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秋姑娘的信》教案11篇(秋姑娘的信课件),供大家参阅。
《秋姑娘的信》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按笔顺写美观。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枫叶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信件)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猜,板书:信)
2.这是秋姑娘写给任老师的信。(板书:秋姑娘提醒“娘”读轻声,齐读)
3.秋姑娘不光给任老师写了信,还给他的好朋友写了信呢!你们想收到秋姑娘的信吗?(想!)
4.只要你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秋姑娘一定会给你写信的。
5.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学《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说的?(生答)
二、感知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是啊,我也急着想知道答案。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情景,听课文录音。)
2.瞧,播音员阿姨读得多好。想和她读得一样好吗?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查自学情况:抽读生字卡。(开火车,指名读)
4.生字读准了,相信大家整篇课文就读得更好了。(齐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想: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好朋友
指名读。提醒:“朋友”一起时“友”读轻声,单独时候读第三声。
2.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秋姑娘要写的信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片片枫叶)
3.指导朗读好“片片枫叶”,指名读,齐读。
4.读好整个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第五自然段
1.秋姑娘给好朋友写些什么呢?你最喜欢哪一封信,你就把那封信多读几遍马等下我们来看看谁读得最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信。
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一起站起来读。(配上音乐)
3.第二自然段
谁来跟老师比赛读这小节?
学生评价。
我读好这节有个小秘密,想知道吗?就是抓住了“多加小心”来,用上我的秘密试试看,这回能赛过老师吗?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我就是秋姑娘,你(任选一同学)是大雁。我要对你说:“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天就会来到,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啊!”
生:谢谢你,秋姑娘。
4.学着我的样子做秋姑娘,选好一只大雁,你还会说些什么?
5.照这个方法学习3、4、5自然段。
6.爱读书的孩子是老师最最喜欢的。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秋姑娘写的信,那么我们连起来把它读读。
7.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懂得关心朋友,关心别人,是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
三、教学生字
(一)教写“秋”
1.读“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2.观察多媒体演示“秋”的写法,用眼睛说话。提问: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3.齐书空,描红。
(二)教写“心”
1.读“心”
2.教学新笔画“卧钩”
3.观察多媒体演示“秋”的写法,用眼睛说话。提问: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4.齐书空,描红。
(三)自学“好”、“朋”、“友”
(四)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写字姿势。
《秋姑娘的信》教案2
一、复习检查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复习笔画卧钩。
二、精读训练
1、听课文朗读录音。说说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
2、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好朋友点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友”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读第三声。
3、秋姑娘给好朋友们写的什么?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4、她给大雁写的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明白信里说的'话吗?
(2)启发: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大人们吩咐什么?
(3)小结。
(4)指导朗读。试读,体会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和爱护。点名读。
5、秋姑娘给其他好朋友写的什么?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了解什么叫“冬眠”。联系生活,激发情感,练习朗读。自由试读,男女生赛读。
(2)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对图上的小松鼠说话。点名读,男生读,注意语速应稍快。
(3)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看图,这两个小孩在干什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指名读,女生读。
6、引读第六、七自然段。
(1)同桌一问一答,师生问答。
(2)小结。
三、指导背诵课文
1、依次看图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3、师生看图听配乐试背全文。
四、指导写字出示:好朋
友点名读,教学笔画撇点。
1、根据笔顺提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五、布置作业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秋姑娘的信》教案3
教学设想: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采用变序教学法,让学生在猜、想、读的过程体验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自己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积累。在每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冬眠”、“充足”等,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话,提供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目的是使学生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2、在背诵中积累。学完四封信后,让学生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的句式,让学生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积累语言。3、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学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的句式说一说。设计这一练习,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完两封信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剩下的两封信,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尝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学生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图(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足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学生正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学生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足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孩子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比赛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表演。
【“熟读成诵”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五、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奖励“枫叶”。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指导“读帖”。
4、示范指点,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附板书: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孩子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
《秋姑娘的信》教案4
复习: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书)
师:找到了吗?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
(学生发言设想:a、小心掉队了;b、小心撞上了飞机;c、小心被猎人打中)对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青蛙的那封信)
(2)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学生发言设想: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教师带青蛙头饰)师:现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秋姑娘呢?先准备准备吧。(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师:xx同学,你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松鼠的信)
(3)你为什么喜欢这封信呢?(学生发言设想:松鼠很可爱)是啊,松鼠很可爱,可是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了准备。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都喜欢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桌比赛读)你觉得同桌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那你们愿意演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师:还有一封信谁喜欢呢?(学生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4)是这封吧?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发言设想: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别人!我们把4封信连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2—5自然段)
