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语文园地一》教案(5篇)

时间:2023-09-19 14:14:43 教案大全

《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字、诗词、写字,积累;以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运用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春天的美。

5、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利用形声字声旁(“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2、口语交际、展示台。

3、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观察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播放动画,激发兴趣,学习生字,发现规律)

(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让其主动学习,探讨发现。)

1、 播放动画片,引发学生注意:

⑴ 你们听,它在说什么?

⑵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乐乐,快乐的乐。我今天又有了新发现,你想知道

  我发现了什么,是从哪发现的吗?那我们就共同走进《语文园地一》,你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的!

2、 播放“我的发现”中的字词,激发学生研究、探讨、发现的欲望:

⑴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字我都认识,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学会的吗?

⑵ 小朋友,你们如果能认真观察,反复思考,不仅能学会这些字,而且还能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3、探讨研究,发现规律:

⑴ 你们反复读字和括号里的词,一定会发现规律的。

⑵ 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研究。

⑶ 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

⑷ 小组合作,探讨研究。

⑸ 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4、归纳升华,形成方法:

⑴ 这两种识字方法分别“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

⑵ 回忆学过的哪些字可用这两种方法学习合适。

5、出示“我会认”的字,并让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6、用所学的生字与熟字组词,让学生认读。

  评析:本环节,采用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仿佛动画中的人物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学会“我会读”的词语。

⑵ 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词语。

2、“我会写”:

⑴ “我会写”的句子,注意拼读,明确是什么句子之后,再想一想,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并调动学生写句子的积极性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⑵ 每人写一写积累中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3、“读读背背”:

⑴ 先自己读,扫清字词障碍,巩固本组新学的生字。

⑵ 熟读短文,说说写的是什么。

⑶ 熟读成诵,不要唱读。

  三、布置作业

1、 从生字表里找一找,哪些字可用“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你又有新发现吗?

2、准备春天的歌、诗、画、你找到的春天的纪录。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说一说,上节课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2、读字词,并谈一谈这些字的特点,用那些方法学习好。

3、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

  二、引导学生,口语交际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又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像个调皮活泼的小姑娘她走到哪里都会变得美丽充满笑声,她每天都和我们玩捉迷藏!小朋友,你们找到春姑娘了吗?在哪里找到她的?

1、交流“我找到的春天”:

  提示:

  听到的春天:

  春天的声音。

  看到的春天:

  山、水、树、花、草、虫、鸟等变化。

  闻到的春天。

  摸到的春天。

⑴ 分组交流。

⑵ 小组汇报。

⑶ 补充资料。

2、交流“我画出的春天”:

⑴ 寻找你想交流的伙伴。

⑵ 认真地向伙伴讲讲你的画的创意。

⑶ 评选最佳作品。

⑷ 获奖者介绍自己的画

3、交流“我爱唱的春天的歌”。

4、交流“我写的赞美春天的小诗”。

5、诵读“我喜欢的诗”。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寻找春天。

2、把你找到的春天写下来。

【教学提示】

  教学“学习园地一”应注重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语文的情境。如第一课时的课件小明的形象的出现,都为学生愉悦的自主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创设了情境。教师应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搭建学习探讨的平台,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展而教,实现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⑴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⑴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⑵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⑴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⑵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3、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重点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难点

  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借助教材中4位小伙伴的话,回顾本单元学过的4篇课文,总结归纳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自读例句,引导学生发现例句在句式、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在仿写中加以运用。

  3、日积月累

  多种形式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交流,习得方法

  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梳理阅读方法。

(1)教师引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么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课件出示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指导梳理:小伙伴用了哪些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回顾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指名学生读,老师归纳:第1课《古诗三首》都是运用想象来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课件出示《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2课《祖父的园子》时,从课文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到第3课《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怀乡之情。

(4)课件出示《梅花魂》第13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4课《梅花魂》,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外祖父赞美梅花精神的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4、全班交流汇报。

  5、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交流平台告诉我们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以上4种方法外,你还学会了什么方法?(同桌互相交流)

  6、教师总结: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大家用情朗读,从字里行间慢慢体会,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就一定能体会到作者心里想要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交流平台,明确交流的主题,围绕交流主题回顾本单元课文学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掌握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板块二句段运用,学习表达

  1、读中悟写。

  课件出示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指名学生读,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

(2)引导发现: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预设:

