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三袋麦子》教案5篇 三袋麦子教学过程

时间:2024-03-24 15:08:30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三袋麦子》教案5篇 三袋麦子教学过程,供大家阅读。

《三袋麦子》教案5篇 三袋麦子教学过程

《三袋麦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

  (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看课件录象)

  (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

  (9)、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

  汇报: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

  (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三袋麦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三袋麦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初步进行学法渗透。

  4、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过年是每个孩子所盼望的,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总能收到许多让人欣喜的节日礼物。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也收到了慈祥的土地爷爷送来的新年礼物,那便是——

  课件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卡通画像,揭示课题

  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心情怎样,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开心、兴奋)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

  指导读小猪说的话。(读出开心、兴奋、欣喜若狂)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6)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时——

  课件出示: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你说,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呢?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可爱。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3、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

  (1)先来找一找写小牛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讨论:看看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牛?

  (3)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牛时——

  课件出示: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4)指名感情朗读。

  4、简要小结,迁移学法。

  刚才,我们先找一找写小猪、小牛的语言,读一读句子,再抓一抓关键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小牛,就这样,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勤劳节俭的小牛。

  5、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办法去找一找、读一读,再抓一抓、想一想,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

  (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2)一年后,当土地爷拜访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卖囤堆满了粮食——

  课件出示: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低,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3)、感情朗读。

  三、升华体验

  1、土地爷爷给了三个小动物同样的礼物,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对他们的处理,土地爷爷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投影出示: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一年后,土地爷爷来到了我们中间,给了我们小朋友一袋麦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打算怎样处理呢?

《三袋麦子》教案4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

  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

  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

  2.布置作业。

  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

  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

《三袋麦子》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

  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

  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 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蒲公英〉)

  (看来,中外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如果学生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肯定学生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如果学习答不出来,教师谈话导入,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 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 “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同位互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 媒体出示生词,

  (2) 认读生字词

  (3) 这些词语的意思哪些你已经懂了,是怎么弄懂的?

  (4) 动作演示,指导看图,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等理解词语。

  (5) 挑战难关,暴露缺点。你认为哪个句子最难读,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指名开火车读,师生评议,相机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件事。

  三、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1、研读关键词语

  读书要细心读,每一遍都要有新的感受,你们想不想这样读书?三袋麦子是相同的,在小猪、小牛、小猴的眼里麦子一样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他们眼中的麦子。

  引导学生读好“黄灿灿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三个词语。

  2、趣读小猪处理麦子。、

  (1) 出示小猪图,小猪看到麦子会想到什么,他怎样喊的?

  (2) 真开心啊,联系第一段,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