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5篇(青春舞曲教学案例设计)

时间:2024-01-28 09:06:34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青春舞曲》教学设计5篇(青春舞曲教学案例设计),以供参阅。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5篇(青春舞曲教学案例设计)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从而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的音乐风格,提升演唱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鱼咬尾、重复的创作手法,并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鱼咬尾、重复创作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播放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来进行导入。

  老师设置问题: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内容都是表现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的?

  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归纳总结: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这个民族的人民能歌善舞,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舞蹈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这个少数民族有关的歌曲,它是用来告诉大家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的,这首的名字叫做——《青春舞曲》。

  (二)学唱歌曲、感受体验

  1、欣赏歌曲

  (1)老师设置问题:歌曲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2)以小组的形式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展示相关的谱例。

  ①引导学生先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创作手法的特征;

  ②再根据相关谱例,找出乐谱的写作特点,并尝试自由根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编创。

  (2)了解重复的写作手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思考,还有哪些大家熟悉的乐曲是采用了重复和“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进行创作的。

  3、学唱歌曲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

  (2)学生跟随视频音乐哼唱旋律(老师引导学生一边哼唱,一边用手拍击节奏)。

  (3)难点突破,注意情绪和节拍的准确掌握,要演唱出活泼、欢快的乐曲风格。

  老师设置问题:你们认为哪个地方不太好唱?

  学生讨论回答

  (4)播放音乐视频,学生体会旋律的旋律特点,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

  (5)老师将难点范唱,学生模唱。

  (6)学生随视频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1、观看相关的舞蹈视频,学习具有浓郁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舞蹈创编,并能够为歌曲进行伴舞。

  3、小组分别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同学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并对各个小组的表演做出评价。

  (四)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旋律的创作手法——鱼咬尾、重复,并且能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其他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歌曲,下节课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2

  教学课题:

  《青春舞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欣赏

  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

  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 教师用卡拉OK形式范唱歌曲,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击拍。

  2、学生试填歌词

  3、练唱美丽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处(放慢速度唱准) 练唱别的那呀哟 别的那呀哟 处(“别”字语气要加重)

  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 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 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 拍的韵律感

  四、表现与创造

  1、讨论和练习 节奏组:

  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 演唱组:

  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设计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阶段

  1、听一听《金梭和银梭》 思考:

  与《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处? (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 2、布置课后作业:

  为《青春舞曲》创编一段歌词。

  3、介绍王洛宾及其作品:

  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执着地热爱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大家熟悉的有:

  《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歌曲)

  六、结束部分(背景音乐《青春舞曲》演奏版)

  1、小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欣赏了几首优美动听的西部民歌,实际上,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多少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已经投身在大开发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异。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同学,能立足现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2、下课礼仪

  七、学生在《青春舞曲》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xxx歌曲《青春舞曲》的学习,能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xxx音乐魅力。

  3、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学唱《青春舞曲》,掌握xxx音乐独特的x.xxx节奏。

  教学难点:

  歌曲《青春舞曲》的学唱及维吾尔族舞蹈律动风格的体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课题和歌谱图片、黑板、电子琴、小鼓、学生自制沙锤,xxx帽

  课前律动:

  利用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教学生一个xxx舞步。重温“亚克西”的意思。

  1、说说“亚克西”的意思。

  2、随着音乐跳xxx舞蹈的舞步,在最后摆一个造型高呼:“亚克西”。

  一、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亚克西

  生:老师:亚克西

  一、简介并导入歌曲

  1、刚才我们用我国哪个地方的方言打招呼?(xxx)说起xxx,大家都知道那里的葡萄很出名,其实xxx的歌舞也非常有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xxx维吾尔族民歌。请听一听是什么歌曲?(放视频)

  2、板书课题:青春舞曲简介歌曲、欣赏歌曲。

  师:《青春舞曲》这首歌是由有民歌王子和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在1939年创作的,至今已经有了75年历史,无论是民族歌手还是港台歌星,再到超女,人人都喜欢哼唱这首歌曲。

  2、出示板书

  师:今天老师也来唱一段。请留意鼓的节奏。

  二、学唱

  1、听范唱学节奏,理清节拍和强弱规律。

  1)教师运用鼓敲出固定节奏,范唱:XXXX:

  2)学生运用身体乐器模仿鼓的节奏拍一拍,是范唱。

  鼓的节奏是怎样的?你还可以利用你的身体乐器这样拍、这样拍。用你自己的方法。准备1-2-3-起(放录音一段)

  3)了解歌曲的节拍和强弱规律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一起告诉我,这首歌是什么拍子?那强弱规律谁还记得?(板书)我们还可以配合这种强弱规律这样拍(示范:拍手、拍肩、拍空气、拍肩)1-2-3-拍。

  4)同桌合作拍。

  师:现在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体验这种强弱规律。我需要一个“pala”,你来陪陪我好吗?来试一试!很好!你们会玩吗?来找你的“pala”,一边拍,一边轻轻唱。(放音乐)准备-开始。

  2、学习歌词

  1)幻灯出示歌词,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初次朗读歌词(不要求按歌曲的节奏)

  师:(竖起大拇指)你的心情怎么?(开心)看看歌词,带着你现在的心情,读读歌词。准备,开始!

