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燕子教案模板4篇 《燕子》优秀教案,供大家参阅。
燕子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燕子教案模板2
《燕子》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燕子教案模板3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瓜和茄子的异同,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教具准备
菜园挂图,燕子图、冬瓜、茄子实物,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适当地表扬进步的学生。
2.学生夸一夸,这一段时间以来,你们觉得我们班进步了。
3.教师板书课题,导入:不仅你们进步了,小燕子也进步了!
4.指导读题。
5.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教师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轻声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读好课文。
4.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教师总结。
三、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小组成员互相读,帮助认读生字。
3.集体反馈,指名认读并组词。
4.开火车检查读。
5.巩固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教师出示菜园图,学生观察,菜园里有什么?
2.文中,妈妈让燕子到菜园里干什么?
3.教师将燕子图贴到菜园里。第一次燕子发现了什么?
4.教师出示茄子和冬瓜,让学生感知一大一小。
5.指导读这一句。
6.第二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
7.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一青一紫。
8.指导读这一句子。
9.第三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呢?
10.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
11.指导读这一句子。
12.教师总结。
13.交流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14.学生反馈,教师总结。
五、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得到的不同结果。
二、总结延伸,教育孩子
1.小组讨论:为什么燕子每次到菜园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燕子每次观察都更认真了。
4.从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5.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仔细,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语文。
3.学生自读,讨论该如何读好课文。
4.学生反馈后,再读课文。
5.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6.检查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情况。
四、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读句子,体会“满意”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
3.学生互相以“满意”说一句话。
4.指名用“满意”说一句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次写字的内容,学生看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
2.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交流、反馈自己写字时的新发现。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6.作业点评。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燕子教案模板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教学过程〗-、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1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⑴ 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⑵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 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⑵ 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⑶ 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⑷ 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⑴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⑵ 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⑴ 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⑵ 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⑶ 指导感情朗读。
⑷ 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⑴ 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⑵ 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⑶ 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教师还通过简笔画和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小燕子的形态、叫声、飞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句子的含义,并通过感情朗读加以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