  猪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妇变成了孙悟空,吓得拼命逃跑,打闹一阵后,孙悟空终于收服了猪八戒。

  2、结伴跟随A段音乐玩游戏。

  (1)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孙悟空,一人扮演猪八戒。猪八戒在前面走,假装背着小媳妇,孙悟空在后面跟着,假装是被背着的小媳妇。

  (2)教师一边用语言指示幼儿表演,一边自己哼唱曲调为幼儿伴奏。

  A(1)段第一、二句,猪八戒走。以下各句,在括号内的音乐处,猪八戒休息自由地做喘气、扇风、捶腰等动作;在括号外的音乐处,猪八戒继续背起小媳妇赶路。

  A(2)段,第一句,孙悟空假扮的小媳妇用手给自己扇风;第二句(括号内)猪八戒用衣襟给小媳妇扇风;第三句小媳妇拔头发(孙悟空拔汗毛)变成瞌睡虫吹进猪八戒的鼻孔;第四句猪八戒睡着了。

  (3)连贯地在音乐伴奏下表演上述情节。

  3、跟随间奏和B段音乐玩游戏。

  (1)表演间奏部分的动作。

  前三小节,孙悟空用树枝(假想的)掏猪八戒的耳朵;第四小节长音处,猪八戒挠脸、挥手,表示想赶走吵醒他美梦的知了。

  第五一七小节,孙悟空用树枝掏猪八戒的鼻子;第八小节长音处,猪八戒再做驱赶知了的动作。

  (2)表演B段音乐中的打闹动作。

  自由表演,听到音乐突慢突弱时,做好准备,在全曲最后1小节做造型,表示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

  (3)连贯地跟随问奏B段音乐表演。

  (4)教师请表演中比较有创造性的幼儿小组为大家做示范表演,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进一步动脑筋,使自己的表演更有趣。

  4、连贯地跟随整首音乐玩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已有的有关经验,尽力把猪八戒的憨、笨、懒,孙悟空精灵、调皮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播种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在菜地里忙着移栽各种瓜秧。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幼儿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自己的种植园地里忙着移栽秧苗。这不,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带来了一株株西红柿秧苗准备亲手栽下去呢!

  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2、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盆。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

  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把移栽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幼儿园大班种植活动:看谁长得高又壮

  设计意图:

  前几天,晨间活动时王敬文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小麦的种子,我把它放在沙池边上,不小心小麦的种子洒落到了沙池里。谁知道刚刚一场秋雨之后,沙池里长出了小麦,孩子们显得很兴奋,沙子里也能长出了小麦啦!我问孩子们还有哪些地方刚长出小麦呢?(土里)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史润阳小朋友说:“我家的种子在锯屑里也能长出来呢。”于是我们决定把小麦种在土里、沙子里、锯屑里、小石子里,让他们比一比看谁先发芽,看谁长得高又壮。

  目标:

  1、通过种植、观察、测量、记录得出结论,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使幼儿学会比较:种在何种材料上的小麦长得高又壮。

  3、体验照料小麦的经验。

  准备:

  1、纸盒或泡沫盒幼儿人数的一半,内分四个小格,小格内分别放入沙子、锯屑、石头、土,小麦,小工具若干。

  2、长方形KT板,即时贴(供幼儿制作测量尺)。

  活动一:

  1、 请幼儿两两合作将沙子、锯屑、石头、土分别装入纸盒或泡沫盒内。

  2、将小麦种在沙子、锯屑、石头、土中,并用该材料盖住种子。

  3、给种子适当的浇水。

  4、请幼儿猜测一下小麦在哪种材料上先发芽,并记录。材料 土 锯屑 石头 沙子 水

  5、 鼓励幼儿每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反思:

  孩子们的兴趣很弄,每天早晨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自然角按时给小麦浇水、记录。几天过去了,孩子们发现锯末和沙子最爱喝水,小石子的口好象一点也不渴,总是干干的。而锯末总是一次喝好多水,不爱干,能保持水分,锯末里的小麦好象盖上了一层小棉被,挺暖和的,所以它们发芽了。两天以后,沙子里和土里的小麦也渐渐地长出了小嫩芽,只有小石子里的麦子还是原封不动,孩子们知道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最适合植物的生长。

  后记:孩子们都以为小石子中的麦子再也不会发芽了,可是大约十天小石子的缝里隐隐约约的稀疏的长出了几个小苗苗。由此孩子对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小麦渐渐地长出了新芽,但小麦在何种材料长得又高又壮呢?孩子们观察着、分析着。多数孩子认为在锯末里会长得又高又壮。因为小麦在锯末里先发芽的,结果会是这样吗?我们决定通过测量来进一步验证。

  活动二:

  1、幼儿两两合作,制作测量尺。

  2、给小麦进行首次测量,并记录。

  3、鼓励幼儿常常给小麦进行测量。

  反思:从孩子的`观察中,我们了解到沙子、土里、锯末里的麦子长得差不多高,只有小石子里的小麦最矮。过了大约两周,小麦发生了变化,土里的小麦长得最高,而沙子里的小麦和锯末里的小麦却黄了、干了。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只有种在土里的小麦长得又高又壮。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知道土里会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它既能保持水分,又不易水分蒸发,他们懂得了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珍惜土地,不能浪费土地资源。而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直接获得的经验是更有说服力的,也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关心周围人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工作与我们之间的联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2、激发幼儿对保育员的尊敬与喜爱之情。

  环境创设

  先期做好采访工作,已经对保育员的工作有所了解。

  重点与难点

  了解保育员的工作与我们之间的联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幼儿园里除了老师和小朋友还有哪些人?

  教师小结:幼儿园有老师、小朋友,还有保育员阿姨、保安叔叔、厨房里的营养师……

  2、昨天我们去采访了谁呀?(保育员阿姨)我们幼儿园一共有几位保育员阿姨呀?我们班的保育员阿姨叫什么名字?

  二、讨论

  1、你们知道保育员阿姨平时都要做哪些工作呢?

  师小结:保育员阿姨平时要为我们打扫教室、为我们消毒玩具、毛巾、还要为我们分发点心、倒牛奶、盛饭等工作。

  2、保育员阿姨做的工作是在为谁服务呢?如果幼儿园里没有保育员阿姨那会怎样呢?

  小结:正是因为幼儿园里有保育员阿姨的辛勤劳动,小朋友们才能安心健康得学习与玩乐。

  三、延伸

  1、保育员阿姨的工作辛苦吗?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保育员阿姨轻松一点呢?

  2、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对写毛笔字的兴趣,初步尝试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2、初步学习书写笔画:点、横、竖、撇、横折。

二、教具准备:

  纸、墨、毛笔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活动,稳定孩子的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2、故事导入:“小小书法家”,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孩子观察并讨论说说。

  3、老师边写边讲解各个笔画书写的要点:

  点:起笔如飞机着地,向右下稍顿提笔。

  横:起笔似短点,运笔用手腕,稍顿提笔。

  悬针竖:起笔稍顿,行笔轻快,竖收笔要尖。

  平撇:起笔稍顿,边行边提,出锋迅速。

  横折:起笔停顿出动作点,稍微往右上方倾斜着写,折笔起笔也同样停顿点明显。汉字书写教学:

  4、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老师总结本节课练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