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桑塔露琪亚教案4篇(钢琴桑塔露琪亚),以供借鉴。
桑塔露琪亚教案1
一、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并能初步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三、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四、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钢琴、多媒体平台
教材分析:
1.歌曲《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而成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夏夜的.美丽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或12/8拍,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色彩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导语
2.展示欧洲、意大利版图
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了解其文化艺术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回答有关问题
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欣赏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唱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
2、辨别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声音特点
五、练声:
4/4123345|5654321||
lilalilalilalila
六、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1、听范唱录音:注意歌曲的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与拍号
2、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讨论:分析歌曲的表现内容及歌曲的演唱情绪
4、观看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
5、学生对歌曲《桑塔露琪亚》表演的再创造
(1)练习划船动作与3拍子节奏配合
(2)处理歌曲的表现
(3)设计演唱形式
6.按设计方案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七、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
1、学生用形体创设意大利古建筑景区
2.、在创设的情境中表演《桑塔露琪亚》
八、小结与布置作业
1、背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2、查阅资料,了解俄罗斯文化。
桑塔露琪亚教案2
目标:
(1)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重点: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
钢琴,音响,电视机。
教材分析:
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导入新课
1、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
2、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罗论撒(通过影像资料)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阳》——帕瓦罗第)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
五、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1、听范唱,(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2、学唱歌曲
A: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旋律
B: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
c: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绪等)
4、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演唱情绪。
六、学生对《桑塔.露琪亚》进行表演和在创造。
1、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
2、结合演唱,边划边唱,营造船歌氛围。
七、小节和布置作业
1、下去练习歌曲第二段。
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洲历史。
桑塔露琪亚教案3
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船歌,3/8拍子,二部曲式,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出现4个山形起伏,由于和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出现4个大山谷形起伏,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而最后2句中的短连线与小和点,又将荡漾的海水和自豪的心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充沛表达出了意大利人对自身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桑塔露琪亚》的欣赏和演唱,让同学充沛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豪放,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发生兴趣。
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示。3、体味男高音的音色和表示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声中欣赏美丽的海滩图。师讲解:世界上有许多因美丽浪漫而著名的海滩,而这个海滩的闻名于世是因为一首歌曲。这个海滩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那不勒斯有两个充溢诗情画意的海滩。其中一个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称为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
2、复听,边欣赏边想象假如此时你在桑塔露琪亚海滩上漫步。你的心情如何?
3、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身的感受。
3/4 5 5. 1 | 17 7- | 4 4. 6 | 65 5- |
师弹琴,生哼唱。
第1遍 师示范,同学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第2遍 口中象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第3遍 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第4遍 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第5遍 坚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美”是老师突出传送给同学的,画面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在“美”的氛围中引导同学发出美的声音,为演唱歌曲、感悟音乐打下基础。
二、初步感受,学唱新歌。
1、聆听歌曲。
随着大家美妙的歌声,我们来到海边,不只看到浩瀚的大海、白色的沙滩、自由的海鸥,还听到船夫们的歌唱呢!你们能听到几位船夫在歌唱呢?他们演唱时声音有什么变化?(男生三重唱,前面抒情、后面激情。用线条表示音乐的发展变化)
为什么第一条旋律线比较平缓,第二条起伏很大?(第一局部音低、较平稳、弱,第二局部音高、起伏偏大、强)。因此歌曲为二段曲式。
2、学唱第一乐段。
⑴随琴哼唱第一乐段,体味乐段中有几个起伏?(4个)找出4个顶点的位置,想想有什么微妙?(2小节一个起伏,顶点出现很有规律,都出现在2小节中间。)
⑵用手边划旋律线边哼唱体会旋律起伏所形成的荡漾感。
⑶听辨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
a.有和点节奏 b.没有和点节奏 (和点节奏推出了音乐的起伏。)
a.有十六分节奏b.没有十六分节奏 (十六分节奏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
⑷视唱乐谱,找出自身感觉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⑸想象美景,演唱歌词。
3、学唱第二乐段。
⑴随琴声视唱乐谱,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高,强。
⑵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在音乐中,山形的旋律线与山谷形的旋律线会给人什么不同的感觉呢?做一个游戏,把这个旋律线倒过来。变成 1 2 3 | 27 6 | 6 1 2 | 15 4 | 355113 | 24 4 | 6 7.2 | 2 1 | 想象一下,船夫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喜欢哪位船夫?为什么?(一位热情而有力,另一位无精打采。)原来旋律线起伏的方向也有这么深的微妙啊!
⑶来当一回热情而有力的意大利船夫,唱出自身的心声吧!齐唱歌词。
4、同学归纳船夫的特点,师补充。
这种三拍子的,给人摇晃荡漾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这种体裁的发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出示图片并说明。(贡都拉的船身特点,首尾均有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这种体裁。)
5、完整演唱。在第2乐段时边唱边扮演船夫招徕游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与分析、体会音乐要素相结合,动口、动脑、又动手,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中步步深入音乐,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三、拓展赏析
1、视频欣赏《我的太阳》
意大利是歌剧之邦,到处都充溢着音乐,意大利人用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在众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阳》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国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边听边考虑:他是谁?他的声音是怎样的?演唱时表情怎样?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罗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我们一起努力吧!
