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是一份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对祖国的认知和情感培养的教学指南。以下是热心网友“le0”分享的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共11篇),供大家阅读。
幼儿园《我的祖国》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2、知道祖国很大,有灿烂的文化,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若干张,有关祖国的特产、戏剧和国庆大游览、阅兵式、升国旗等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示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幼儿分组,师生共同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地理位置,并做上标记。
(2)引导幼儿说出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
(3)引导幼儿说说中国人长相的特征。
小结:我们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2、出示中国地图,认识祖国。
(1)说说我们国家在地图上像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地图上不同的颜色,找出祖国的海洋、高山、河流、陆地等。
(3)请幼儿说说:中国有哪些城市、海洋、河流、大山等。
小结:中国很大,有很多城市,有56个民族,人口很多,共有13亿多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许多的高山、河流和城市,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首都北京是世界各国朋友向往的地方,我们的国家真了不起。
3、解祖国的国旗、国歌、语言、文字、戏剧、特产等。
(1)幼儿分组到区域中去开展活动。
(2)集体讲述,谈谈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欣赏歌曲《龙的传人》。
《我们的祖国真大》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的内容。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3、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
2.小图片:小房子、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这些天我们看见大街上、商店门口都挂上了红旗,你们知道是为了迎接什么日子的到来?
我们幼儿园大厅里的生日大蛋糕是为谁准备的?
我今天把我们的祖国妈妈请来了。
2、出示中国地图,感知我们祖国地域辽阔。
(1)让幼儿了解中国地图,知道自己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找自己居住的地方。
(3)通过地图和现实距离比较感知祖国地域之大。
(4)认识地图四个不同的方位的名称。
3、运用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1)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片。利用带幼儿旅行的情境,让幼儿逐句学习诗歌。
(2)讨论:
a北方有谁的家?它给人们带来什么?为什么十月就飘大雪花?
b谁住在的南方?南方为什么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c在同一个时候,南北方的孩子在干什么呢?
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图片编成一首诗歌,题目是:《我们的祖国真大》
4、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片,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提问:你觉得诗歌有趣吗?什么地方有趣?
(3)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5、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朗诵诗歌。
(1)看着小图片,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边做动作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
幼儿在地图上寻找诗歌中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社会《美丽的祖国》教案模板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祖国是个美丽的国家,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手工制作装饰的活动,使幼儿知道初步理解“集体”和“合作”两个概念。
3、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在各地旅游的照片。
2《生日快乐》歌曲地图国旗图片祖国风景图各民族图片
3、的图片每组一张,各种颜色彩色纸一张、手工筐每组一个、胶水。
活动流程:
过生日――观赏图片――操作活动――活动讲评
活动过程:
一、过生日
1、在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请小朋友猜一猜“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
2.,知道祖国妈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
3、请个别小朋友介绍自己在祖国各地的照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图片。使幼儿知道祖国很大,有许多美丽、好玩的地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美丽的
1、请小朋友想一想祖国过生日了我们可以用怎样将打扮的很漂亮,(花和气球等)
2、教师示范撕的方法,并要求幼儿把碎纸放在手工筐里。
3、幼儿可撕花和气球,并贴在图片周围。
4、讨论:是谁把打扮的这么漂亮?知道集体是由老师和一个一个小朋友组成的。集体的力量这么大,是和大家的合作分不开的。
三、欣赏民族图片
1、欣赏藏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讲一讲。
2、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3、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
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课件,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 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 、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 、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问: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问: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4、多形式让幼儿学习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5、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结束环节。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
1、 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2、 可以延伸绘画活动《美丽的祖国》,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建议:为了让幼儿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我运用了课件和图片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孩子们先欣赏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只能简单说出图片上有什么,不明白其要表达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内容。我通过课件用"游泳与滑雪;围着火炉吃西瓜"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同一个时间发生。让幼儿初步理解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诗歌的内容比较抽象,让幼儿理解的内容很多,只能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中国分为南北方,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同一时间各自的气候和人们所做的活动是不一样的。随着孩子社会经验的积累,诗歌里的内容才能慢慢渗透在孩子的脑海里,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ppt中的中国的地图进入活动中,其次通过地图中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的手势方向,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还有游戏“找一找,说一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 妈,幼儿对于妈 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 妈上,对于祖国妈 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 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我们的祖国真大》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话语描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诗歌运用比喻与对比的手法,如冬爷爷与春姑娘、雪花与鮮花、滑雪与游泳、火炉与西瓜等,勾勒出美丽、博大的祖国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大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要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博大是教学的难点。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从观察中国地图开始,说一说曾经去过的地方用了多长时间,通过距离帮助幼儿感知我国的广大:通过展示北方、南方的图片引导幼儿体会“冬爷爷的家”和“春姑娘的家”的不同,理解诗歌中所传递的南北方差异大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强大,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很大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通诗歌。
3、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北方各天的图片,南方风景的图片。
2 、中国地图、择情的音乐、教师自制小图卡一套(冬爷爷、雪花、春站娘、花滑雪、游冰、人们围着大炉吃西瓜)。
3、“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你中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了解中国地貌,感知中国地域的广。
(1)出示中国地图,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讨论:中国地图像什么?你去过哪里?可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去那些地方的用了多长时间,通过距离的远近,初步让幼儿感知我们的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根据地图上不同的颜色,找出祖国的海洋、高山、河流、陆地等的位置,感知中国的地大物博和资源丰富。
2、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播放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师完整朗通诗歌。提问:我们的祖国很大,北方是谁的家?南方是谁的家?引导幼儿体会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都是一家人。
3、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诗歌,体会南北方差异,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1)出示北方冬天的图片,请幼儿欣赏诗歌第1段。提问:冬爷爷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下雪可以做什么?
