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找规律》教案3篇(找规律优质课教案),以供参阅。
关于《找规律》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体。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 数目 中间的物体 数目
夹子 手帕
兔子 蘑菇
木桩 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二、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三、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 ),中间的.物体是(),( )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关于《找规律》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猜迷游戏导入。
2、揭示课题。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的,里面含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探究简单的周期规律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
2、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3、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说,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兰花、红花。彩灯:每2盏彩灯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紫、绿。彩旗: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红、黄、黄。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解决盆花问题。谈话: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
(1)学生小组讨论,跟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2)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3)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盆花问题。
2、解决彩灯问题。
(1)出示问题:照这样排下去,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盏呢?
(2)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交流解题策略。引导学生思考:每几个彩灯一组?余数说明了什么?
(4)优化解题策略。了解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解决彩旗问题。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理解: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呢?
总结:刚才在解决盆花、彩灯、彩旗问题时,我们都是先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找出每组有几个,在求第几个时,用除法计算,余数是几就是跟每组的第几个相同,当没有余数时就跟每组的最后一个相同。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练一练。学生找出棋子的排列规律,猜一猜21颗是什么颜色?再说说自己想法。
2、比智慧。说出每题第32个是什么。
3、比反应。观察面谱的排列规律,按要求说出第几个是什么颜色。
4、小小设计师。学生设计花边,再提出一个问题,互相解决。
五、全课小结: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同学们学得不错,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规律问题?
2、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
3、欣赏大自然的规律。
关于《找规律》教案3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若干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中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发一串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师:指指眼睛、摸摸鼻子、揪揪耳朵再按顺序指眼 ---摸鼻子---揪耳朵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师:哇,你们真聪明,猜得很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像这样按照一定方式来排列的事物,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做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师:谁来说一说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生回答是儿童节)
1.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你们看他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啊!他们是用什么来布置的?(出示图片)(生:他们是用彩旗、小花、灯笼来布置的。)那你还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们是胡乱摆放的吗?你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
2.出示彩旗图(彩旗按红黄交替的规律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师:谁来猜一猜最后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这面旗是黄色的)。
师:你猜得真准,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彩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一定是黄旗。)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小花又是怎样摆放的呢?
3.出示小花图 绿 玫红 绿 玫红 绿 玫红 绿 玫红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其他的小朋友? (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师:再下一朵呢? (再下一朵是玫红色的)。
4.出示灯笼图 让学生同桌互说:它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说说下一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
黄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红
5.大家看到自己动手布置的会场特别漂亮,高兴地在会场中围成一圈跳起舞来。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
(按一女一男的'规律站的)。
师:你真会动脑筋。
6.看教材88页例1.
你找到这四种事物排列的规律了吗?每个事物后面一个应该是什么?圈出来
三、在操作中创造规律
1.涂一涂 师:同学们想不想利用刚才学的知识来做一个涂色比赛,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 ,教师巡视,挑两位同学上台涂色。
2.摆一摆
①老师摆规律 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大声说出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好吗?
②学生摆规律 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挑几名学生上来摆图形,其他同学猜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几种简单的图形就能创造出这么多的规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发明家。
师:不光图形有规律,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老师常用掌声来鼓励你们,请你们找找老师掌声中的规律。(师有规律的鼓掌)
四、联系生活、生活实际找规律、欣赏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有规律的现象,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可以创造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