设计意图:在同学对《桑塔露琪亚》的音乐要素、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赏《我的太阳》,让同学进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华丽和意大利人的热情,激发同学对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
桑塔露琪亚教案4
设计意图: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露琪亚也是意大利一片美丽海滩的名字。本课以情景导入法带学生来到这片美丽的海滩之上,鼓励学生用美妙的声音表达心中的舒畅,为歌曲演唱打下声音的基础。而后运用聆听、哼唱、律动、等手法,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特有的热情与奔放之美。
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船歌,3/8拍子,二部曲式。第一乐段音域集中在中音区,旋律平稳,由于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运用,这段音乐张弛有度,使人感受到波浪微微荡漾的感觉。
第二乐段音域突然扩大,多集中在高音区,旋律呈现4个大山谷形起伏,乐句都以高音开头,小跳往下而后大跳往上,音符上多标以重音记号以加强本乐段力度,节奏方整,音乐形象地展现了意大利船夫的热情与豪爽。而最后2句中的短连线与小附点,又将荡漾的海水和自豪的心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了意大利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该曲结构规整匀称,旋律宛转抒情,3/8拍的韵律富有动感,犹如微风吹拂海面,微波在轻轻荡漾,描绘了人们在海面荡舟的动作节律,加上吉他式的和弦伴奏,生动地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桑塔.露琪亚》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充分体味这首意大利民歌将节奏、旋律、曲式、力度等音乐要素和谐统一之美,感受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产生兴趣。(美育目标)
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旋律中出现的变化音以及高音能够准确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声中欣赏意大利风光。请同学们通过短片,讨论所听到和看到的内容。(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去领略意大利民歌的浪漫和风情吧。)
老师:这种三拍子的,给人摇晃荡漾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就是意大利船歌。这种体裁的产生发展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关。
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全市一共有100多条大大小小的运河。水上的贡都拉就是人们的交通工具。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贡都拉的船身特点,首尾均有翘起,适宜在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用单桨划船。船家们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歌曲节奏韵律与划船节奏韵律一致,久而久之形成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 师讲解:在那不勒斯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它是以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命名的,它被看做是美好幸福的象征,这就是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桑塔.露琪亚》。下面由老师来范唱这首歌曲,在我唱的同时,请同学们感受一下音乐,并对照歌词,听听这首歌都描绘了那些景色?(自弹自唱)
二、老师范唱。
(学生对照歌词,感受歌曲描绘了哪些内容?)
(描绘出海面上宁静的月夜、摇曳的小船和深情的歌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富有浪漫而幸福的生活情趣,显示出意大利特有的民族民情。)
三、初步感受,学唱新歌。
1、出示旋律,用以下旋律哼唱出自己的感受。
3/4 5 5. 1 | 17 7- | 4 4. 6 | 65 5- |
师弹琴,生哼唱。
第1遍 师示范,学生找气流从鼻孔中出来的感觉。
第2遍 口中象含口水,鼻子闻到了海水的腥味,脸上吹拂着海风。
第3遍 闭眼想象声音从头顶出来一直传到海面上。
第4遍 随海水边摇晃边唱。
第5遍 保持状态改用lu母音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美”是老师突出传递给学生的,画面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在“美”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发出美的声音,为演唱歌曲、感悟音乐打下基础。
2、学唱第一乐段。
⑴随琴哼唱第一乐段,体味乐段中有几个起伏?找出这几个个顶点的位置,想想有什么奥妙?
(有四个顶点、2小节一个起伏,顶点出现很有规律,都出现在2小节中间。)
⑵用手边划旋律线边哼唱体会旋律起伏所形成的荡漾感。
⑶听辨两种旋律有什么不同?
a.有附点节奏 b.没有附点节奏(附点节奏推出了音乐的起伏。)
a.有十六分节奏 b.没有十六分节奏 (十六分节奏加强了音乐的荡漾感。)
⑷视唱乐谱,找出自己感觉唱不好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⑸想象美景,演唱歌词。
3、学唱第二乐段。
⑴随琴声视唱乐谱,注意抓住第二乐段的特点:高,强。
⑵边哼唱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起伏,想一想与第一乐段起伏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是从低到高再到低,象山形,而第二乐段是从高到低再到高,是山谷形。)
4、完整演唱。在第2乐段时边唱边表演船夫招徕游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与分析、体会音乐要素相结合,动口、动脑、又动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步步深入音乐,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于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她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语言。所以,我们以后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音乐,还应该多接触、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和世界接轨。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演唱歌曲时的发声和气息的技巧,把演唱的技能技巧融合在教学之中,学生并不感到枯燥和乏味,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始终以音乐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使学生既学习了音乐,又增加了知识内涵,丰富了情感世界。学生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曲的节奏韵律和划船的动作一致,很自然地感受到船歌这种音乐体裁形成的条件和背景,船歌所特有的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摇荡动感的韵律。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体裁,让学生感到自然、生动,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