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合集3篇】

时间:2023-10-20 08:09:39 教学反思

  【前言】下面是热心会员“qj2803”整理的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合集3篇】,供大家参考。

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

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 篇1

  《练习2》的“语文与生活”要求学生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种农具在现在的农村里已经很少见了,不要说孩子们不认识,就连我们做老师的也很陌生。于是,课前,我也是做足了功课,从读音到功能,到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中,按照书本上的思路,先从读音开始辅导,因为有了之前的预习,所以读起来不是很难,不过对个别的孩子来说,“耙”总会读成“pá”,通过多次个别正音,学生们基本都能掌握。在了解各个农具的功能时,也有不少学生记不住,比如“耧”、“木犁”的区别,“锄头”和“镰刀”的区别等,通过出示图,并抓住农具的某一部位,学生逐步掌握。后面的读诗句,说加点词语与什么农具有关,也是个难点,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

  特别是“童孙未解供耕织”这句,学生总认为此句中的“耕”是锄头的意思,通过讲解,展示图片,学生加深了对“木犁”的印象。

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 篇2

  在做思考题的时候,我首先问孩子:谁比谁多付8 角钱?对此孩子的判断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通过观察汉字发现的(他、她),还有的是通过买的练习本的数量来判断的,这两种判断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从数学思维来看,我更倾向于后者。

  接下来我就让孩子自己思考该怎么解决,答案是千奇百怪。在反馈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方法是对的,但是解释的却不是很清楚。于是,我设置了一下2 个问题:为什么小男孩要比小女孩多付8 角钱?这8 角钱是几本练习本的价钱?通过这两个问题孩子的思维一下子就清楚了:8 角钱买了2 本练习本,每本就是4 角钱。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孩子把单位写成“元”,开始我不能理解,后来细想这也许跟孩子的生活实际有关。现在文具商品的单价几乎都是以“元”做单位的,哪还有几角钱的,除非去大市场批发。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应该是凭着自己买文具的经验顺手就添上了。

二下练习8教学反思 篇3

  谈习作教学的幸福感——写在一次学生朗诵会之后

【情境回放】

  那天,刚好上到苏教版小语五上练习5的《诵读与欣赏》,在指导学生欣赏完诗歌《边疆小夜曲》之后,我让同学们根据此练习的要求-----“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越读越有味。先自己练,再走上讲台当众朗诵。朗诵时要注意表情,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比一比,看谁朗诵的”做好朗诵展示的准备。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以自愿展示的原则,召开班上的朗诵展示会。

  为了确保朗诵的实效性,保证人人参与。我引导学生再次的审题,共同归纳出评价的几条标准,并要求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全部做好评委工作,并进行当堂点评,以提高其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

  我先请第一组愿意展示的学生上台。同学们心理斗争很激烈!挣扎!(其实,这就是我要的效果!)终于一组十二人只有区区1男2女做出了勇敢的抉择,上台展示!

  我说:没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你们是最棒的!人生总要有第一次,总要敢于把握机会,挑战自己,展示自己!你们是强者!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台上的三位同学顿时腰杆挺直了不少,台下第一组没上台的同学开始有些叹气,大概是后悔刚才的选择。其它马上就要轮到的几组同学心理活动也很复杂!(我暗自窃喜)

  朗诵(男生用书挡着脸,1女生声音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另1位语速快的不行),终于完了。

  随机抽了几个学生评委围绕指标进行先优后建议的点评。

  到我时,我问他们每个人: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

  我说:是呀,因为紧张所以影响了你们的发挥。不过每个人第一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再来一次你们肯定会正常发挥。你们瞧,他们多么善于学习,会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掌声再次响起!)

  我说:下面轮到第二组了!愿意展示的请上台!

  话音未落,“蹭蹭噌”12人一组先上来了7个人,当第8个人也站起来的时候,教室自发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是我们班学生公认最不聪明的人!

……

  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给所有的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作文,就写一写这堂课你的所见、所思、所感,题目自拟!(这才是我此次开朗诵会的真正目的所在!)

  学生欢呼雀跃!

【教后反思】

  第二天,我静静地拜读着同学们的大作,心中很多的感动:每个人此次作文的完成质量都比原先的要高很多。文从字顺,真情流露,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如此的细致、如此的惟妙惟肖!仿佛昨天的情境再现!

  究其原因,只不过我创设了一个场景,让他们参与其中,有了体验,才有话可说!才乐于表达!情初所以辞发!

  试想,为什么平时学生会觉得作文难?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何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难才怪?

  因此,要想我们的习作教学能让学生充满幸福感-----喜欢习作,乐于表达。教师就应让我们的习作教学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

  正如巴金所说: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