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合集6篇】

时间:2023-12-27 13:10:54 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4、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准备

  1、放大课文一、二幅插图。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cai课件。

  3、安排学生社会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生活的市、县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来自哪里?(引导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多,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爱护我们共有家园——一地球。请把书打开130页。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讲述第一部分:共有的家园

  让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你认为目前地球的负担如何?

  等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后,教师出示放大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1)使用这些家庭用具、机器和车辆,各需要什么能源?(学生回答)

  (2)如果能源短缺,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交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能源会不会短缺与人口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师出示第二幅插图,让学生看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根据你所调查的事实,具体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教师边补充边板书:

  资源、能源紧张

  (板书:人口膨胀环境污染

  粮食问题

  师: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滥伐森林,学生看投影听录音“滥伐森林的恶果”。

  学生谈听后感受。鼓励学生从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捕野生动物、狂采滥挖矿产等现象广泛地谈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出示cai课件,讨论a、人类能否移居?

  b、移居星球,一万年后还会有何危机?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板书相关内容)

  学习二、三部分,让学生明白“地球日”的意义,知道怎样爱护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地球日”这一部分。思考后回答:

  (1)“地球日”是哪一天?(学生回答)

  (2)确定“地球日”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强调“地球日”的意义。

  板书:地球日4月22日

  三、本课小结

  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样爱护地球?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上结。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束教学。

  空间有限粮食紧张

  一、只有一个地球─────────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不

  资源有限水源紧缺能

  环境污染移

  爱护地球日4月22日居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说明文。这篇文章以题目贯穿全文,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地球的有关知识,而且能增强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打下初步基础。全文说服力强,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居住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从而使得“保护地球,势在必行”的观念深入读者之心,达到作者写作之初衷。另外,作者还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仅把地球的特点、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且说得准确、生动、形象,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词;学习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学习作者用词严谨,准确表达;

  2、学生能通过主线问题读书思考、交流,理解、感受地球的美丽可爱、容易破碎;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积累运用环保口号和标语。

  3、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产生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学习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老师刚才观察很多同学都在听老师准备的音乐,这首歌唱的是谁呀?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爱自己的妈妈。人类也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地球……都认为是地球。(板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地球有关的课文。(点课件)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出示:课前同学们读了课文,生字你都会读了吗?同座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2、刚才检查生字时有读错的字音吗?有:哪个字音读错了。没有:这个字音易读错,谁能读一下:(滥用)。

  3、这些生字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生字很像,有的时候容易混,我们用换偏旁组字并组词的形式来区分一下他们。(给1分思考。)指名快速回答。胁()以前还学过哪些字是月字旁,发现没有这些月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胁意思是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也和身体的有关。这些组词中哪些词一定与身体有关一定是胁字。其余都是十字旁的协。中国汉字真是有意思,字义与偏旁有关,其他这些字也是这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词语出示)快速读读课文,课文写了地球(和蔼可亲)和(容易破碎)两方面的内容?试着用上面的词语概括。汇报。用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借助主线问题自读思考

(快速浏览)当宇航员遨游太空遥望地球时也发出了几乎一样的感叹,找一找读一读。指读。“!”红色变为?,你们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为什么说地球太美丽同时又是太容易破碎了?)先来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地球太可爱了。(出示读书要求)

  2、重点句理解体会,学习说明方法

  重点句一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披着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的水蓝色纱衣,那是什么样啊?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想一想蓝色指什么?白色指什么?

  师:在太空上远望地球,大气层把地球装扮得就像裹着的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一样很美很美。谁能读出这种美丽壮观(先练习读,指读)。

  师: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幻灯片出示)也像老师这样批注到书上。

  3、师:地球的美丽壮观让人感到地球的可爱,还有哪些句子写出地球的可爱?

  预设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是直接抒发自己对地球的赞美之情。还有哪些是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预设2【只有…… 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可爱?列数字、作比较写出了地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因渺小而美丽,因唯一而美丽。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可爱。

  重点句二

【拿矿产资源来说,……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①矿产资源包括哪些吗?