(2)出示南方风景图片,请幼儿欧赏诗歌第2段,了解南方的气候特点。提问春姑娘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3)朗通诗歌第3段,引导幼儿体会我们的祖国真大。提间:在同一个时间段什么地方可以滑雪?什么地方可以游泳?人们围着火炉吃西瓜又是在哪里?小结: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的冬天来得早些,并且比较冷南方地区一年四季都是比较温暖、湿润的。
4、请幼儿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1)出示地图,师幼一起朗诵诗歌,边朗诵边请幼儿在地图相应的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2)引导幼儿用恰当的声音、表情、动作朗通、表现诗歌。提问:我们都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大家感觉怎么样?怎样朗朗能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
(3)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2-3页,采用轮流朗通、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朗通诗歌,激发幼儿朗通诗歌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祖国》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为了祖国》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杰出数学家华罗庚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毅然放弃在美国富裕、舒适的生活,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故事。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通过两个感人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独立阅读和略读能力,适当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认识“罗”“裕”“艰”等11个生字,学习应用多音字“华”。
教学准备
投影片,有关华罗庚、刘翔和杨利伟的图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分别出示刘翔、杨利伟等人物图片)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华罗庚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他也是一位值得祖国骄傲的人物,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轻轻地翻开《为了祖国》这篇课文吧!(师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汇报交流。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注意纠正字音)
三、朗读理解,质疑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华罗庚作为著名的数学家在美国可以享受富裕、舒适的生活,他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呢?
2.同桌互动,交流自己的看法。
3.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集体交流。
4.学生质疑,共同解决。
5.快速读课文,找出华罗庚说的话。(师指导朗读,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赛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
6.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认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为了祖国”呢?
四、识字
1.学生自读生字后,同桌间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全班汇报。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
五、扩展延伸
1、交流在外国的中国科学家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
2、课内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为回国而斗争》一文,读后回答文后问题。
3、课外阅读《我是中国人》《梅兰芳蓄须明志》两篇文章。
《我们的祖国真大》幼儿园教案通用 篇7
目标:
1.从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重点:
学习诗歌。
难点:
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准备:
1.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天气预报视频。
2.有观看天气预报的初步经验,布置好动态天气预报中的材料。
过程:
1.出示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是什么?
我们的地图像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我们在江苏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2.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播报天气预报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1)师:你们看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今天给我们播报了一段什么天气预报
(2)教师朗诵诗歌
3.幼儿学习诗歌
(1)回忆诗歌内容,教师逐一出示图标。
(2)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3)幼儿看图标学习朗诵、记忆诗歌
4.通过提问让从幼儿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1)师:我们都看过了天气预报,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呢?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个时间温差那么大。作为人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我们的祖国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温暖,而在北方,现在就开始下雪了,很冷很
冷,因此在同一个时候我们的祖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我自己》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通过孩子的进一步的示范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进行进一步的提示鼓励宝宝大胆做画。
活动目标:
1、感受假期的快乐,愿意绘画自己。
2、能够大胆做画,感受乐趣。
活动重点:
进行绘画
活动难点:
能够画出五官
活动准备:
纸、范画
活动反思:
一、出示小兔吸引宝宝的兴趣
1、你是怎样过新年假期的?
2、在假期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用画笔画出来,看看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进示范
1、提出问题,幼儿自由发言:你长得什么样?圆圆的大头上面都有什么呢?
2、请幼儿尝试进行范画。
3、教师幼儿的情况给予重点的讲解。
三、幼儿进行绘画
1、将自己的头画的大一些,画在纸的中间
2、把自己快乐的表情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小班音乐课教案《我爱我的幼儿园》 篇10
活动目标
1、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并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听前奏整齐演唱。
2、乐意参与集体演唱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我爱我的幼儿园》音乐CD。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你的好朋友是谁?大家在幼儿园干什么?”
(2)“和朋友在一起,快乐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
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大家一起真快乐”,如:抱抱、亲亲、拉拉手等。
2、教师示范演唱,最好是清唱,便于幼儿听清楚歌词。
3、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根据幼儿情况,选用分句和整句教唱两种方式学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要大声喊。
(2)在基本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提示幼儿演唱。
(3)边演唱边做各种快乐的动作。如:按节奏拍手,互相抱一抱,拉拉手等。
《我的祖国》教案 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唱新歌效率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