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燕子专列》教案3篇

时间:2023-11-18 11:58:26 教案大全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不同之处再交流。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2、抓住矛盾处,引发讨论: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因为喜欢,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呢?

  (通过讨论,学生要清楚: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喜欢,却是伤害野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欢,真正的爱护,就应该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在学习中,抄下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师:近几年,国家、社会对于环保这个问题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了,但仍有些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关心周围的环境,你对环境保护有哪些想法,对自己家乡的环境了解多少。

  二、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要求,思考:

  1、你了解了什么?

  2、你不了解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三、集思广益,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1、小组讨论,确定活动计划

  特别想好:怎么样去获得我们所要的资料?

  2、全班交流,选择学习方式

  利用闲暇时间调查了解,组织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燕子专列》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二、设计理念

  这节课第三、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所以教学时,读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都让学生边读边想,燕子是怎样为春光增添生趣的。学习第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议一议燕子的动作“斜着身子”、“掠过”、“横掠”、“沾”等,领悟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晕”的意思,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第四自然段图文结合,以读代讲,在读中想象燕子与春天的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理解“五线谱”、“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的比喻意义,领悟课文“意”、“像”结合的恰当与巧妙。

三、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

  教材资料PPT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燕子这一课,让我们回一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燕子的特点。

  2、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

  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2、探究第三自然段

(1)按课文内容说一说

(2)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辨析“几痕”和“几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

  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四)拓展阅读

《春天的联想》 《荷塘》 《打翻了》

《春水》

(五)快乐阅读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美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春光美

  细雨微风拂柳丝

  青草绿叶衬鲜花

  飞行美——

  轻快敏捷停歇美——春天的赞歌

《燕子》教学反思

  3月5日下午,我们小语低段的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我顺利地上完了三年级语文上册1《燕子》这一课,下面就这一课,谈一下我的课后感想。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从“斜着”、“掠过”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通过读句子生动、形象的描述令我和学生们赞叹不已。那么“沾”在这里应作什么讲?能换个词吗?(贴)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贴”而要用“沾”字呢?通过演示、品味,学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课件,观察图片,再闭上眼想象,然后用换词(把“痕”换成“条”或“根”)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这一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个别过渡衔接不够流畅。

  第二自然段句子理解不够透彻。提问题过于散、碎。

  如:春天都有哪些景物聚拢在一起了?

  燕子飞行都有哪些特点?这样一问,孩子们就很容易地抓住这些特点来回答问题了。

《燕子专列》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第一板块:复习词语,把握大意

  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想每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

  (1)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满天飞舞 皑皑白雪

  (2)长途跋涉 疲劳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3)冒着春寒 顶着大雪 踏着山路 四处寻找

  2、这三组词语分别与天气、燕子和人们的活动有关,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不理解的或理解不准确的,等一会儿我们送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你能在每一组中选一个或者两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吗?

  3、孩子们,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语?如果要理解好、读好这些句子,我们应该将它们送到课文中去,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评析:将词语组成一个“集成块”,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训练读书的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利用词语说课文大意,由“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语”过渡到下一板块教学,实现了词语教学功能追求的最大化,达成了多个教学目标。)

  第二板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感受天气寒冷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样几个词“皑皑”、“骤”?诚如同学所说,可以运用查字典、问老师等办法。然而,理解这些词语还可以将它们送到句子当中,请同学们勾出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

  2、老师根据同学们勾画出来的句子排列成了一首小诗(灯片出示下列句子),读着这首小诗,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满天飞舞的皑皑白雪,

  覆盖着山间岩缝。

  3、角色移位,体验朗读。

  (1)如果你是一位来此地赏雪的人,你会怎么说?那就请你将此刻的感受送进去读。

  (2)如果你是此时此地的一只燕子,你会怎么说?我们读书不仅读出心里的想法,就是大家刚才谈的想法,而且还要读出态度。所谓读出态度就是你面对寒冷的天气是赞美呢,还是喜欢?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态度吧!(在指导学生读说的过程中,要理解“骤”、“皑皑”的含义。)

