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比长短、高矮》教案6篇 比长短高矮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04 09:59:34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比长短、高矮》教案6篇 比长短高矮教学反思,以供参考。

《比长短、高矮》教案6篇 比长短高矮教学反思

《比长短、高矮》教案1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3.《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比多少》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这四个词描述两个数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需要进行一些铺垫,所 以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小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多少关系,但是这里我没有进行挖掘,而直接进入新课。如果我这里板书一下 “多” “少”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棒之间的比较,学生也许就能更好的掌握。

  还有最后摆花片这个环节,我发现有的孩子没能很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我要数学语言进行锤炼而且还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比长短、高矮》教案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2、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1)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师板书)

  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3、练一练 (1)直接比较

  第16页的第1~5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曲直。

  (2)游戏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学生一看,就叫:“不公平。”教师马上问:“为什么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4、间接比较

  (1)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予以肯定。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先不说对错,用实物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选择。从而渗透优化思想。

  (4)绳子图

  此题很明确,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5)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

  5、总结全课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非常好,观察很仔细,人人都像小柯南。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的事物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学会很多知识。

  “高矮长短”教学设想

  “高矮长短”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和教材特点,我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其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是本课重点。

《比长短、高矮》教案3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身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同学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俺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同学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俺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身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考虑:(同学评价)

  A:让两个同学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同学踮着脚)同学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同学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俺评价。

  2、同学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4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比长短、高矮》教案5

  使幼儿通过比较来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并能按高、矮排序。

  比较区别物体的高矮。

  明确必须在同一平面比较高矮。

  讲解法,实践法

  第一课时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知道哪个高哪个矮或是一样高,能按高矮排序。

  学会区别物体的高矮。

  知道在同一平面内比较高矮

  投影、米尺、挂图、自备学具。

  一、导入:

  谈话: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举例子、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1、比较大小; 2、认识颜色。)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高矮。(板书)

  二、新授:

  1、目测高矮。

  引导学生观察,运用此比较物体的方法,目测判断,训练、培养学生比较高矮的能力。

  方法:

  抽出两组学生进行比高矮活动。(教室前面)

  (1)两个同学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

  (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提示:(指名)说说比较高矮是要注音什么? 【注意: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讲解要求:比较时——比较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不能垫脚。其余学生目测比较高矮。

  2、指导学生观察挂图。

  1)想一想:哪只长颈鹿高?哪只长颈鹿矮?

  ①方法:(1)两只比;(2)左边的同左边的比;(3)右边同右边的.比;(4)左边的同右边的比;(5)右边的同左边的比;

  ②高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矮的长颈鹿与树比,哪个高哪个矮?同桌的相互说一说。

  指名说——大家评价。(大长颈鹿比小长颈鹿高,小长颈鹿比大长颈鹿矮)观察挂图

  2)想一想,说一说:哪个瓶子高?哪个瓶子矮?

  互相说一说。(大绿瓶比小白瓶高,小白瓶比大绿瓶矮。)

  3、活动:自选伙伴,比高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求:每个学生可以选甲、乙两个同伴,分别与他们比。

  并说出:我与某某比谁高谁矮;(训练学生口语能力)

  1)自由结伴比,并说一说。2)指名小组到前面说一说。

  练习目的:通过此练习,让学生体会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会得出同样一个“我”有时“高”,有时“矮”的不同的比较结果。

  三、指导练习:

  游戏:排队——看看哪个组排得对?

  要求:各小组到教室前面由矮到高排队。比一比,哪组排得对,排得快?

  练习1:打开书第6页,观看书中六个小朋友排队的图,讲一讲哪个小朋友排错了位置?他们应该排在哪里?你帮他行吗?(从高到矮)

  练习2:各小组同学打乱顺序排列进行排序游戏,说一说。

  1)如果从高到矮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2)如果从矮到高排序,应该怎样做?看看有没有站错的给他纠正过来。

  练习的目的:从实物到抽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活动。

  四、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对你的生活学习有帮助吗?(表扬、鼓励)

  五、作业:练习比较高矮。(注意说完整话)

  1、比 长 短

  2、学习用重叠和目测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说出哪个长,哪个短或一样长。

《比长短、高矮》教案6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