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时间:2023-07-10 11:30:50 教学反思

  【简介】在教学反思《草虫的村落》这个主题下,我深入思考了如何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奇妙之处,并激发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保护的意识。本文是热心网友“zwxg601”整理的《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共10篇),以供借鉴。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1

  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极其准确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完美情操,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洋溢着的生活气息。这篇课文我是第一次教,所以自我做了认真的准别,阅读文本,熟悉教材,设计合理有效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想象、拟人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草虫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感受到这奇异的、灵幻的、欢乐的世界,这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不足之处学生读文时感情不够充沛,缺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只限于对文字的了解缺少探索精神,今后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热爱自认、热爱生活、不断创新的精神。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2

  我在初读课文《草虫的村落》就觉得有趣,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远方亲戚,音乐家,工程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这篇文章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果然,大概学生天生对小虫感兴趣,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充满了热情,也追随着作者的目光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草虫的生活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文章末尾,作者写到:“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于是问学生,作者在这村落里还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们有什么职业,都在干什么呢?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你可能看到的一种或两种小虫。由于前面感悟的到位,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厚,他们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写,后来的小练笔都还不错

  在交流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网上优势,结合文本语言,边交流边朗读一些语句,相机理解一些词句之意。他们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中领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使课堂教学建立在语文实践的基础上,完全跳出了烦琐的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上自己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3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童话式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似乎同作者一起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1、透过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

  引领学生走进 “草虫的村落 ”,让孩子们领略在虫虫世界里的宁静:鼓励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有学生找出“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学生认为这是昆虫世界的分工非常的明确,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小虫子是哨兵,他们在认真地站岗,防止外来敌人的入侵;有的小虫子是厨师,他们在做着香甜可口的美味的饭菜;有的小虫子正在摆放椅子,让大家有条不紊的入席就餐;有的小虫子正在教大家碰到意外情况如何机智地脱逃……他们和昆虫一个家,他们能做到的,小虫也能做到。

  2、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有学生喜欢的句子是: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震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不仅喜爱虫子,而且赋予它迷人的天赋,这种境界只有在“忘了世界,忘了自己”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出来,所以文章在阅读时一定要用心感受,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下文的铺垫,更可能是感情的升华。

  3、在段落中理解词语

  花色斑斓、驻足痴望、熙熙攘攘等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句不难理解,我让学生去思考什么时候街道上的人是“熙熙攘攘”的,学生能结合集市、过年、元宵节等节日去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想象村落里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的在干什么,不但丰富文本,而且使学生理解的更深刻。

  4、在读中落实目标

  如,对“傲然”、“左冲右撞”、“寒暄”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对“寒暄”一词处理,通过师生间的“打招呼”来体会含义,通过课件演示来解释词义并关注字形。“寒暄”的“暄”在本课不是生字,可“暄”字是“日”字旁,这是成人都容易写错的。 “寒暄”的“寒”,表示天气冷;“寒暄”的“暄”表示天气暖,所以它是“日”字旁。学生对“寒暄”的理解深刻到位。

六年级《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4

  这是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童话式散文。文章中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生动、活现的草虫世界展现给了大家。这样神秘的村落,这样奇异的世界,只有自己视为小虫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学习中充满温情与友爱,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平等和宽松,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5

  郭枫的《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富联想和想像的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了小甲虫以生命、美丽和智慧,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起初,我在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被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所折服,可不知道我的学生们是否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呢?他们是否也能体会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来吸引学生,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之中,我进行了预设:“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使学生懂得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最后要求学生带着遐想朗读课文。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后的小练笔,进行练笔,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小动物,也来一次奇异的游历。

《草虫的村落》的教学反思 篇6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具体如下:

  (1)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特感受。这也是教学本课的重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试着引领学生走进“草虫的村落”,让孩子们领略在虫虫世界里的宁静:其中有英勇的游侠,有俏丽的少女,有它们的远房亲戚,有音乐演奏者,有智慧的建筑设计,更有一群群勤劳的“村民们”……引领学生感受虫虫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品读感悟文章中,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

  1 .在读中落实目标。比如,对“傲然”、“左冲右撞”、“寒暄”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对“寒暄”一词处理,通过师生间的“打招呼”来体会含义,通过课件演示来解释词义并关注字形。“寒暄”的“暄”在本课不是生字,可“暄”字是“日”字旁,这是都容易写错的。老师说,同学们,“寒暄”的“寒”,表示天气冷;“寒暄”的“暄”表示天气暖,所以它是“日”字旁。学生对“寒暄”一词将终生难忘。

  2 .在读中凸显形象。比如,通过体会“傲然”、“左冲右撞”等词语,来凸显“英勇的游侠”的形象,通过猜测这只娇小的甲虫和游侠之间会是什么关系,来凸显“娇小的甲虫”的形象。

  3 .在读中建构情节。老师说,这只游侠,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究竟是为了干什么呢?老师问,谁能告诉我,这只游侠急急忙忙回村子是要干什么呀?原来,是家中有一只娇小的甲虫在深情地迎归。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7

  《草虫的村落》是台湾作家郭枫的一篇文章。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者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来突破重点,效果明显。

