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月亮的味道教案范文3篇,以供参阅。
月亮的味道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积木、多种材质小棍棒、纸制隔板、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人,引发好奇
1、介绍故事名称《月亮的味道》。
2、谈谈说说动物们猜想月亮是什么味道。
二、观察画面,发现叠高的方法
1、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摸月亮、尝尝月亮的味道。它找到一座高高的山,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于是海龟叫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们用什么办法去尝月亮的味道呢?(发现叠高。)
2、讨论:
(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
(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
(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
3、“咔嚓!”老鼠掰下了一片月亮,咬一口,冰冰凉凉的,就像雪月饼一样。它把这片月亮分给朋友们一起品尝,大家都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值了!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可适当选用纸板小棒等辅助物。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有没有用到动物朋友的办法?还用到哪些新方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 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
(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
(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交流体验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为够到月亮而高兴,体会大家一起搭建时必须互相商量和配合才能成功。
月亮的味道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中蕴藏的童趣,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与表达。
2、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3、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如何“叠高”,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亮的味道》PPT。
2、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等木头积木。
3、桌子、悬挂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想象。
1、孩子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吗?(见过)是的,我们都看见过天上的月亮,那你们吃过月亮吗?(没有)如果我们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2、(出示PPt1)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和月亮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这本书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
二、幼儿观察PPT图画书。
1、观察PPT的第2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1)这天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你来数一数?有几双眼睛?(九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吗?(九只小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教师小结:静静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动物们都仰着头,望着月亮。看得真专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4)你有好办法让这几只小动物能吃到月亮吗?(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垒高)。
(5)那么小动物们用到了哪一种办法呢?观察PPt3页(垒高)。
三、迁移经验
幼儿运用垒高的方式想尝到月亮的味道,但是这似乎想要够到月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来摘月亮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去摘月亮呀?
1、第一次探索,操作要求:
(1)设置模拟月亮的高度。
(2)两人一组,合作运用积木进行“叠高尝月亮”的游戏。
(3)选用木头作为材料。
(4)在规定的时间内叠高,以够到月亮为胜。
交流各组叠高的方法:你们用到了哪些好办法?谈谈各自的体会(例如:小心轻放,轮换搭建,共同商议判断摆放的位置等)。
2、幼儿观察PPt3页图片了解小动物够月亮的方式“叠罗汉”和规律。
(1)小海龟为什么要趴在最下面,它的窍门是什么?(四条腿缩进身子里,就像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大象站稳)
(2)大象是怎样在海龟背上站稳的?(四条腿并拢)
(3)长颈鹿怎么低下头,它的好办法是什么?(可以让斑马把两条腿站在它的脖子上)
(4)狮子和斑马为什么要换方向站?(使两边重量差不多)
(5)小猴子和老鼠又有什么窍门?(站立起来)
2、第二次探索。
(1)月亮跳了一下,即升高月亮的高度,谈论:怎样才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够到月亮?(启发学习他人的好办法继续尝试)
(2)想一想:还能不能找到别的窍门?
(3)在操作过程发生问题时思考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四、交流体验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小动物们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
3、观察PPt4感受成功的喜悦。
月亮的味道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丰富造型经验。
2、在看看、摆摆、说说中感受叠罗汉造型的多样与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
《月亮的味道》、操作材料(有月亮画面的底板、动物角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通过摆放图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教学法、讲解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使幼儿产生兴趣。
1、播放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
2、师:想尝一尝吗?你们想,我也想,有一群动物更想。
3、师:有哪些动物呢?(播放课件)
师:找到它们了吗?看一看,这么多动物会是谁呢?
观看月亮图片,看画面一,看一看有几双眼睛,并猜猜它们是谁。 通过提问“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将幼儿带入故事的情境。
二、引入情境,交流经验。
1、播放课件(画面三)“月亮和动物们”,教师讲述情境。
提问:够不着月亮,这可怎么办呢?
2、播放画面四“动物叠罗汉”,引导幼儿交流“叠罗汉”的经验。
师:看,动物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它们是怎么做的?
师:它们叠上去的样子看起来像什么?像不像梯子?
3、观看典型造型的ppt,了解叠罗汉的式样、方法、重点等。
三角形——从下面往上一层层叠起来的,下层最重要,下面多上面少,看上去稳稳的。
倾听故事情境,思考老师的问题,讲述自己的想法。
观察画面四“动物叠罗汉”,描述像什么。
观看三角形与太阳形叠罗汉,了解样式、方法和重点。 通过情境描述让幼儿充分感受动物们渴望品尝月亮的心情。在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看典型的叠罗汉造型的过程中,对叠罗汉的式样、方法、重点等有所了解。 提问:谁的.力气最大?为什么?
太阳形——围着中间的一个叠,样子很美,中间的最重要,周围的都围绕着他叠。
示范造型并小结:原来叠罗汉的方法有许多种,可以高高的、可以稳稳的,还可以美美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叠罗汉”。
1、提出要求:现在请你们帮助动物们。要求是:八个动物都参加;根据你们底板上月亮的位置,给动物们摆不同的叠罗汉造型;最后要能吃到月亮。
2、指导幼儿操作:板要竖着放,力气大的,个子高的要放在下面,月亮高高的你要把小动物也搭得高高的。
3、展示作品。
师:你的动物朋友是怎么叠罗汉的?叠出了什么造型,像什么?谁最重要? 吃到月亮了吗?
了解叠罗汉的要求。
根据现有画面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造型。
观看、感受不同的造型。说说叠出了什么造型,谁最重要。
借助“吃到月亮”这个情境,引发幼儿对摆放造型的兴趣;通过提供不同高度的月亮底板和相同数量的动物,增加造型的可变性与难度。
四、在故事情景中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