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6篇 《紫藤萝瀑布》的教案

时间:2024-01-05 20:12:47 教案大全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1

  【教学目的】

  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

  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配文插图、语句揣摩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同学们发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像作家那样用第三只眼睛--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解题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作品。作者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三、研习课文

  1.速读,整体感知

  ①自由散读,根据语境理解字词。

  ②紫藤萝瀑布有什么特点?从字面上看,作者把它与什么联系起来?

  明确: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征,勾出紫藤萝联想到的“生命”、“精神的喜悦和生的宁静”、“生死谜”、“手足情”等字眼,为下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作准备。

  (解说:旨在让学生根据语境识记字词,初步感受“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前一部分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景象。紫藤萝成片成片地盛开时,居然能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那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的点点银光,多像迸溅的水花,那是阳光下跳动着的紫色的音符,正谱写着生命的欢歌啊!再看那每一条盛开的花,都是鼓满了帆的船,漾满了笑意的脸,何其蓬勃、何其辉煌!作者用贴切的比喻、拟人,绘声绘色地把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体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②怎样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紫藤萝的故事?

  明确:萧杀的政治气候禁锢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花也有情,竟寂寥得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那顽强的根,纵然饱经摧折也孕育着希望的种子,随时准备破土而出。看,藤萝又开花了,开得那样盛,那样密,它汇成了奔腾的瀑布。立在瀑布边,掬一捧入口,便是滋润着干涸心田;抚摸鼓胀的花朵,便是起锚生命的航船。

  这一段故事,是作者极尽铺陈点染之能事,描写了紫藤萝开放的盛景后,笔锋陡然一转而写的。理解这一段故事,可略为交代背景,设凋零了的紫藤萝后来怎么样?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紫藤萝的一荣一枯,正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可贵。

  ③朗读第8段和第11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如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

  (解说:让学生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3.品读,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朗读写景段,让学生图画出景物描写中渗透了作者情感的语句。如辉煌淡紫色的辉煌抒发了作者对瀑布生命力的盛赞之情,流动欢笑传达了生的喜悦。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怅惆的情绪。

  (解说: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景中之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迁移训练

  以《绿色的海洋》为题,抓住森林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五、布置作业

  本文还能给你什么联想和启示?课后写一篇练笔。

  (解说:训练联想能力,可类比联想,也可相反联想)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2

  课件简介: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写作启示:

  1、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2、拟题要善用修辞

  作者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3

  整体感悟: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此类文章写作成功的基础是先

  把景物写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本文是如何写景的。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发言谈谈自己认为本文写景哪里写得好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总结,可以将问题总结到以下几点上来:

  1、第一段的作用

  2、景物描写的顺序

  3、景物描写的角度

  4、所使用的修辞手段

  研读赏析:

  此阶段要紧承上阶段的讨论总结,以解决上面列出的问题,本阶段主要在于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反复阅读、体会文章在写景上的独到之处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描写的角度

  花形(像一条瀑布;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花色(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泛着点点银光;颜色边上浅下深)

  花态(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在笑,嚷嚷;)

  描写的顺序:

  3、花瀑②——花穗(花串)③⑤——花朵⑤;整体——局部。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

  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泛着点点银光”“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上深下浅,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的永恒。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4

  《紫藤萝瀑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写作学习上,以写景状物为重点。教师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朗读训练上,范读一个片段,鼓励读得好的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举例指导;在内容探究上,启发学生拎出透露背景的语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领悟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在写作揣摩上,引导学生就“写景抒情”类作文从课文中得到启示。

  二、教学大体步骤

  第一课时

  1.看导语默读课文。

  2.组织学生谈谈整体感知。

  要求抓住作者感情有什么变化,作者感悟到什么哲理,思路上大体怎么展开。

  3.字词教学。

  “读一读,写一写”看“注释”,查词典学生读,教师正音。

  4.朗读训练。

  范读片段(教师自行选择)学生各自练读抽两名学生起来读教师举例指导。

  5.内容研讨。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

  辅助性问题设计:

  你能不能画一张图表,画出作者所说的藤萝的变迁小史?

  课文所说的“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历史你知道哪些?

  图(略)

  “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2)“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占据什么地位?

  (3)探究最后第二段含义。作者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想想从这个信念中可以引出什么结论来作为人生的指南?作者描写一朵朵花与整树花的河流,花的瀑布,二者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6.小结这次探究的.经验。

  这一次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研究这一篇比较含蓄的文章,你取得什么经验?把自己想到的和同学谈到的,记在“语文学习经验录阅读经验内容探究”上。

  7.布置课外作业。

  (1)“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常见的花我们往往熟视无睹,印象模糊。学习作者,细细观察一种花,边观察边思考,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准备课堂发言,写一个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

  1.交流第一题答案。

  2.交流赏花所得。

  3.抽几名学生轮流朗读。

  4.语言揣摩。

  (1)哪些句子写景写得特别好,你特别喜欢?默读一遍,画出佳句。

  (2)朗读自己最欣赏的佳句。

  (3)集体揣摩练习二所列四个句子。

  5.小结语言揣摩的经验。

  这次揣摩品味语言,你取得什么经验?在“语文学习经验录阅读经验语言揣摩”上记几条。

  6.写作学习。

  启发思考题

  总题目:写景抒情的作文,怎样写才好?