4、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学生发言设想:a、一封写给小猴,别太淘气了;b、一封写给可爱的熊猫,要保护好身体,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小朋友们,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
5、你们说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自己试试(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读了。
四、小结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评析:
今天听了《秋姑娘的信》这节课,感觉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
1,切实过好认读关。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得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会认、会记、记得牢,会写并写得漂亮。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2,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时,注意抓住事物表象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让学生建立起词语、句子与事物表象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自愿走进课文的情境(如教师问学生秋姑娘在信中会要大雁小心什么,还有师生戴头饰表演等等),读出了形,读出了神,读出了情。这样的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读书活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如读完四封信后,老师问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学生马上想到了给“熊猫”“小白兔”“种子”“小老虎”等等对象写信)。
这样的读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3,带头饰表演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并初步运用了语言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乐趣。
《秋姑娘的信》教案5
教学设想: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溢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小朋友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规范提倡的新理念和本年级教材、同学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
《规范》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同学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采用变序教学法,让同学在猜、想、读的过程体验中,发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验胜利带来的喜悦。
根据新课程规范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同学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同学自读课文,看看自身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同学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同学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积累。在每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冬眠”、“充分”等,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话,提供句式规范同学的语言,目的是使同学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2、在背诵中积累。学完四封信后,让同学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的句式,让同学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主动积累语言。3、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学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的句式说一说。设计这一练习,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出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同学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同学学完两封信后,让同学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剩下的两封信,让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同学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尝试学会学习,体验胜利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同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同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发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同学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小朋友图(提示同学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同学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同学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分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同学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同学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同学正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同学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同学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竞赛读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身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分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分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竞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小朋友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竞赛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扮演。
【“熟读成诵”是促进同学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只可以积累语言资料,增加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五、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奖励“枫叶”。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同学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同学主动识字的兴趣。】
3、指导“读帖”。
4、示范指点,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和板书: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小朋友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
《秋姑娘的信》教案6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秋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
闭上眼睛(出示光秃秃的树干图)
师手指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对啊,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枫叶都被秋姑娘用来写信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学生看,田字格)
(边板书边说秋字可以这么记:左边禾,右边火,就是秋姑娘的秋。
姑娘是指我们美丽的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字旁。
人传口信的信,所以信字是单人旁,字里还有一个口字)
二、读课题,学习课文
1、课题
谁能来读读这个课题?
指名读,师正音(如读得不理想则师范读):姑娘的“娘”为轻声,单独读这个字为第二声,信为前鼻音
2、初读课文
师述: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师:秋姑娘的信到底写了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其实课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播放动画课文,学生听
(2)第一次自读课文
秋姑娘的信美不美啊?想不想读一读?
①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读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用笔划出秋姑娘给哪几位好朋友写信了。
②交流:这四位好朋友分别是谁啊?相机出示大雁 青蛙 松鼠 乡下孩子的图片
3、精读课文
秋姑娘在信上跟好朋友说了什么呢?答案就藏在书里。只要认真读就能发现哦。
(1)第二次自读课文
(2)交流
秋姑娘在信中给她的好朋友写了什么?
·大雁
① 学生读到这一段课文时,相机出示“小心”词卡,指导学生认读,心字为前鼻音,再次指名读,男女赛读
②秋姑娘会对大雁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 。”(师范说:大雁你在南飞的路上要小心啊;大雁你在路上要多休息,不要太累啊;大雁你们要慢慢飞,不要迷路啊。)
③我们一起来读读写给大雁的信。
·青蛙
① 师:写给青蛙的信上说了什么呢?
② 幻灯突出冬眠两个字。
冬眠的冬字为后鼻音,眠字为前鼻音,冬眠是什么意思啊
③ 青蛙在冬天时要冬眠,睡一个冬天,这么长时间,如果不盖好被子会生病的(出示“生病”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病”是后鼻音)
④你看秋姑娘多关心小青蛙啊。谁再来读一读。
男生来读一读写给青蛙的信。
⑤秋姑娘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 。”指名说一说
·松鼠
①秋天过去就是寒冷的冬天了,所以秋姑娘要提醒贪玩的.松鼠们,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呢。(有学生问就告诉孩子松鼠的过冬方式虽然也是钻进洞里,可它们不冬眠,它们需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在洞里度过一个冬天。)
② 谁再来读读写给小松鼠的信?
女生来读一读写给松鼠的信。
秋姑娘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 。”指名说一说
·山村孩子
①学生读出课文这一段。是呀,秋姑娘很担心小树会冻着,所以她给山村孩子写信,出示“山村”词卡,读准村的平舌音。
秋姑娘让山村孩子干什么啊?(帮小树裹上冬衣。)出示“裹上”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结合图片理解字义
②多好的秋姑娘啊,谁来读读写给山村孩子们的信?
