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3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后反思,以供参阅。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篇幅虽然短小,但情节曲折。写了一位国王用种花的成绩选未来国王的事。当孩子们都手捧鲜花来到国王面前的时候,国王却选中了一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因为国王发的花籽是煮过的,又怎能生长呢?只有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最诚实的。文章篇末方点明迷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读后深受教育,明白诚实是最可贵的品质。
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三个方面的设计:
第一,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启发了想象,使学生在读中发展了思维,既积累了词语,又得到了情感的教育与熏陶。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进行口语训练,指导学生“读、写、说、演”的训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触动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
第三,较好地体现了低年级教学的趣味性。我注意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大量的时间都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识字交流,教师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去点拨。
这节课孩子们不仅交流了识字方法,读通读懂了课文,还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将成为他们今后努力学习的宝贵财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2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叙述的是国王想挑选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继承人,于是他用一个特殊的方法: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最后,被选为继承人的却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因为国王的花钟是煮熟了的,因此,熊日是一位诚实的'孩子,所以能够被选中。本文篇幅较长,情节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说读完课文,你认为文中哪些部分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学生读完课文后,同位之间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对于手捧空花盆的熊日为什么能被选为国王的继承人,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于熊日和其他小朋友的对比学生不一定能抓住,因此,让学生再一次通过朗读感悟熊日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则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学生对于其他小朋友捧着的花盆的样子和熊日的作对比,以及让学生猜一猜其他小朋友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是什么样的心情做以对比,在接下来的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熊日和其他小朋友的做法是怎样看的?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又让学生结合日常实际,说一说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将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感悟诚实的可贵。
本课在教学中,朗读训练比较到位,但是对于本课的生字的学习时间上有些仓促,尤其是指导学生对生字的观察不够细致,其实,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想当然的降低难度,尤其是对于程度略低的同学,更要留足时间,积极鼓励,争取他们的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懂得诚实最可贵,让学生也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作了如下设计:
1、指名朗读,评议。
2、认写“分”字。提示:不能把“八”字写成“人”字,下面“刀”不能写成“力”。
3、通过本段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的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观察插图,体会雄日培育花种的专心。
4、朗读课后“读读想想”中的两个句子,体会“十分”的意思及用法。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雄日培育花种的专心,从中知道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并理解“十分”这个词语的意思,能够用这个词语说句子。我觉得一年级的教学在分析课文上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只要让学生不断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意思,并能学会句子的运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