  分题目:

  写景与抒情二者怎样摆法才好?

  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细腻?

  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生动亲切?

  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

  7.小结写作借鉴的经验。

  8.再练朗读。

  9.布置作业。

  (1)练习二

  (2)练习三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5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可写的内容很多,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对苏州园林很不熟悉,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掌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很难真正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再加上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和课本图片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感知苏州园林的美,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美在哪里,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平实或生动地说明事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作者,明确逻辑顺序含义,用法

  (2)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学习本文说明景点的方法和思路,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迁移训练。

  学会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讲授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园林艺术的画面美,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州园林画意美的感知、迁移写作训练。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迁移融合、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和讨论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赏园林美

  看一分钟苏州园林配乐短片。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听叶圣陶先生说说怎么样欣赏它,叶先生怎么去写的?

  (二) 字词检测

  (三)作者和写作背景

  (四)走进文本,读园林美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有什么情感?从哪些字词看出?

  (齐读1段),

  2、作者抓住什么苏州园林什么特征去写?(齐读2段)

  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园林设计者怎么做的?

  (五)合作探究。

  1, 默读3--6段,划出每段说明对象,和第二段有什么关系?

  2, 思考讨论3、4段。

  第3段

  A抓住了亭台轩榭的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B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说明对象,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第4段

  A可以划分成哪三层?

  B假山和池沼各有什么特点?

  C苏州园林有假山的话,一定有池沼吗?你从哪句话得出结论?

  3、齐读第5段,院内花草树木什么特点?划下给你画面感的词语,合理想象画面。

  4、花墙和廊子把园内景致完全隔开了吗?为什么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5小结:四个讲究突出了画面美

  6“完美”是什么意思?7--9段从哪些细节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画面美?

  7 四个讲究,三个细节能换过来吗?

  8总结全文逻辑顺序,为什么不用说明建筑物常用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

  1 你领会了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 学习了阅读说明文哪些知识?

  A明确说明对象

  B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C逻辑顺序包含了由大到小,有主到次,有整体到局部……常用于说明事物的联系。

  D说明方法分析:怎么样说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E说明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可以生动形象。

  (七)作业:

  1阅读课后《学习阅读说明文》

  2用逻辑顺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你想说明什么事物的联系呢?自拟题目

关于紫藤萝瀑布教案模板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优美生动的语句。

  2、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2、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

  教学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生活中你最喜欢什么花呢?简单说说理由。

  面对自然界的花朵,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上个世纪80年代,宗璞就曾被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深深感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二、理解

  1、观看课文视频朗诵,初步感知紫藤萝瀑布。

  2、打开课本,大声朗读文中描写紫藤萝的句子。

  4、请大家给课题加一个修饰语:这是一树 的紫藤萝。

  5、我们可以这样来整合一下大家丰富多彩的答案:这是一树生机盎然的紫藤萝,请大家继续读书,找出文中表现紫藤萝生机盎然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小组交流)

  6、作者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试问:作者描写这幅壮美的画面,仅仅是给我们表现紫藤萝的瀑布的生机盎然吗?紫藤萝是不是一直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见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眼前的生机盎然,还在于经历了挫折于不幸之后仍然能够坚强、积极地再度盛开。这种经历挫折之后的重新盛开,让我们明白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样看来,这还是一树生生不息的紫藤萝。)

  7、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悟生生不息的句子在哪里?(人和花……无止境。)花的不幸就是花谢架毁,那人的不幸呢?

  ▲花和人的不幸是暂时的、有限的,生命的长河才是无限的。面对生命的流淌,人们不应悲观,而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汇入到生命长河中去,应该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也有风雨。当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战胜不幸。

  ▲不管生命中有多少磨难挫折,我们都要顽强生活下去。

  8、花似人,人如花,作者收到紫藤萝的启示,情感上有那些变化?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

  作者从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要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遭遇的挫折和不幸。

  三、感悟

  是啊,应该感谢紫藤萝,是它使作者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为她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读了本文,你一定对紫藤萝精神和生命力,有了深层次的感悟,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有关语句,以“致紫藤萝”为题,改写成一首小诗,表达你内心的感悟或对紫藤萝的敬意。

  将这首深沉的哲理诗演绎为生命的赞歌。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