  3)体验节奏带来的快感。

  A师:刚才老师听到这个特别的节奏(板书:x.xxx)谁可以拍一拍?你来,你来,你来。拍得真好!你们知道吗?这是xxx音乐独特的节奏,它几乎出现在每一首xxx歌曲中,我们找一下,它出现在哪里?

  B:找乐句?(x.xxxx.xx.xxxx)

  C师:真会找!你能把节奏拍出来吗?那你认为我们班谁有这个本事?好!请你1-2-3-拍。

  3、师运用电子琴弹单音,帮助学生视唱歌谱

  1)师唱旋律,学生拍节奏。

  师:现在要考考你的耳力,我唱旋律,像刚才那样,你们用手把你听到的节奏拍出来。(最后重复的地方唱两次)

  2)模唱。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特别强!想唱歌吗?让老师听听你们的声音。唱跟老师来,du(重复几次)

  好,保持住!把你听到的音用du唱出来。(老师弹:6136)

  我们把du加到旋律当中。Dudududu1-2-3-唱

  3)师生接龙视唱歌谱(用两种颜色区分歌谱)

  4)生生接龙唱。

  师:谁来小能手和同学们合作

  4)完整唱歌谱

  4、请学生填唱歌词。

  1)弹琴师:下面我们来挑战整首歌谱能把歌词加进来吗?唱歌咯,小腰杆挺直,眉开眼笑轻轻唱。

  2)歌曲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哪一句最能表达这种快乐的情感?谁来试一试?看看我是怎么唱?一起来!

  3)多形式唱

  A师生合作

  我们来分句接龙唱。你们先唱,还是我先唱,好!第一段,……第二段……(试一试)

  B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唱。能不能把鼓的节奏加进去,谁想试试。你愿意为我们敲鼓伴奏?谢谢!(放录音)

  三、乐器伴奏(第一次1-2-3-4乐器起,第二次1-2-3-4学生唱)

  1、加入其他打击乐器,创编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用打击乐器伴奏当然不止小鼓一种,它还有很多伙伴,还有木鱼、三角铁等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有三种节奏型,现在我们分成两个组,先请大组长出来,你来当代表抽签,抽到几号,你就组织你组的同学练习几号的节奏型。来,抽一张,给大家看看你抽到的第xx条节奏,4拍,怎么玩?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乐器,开始!(2分钟)

  2、分组汇报

  1)2分钟后,教师运用小鼓拍出x.xxx节奏,学生安静下来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师:每组的小组长出来带领自己组的'同学拿乐器伴奏,另一组唱。教师拍鼓的节奏(用亚克西肯定和鼓励学生)

  师:把乐器轻轻地放回原位。

  四、创编动作

  1、看视频,体验xxx舞蹈。

  师:在xxx,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歌善舞。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xxx舞蹈视频,大家一边看,一边模仿视频里的动作。

  2、全班跳xxx舞步玩木头人游戏。

  师:刚才,有几个同学跳得特别棒!我奖励他们和我玩一个游戏。(1-2-3-4)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会不会?规则是:全班同学随着音乐跳起xxx舞步,在音乐停的时候摆一个xxx舞蹈造型迅速冻成木头人。由魔法师做出一个xxx舞蹈的动作,过关了,同学们才能解冻!然后和魔法师一起跳。谁来做魔法师?

  师:大家一起来

  五、小型音乐舞会

  1、围圈

  还想玩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要邀请我们五(5)班的全体同学,一起去葡萄园玩。我要请一个同学当我的鼓手。谁想来?4拍,你准备怎么敲?欢乐的歌曲,木头人游戏大家还记得吗?(好!鼓声响起,各族同学围着凳子围成一个圈)准备——1-2-3-4

  2、玩

  我们的欢乐号列车开往xxx维吾尔族,这是一辆特殊的列车,在车厢内,大家要唱起来,跳起来列车才能开动。

  六、思想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和舞蹈都有独特的风格,像蒙古族、藏族、都很有特色(出示一些图片)同学们!青春无限好!我们要把握青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激情与活力迸发出来吧!同学们竖起你们的大拇指,一起欢呼吧——亚克西!(幻灯出示)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歌曲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音乐风格。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意在引导学生于欢乐、健康中步入青春期。

