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范文5篇 语文教案教学

时间:2024-02-11 09:53:56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教案范文5篇 语文教案教学,以供借鉴。

语文教案范文5篇 语文教案教学

语文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语文教案范文2

  《护士妈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护士妈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挽救小女孩,让小女孩起死回生。

  知识目标

  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促进积累。

  能力目标

  1.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1)赞美护士妈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情感。

  (2)对母爱的赞美。

  教学难点:

  护士变成护士妈妈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1.抛出问题,让学生一层层读,初读、细读、精读,同时谈体会,即自读自悟。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帮助理解,激发情感,促进积累。

  3.紧紧扣住情感弦,让学生享受情感,受到熏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调动情感。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有许多心爱着我们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中,可能要数妈妈最爱我们了,所以,有首歌就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吧!(播放音乐)

  二、导入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小朋友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妈妈——护士妈妈,大家一起来叫叫这位妈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叫得更亲热一点 。(再读)真好!这位妈妈是一位特殊的妈妈,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特殊的妈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待会儿告诉老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她是位特殊的妈妈?

  学生1:因为这位妈妈不是真的妈妈,是一个护士。

  学生2:小女孩病了,一位护士当了她的临时妈妈。

  教师小结:因为一位护士阿姨充当了小女孩的妈妈,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明确人物

  师:那么,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请大家找找看。

  生:护士妈妈、爸爸、小女孩、医生、人们

  师:在这些人物中,作者主要写了护士妈妈、爸爸和小女孩这三个人物。

  2.体会人物

  师:请大家再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整体感受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边读边画,有的边读边想,学习习惯真好。下面,请听老师读读课文。

  四、品读人物、精读课文。

  小女孩

  1.过渡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深入地学习课文呢?(想!)(好!)那么,我们就首先看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2.读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悟

  师:读得不错,小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读懂的?

  (1)病房里,有一个女孩,自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喊着:“妈妈,妈妈!”

  个别读—再读—评议—结合内容指导朗读—齐读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她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爱啊,读得真好,真像一个昏迷不醒的小女孩呼唤自己的妈妈。

  (2)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救生圈,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师:这里作者写了小女孩的语言,后面还有描写了女孩的语言、动作的段落,请大家找出那段话。找到了吗?请齐读。

  齐读

  师:人间自有真情在,在小女孩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一位没有结婚的护士阿姨伸出了手,做了小女孩的临时妈妈。小女孩是多么需要妈妈的爱啊!

  (课件出示句子)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

  她攥紧护士的手。

  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

  师:仔细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上面一句多了一个词语“死死”

  同学们觉得哪句好?

  学生:上面一句好。

  师:“死死”很好地体现了病危中的小女孩非常渴望有母亲的疼爱。她抓住护士妈妈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在心里不停地呼喊:“妈妈,你在哪里?妈妈,我抓住你了,妈妈,求求你不要再离开我了。”

  (二)爸爸

  1.过渡

  师:然而,此时此刻,陪伴在小女孩身边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爸爸。病危中的小女孩是痛苦的,但是大家知道吗,比她更痛苦的是守候在她身旁的爸爸。

  2.师:爸爸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同桌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

  师: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是描写爸爸的呢?找出来了吗?

  学生汇报。

  (1)女孩的爸爸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不知该如何帮助她,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师:我们该怎样有感情地读好这几句话呢?谁来读读这一句?

  个别读—带读(板书:哀求)

  师述课文第3自然段内容

  (2)男人埋着头,低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师:就在爸爸心急如焚,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

  谁能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3)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比女儿大不了多少的护士,流着泪说:“谢谢,谢谢!”

  师:多么可怜的爸爸啊,在妻子离他而去之后,又面临着新的痛苦,幸运的是他竟然得到了护士阿姨的帮助,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次把父亲悲喜交加的心情读出来。

  齐读—— 男生读

  (4)小结: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的?从刚才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位单身爸爸对女儿一份深深的爱意,一份浓浓的父爱。 (板书:爱)

  (三)护士妈妈

  1.过渡: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小女孩的家庭是不幸的,但小女孩却又是幸运的,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人就是护士妈妈。

  2.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出描写她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重点句: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1)齐读—指名读

  师:谁能再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2)用默默造句:老师觉得“默默”这个词语用得很好,谁能够用它说一句话?

  生1:护士阿姨默默地坐下来。

  生2:我默默地拿出作业出来,认真地写着。

  (3)提问:爸爸离了婚,女儿危在旦夕,当护士阿姨看到这种情形,她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默默地坐下来,此时此刻,她会想些什么呢?

