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翠鸟教案范文4篇 《翠鸟》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
翠鸟教案范文1
一、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翠鸟的外形,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及捉鱼的本领,体验翠鸟静立、飞翔的美感,懂得爱鸟、护鸟。
(二)认识本课14个生字;理解“疾风、注视、逃脱、锐利、荡漾”等词语,并能逐步运用;初步理解准确运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感受翠鸟的美;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翠鸟挂图。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认识哪些鸟?你们知道有一种会捉鱼而又长得非常漂亮的鸟吗?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教学“翠(cuì)鸟”)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翠鸟颜色鲜艳的句子。
(四)教学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翠鸟长得非常美,这就是翠鸟。(揭示图画)
2.你们觉得翠鸟什么美?(红色的小爪子美;色彩美;眼睛美;小嘴也美)
说翠鸟的色彩美用了一个什么词?(教学“鲜艳(yàn)”:色彩非常鲜明好看。)
3.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怎么鲜艳?(结合教学橄榄(gǎn
lǎn)色;赤褐(chìhè)色)
第一自然段写翠鸟的外形美,一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第一句:讲翠鸟站立的姿态。
第二~五句:讲翠鸟鲜艳的色彩。
第六句:讲翠鸟的眼睛和嘴巴。
指点:这一自然段叙述有一定的顺序。讲翠鸟的色彩,先总的说一下色彩鲜艳,接着按什么顺序介绍?(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fù)部”。)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讲翠鸟的色彩,不说“头上橄榄色,背上浅绿色,腹部赤褐色”,而说“像……色的头巾”,“像……色的外衣”,“像……色的衬衫”。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结合教学“衬衫”)
6.写翠鸟的眼睛美,用了一个什么词?(结合教学“灵(líng)活”)
7.翠鸟这么美,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语言训练:(______)的翠鸟
结合理解“小巧玲珑”(形体小而精巧,这里说翠鸟很灵巧、灵活。)
说说翠鸟的外形怎么美。
语言训练:翠鸟______。
(五)集中复习分散教学的生字词。
翠(cuì)鸟特别指出“翠”字下边的“卒”一竖不超过“从”。
鲜艳(yàn):色彩很鲜美、很明亮。
腹(f))部特别指出右半边的“复”中间是“曰”。
的“衤”最后两笔是撇、点。)
衬(chèn)衫(突出是“衤”)
灵(líng)活(引导学生举例理解)
(六)教学另一部分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翠鸟在水面上疾(jí)飞,等待(dài)游到水面的小鱼,小鱼悄悄吹着水泡(pào)也逃脱不了翠(ruì)鸟锐利的眼睛。
先读句子,在句子中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的意思,结合教生字的音和形。
疾(jí)飞:“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飞。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着。
水泡(pào)(可举例解释;注意读准字音,是第四声。)
锐(ruì)利:“锐”是尖利。这里是说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饲(sì)养:喂养。
逮(dǎi),注意“隶”的写法。
希(xī)望(可用造句的方法理解。)
(七)指导写字。
(八)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翠鸟();()鲜艳;()灵活;()锐利;()疾飞;等待()
(二)教学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说说翠鸟叼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轻又快;敏捷;迅速)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叼鱼的速度极快?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5.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像让你看到了翠鸟叼鱼的生动情景?
6.翠鸟贴着水面疾飞,是怎么飞?用手势做做。这和在水面上飞有什么不同?
比较推敲:
为什么翠鸟要贴着水面飞?
这一段最后一句是“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写这一句和不写这一句有什么不同?
写了这一句更感到翠鸟飞得快。翠鸟已经飞远了,“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可见翠鸟飞得极快。这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朗读全段。
(三)教学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2.指名读。
3.翠鸟的家在哪儿?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你肯捉它吗?
4.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美感和生趣,而且许多鸟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四)完成课后练习2、3。
(五)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翠鸟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按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影视、课件、FLASH、课件、图片、课件、声音、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图片引题
介绍新朋友————翠鸟(板书、齐读课题)。出示翠鸟彩图,随机介绍。
播放录像,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翠鸟的哪些方面你最感兴趣呢?
总结:
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⑶翠鸟的家在哪里?
2、幻灯出示初读任务
3、声音。课件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幻灯。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点?
