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的变化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活动准备:
《三个和尚》动画课件、图谱、礼物盒、礼物、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引起活动兴趣。
《柳树姑娘》使幼儿能够用“哼唱”、“啦”、 “唱词”等不同方式练习发声。
二、看动画引入主题,学说歌词。
1. 利用闯关的形式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2. 用不同形式学说歌词,进入闯关第一环节。
① 示范唱歌曲(要求幼儿说出其中部分歌词)。
② 分析图谱,有节奏读念歌词,强调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个和尚》。
③ 幼儿和老师进一步熟悉歌词。
④ 老师宣布:
刚才由于小朋友们的团结努力,你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打开神秘礼盒第一层),想不想把第二层也打开呀?那就进入咱们今天的下一个环节——学唱环节。
三、用不同一形式学唱歌曲。
⑤ 试听《三个和尚》音乐,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⑥ 试跟老师唱一遍(纠正不足之处)。
⑦ 配旋律唱,注重节奏感培养。
⑧ 提出更高要求,给动画片配唱歌曲时的表情、声音、节奏等。
3.配动画片演唱。
4.老师宣布第二关顺利通过(找一名幼儿打开神秘礼合的第二层)。
四、用对唱地方法表现歌曲。
1. 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听?(幼儿回答)。
2.老师与幼儿试着对唱。
3.老师、幼儿对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组、交换对唱(纠正不足之处)。
5、幼儿用对唱形式进行表演唱,为动画片配音。
6、老师宣布:顺利通过第三关。
五、结束部分老师总结:
1.幼儿商量:一个和尚有水喝,而三个和尚为什么又没有水喝了?怎样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不能学习三个和尚的懒惰,只有团结、合作才会有水喝,今天由于我们小朋友的团结合作,才会很好地完成交给你们的任务。
3、发礼物结束活动。
教研点评:
这一教学活动选材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导入时,结合春天里柳树发芽自然导入发声练习,接着,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用教学课件、闯关、对唱、配音、讨论等形式,不断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突出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好。
三个和尚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的变化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活动准备:
《三个和尚》动画课件、图谱、礼物盒、礼物、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引起活动兴趣。
《柳树姑娘》使幼儿能够用“哼唱”、“啦”、“唱词”等不同方式练习发声。
二、看动画引入主题,学说歌词。
1、利用闯关的形式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2、用不同形式学说歌词,进入闯关第一环节。
①示范唱歌曲(要求幼儿说出其中部分歌词)。
②分析图谱,有节奏读念歌词,强调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个和尚》。
③幼儿和老师进一步熟悉歌词。
④老师宣布:
刚才由于小朋友们的团结努力,你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打开神秘礼盒第一层),想不想把第二层也打开呀?那就进入咱们今天的下一个环节——学唱环节。
三、用不同一形式学唱歌曲。
⑤试听《三个和尚》音乐,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⑥试跟老师唱一遍(纠正不足之处)。
⑦配旋律唱,注重节奏感培养。
⑧提出更高要求,给动画片配唱歌曲时的表情、声音、节奏等。
5、配动画片演唱。
6、老师宣布第二关顺利通过(找一名幼儿打开神秘礼合的第二层)。
四、用对唱地方法表现歌曲。
1、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听?(幼儿回答)。
2、老师与幼儿试着对唱。
3、老师、幼儿对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组、交换对唱(纠正不足之处)。
5、幼儿用对唱形式进行表演唱,为动画片配音。
6、老师宣布:顺利通过第三关。
五、结束部分老师总结:
1、幼儿商量:一个和尚有水喝,而三个和尚为什么又没有水喝了?怎样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不能学习三个和尚的懒惰,只有团结、合作才会有水喝,今天由于我们小朋友的团结合作,才会很好地完成交给你们的任务。
3、发礼物结束活动。
三个和尚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童话的世界,学习一篇故事《三个和尚》。
2、指导读课题。
(1)认读生字“尚”。
(2)指名读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3、导入新课:三个和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它头上的拼音小帽,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再读通课文。
2、学生互读、互评,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全班跟老师一起读课文。
5、这篇文章讲了三个和尚之间的什么事儿呢?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一说。
三、质疑、释疑,自主识字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比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把困难说出来,让大家帮助解决吧。
2、这篇课文的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自己读得最准,记得最牢,就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注意后鼻韵“净”、“瓶”和翘舌音“尚”、“瘦”、“争”、“商”的读音。
4、在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通顺。分组按段落赛读课文。
四、多媒体激趣,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学习1~3段。
(1)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故事,同时,配上诙谐的音乐,教师旁白,给动画配画外音。
(2)看了动画,你觉得第一个小和尚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怎样的结果呢?并联系课文第1段,理解“生意盎然”。
(3)抽生读第2、3段。寺庙的人增多了,为什么还会造成水缸露底,柳枝枯萎的结果呢?(三个和尚都怕吃亏,不团结,不合作。)
2、学习第4段。
(1)悲剧终于发生了。播放寺庙着火,三个和尚扑火的场面,同时,配上课文第4段的解说内容。
(2)在着火的危急关头,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4段,勾出有关句子,结合课文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3)结合图画内容,自读第4段,想象大火熊熊燃烧时的危急和三人齐心协力扑火的情景。
(4)抽三名学生上台表演扑火时的情景。
(5)猜猜在扑火时和扑灭火后,三个和尚会想些什么。
3、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
(2)三个和尚团结合作的结果怎样?
(3)和第1段对比,这一段中的“亭亭玉立”与第1段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
五、细细体会,明白道理
1、播放《三个和尚》歌曲。
2、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3、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与人合作呢?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先读一读,再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最有信心写好哪个字,这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指导,生练写。注意左窄右宽生字的写法,以及“喝”字的笔顺。
4、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圈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
5、作业展示,互相评议。
七、课后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