  教学年级:八年级

  授课:一课时

  课型:综合活动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能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

  过程与方法:视图式、听唱式、导入式、表演式、即兴创造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会歌曲情绪,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青春”的含义。

  2.根据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编配打击乐伴奏,创编舞蹈动作,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掌握歌曲情绪及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体会作品“青春”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铃鼓、自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新疆风土人情

  师: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各具特色灿烂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你能从录像画面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件播放:教师播放录像《我们新疆好地方》。

  生:竞相回答新疆的特产、建筑、乐器等。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传统的讲授法,新颖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参与意识。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播放一组简介新疆风土人情的风光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仿佛真的到新疆,于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进行零距离接触。

  二、歌曲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在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背景音乐下,教师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并请同学们说出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学生回答(略)。

  (2)这节课我们要共同学习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二)熟悉旋律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领略维吾尔族音乐。

  录音播放合唱版的《青春舞曲》。

  生:聆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歌曲旋律节奏欢快,富于动感,用中等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聆听合唱版的《青春舞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演唱风格。

  师:钢琴伴奏。

  生:跟唱旋律两遍。

  师:指导学生节奏练习,教师演示节奏。

  生:模仿拍手击掌。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模仿,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歌曲的节奏特点,掌握切分音符和附点节奏。

  (三)学唱歌曲

  师:指导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生:模唱并击掌拍出歌曲节奏两遍

  师:弹唱要求学生唱出歌曲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生:跟随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师:鼓励表扬演唱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掌握歌曲情绪完美表现歌曲。

  三.创作与表演

  师:用铃鼓演示为歌曲配伴奏

  生:全班齐唱《青春舞曲》和教师配合。

  师:请一部分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另一部分演唱的同学配伴奏。

  课件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

  师:引导学生在《掀起你的盖头来》乐曲中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生:全班合作围坐一圈,教师指导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在中间跳舞,其他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演唱。

  设计意图:

  (1)用自制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维吾尔族音乐中常用的节奏。

  (2)通过舞蹈创编。让学生了解了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加强了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教师小结:大家表现非常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维吾尔族歌曲,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最后在《青春舞曲》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学唱《青春舞曲》并能做到背唱歌曲。

  二、欣赏新疆歌舞,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认识。

  三、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律动和舞蹈创编。

  教学重点:学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讨论法、互动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以歌曲《娃哈哈》开场,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进入课堂。

  2、看碟(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舞蹈,大家说他们跳得好吗?那么你们知道他们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谁知道请举手回答。(生:新疆)

  3、了解新疆所在位置

  师:大家知道新疆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吗?谁能说一下?

  生:位于我国的西北部。

  师: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如果把我国的版图看成一个大公鸡的话,新疆就位于大公鸡的什么部位呢?(生:鸡尾)

  4、引出课题《青春舞曲》

  师:好,这节课来学习新疆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

  5、展示资料

  师:上节课呢,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关于新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有关资料,谁来展示一下自己查到的资料。

  (1)生活环境、习惯

  新疆有美丽的大草原,牧羊放马;新疆人热情好客,用羊肉串招待客人,喜欢喝奶茶,主食是面粉制作的烤饼和拉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候差异大。

  (2)能歌善舞,服装别致

  新疆人美,歌声动听,舞姿优美动人;新疆人可自弹自唱歌曲,头上戴着小帽子,女子留着许多长辫子。

  (3)特产:葡萄干、哈密瓜、大西瓜。

  这些都说明新疆人能歌善舞,勤劳善良。

  6、学习歌曲

  我们已经了解了新疆人的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来学习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

  (1)聆听

  (2)介绍作者及朗读歌词

  师:这首歌是由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他的作品很多,比如《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歌词,思考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现实,你有何想法?

  (3)视唱

  唱两遍视唱,简单介绍一下歌曲的节奏。

  (4)练习第四和第五句,注意它们的不同

  (5)唱歌

  (6)跟伴奏演唱

  师:这首歌用什么方法演唱较好呢?歌曲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感受。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

  (7)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下面我挑几位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手鼓等乐器)生:(略)

  7、律动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边唱歌边用手做动作。如: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左手拍腿右手拍腿两手拍两臂微展开

  8、挑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9、讨论。师:这首歌,大家学得很好,那么我们刚进教室时听到的《娃哈哈》是哪个地方的歌曲?(生:新疆)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新疆歌曲并能唱上一两句,大家先讨论一下。

  生:《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会了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新疆维吾尔族属于少数民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与各少数民族团结一心,和睦相处。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