②翠鸟的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③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⑵相互讨论,师生交流。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齐读)
5、练习,巩固新知。
⑴出示翠鸟的FLASH。课件,请同学发言给它添色,其他同学检查发言。
⑵说话训练:观看FLASH。课件,展开想像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
6、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探究。)
②。师生议答。
⑴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③放录有翠鸟叫声的。课件,FLASH演示翠鸟停在苇秆上的特写。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
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翠鸟更
机灵,目光特别锐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找出翠鸟捕鱼时的动词。(蹬……飞……叼……贴……)
B引导学生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C出示翠鸟捕鱼的FLASH,让学生描述翠鸟捕鱼时的情景。
D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课件,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启发学生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外形之间的关系。
7、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8、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自由读,思考:这个自然段写我们观看翠鸟时,产生了哪些想法?
②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的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③同学们,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也很容易逮,你忍心捉它吗?
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⑤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9、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10、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鸟,或写一段话或画一幅画。
附板书设计
13、翠鸟
外形—————美
动作——————快
住处—————险
翠鸟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或翠鸟图片
3、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为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翠鸟、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自学、
(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③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板书:小爪:鲜红)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翠鸟羽毛鲜艳的 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 又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鸟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 (板书: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板书: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翠鸟外形的看法、(板书: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4)指导背诵、
3、布置作业: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翠鸟教案范文4
【预设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苇秆、腹部、衬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翠鸟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板书鸟: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
2、板书翠(请同学们跟着一起书写课题)
3、出示翠鸟图片:
⑴ 这就是翠鸟。来,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
⑵ 现在我们和翠鸟是好朋友了,你想了解它些什么,就直接问问它吧!
⑶ (课件播放翠鸟的话)有一篇文章是专门介绍我的,你们要想了解我,就去好好读一读吧。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
⑴ 读了课文,你对翠鸟有了哪些了解?
(伺机板书:外形、行动)
⑵ 课文那一部分是描写外形的?请女同学读一读。
课文哪一部分是描写动作的?请男同学读一读。
2、自由学课文:
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小伙伴共同探究学习。
三、展示交流、指导朗读
(同学们学习的都很投入,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展示你们刚才探究学习到的知识)
1、了解外形特点:
⑴ 展示学生画的翠鸟。
⑵ 自己介绍、师生点评(她画出了翠鸟外形上的那些特点?还有什么特点没画出来?)
板书: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⑶ 齐读课文第一段。
⑷ 拼翠鸟拼图 。(一位同学拼,另一位同学在旁边解说)
⑸ 看着拼图,试着背诵第一段。
2、了解动作特点:
(翠鸟不但美丽,而且还是捉鱼能手呢!)
⑴ 你认为翠鸟动作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敏捷迅速)
⑵ 课文中那些句子能体现这一特点?为什么?
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一句的写法,为什么?)
翠鸟叫声清脆,喜欢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喜欢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的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读一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
⑶ 翠鸟在动作上除了敏捷迅速,还有什么特点?(板书:机灵)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⑷ 赛读:小组内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四、思想教育、感情升华
1、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鸟,你们想不想捉一只回来?为什么?
2、我们来听听经验丰富的老渔翁的话吧!
(指名学生朗读老渔翁的话)
3、翠鸟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那你们会怎样对待你们的朋友呢?
4、让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欣赏我们美丽的朋友──翠鸟。
(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播放翠鸟的多幅图片):
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0多种呢!今天我们了解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它呢?
2、学生自己设计、布置家庭作业。
3、结束句:
(调查学生设计的作业)同学们为自己布置的作业都很好。课堂小天地,天地才是大课堂,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大课堂中能收获更多知识。
【教学后记】
通过这次的备课、上课我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通过自己课后的反思、大家的评点我收获了很多。
这次较满意的是开头和结尾。开头的导入,方式新颖,让学生亲切的叫翠鸟的名字,创设出了一种情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和翠鸟建立起一种朋友的关系,从而带着这种对朋友的关注去了解翠鸟,激发了学生爱护翠鸟,保护环境的情感。其次,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导语中,我设计了让翠鸟自己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让学生去书中找答案,激发了学生自主读书、获取知识的兴趣。结尾,我出示了一组不同品种翠鸟的图片,图片选择的较精美、色彩鲜艳、亮丽的图片一出现,立刻激发了学生想对翠鸟更多了解的兴趣,我趁机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让学生明白,在天地大课堂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学生课后交来的作业可以看出,这个环节是真正起到了作用的,达到了我设计的目的。
但在这节课中我也有很多遗憾,同时也暴露出我的一些不足。虽然我的程序设计得很清晰,重点突出,也体现了一些新理念,但在我真正执教时,却显示出我在课堂上的拘谨。我被教案框的过紧,而学生又被我框的过紧,不敢放开一步,生怕学生的思路偏离了我的设计。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把课改精神领会贯通,使我一直在拉着学生学习。在我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条清楚的线。我想:真正的课堂应该是教中学、学中教,今后,我会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锻炼自己,真正形成教师、学生、课堂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