齐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③秋姑娘会对山村孩子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 。”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想做秋姑娘吗?一起把写给好朋友的4封信读读吧。(齐读2——5自然段)
三、复习字音,学习写字
1、刚才,秋姑娘的好朋友们告诉老师,秋姑娘的信中还有几个字他们不认识,我们一起教教他们吧。
出示词语:秋姑娘 信 小心 生病 山村 裹上
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雁也想写封信给秋姑娘,可他有几个字不会写了,小朋友们能帮帮它吗?
出示田字格中好 心两个字
(1) 学习“好”
指名读 “好” 字
在写这个字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笔画:撇点,生书空写写这个笔画
仔细观察这个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子,就是“好”)
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么写好这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写好字
学生在习字册中描红,临写。
(2)同样方法学习“心”
新笔画:卧钩,就像躺着的钩,所以叫“卧钩”
《秋姑娘的信》教案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汉字,两根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教具准备:
.课件制作、地球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读熟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第二——七自然段,并练习背诵和说话。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件出示秋姑娘撒枫叶图,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1、师:秋高气爽的日子当然很美!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严寒的冬天就快到来了。你们看,飘逸美丽的秋姑娘可善良了!为了让她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们安然过冬,她摘下片片火红的枫叶在深秋季节给朋友们写去了一封封充满关爱的信。
2、那么,秋姑娘都给哪些朋友写了信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读,等会儿请听得仔细的孩子来告诉大家。
3、教师表情背诵课文。
4、学生说出收到秋姑娘信的朋友的名字,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画面。(青蛙、松鼠、大雁、山村孩子)
二、读懂课文,体会感情:
(一)、说说你最想知道秋姑娘写给谁的信?(小朋友自由发言)
(二)、认真读读你最感兴趣的那封信,看看秋姑娘给它写的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三)、学生汇报读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出示画面并进行点拨学习:
1、一生说喜欢秋姑娘写给南去的大雁的信
(1)、请喜欢这封信的孩子一起读读吧。
(2)、谁来说说秋姑娘给大雁写的什么呀?(.课件出示:路上多加小心)
(3)、随文理解“南去”和“小心”的意思。
师拿出地球仪,指地球仪:孩子们看,大雁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多么遥远的路程啊!你们想一想,它们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危险和困难?(学生想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孩子们为大雁想得真多呀!还有燕子、杜鹃、百灵鸟也和大雁一样,冬天到来之前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去,它们都是侯鸟。这一路上真是危险多多,困难重重啊!你们和秋姑娘一样都在为大雁担心!让我们一起提醒大雁吧。
(4)、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点拨读出“关心”的语气)
2、一生说喜欢秋姑娘给小松鼠的信。
(1)、请该生读出第四自然段,并说出信的内容。(.课件点出: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2)、师:哦,原来秋姑娘知道小松鼠特别贪玩,所以写信告诉它要准备好充足的食品,要是不准备好,寒冷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可就要饿肚子了。
(3)、秋姑娘这么关心小松鼠,小朋友们关心吗?(生:关心。)那我们也给小松鼠出出主意吧,让它准备什么食品好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小松鼠准备食品)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热心的孩子!帮小松鼠想出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不过,我们看看图画,小松鼠在忙着干什么呢?(采松果)是的,小松鼠最喜欢吃松果了!
(4)、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重点突出“充足”二字。
3、一生说喜欢秋姑娘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秋姑娘给山村孩子写的什么内容?(.课件出示: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2)、看图说说山村孩子收到秋姑娘的信以后在干什么呢?(借助图画理解到这儿的“冬衣”指的是给小树裹上保暖的稻草)
(3)、师:为了让小树安全地过冬,山村孩子给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为它们保暖。除了小树需要保暖以外,还有茉莉花、米兰等花草也需要在冬天的时候保暖呢。
(4)、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学习秋姑娘写给青蛙的信。
(1)、师:大雁、小松鼠、山村孩子收到秋姑娘的信以后都开始行动起来了。我们看看小青蛙在干嘛呢?(睡觉)它是在睡懒觉吗?
(2)、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读文后学生说出小青蛙不是睡懒觉,而是在冬眠。
(3)、师:我不明白什么叫“冬眠”,谁能介绍介绍?
(4)、师小结:孩子们真能干!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谢谢!
