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是网友“qiexunlanfuye”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案设计(精华6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例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教师把例1的图做成教具,以供教学演示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教科书第16页“复习”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做教科书第16页“复习”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同分母分数相加,而右边的题三个分数是相同的,同样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教师:像右边的题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整数.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根据学生说的题意出示准备好的教具.
教师:每人吃了
块,要求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用加法计算.)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计算过程.
用加法算:+
+
=
==(块)
教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能根据整数乘法的列式方法列出这道题的乘法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乘法算式.
用乘法算:×3 教师: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相同加数.)
“算式中的3是什么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教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让学生先按加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乘法算式的后面写出计算过程.
用乘法算:×3=
+
+
=
教师:分子上的2+2+2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教师接着把计算过程写完. 用乘法算:×3=
+
+
=
=
==(块)
2.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计算过程,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师:“如果用乘法代替加法,只看
×3和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么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概括出书上的结语: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接着教师说明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可以了.同时指出,为了计算简便是,上面的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可以这样写:
×3==
3.做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看图写算式,使学生明确求相同分数的和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从而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第2题、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再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以及怎样使计算简便.对
×8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先约分。要提醒学生应该先约分再计算.由于×8的计算结果是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3).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二的第2、3题.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出示:
3/8 +1/8= 1/3+1/5= 7+9=
1/4+1/4+1/4= 2/9 +2/9= 3+3+3+3+3+3=
2、学生口答。
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口算的?还可以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3×5或5×3来计算。
4、师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以用乘法。
质量问题
教师口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2/5+ 2/5+ 2/5 2/5 ×3
=2+2+ 2/5 = 2*3/5
=6/5( 千克 ) = 6/5( 千克 )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2/5+ 2/5+ 2/5= 2/5×3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5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2/5×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5的和是多少?
2/5+2/5 + 2/5=2+2+2/5 =2*3/5 = 6/5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6、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三、归纳、概括: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练一练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两点,就是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整数乘法 上,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比较易于掌握,我利用它的意义改写成 ,进而从 ,这一环节,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及时给予提示,所以学生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但是不足的是,学生在约分时,有部分学生没有约分完,以后要不断训练学生约分的方法。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推荐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谁敢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列式列得比较快?
比赛题目为:3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3/10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
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课本8—9页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全班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2/15×4=2/15+2/15+2/15+2/15=8/15
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5/12×8=5×8/12=40/12=10/3=
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3/4=3/22与4先约分,再计算。
(2)比较三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3)错例展示:
错例1:学生把整数与分子进行约分。错例2:学生没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3、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4、引导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课本12页练习二第1、2题。
2、生活中的数学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3dm,它的周长是多少dm?
(2)老师从家到学校要步行10分钟,如果每分钟步行2/25千米,老师每天要走两个来回,每天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四、总结反思,激励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列式计算
(1)3个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4)3/16与24的积是多少
2、智力冲浪:用12个边长都是dm的正方形硬纸板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周长分别是多少?(A类同学做)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类推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相同;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归纳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类推法、猜想验证法、归纳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师口述:
① 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12×5)
② 6个呢?(×6)
③ 3个 是多少?你会列式吗?( ×3)
师:这是个新内容,大家也会列式,真了不起。知道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数学方法吗?(类推法,类推法就是由原来的旧知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处类推出和它实质一样的新知识。这是我们学习数学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2、 引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的分数乘法中的第一个问题: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 合作探究、归纳法则
1、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关于它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分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
生2:在计算时有什么要求或要注意的地方?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好。那就请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时空隧道吧。
2、 师:大家知道吗?出示: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好,大家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 师:谁愿意先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生1:我列的是加法算式: +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即: + + = =
生2:我列的是乘法算式: ×3
我想:要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3个 就是 。
即: ×3=
生3:老师,我列的也是乘法算式: ×3
但我是这样计算的:用分子“2”和整数“3”相乘得6,写在分子的位置上,分母不变。和他们结果一样,也得 。即: ×3= =
师:同学们的做法和想法都不错,哪怕有的是猜想也很了不起!如果大家把乘法和加法联系起来思考,大家的思路会更明朗的。
×3,大家说就是求3个 是多少,我们就可以写成3个 相加的形式,即: ×3= + + = = = 。现在大家再来看 ×3的计算过程,清楚了吧。其实在今后计算时,可以把借助加法思考的这些过程省略,写成: ×3= =
4、 师:观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同桌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的?
生: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谁来再说一说?(多找几个学生说说,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 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师:现在你会计算分数乘整数了吗?我们先闯第一关:
⑴计算: ×6(学生独立计算)
⑵成果展示:生1: ×6= =
生2: ×6= = =
生3: ×6= =
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好,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的做法?
生1:这几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掌握得都不错,但是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也没有约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生2:我最欣赏第三位同学的做法,因为他在计算过程中进行了约分,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块)
方法2: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 是多少? 5个 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 ,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 的3倍是多少? 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 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 个12 是多少?10 个23 是多少?25 个70 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
×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 不和3 相乘?
二、提出问题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解决问题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 (块)
方法2 :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 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 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 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 乘3 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五、拓展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 个 是多少? 5 个 是多少?
3、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二)综合练习
应用题
(1 )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 )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 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拓展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 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 ,4 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 (块)
答:3 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