  文章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可以让学生先合理地确定它们的关系,然后抓住“意味深长”一词大胆地联想它们的心理活动。又如: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抓住“驻足痴望”想象它们的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在体会作者是如何用联想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同时,自己也在大胆地想象。

  下面的这个片段就是一个孩子的小练笔:

  夏日的早晨,我起了个早,快步来到楼下的草坪上想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低头一看,发现长了一身腿的蜈蚣已经在锻炼了。这家伙仗着腿多,跑起路来轻快灵活。这时,一只早早起来寻食的蚂蚁路过这里,蜈蚣装着没看见,一脚从蚂蚁身上踩了过去……可怜的蚂蚁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弄懵了,愣了足足有五秒钟的功夫才反应过来,拖着一条折腿一瘸一拐地往回走!我的好奇心被激发了,目光不由得随着这只蚂蚁游移……大约两分钟的功夫,这只蚂蚁消失在一撮草丛中不见了,不一会儿一群蚂蚁出现在我的眼前,领头的是一只个头较大的黑蚂蚁,像是这蚁群中的小头目,他们要去干什么?我悄悄地尾随着……天啦,映入我眼帘的不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大蜈蚣吗?此刻,他正懒洋洋地躺在草影下睡回笼觉呢,只见蚁群一拥而上,紧紧地围住了那只骄傲的先生,这次偷袭很成功,未损一兵一卒,蚂蚁们抬着战利品凯旋而归!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8

  本组课文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是让学生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这是一篇特殊的游记,不是写草虫村落的自然风光,二十写草虫村落的村民们极富人情味的生活。在作者眼里,草虫远行者也想急切地回到温馨的家;它们也需要艺术享受;他们也需要不停地劳动……。作者把草虫们的生活写的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我们应该一边让学生从作者文笔间感受草虫村落的奇妙,一边再从奇妙的草虫村落中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所以,我首先让学生为草虫村落场景设计小标题,让学生明确草虫村落的村民们都在做什么,然后再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进一步细细品读,从而感受到草场世界的奇妙,体味作者的观察力与想象力。五个场景的出现,前三个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他们读得认真、体会深刻,我只针对重点词语作点拨;后两个场景学生没有自发提出,所以由老师引出,通过合作读、默读、填表格等形式完成学习理解任务。这样避免学习形式的单一,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学文过程中,学生已经体悟到了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丰富的想象,所以在总结时就水到渠成了。在练笔时,学生自然会仿照作者的表现手法去写。这样,教学的重点突破了,写作成文也变得容易了。

  课外延伸部分,我引用了《昆虫大战》中行军蚁的故事,意在激发学生探索的责任的兴趣,这为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课堂教学也有不足,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够理想,课堂质疑几乎没有,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应该特别注意。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9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充满人文气息的童话式散文。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初读课文,我也被文章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深吸引,仿佛也跟着作者的思绪,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旅行。太有意思了!我想学生一定比我还要喜欢这篇课文。果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好奇地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也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在品读课文思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中感受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南国的少女,远方亲戚,音乐家,气象员,工程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同学们饶有兴趣、不厌其烦地读着,在一遍遍地朗读中好奇、惊喜、感动,为这一只只勤劳、勇敢、智慧的小甲虫,也为这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其次,我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学生很快抓住“灵泉”、“音韵”等词语,体会到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是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可见想象多么丰富。还有的学生从“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独特的感受,感受到作者对甲虫的喜爱之情。还有作者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作南国的少女,逗得粗壮的小甲虫们驻足痴望。这写得太有趣了,让学生回味无穷。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因此,学完课文后,我一定会布置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里。没想到,这篇课文里的很多句子在学生的习作中竟然会高频率的。出现。例如“我又躺在田野里(改成床上),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愿牵着你的手,一起的草虫的村落里(或某个地方)去散散步。”等等。可见,这篇课文真的走进了学生心中。最后,为了让学生在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中引起共鸣,培养其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我布置了课后的小练笔。学生兴趣浓厚,文思泉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独特的感受,向我们展现了一颗颗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童心。

  这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贴近学生的心灵,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呈现出一个精彩的世界!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10

  初读《草虫的村落》一文,我就觉得十分有趣。这是一篇极富联想和想像的课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来描写: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远方的亲戚、音乐家、工程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盎然,使人读后,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乐而忘返的感觉。

  我想这篇文章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果然,大概学生天生对小虫感兴趣的缘故,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充满了热情,也追随着作者的目光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草虫的生活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在解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的学生抓住“又”字说作者肯定经常这样来观察草虫;有的学生抓住“躺”字说作者看似悠闲,其实在动脑筋;有的说在静谧中观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惬意。于是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样地躺着,姿势会有哪些。学生就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躺成一个“大”字;有的说手托着头,翘着二郎腿;有的说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说趴在地上,托着下巴,翘着小腿……在学生的叙说中,发现他们仿佛真的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丛中,看喜欢的小草虫。

  本学期的第一次课堂小练笔,在学生感悟文字,体悟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对学生没有一点负担,反而是轻松上阵,一蹴而就。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加上自己练笔,知道了动物、小虫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爱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对学习文章的表达也更感兴趣了。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