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美术教案范文2篇(《美术》教案)

时间:2024-02-08 10:03:14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范文2篇(《美术》教案),以供借鉴。

美术教案范文2篇(《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表示人物头像的能力。

  a) 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照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

  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你们说画的象不象?

  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

  二、 新授

  1、 观察头像特征

  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

  2、 同学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同学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

  3、 展评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还有哪些缺乏?需要怎样修改?

  同学答(略)

  4、 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征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让同学拿出自身的照片,一起归纳一下脸型)有: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但每个人豆油自身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三、 示范

  1、 要先仔细观察(板书:观察)那观察写什么呢?同学回答,师板书(脸型五官特征)

  2、 画(板书:画)速写同学,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板书:大小适当、比例准确)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板书:线条流畅,概括)

  3、 同学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 同学练习

  请大家再取一张纸,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提示: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

  五、 讲评作业

  1、 同学自评

  2、 我们来看这些速写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缺乏的地方?

  (1)线条(2)形体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

  3、 修改调整

  4、 展评。

  六、 小结

  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因为你们都学得那么认真,作业完成的也比较理想。看,这幅抓住了特征,线条也非常的流畅;这一幅画出了人物的神态,看!他在笑呢!希望我们同学以后多画速写作品,提高我们自身的速写能力。

  课后记:除了局部没有工具的同学之外,其他的同学的造型能力提高了许多,发现有些比较优秀的,可以好好培养。

美术教案范文2

  洋洋八千兵马俑

  一、三维目标:

  1、了解秦代兵马俑的来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学习观赏兵马俑中有代表性的塑像,尤其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身份的展现和衣饰、车马等的刻画。

  2、认识作为写实雕塑的秦佣与我们人类生死观念、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的密切关系。

  3、在对兵马俑的观察和探索中,初步掌握制作面具的手法,学习一些与兵马俑有关的简单的表演动作,并以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感受的体验“秦”文化的博大。

  三、教学难点:

  秦兵马俑头像的的观察方法,及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

  查找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卡纸、剪刀、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

  前言:本课是由美术切入的艺术课。通过对兵马俑艺术造型的欣赏和文化背景的探索,学生产生模仿、表演和创作的兴趣和愿望,

  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学生将美术、观赏、表演融合为一体,获得艺术的综合能力。

  1、观察: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兵马俑”一词和教师预先准备好的一组兵马俑图片,以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兵马俑的知识和信息,对秦俑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关动作的模仿等。

  2、掌握:

  (1)、展示一系列有关兵马俑及其发掘地的照片和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充分领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风采。

  (2)观察秦俑人物性格、动态及服饰的特点学会采用由宏观到微观,以点带面的基本表现方法。

  3、结合中国“古代画论”对秦俑的脸型极其特征进行总结归纳(秦俑“人物”头像表现方法归纳):

  国:上(上额)下(下颌)同宽,五官紧凑。

  申:两端略窄,中间(颧骨较高)稍宽。

  根据脸型可分为: 用:上下同宽,面庞宽阔。

  甲:上宽下窄

  由:上窄下宽

  目:上下同宽,五官比例匀称。

  4、引导学生进行秦俑头像的“对号入座”游戏,在游戏中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

  5、学生练习:

  (1)根据观察和理解对秦俑头像进行临摹。

  (2)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如用纸壳等材料制作兵马俑的面具,并可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创编关于兵马俑的多种动作雕塑和阵形进行表演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观察和理解能力。

  六、1、举行学生绘画作品的小画展

  2、师生共同参与表演的创编和彩排,并进行欣赏。

  教学小结:本课重在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把欣赏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人物造型能力等集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深度的知识挖掘又能涉及广度的知识层面,同时又由于本课的特性,教师易于授课,把握重点,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既定的预期效果,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