  炊烟袅袅——地球把煤碳给人类供人们取暖

  汽车川息——地球把石油给人类为生活提供便捷

  大厦林立——地球把矿产给人类让人们住进高楼大厦

②时间长,资源宝贵、有限

  过渡:地球给了人类煤、石油、金属等矿产资源,使人类的生活很幸福。而这些都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读读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师要点拨,人的一生再长长不过百年,而等几百万年、几亿年——时间长,资源宝贵有限)

  强调:这么宝贵的资源地球慷慨地给了人类,你想对地球说什么?用一句话。

③无私、和蔼可亲

  过渡:是啊,地球太伟大了,地球不仅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什么?到60页4段找一找。

  地球太伟大了,地球不仅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还为人类慷慨提供了 ;;

……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无私可爱,资源有限。(举例子、列数字)

  过渡:地球把自已所有宝贵的东西都慷慨地给了人类,正像宇航员说的那样,地球太可爱了。(谁来读出宇航员内心真切的感受)

  4、(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学生读;老师读;齐读——伟大的母亲)预设:从你的朗读在中我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无私奉献;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平易近人;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这位母亲的伟大……

  师生:作者运用了什么(比方)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无私、可爱。

  5、请同学们一边看美丽的地球一边回忆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过度:(有感情慢慢地)面对这么可爱的地球,这么无私的地球母亲,你应该怎样地对待它?(板书:珍惜爱护善待)

  看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想?(生结合视频谈)

  6、请同学默读4-7自然段并联系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对待地球的写一写你的感受。(给足学生读书批画的时间)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母亲

  珍惜

  可爱 爱护

  善待

  第二课时

  一、预习反馈:

  1、整体读文回顾课文

  2、课文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出了什么?

  二、学习与训练:

(一)交流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

  组织学生学生自主交流。

(二)指导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训练的重点)

  第一层训练例子指导:运用书中的文字结合实际

  第二层训练例子指导:运用收集的资料结合实际(尝试运用说明方法强化表达效果)

  第三层训练例子指导:运用口号标语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三、总结:

  写读后感的方法及本课的说明方法

  读后感写法:

  题目:方式一:读《 》有感

  方式二:主标题(写作目的)

  副标题读《 》有感

  正文:一、介绍自己读的是什么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可以简单谈感受。

  二、找到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谈感受。

  四、练习、检测:

《能力培养》

  五、作业布置、下课

  预习下一课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母亲

  联系生活谈感受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

(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五、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4

  1.学会10个生字,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⑵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⑶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2、过程和方法:

⑴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⑵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⑶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读激,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情入境,乐学新知 1、出示课件:(录象:宇宙与地球)

  师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就是人类的家园地球。

2、地球,你还想怎么称呼它?(妈妈,摇篮。)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2、交流生字:

  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地球?”

3、快速阅读,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即宇航员的感叹)板书: 可爱、易碎。

  三、精读感悟,品赏悟情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下自己的疑问。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

⑴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好吗? 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句。

⑵抓住晶莹透亮这个词来想象地球的美,这正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愿意读给我们听吗?

⑶找到相同句子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补充,要敢于说我有不同的想法,我有不同的读法。

  生:水蓝色“沙衣”──很美 你读读。

  真好,谁还来读读,读出你的理解,你的感受。(好同学)⑷真美,我仿佛跟随你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引读。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⑸说起地球的美,你还想读读哪个句子? 生:第一段第二句。

⑹多美的句子啊,你想怎么读来抒发你现在的情感呢?自己试试吧。

  学生自读这句话。

⑺谁还来读读,读出你体会到的情感? 你为什么这么读,能谈谈吗?

  从你的朗读还有你的表情都有一般浓浓的味道。我看好多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课件:出示一、二句。)

  你们的朗读都让我陶醉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从地球的美感受到它的可爱。

⑻你们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⑼你觉得地球可爱在它的无私,可爱在它的慷慨。

⑽知道慷慨的意思吗?地球妈妈都慷慨的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谁能读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⑾你还知道地球妈妈向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交流资料)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丰富的资源,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慷慨奉献。

⑿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出示录像:

  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大镜,猎生物。发挥课件的情境功能,从领悟到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静态单一的课堂诸如了新鲜的火力,录象极具震撼力,它既是文本的拓展,又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与开课时课件所展示的地球美丽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⒀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看到那么好的树被砍伐了很难受。

  生:看到一股股黑烟,污染蓝色的天空,很心痛。师评:他们也熏疼了地球妈妈的心。生:我看到河水都被污染了很心痛。

  生:我看到了斧头砍在树上,就像看到地球妈妈的筋脉上。(同学们都受感染。)

⒁看到美丽可爱的地球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我们禁不住心疼、心酸,我们禁不住伤心落泪,我们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那句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课件出示这句话)⒂地球易碎的原因在哪呢?课文中写了吗? 再读读这一个自然段,大家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读第四段。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装修,做家具,使森林受到破坏。

  生:我看到了我周围的人都把旧电池乱扔,污染水资源。生:我看到人们买菜用塑料袋装,环境受到污染。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

⒃那你们怎样看待人类的这些行为呢?(可耻)这个词用的好,就用一个词来形容人类的行为。

⒄地球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婪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遍体鳞伤了。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易碎那句话。)

⒅同学们,宇宙不是大的很吗?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住哇。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⒆课文中是怎样说的?谁来读读这段话?你们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⒇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只能怎么做?