①围绕一个中心词写。

②采用排比句式。

③从几个不同方面来写同一情景。

④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仿说练习。

  观察这两个排比句,它们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写排比句,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句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而且每个分句都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课件出示

  选择下面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冷静辣忙吵快

  4、我们以“冷”这种情景为例,要有三个相同的句式,要有一部分字词相同。

  课件出示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冷得,冷得,冷得。

  5、指名学生用“冷”这种情景说排比句。(学生自由发挥)

  6、请同学们在剩下的5种情景中选一种情景说一个排比句。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7、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排比句)

  8、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运用排比句说一种情景。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使用排比句。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读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排比句。抓住排比句的特点,以“冷”这种情景为例仿说一个排比句,再放手让学生用剩下的5种情景说排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2、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表达,学会运用

  1、自由读下面的语句,想一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2、全班齐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这3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同桌自由交流)

  3、指名学生回答。(这3段话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这段话除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4、第一段话的仿写最难,要运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

  课件出示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比不上。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照样子说一说。(同桌自由交流)

  5、把交流好的句子写在语文练习本上。(学生自由练写,老师相机指导)

  6、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句子。

  课件出示

  在奶奶家吃饭也好,在外婆家吃饭也好,在酒店吃饭也好。对比之下,我觉得这些饭菜,无论如何比不上我妈妈做的饭菜香。

  7、请同学们再选择剩下3句话中的一句,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也比不上。

  虽然,远比不上,但。

  再没有,——也不再。

  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自由练写对比句。(老师相机指导)

  8、同桌互相交流写好的对比句,听取同桌意见并修改写得不够好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并修改)

  9、展台上展示写得很好的对比句。(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10、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对比句。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习作中恰当地使用对比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例句,观察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对比句,以第1句话为例仿写一个对比句,再放手让学生仿照剩下的3句话写对比句,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板块二熟读成诵,积累古诗

  1、谈话导入诗题。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出门在外,最牵挂儿子的就是母亲。下面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孟郊去感受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板书古诗题目,齐读古诗题目。(板书:游子吟)

  2、理解诗题。

“游子”是指出门在外远游的人,游子吟是指出门在外的游子有感而发写下的感叹。这首诗写的是长年出门在外的孟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师范读古诗。(课件出示《游子吟》及节奏划分)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解题目、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6、学生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7、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古诗的情况。

  8、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9、老师在配乐中诵读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诗文中的情景展开想象。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指名学生回答)

  10、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11、同桌间比赛朗诵古诗。

  12、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设计意图】

  以读为主,自读自悟。汇报交流自学成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朗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诵古诗。熟读成诵,背诵古诗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天都有那些美丽的景色。

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说的话。

3、能把自己想到的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教学重点〗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说的话。

〖教学过程〗

  一、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找春天,好吗?

  二、小组讨论:

  春天在哪里,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跟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

  四、把你找到的春天,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五、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画了些什么。

  六、评一评谁画的好,谁讲的好。

  七、关于春天的歌,你会唱那些?可以唱给大家听吗?

《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5

  ㈠、导入

  语文园地是小朋友学习语文的乐园,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走进去,去玩一玩、学一学吧。

  ㈡、我的发现:运用反义词认字

  1、投影出示“我的发现”及六组反义词。谁来读题的要求?

  2、小朋友来比比看,谁的眼睛尖、脑子灵,你小声地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出示词语:高、胖、明、忙、美、新,跟老师对对口令,行吗?

  4、可是,小朋友认识这几个词的反义词吗?赶快认识它们吧。

  5、我们来跟反义词一起玩吧。领学生做找朋友游戏。

  6、我还想到一种玩法:我能用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说话,比如:“小林的个子很高,小松的个子很矮”,你能这样做吗?

  7、小结:真能干,我们又认识了一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你喜欢用这种方法识字吗?

  8、补充其它的反义词:“真”、“笑”、“早”、“香”、“远”、“饱”、“厚”

  ㈢、我的发现:读由“打”字带出的词语感知:“打”有多个意思

  1、出示词语“打”,做一个动作表示它的意思。

  2、“打”字是个喜欢交朋友的字,瞧,它的朋友真不少,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

  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带有“打”字的词语。

  ⑵、再来做一做词语中“打”字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3、在这些词语中,“打”字可以换成一个另外的什么词?

  4、“打”字还可以跟那些词语做朋友呢?

  ㈣、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字母表

  1、出示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这是你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2、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这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