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3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时间:2024-06-10 10:09:00 教案大全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3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以供参阅。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3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2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几个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治学严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在朗读、体味、揣摩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竺可桢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竺可桢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感受最深刻的语句。

  (三)汇报交流:

  在学生自渎自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从几个句子为抓手,深入理解感悟:

  句一: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句二: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共有近千万字!

  句三: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

  句四: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句五: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四)拓展升华:

  1、补充阅读:《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2、读后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3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几个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治学严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在朗读、体味、揣摩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竺可桢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竺可桢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感受最深刻的语句。

  三、汇报交流:

  在学生自渎自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从几个句子为抓手,深入理解感悟:

  句一: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句二: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共有近千万字!

  句三: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

  句四: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句五: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四、拓展升华:

  1、补充阅读:《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2、读后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