  生1:她想:我该怎样帮助她呢?她是多么可怜的啊!

  生2:她这样需要妈妈,我为什么不去做她的妈妈呢?也许能够让她得救呢!

  生3:做她的.妈妈,别人会怎么看我啊?真是难为情啊……

  师:她的内心一定很矛盾,帮还是不帮呢?帮,带给自己的是劳累,还有可能招来别人的闲话;但是不帮,难道就看着小女孩因为得不到母爱。而丧失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支柱,以至于死去。经过激烈而短暂的思想斗争,护士果断地选择了救助小女孩。

  (4)教师加动作朗读:护士皱了皱眉头……

  请你们像老师刚才一样,加上动作把它读一遍。

  老师看见这位同学读得真投入,请你来读一读。

  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朗读这段。

  5.师:多么善良的护士啊!多么富有爱心的妈妈啊!

  引读(在以后的日子里,……)

  小结:护士妈妈用她的爱心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 (板书:挽救)

  (四)情感升华。

  1.师:当小女孩苏醒过来的时候,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引生齐读)

  师: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护士妈妈。

  2.师:当看见心爱的女儿苏醒过来的时候,父亲会怎样说?

  生1:爸爸流着泪,握着护士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女儿!”

  生2:爸爸会说:“我的女儿啊,你终于醒了,可把我给急坏了啊!”

  生3:爸爸说:“这可让我该怎样感谢你们呢,太谢谢了!”

  3.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1:人们说:“这个女孩太幸运了!”

  生2:人们说:“这样的好护士,应该号召大家好好学习!”

  4.此时此刻,护士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看到课文

  引读:(师)人们把赞扬……

  (生)我记得读过……

  再读: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课件)

  5.升华:

  师:是啊,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没有母爱,就没有小女孩的第二次生命;

  没有母爱,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童年;

  没有母爱,就没有如此缤纷的生命,亮丽的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齐大声地告诉天下的母亲: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真诚地向伟大的母亲说一声:

  谢谢!亲爱的妈妈!谢谢!伟大的母亲!(学生齐读)

  谢谢!亲爱的妈妈!谢谢!伟大的母亲!(学生起立齐读)

  板书:

  护士妈妈

  哀求 挽救

  爸爸 小女孩

语文教案范文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

  (3)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

  重难点、关键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2.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教师板书课题)

  (以诗歌的形式将文中的段落作为序,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特点,然后笔锋一转,自然地导入本课的重点——长城)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渎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

  (尊重阅读课文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

  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

  (一)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1、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

  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2、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机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来。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

  3.教师。

  四、课堂

  1、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教师: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0*长城在我心中

  长

  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城

语文教案范文4

  教学内容:

  复韵母ao ou i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 ou iu 3个复韵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学好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ao ou iu”的发音;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

  “ao”“iu”的发音,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三个音?(ɑi ei ui)

  2.我们把ɑi ei ui叫什么?(复韵母)

  3.抽读卡片,重点区别ɑi ei的发音。

  二、学习新知

  1.激趣导入

  (1)出示单韵母卡片:a、o、e、i、u、ü。(齐读)

  (2)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三个复韵母。

  请学生上台拼卡片并指导说话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3)导入:单韵母的本领可真大呀!除了能组成“ai、ei、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

  2.初步认形。

  学生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认识ao ou iu

  师板书:ao ou iu

  3.读准音。

  (1)指名读。

  (2)不会读的小朋友,我们也可以根据图来猜出读音。

  像第一张图,图上画的是五环旗,是奥运会的标志。“奥”字就是“ao”的第四声。

  第二张图上画的是海鸥,“鸥”就是“ou”的第一声。

  第三张图画的是鲸在游泳,我们就可以推出这个复韵母念“iu”。

  (3)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4.读读四声。

  自由读→同桌指读。

  师任意写“a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

  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5.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6.“比耳朵”游戏: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

  课间操。

  iū ,iū ,什么iū ,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 ,iú ,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 ,iù ,什么iù ,上下楼梯要靠右。

  四、作业

  1.课后练习读ao ou iu四声。

  2.ao ou iu四声的书写。

  板书设计:

  āo áo ǎo ào

  ōu óu ǒu òu

  iū iú iǔ iù

语文教案范文5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要认真完成第三学段阅读学习目标,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 目标

  (一)认识至少200个字、书写至少15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

  (二)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四)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习作时会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书写生字。

  2、自读,指名读等形式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4、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附:板书设计

  窃读记

  复杂:快乐 惧怕(心理描写 独特感受) 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

  1窃读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评价任务

  1、知道作者在哪读书,在那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体会窃读时的复杂心理。 2、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出“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