⒇说的太好了,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板书:保护地球,造福人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1、老师看同学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样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地球妈妈说的或是对人类、对自己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面。

  联系实际,提升情感,使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小练笔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2、把你写好的,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倾听你们心灵的呼唤。师评:地球妈妈听到了一定会欣慰的。

3、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真的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五

  小练笔

“人类啊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篇6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抓住说明要点(段意归并法)慨括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1、2自然段,抓住文中有关句子感受地球美丽、渺小的特点。4.体会文中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妙处,感知科学小品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生动形象性。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抓住说明要点(段意归并法)慨括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1、2自然段,抓住文中有关句子感受地球美丽、渺小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妙处,感知科学小品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生动形象性。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导入

  同学们,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已学过几篇,它们都是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个主题来写的。在学习中我们还发现这几篇课文的文体各不相同。《鹿和狼的故事》是一篇议论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一篇演讲稿,《青山不老》是一篇记叙文。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说明文,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查 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有几个生字词比较难写,我们来试着听写一下,我还想请几位同学上黑板来展示。

  和蔼 枯竭 滥用 威胁(快速交流,不一一打钩批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这篇课文像我们介绍了地球哪几方面内容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整体感知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小结概括方法,理清思路。板书:美丽(1)

  渺小(2)

  资源有限(3-4)

  无法移居(5-7)

  精心保护(8-9)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地球的美丽

  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美丽的特点。那请你默读第1自然段,划出能体现地球美丽的句子,想想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做上批注。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

(1)说句子,指出说明方法(课件显示),生初谈感受,怪不得要给纱衣加上引号。

(2)出示图片,进一步感受地球的美。

  你们看,这就是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怎么样?(3)句子比较

  既然“纱衣”就是大气层,我给句子做了这样的改动,你看看行不行?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大气层。

  生说理由

  师小结:是呀,用上纱衣,地球就显得更美,更有神秘感了,看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地球的模样便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谁来读一读,读出地球的美丽!(指名读)

  2.还有没有这样类似的句子?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交流句子,说明方法)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猜猜作者为什么把地球比作母亲、生命的摇篮?(理解“摇篮”的比喻义)

  小结地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体会打比方的好处。

  科学小品文语言特色小结:你看,才学了短短一段话,我们就读到了那么多表达生动形象的句子,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科学小品文(板书)在语言上的一大特色——表达生动(板书)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地球的渺小

  同学们,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地球是美丽的,第二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地球渺小的特点。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体现地球的渺小?作者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写的?同样的,请你做上批注。

  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1)生说句子,指出说明方法。

(2)6300多千米是多长?不对啊,这么长,为什么作者却说“只有”6300多千米?

(3)是呀,你们看:出示视频,星空图;生说感受。

(4)小结:在浩瀚的宇宙中,半径为6300多千米的地球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只有”就点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大小,多么准确的用词啊。(“只有”在课件中点红)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1)“扁舟”是怎样小的小船?(像一片小树叶那样小的小船)(2)形象的语言文字总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画面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在想象中,感受地球的渺小、可爱

(3)小结:看来,把宇宙比作大海,把地球比作扁舟,这样的打比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在宇宙中是那么微乎其微,3.理解“渺小”一词,感受总分段落结构

(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同学们发现没有,其实这两句话就是围绕哪一句展开的?看来这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先总说地球是渺小的,接着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表达地球的渺小,这样一写,把地球渺小的特点有条不紊地写出来了。

(2)说到“渺小”,你可以给它找个近义词吗?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来表现地球在宇宙中的大小呢?(生自由说)

  是呀,同茫茫宇宙相比,微小、细小这样的字眼已不足以表达地球之小了,作者唯有用表示小的程度更深的一个词——渺小。不得不再次感叹作者用词的准确。

(3)感情朗读:(指名读)

  同学们,现在谁能用朗读把地球渺小的特点表现出来?

  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壮观的,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却是十分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了,你想到了什么?(珍惜地球、土地资源有限??)

  是的,这也正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感受到内容。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1)

  资源有限(3-4)作比较

  无法移居(5-7)列数字 精心保护(8-9)科学小品文 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