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狼教案6篇(狼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供大家参阅。
有关狼教案1
【游戏主题由来】
《小羊和狼》是中班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由于故事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表演、听了三遍故事后,幼儿就基本上会复述这个故事了,而且在复述的时候幼儿园不由自主地表演了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比如猫用爪子抓狼,狗用嘴咬狼,马用腿踢狼,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等、看到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就开展了"小羊和狼"的表演游戏、
【游戏总目标】
一、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感受故事情节、角色情绪的变化,尝试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特征。
二、能根据角色的特征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角色,并能根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的场景。
三、能合作游戏 ,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四、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会有条理地整理游戏材料。
五、会根据游戏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下一次游戏的改进方案。
六、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七、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第一次游戏
【活动目标】
一、熟悉角色的出场顺序,并能运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演。
二、能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初步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自己。
三、能按意愿分组,初步学习协商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在语言区中投放《小羊和狼》的故事图片,让幼儿学习复述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2、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学习制作小羊、狼等角色的道具。
物质准备:制作小猫、小狗、小羊、狼、白马、大象的头饰,房子背景、积木若干。
环境创设:展示幼儿设计的道具,布置好游戏场景。
【活动过程】
一、展示布置好的场景,并出示幼儿制作的道具,导入游戏。
(一)介绍布置好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上周我们一起寻找了可以用来布置小羊家的材料,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些材料布置成了小羊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道具。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为那个角色制作道具的,你是怎么制作的?
(三)师幼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熟悉狼和小羊、小动物们与小羊以及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师提问:
1、故事刚开始时谁先出场?他应该站在哪里?接着谁来了?大,考吧、幼,师,网狼对小羊说了?小羊是怎么回答的?狼又是怎么说的?
2、后来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先是谁?接着是谁?他们都对小羊说了什么?
3、天黑了,小动物们都在小羊家一起商量怎么对付大灰狼,它们是怎么说的?
二、提出游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一)鼓励幼儿用协商的方式选出组长,组长按组员的意愿协调、分配角色。
(二)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道具装扮自己,然后开展游戏。
三、幼儿分组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一)观察幼儿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况。
(二)观察表演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和角色对话的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一)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游戏场地,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二)交流游戏情况。
1、请游戏中表演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精彩片段,其他幼儿欣赏、评价。
师:你们觉得他们表演的怎么样?谁表演的最好?好在哪里?
2、讨论道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初步学习协商游戏的情况。
师:今天游戏中你扮演什么角色?用什么道具来装扮自己?你是怎么跟同伴一起游戏的?
3、讨论下次游戏需要增添的道具。
教学反思:
故事情节有趣、紧凑,语言朗朗上口,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启发幼儿说出“团结起来力量大”,并以此为契机针对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强,谦让行为差,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现象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到事情要互相商量,这样大家才能在幼儿园一起快快乐乐地游戏、学习、生活。
有关狼教案2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捕杀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教学时,因以学生“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为教学手段,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分析
1. 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做了预习2. 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有待提高3. 朗读以及复述课文能力需要提高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 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认识课文生字,”染” “葱” “凯”是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
教具准备
挂图 、简笔画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阅读课
教学环节
一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指导识字写字
教师活动1、简笔画出(“狼”、 “鹿”的形象)它们是什么?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2、问: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觉得在它们之间加个什么字,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呢?(板书:狼?鹿)问: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赶快来欣赏课文吧!(板书:狼和鹿)1、提出自读要求:(1) 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2)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检查自学情况(1) 用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认字情况,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认识二个多音字(2) 述:把读的最棒的小节再读一读问:对于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问:课后练习中有10个生字,你认为哪个字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出示“凯“”葱“”染“ 三个字的生字卡,引导书写的关键部分,并练习用生字组词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各抒己见,思考课题为什么用“和”表示二者关系,跟随老师一起读题划出生字和词语,标上小节序号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为黑板上两个多音字“提”“泊”注音组词朗读各自喜欢的小节,概括小节内容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交流看法疏空笔顺练习组词。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在“狼”“鹿”之间可以加许多字,表示二者关系,但这些关系都是一种结局——鹿成为狼的猎物。就在学生的认识趋于统一的时候,教师引出一个“和”字,立即引发学生的预测欲望。产生阅读兴趣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有关狼教案3
目的要求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课件
学时:2课时
板书设计:
23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弄脏水温和
:您站在上游
气冲冲:说坏话喊道
:我没生下来
大声嚷:反正都一样
(凶残)
(善良)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揭题:
课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2个小动物,你喜欢谁?这节课我们学习关于它的童话。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轻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分自然段,标出。
3、找6个人,开火车式读。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时课件演示。回答: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几次对话,用笔画出。
3、看第一次对话课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几自然段?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课件,说一说。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师:什么叫找碴儿?
