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3篇(雪地里的小画家 优秀教案),以供参阅。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几、用”,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十一个生字,正确书写“几、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小朋友们,前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全白了,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雪地上玩耍,他们成了“学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强调“的”读轻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读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⑴ 学生自由读字。
⑵ 指名读字。
⑶ 指名朗读。
⑷ 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记住这些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检查学生合作交流的识字情况
⑴ 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⑵ 指名读字卡。
⑶ 开火车读词卡。
⑷ 男女生赛读字卡。
⑸ “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动作,一人猜字。)
⑹ “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读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3、同桌互听互读。
4、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几”、“用”
1、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用”。
4、学生描红,练写“几、用”
5、展示较好的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2
教案背景:
1、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17课,本课是一篇韵文,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 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 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通过看图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通过看图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悟促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方式的体现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在 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2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根据低段小学生学情特点,重视生字教学,注重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
2、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朗读,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
昨天是个好日子,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一看,树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出示雪景幻灯片)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房子里睡懒觉呢,可有四个小朋友听说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硬要我把它们给带来了(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幻灯片),你们认识它们吗?
其实呀,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动物,它们是(生齐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自主识字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2、出示生字,齐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
3、说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生字的。学生汇报,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识记字形。
4、师重点指导认识“蛙”、“洞”、“睡”。(青蛙是益虫,所以蛙字是虫字旁;“洞”是三点水旁,我们可以想象青蛙的洞建在水旁边;“睡”,目垂为“睡”,睡觉的时候,眼睛当然是闭起来的。)
5、再读生字,生做“摘苹果”游戏,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便从树上滚落在地。
6、“摘气球”游戏巩固生词。
三、理解感悟,品读课文
(1)、出示下雪图片。
1、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2、生答,出示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3、指名读第一句。
4、通过认识“!”,指导感叹句的读法,再读第一句,注意读出兴奋的语气。
(2)、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这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2、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什么?自己先读课文,思考问题后指名回答。
3、小画家们依次登场,分别出示小画家的脚印,分别与“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作对比,读相关语句,师依次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对应的小动物名字下面板书。
4、再次齐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这些小画家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
1、师问:小朋友平时是怎样画画的?而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画的?
2、是啊,这些小动物只要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在雪地上一踩,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多么令人佩服呀!(出示雪地上的脚印)请听杨老师佩服地读第四句。
3、师边读边做动作,读后请学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4、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画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出来呀?它到哪去了?齐问: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指导学生读出问的语气)
5、原来青蛙在冬眠呢,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到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呢。
6、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不要吵醒了青蛙。(轻轻地读:“他在洞里睡着啦。”)
7、配乐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生字:几、用
五、课后拓展
课后请小朋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一样冬眠。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的预习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所以整堂课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特别在朗读方面,我在本节课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让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朗读高手,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朗读的时候都十分认真,在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的时候,我给学生做了范读,这时,全班同学都在学老师的样子边读边做动作,读得绘声绘色,将朗读推向了一个高潮。
但是纵观整堂课,还有很多遗憾之处。例如:每个教学环节应该更深入一些,让学生从欣赏作品到掌握知识,幻灯片的切换没有设置的更完善等,这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范文3
一、诵读评价
1指导学生读好儿歌的第一行“下雪啦!下雪啦!”第二个“下雪啦!”语调升高,要读出兴奋欢快的心情。
23--6行儿歌要读出对小画家的赞美之情。两个“不用”、“几步”等词要读出重音。第7行的问句语调要上扬。
3学生评价。(1)是否有感情。(2)“竹”、“成”、“什么”、“没”、“哪”等字音是否读得准确。
(这首儿歌一定要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这样学生才能越读越好,百读不厌。)
二、写字
1教学新笔画“”。
2指导写字。书空“画”的笔顺,指导写“没”字。
第三课时
一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班来了哪几位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你们想把它们的画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吗?
二背诵
1你记住了哪几行诗?背给大家听听。
2指导背诵全文。教师可按“下雪”--“雪地”--“小画家画画”--“怎么画”--“谁没来”--“为什么”的顺序帮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进而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指导背诵要从部分到整体,以点带面,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结合板书指导学生背诵)
三交流
1雪地上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不能来参加?为什么?
(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练习
1、仔细观察雪花,在老师的帮助下,剪一个漂亮的雪花图案)
2、观察雪景,说一说:
下雪了,小树像
房子像
山像
像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