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障碍跑》教案5篇 障碍跑体育课教案,供大家参阅。
《障碍跑》教案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提出的“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健康第一,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要求,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本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学习能力,游戏中掌握动作方法,并学会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分析
1、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四)初二年级学生,这一时期的他们精力充沛,好动爱玩,好奇心强,任何事情总想亲自尝试,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同时由于本年龄段学生个性突出,主观意识较强,互相合作、共同探究意识缺乏,因此,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2、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障碍跑,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六章中的一小节内容。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学习障碍跑能提高快速跑中对各种障碍物准确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本节课选择障碍跑单元教学中第一次课为课例。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对越、跨、绕、钻等各种动作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心理健康目标:在共同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成功后的喜悦,学会独立思维、共同探究,培养不怕困难、敢于克服障碍的精神。
◇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障碍物。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作答法、自学体验法、讲解示范法、反复练习法、巡视纠错法等来达到传授知识、掌握动作技能的目的;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练习的自信心和主动积极地学习精神,提高动作质量。
2、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尝试、竞争等学法,通过主动体验,边学边练,练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运用不断尝试、反复练习的方法,寻求最佳最优的方式完成障碍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合作观、竞争观,达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要求。
设计目的: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做好接受新课堂内容教学的心理准备。
◇热身导入。
安排花样跳绳游戏及绳操练习,其目的是活动筋骨,避免运动损伤,并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体验。
1、教师讲授。
设计目的: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法,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和了解障碍跑,使学生初步掌握障碍跑的相关理论知识。
2、分组体验。将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相关训练要求,让学生亲自尝试克服障碍。
设计目的:新课程教学提出要让学生广泛地体验、尝试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因此在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同时,又要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越过障碍,既能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又能诱发学生克服障碍的勇气与激情,通过反复尝试、实践及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领悟克服障碍的要领及方法,积累经验。
3、巡视纠错。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纠正错误。
设计目的:教师在大胆放手学生尝试的同时,要体现引导作用,巡视学生的练习,既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姿势,并帮助他们纠正,避免运动损伤,还契机鼓励部分心理害怕和紧张的学生,使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知识探究。
1、学生根据自己尝试、体验后的感受及积累的经验展开讨论。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共同讨论交流,尝试适合通过障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2、教师参与其中,提出问题,听取学生的交流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障碍跑的动作要领,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设计目的:教师参与其中,契机引导,并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和鼓励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反复练习,共同探究。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共同探究,以便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障碍物。
4、加强训练。在确定小组克服障碍的最佳方法后,学生进行加强训练,教师强调学生注意提高障碍跑速度。
设计目的:在加强训练中,要求学生相互观察、指正,使学生改进并掌握正确技术,从而提高障碍跑速度。
◇巩固提高。通过游戏比赛,实现教学三个目标。
设计目的:在学生体验性学习之后,教师安排竞争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小组竞争,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放松小结。
通过放松,恢复身心;教师总结回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向课外延伸。
六、预期教学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练中能调整情绪,竞赛中能克服心理障碍,善于合作,善于调动自身和全组的情绪;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七、本课的特色
1.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专项竞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健康、健身为本,注重在学练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上。本人在设计中,通过主体尝试-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地达成目标;努力避免以往讲解-示范-练习,即教师主体、学生被动的刻板模式和教师“一言堂’现象。让学生在自己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学习方式上。在教材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尝试,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利用图片让学生观摩与讨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器材:
标志杆12个、栏架4个、体操垫8床、标志物4个。
《障碍跑》教案2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3.检查服装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2.原地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三、基本部分
1.穿越游戏“蛇形穿越”
2.穿越固定障碍练习
3.人体固定障碍练习
4.人体移动障碍练习
5.小组展示人体固定、移动障碍
6.混合障碍比赛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 小结
3.师生再见
4.收回器材
《障碍跑》教案3
运动项目
障碍跑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
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
二、准备练习:
1.慢跑400米
2.徒手操: 肩肘绕环 扩胸 振臂 体侧 腹背 下蹲 膝绕环 正压腿侧压腿
3.专项练习:原地摆臂 原地高抬腿
三、障碍赛跑
1.按男生两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调整各队人数(人次)。
2.带入赛场,介绍障碍及比赛方法(略)。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3.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比赛?
4.比赛(一):《30米钻圈障碍往返跑》(返回时不过障碍)
5.宣布第一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6.进行第二次比赛。
7.宣布第二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8.比赛(二):增加难度进行《30米钻圈、跳跃(小垫子)障碍往返跑》
9.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新的内容比赛?及交流刚才比赛的感受。
10. 进行第三次比赛。
11. 宣布第三次比赛结果。并请部分同学谈出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1.表扬、鼓励今天表现突出的同学及小队
2.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障碍跑》教案4
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学情分析
1、本年级学生从生理发展来看:身体形态的发育基本处于“匀速增长”的阶段。
2、从身体素质来看,在各项身体素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增长最为明显,腰腹肌力量和速度也有较大发展,但耐力发展相对较慢。
3、从心理发展来看,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运动技术并不十分感兴趣,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
4、参加活动的社会性动机开始萌生,尤其偏爱集体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障碍跑》教案5
教材分析
障碍跑具有较强的实用技能,是最能体现学生在集体性体育活动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五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学生对动作练习能力较强,好奇、好学、好动;教材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技巧,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情分析
全班有22名学生,男11名,女11名,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有一定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集体互助合作观念及综合应用能力较强;在创设情境的中用钻山洞、过独木桥,跳跃河等场景,激发学生勇敢顽强面对困难,机智、灵活战胜各种障碍,情境中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融合在一起。然后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来设计课的内容,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活动和表现与展示机会,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及体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体会障碍跑,明确过各种障碍物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学习、巩固障碍跑中“绕、爬、走、跨”障碍物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拼搏、坚持的精神,树立良好自信心,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采用多种动作快速安全过障碍的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难点;提高综合技术的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