  (评析:怎样才能“有感情朗读”?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切己体察”读出心里的想法,如果仅限于此还稍嫌肤浅,教者进一步提出了“读出态度”,用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情感。这样的“有感情朗读”才是实在的、扎实的。)

  (二)学习第二组词语,感悟燕子可怜

  1、小结过渡:是呀!燕子是一种候鸟,哪儿温暖它就飞向哪儿,可它们万万没有想到,在长途跋涉经过欧洲瑞士时,却遇到突然到来的“倒春寒”,请同学们默默地勾出第二组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打动了你?

  2、依据学生勾画的句子,排列成这首诗的第二节(灯片出示下列句子),你想说什么?你怎么读这些句子?

  它们长途跋涉,非常疲劳,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燕子遇到的麻烦?围绕“饥寒交迫”,理解“饥”指什么?“寒”指什么?你能想像冻僵的小燕子是怎样的模样吗?请写一两句。

  4、你有过又冷又饿的经历吗?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些饥寒交迫的燕子(将诗句中“它”换成“我”),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了疲劳,长长的跋涉,又冷又饿,气息奄奄、真使人潸然泪下呀!等)

  (评析:抓住有涵盖力的词语“前勾后联”,始终将词语置于“情境场”中,将感悟、理解、朗读、写话等语文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学习第三组词语,体会人类爱鸟护鸟

  1、这是一群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燕子,它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它们曾经是如此的可爱(灯片出示)。

  我忘不了──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活泼机灵的燕子。

  2、诵读,指名读。

  3、读着这些句子,你会情不自禁的想干什么?是呀,我们忘不了,欧洲的居民忘不了,小贝蒂更忘不了,请同学们勾出居民们和小贝蒂四处寻找燕子的句子,根据学生交流(灯片出示下列句子,将“纷纷”、“冒”“顶”、“踏”等字下加圆点)。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

  冒着斜峭的春寒,

  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

  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在皑皑白雪的册间石缝,

  四处寻找和救护燕子。

  4、读着这些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贝蒂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5、如果你就是贝蒂,找到了其中的一只燕子,你会对它说什么?是呀!风雪无情,人有情啊!(板书:真情)除了居民们和小贝蒂,还有谁在救助燕子?(灯片出示)

  燕子唧唧喳喳,

  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评析:将燕子的悲惨与可爱加以对比“互文解读”,更能激发学生情感,在“以情驭文”的氛围中体悟“纷纷”、“冒”“顶”、“踏”等词蕴含的意义与情感。)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燕子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人类为它们做了什么?出示灯片中诗句,配乐诵读。同学们你会为这首诗加上什么题目?

  2、如果你是燕子,让我们来这样读诗(将“它”改成“我”,“我忘不了”改成“善良的人们忘不了”,将“燕子”改成“我”,“居民们”改成“他们”,“燕子”改成“我们”,将“仿佛”改成“是”)。同学们你会为这首诗加上什么题目?

  3、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人爱鸟、鸟谢人的场景啊!(板书:人爱鸟、鸟谢人)

  4、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读这三组词语,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

  5、是呀!这《燕子专列》坐着的哪里仅仅只是人与燕子?这分明是人爱鸟,鸟谢人的人间真情!这段真情会让寒冷的天气也变得温情,这段真情会让曾经饥寒交迫的燕子回忆起来感动、甜蜜。

  6、作业(自由选择其一):利用提供的三组词讲故事;朗读诗句;背诵课文2-4节中的两节。

  (总评:该设计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线,将教材划分为三个板块:天气寒冷、燕子遭遇、人类救护,开展了想象、诵读、说写、角色体验等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坚持语文教学的“语文性”,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与深刻。)

  板书

  6、燕子专列

  人爱鸟 鸟谢人

  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