(5)、师指图画:你们看,小青蛙睡得多香啊!这洞的`下面就是它的床,上面就是它的被子。它要好好地睡一觉,等到第二年春天醒来时,它的肚子呀一定饿极了,所以它会到田野里去吃好多好多的虫子呢!让我们一起告诉小青蛙吧: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四)、小结第二到第五段:秋姑娘多善良啊!她关心动物朋友,关心植物朋友。动物和植物同样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也应该关心它们。谁来读读第二段到第五段。
(五)、拓展课文内容,学生练习说话。
1、师:秋姑娘写呀写呀,好多的朋友都收到了她的信呢。你们看,老师的手里就拿着一封呢。这是写给圣诞爷爷的信。谁来说说你觉得秋姑娘会给圣诞爷爷写什么?
师:你真会动脑筋!秋姑娘一定会这样写的,她会提醒圣诞爷爷准备很多礼物来送给可爱的孩子们的!
2、师:秋姑娘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呢?会写什么呢?请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等会儿来向大家交流。
4、生交流。
三、.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枫树图,指导读好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生: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师随机板书问号和感叹号,并指导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四、齐读全文,指导背诵。
五、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师:这篇课文通过写秋姑娘给朋友们写信,告诉我们动物植物怎么准备过冬。有的要迁徙,有的要冬眠,有的要保暖。大自然的知识非常广博,小朋友们多去阅读课外书就能知道更多的知识!
《秋姑娘的信》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出示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课文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学生回答问题,师相机出示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图及文字。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足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孩子为小树裹“冬衣”。
3、比赛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四、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小结
秋姑娘不但人美,心灵也很美,她关心朋友、照顾朋友,多好的人呀,你喜欢她吗?秋去冬来,冬爷爷马上要来到了,秋姑娘也放心地走了,让我们再一次和秋姑娘深情地打个招呼吧!
生:秋姑娘再见!
附板书:
秋姑娘的信
大雁 多加小心
青蛙 盖好被子
松鼠 准备食物
山村孩子 给小树裹“冬衣”
《秋姑娘的信》教案9
一、复习检查
1.师述:老师手里有好多好多的小树叶,只有读得正确,才能贴在黑板上。
出示卡片:好朋友、山村、信、全、小心、生
2.指名读
3.齐读
【教师巧妙地将生字渗透在贴小树叶的活动形式当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知识。】
二、新授
(一)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师:(迅速摘下枫叶)咦?树上的枫叶怎么全没了?请小朋友们迅速地在语文书中找一找答案吧。
1.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2.(出示课件:咦,树上的枫叶全没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3.师:咱们的.问号弟弟和感叹号妹妹都在这句话里呢!先听老师问,你们试着回答。
师:你们也可以问一问老师。(生齐问)
4.同座位练说,指名同座位说。
【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师:秋姑娘把信写给谁呢?小朋友再来迅速地读一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快速自由读,思考:秋姑娘把信先写给了谁?
②信上写了什么呀?指名读
③你们出过远门吗?爸爸妈妈会怎么对你说?
(指名答)
④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
【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评价,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⑤自由练读,齐读。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亲切;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交流感受,自然。】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秋姑娘接着给谁写了信?写了什么呢?
(出示青蛙图)
②现在你就是秋姑娘,对青蛙说说你的心里话吧!
指名说。
③秋姑娘是怎么说的?咱们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谁愿意和他(她)比一比?
④齐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接着又给谁写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是怎么说的?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够读出秋姑娘对贪玩的松鼠关切之情。
(出示课件: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他读得好在哪儿?强调了哪个词?
③齐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指名答)
②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
(出示课件: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③自由读。
④师:你们看秋姑娘想得多周到啊,连我们的山村小树都想到了。谁愿意读一读?
⑤指名读。
(三)朗读全文
1.学生齐读。
2.背诵课文。
①自由练习
②指名练习
《秋姑娘的信》教案10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2、揭示课题,板书,点名读,齐读。
3、小结。
二、初读指导
1、看图听课文朗读录音。
2、交流,相机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略)
3、信上写了什么?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读情况。
(1)同桌试读,互相帮助。
(2)点名分节读自然段,相机正音。
(3)小黑板出示词语。开火车读,强调读准前后鼻音。
三、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指名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集体书空,教学笔画卧钩。
3、教师范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比例、笔画安排。
《秋姑娘的信》教案11
课文描述了美丽飘逸的秋姑娘分别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准备冬眠、松鼠储食、小树即将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朋友们的关怀与体贴。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在理解字、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幻灯片、flash动画、字词卡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幻灯)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出示幻灯,叶子变没,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幻灯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
3、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什么?(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 “好朋友们”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一片”与“片片”、“好朋友”与“好朋友们”表达内容的不同,进而体会出枫叶的多与美和秋姑娘给许多好朋友写信时高兴的心情。此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语感的训练应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而不是靠教师对语法知识的讲解。】
4、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5、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学生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图(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4、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 ),秋姑娘让它们( )。
2、(出示课件)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3、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4、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