师: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的什么主意,坏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指图讲上游一词后)这句话说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谁来指着图(即小溪图)说说?
师:小羊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儿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
师:谁用温和的态度和口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师:对,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
4、看第二次对话,课件演示。问:是第几自然段。
小组学习:分提问小组、分析小组、解答小组,然后汇报。
5、学习第6自然段。自学课文。学习方法:表演法、作比较、查资料辅助法、朗读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导入复习
1、继续学习第23课,重要讲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读,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一些词语:
喝水
弄脏
气冲冲
争辩
反正
扑去
这些词中有今天学的6个生字,指名读一读。(课件:6个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学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样写漂亮?
2、学争
①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怎么写漂亮?
3、剩下弄、冲、反、扑按上面两点同小伙伴学一学,说一说。
采取:让学生当小老师,奖励等方法。
有关狼教案4
教学模式:
激趣、研究、交流、创新、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感悟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创新目标:放飞想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元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二、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寓言故事。这篇寓言采用了对话形式,讲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争辩,反驳狼的故事。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懂得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学生分析
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形象思维占优势,已经具有了初步阅读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读书,研究体验获取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创新点:在学生研究、感悟的基础上设计故事的结尾。
德育点:
1、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张扬个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空白点:
1、狼的三次找碴儿,羊的两次申辩处留空白。
2、续编故事的结尾处留有空白。
3、反思与小结处留有空白。
三、教学内容与板书
狼和小羊
想吃
狼 小羊
扑向
四、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头饰: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入情表演。
有关狼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小兔和狼”的游戏情节,基本熟悉乐曲旋律。
2、感知A段音乐的跳跃,B段音乐的沉重特点。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体验集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过兔跳的基本动作。
2、图谱、兔、狼的标贴,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
2、师:“你听了这段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
幼儿个别回答。
3、教师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
4、师:“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音乐,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兔的?哪一段音乐是表现大灰狼的?”
幼儿讨论回答。
5、教师边出示图谱,幼儿听音乐。
6、幼儿看图谱听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幼儿各自表演、创编)
8、跟着音乐表演一边。
9、教师和幼儿一起分角色游戏。
10、再一次游戏,结束活动。
有关狼教案6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教学重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三、教学难点
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了解梗概。
同学们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见过哪些动物?你最喜欢哪些动物?最讨厌哪些动物?为什么?
很好,上个世纪初,在美国洛杉矶西部的凯巴伯森林,人们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小鹿,恨透了狼,可是后来发生了可怕的事情,让人们改变了看法。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那里发生的狼和鹿的故事。
板书课题狼和鹿,
问:当你们看到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什么?
很好,大家也预习过课文了,在我们去凯巴伯森林之前,我要检查一下你预习的情况。
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
1.看谁能读的正确流利:
贪婪 毒手 大约 提防 哀嚎 血泊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胁 毁灭 祸首 凯巴伯 葱绿 捕杀 其他 饥饿 悲惨 传染 一旦
2.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讲授新知:
同学们都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
1、各自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画来描绘。想一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
第一幅: 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唱歌
鹿: 林间 嬉戏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猎队:不止一人举枪
枪口: 轻烟袅袅
狼: 尸体血泊
25年杀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着的、死去的
树: 枯黄
很快超过了10万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2、讨论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后来,狼和鹿的情况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结果,森林边成了什么样子?
3、流利地朗读13自然段。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2、讨论:
(1)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鹿怎么会成了大坏蛋的呢?
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们本想特意保护鹿,大量捕杀凶狼,结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闹饥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说明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四、练习朗读
1、 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轻重快慢。
2、 指名当众有感情地读,读后评议。
五、指导复述
1、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着重了解文章层次。
2、 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 恰当摘引文中的语句,利于复述。
4、 复述训练。
六、作业设计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答: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答:
2、想想人们该怎么恢复凯巴伯森林的本来面貌呢?
七、板书设计
19、狼和鹿
狼
鹿
森林
对鹿下毒手
暗 算
嬉戏
活泼美丽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25年共被杀
掉6000多只
大量繁殖
超过10万只
闹起了饥荒
死去6万只
只剩8000只病鹿
疾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