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设计一封信》教案6篇(一封信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10 09:17:01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设计一封信》教案6篇(一封信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设计一封信》教案6篇(一封信的教学设计)

《设计一封信》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孩子户外在观察秋天的.景色。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歌曲《小树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树叶真懂事,虽然离开了大树妈妈,可它们心里还记着妈妈呢!你们看,它们还给大树妈妈写了一封信呢。信里会写些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就知道了。

  二、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一)完整欣赏配乐散文《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一封信》,提问:你听到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信里都说了什么?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欣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欣赏第一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秋天,大树妈妈给小树叶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小树叶挽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干什么?

  2、欣赏第二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心里感觉怎么样?

  ②小树叶跟着秋风阿姨都看到了什么?

  3、欣赏第三段散文,然后提问:

  ①小树叶生病了,妈妈是怎么做的?

  ②小树叶是怎么长大的?

  ③每当大风大雨来临时,大树妈妈又是怎么做的?怎么做的?

  ④小树叶送给大树妈妈的礼物是什么?

  (三)完整诵读,并进行简单表演。

  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拓展提问,体验小树叶和大树妈妈互相关爱的情感。

  你喜欢小树叶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大树妈妈,你会怎样关心小树叶?如果你是小树叶,你会怎样关心大树妈妈?

  五、教师,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

  师:外面还有许多的大树妈妈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把《小树叶给大树妈妈的信》送给她们吧。

《设计一封信》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 :作业 本4、5题

《设计一封信》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 :完成作业 本第七题。

《设计一封信》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设计一封信》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设计一封信》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夹文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医生、护士的热爱和敬重。

  2、初步地了解一些简单的书信格式。

  活动准备:

  绘画纸、记号笔、工种不同的人物造型、教师设计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

  (1)“在地震期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大家尊敬?为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将幼儿讲到的人物用图片展示出来。

  2、了解信的书写格式:

  (1)出示教师写的一封信:“在地震期间老师最敬重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猜到的?”

  (2)阅读教师信的内容,在读信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知道书信的格式。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疑:“你们想对医生、护士说些什么?”

  3、分组讨论信的内容:

  (1)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讨论:“给医生、护士的信可以写些什么内容?”

  (2)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写信。

  (3)各组介绍信的内容。

  设计制作“爱心卡”(手工)

  活动目标:

  1、知道医生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医生工作的辛苦。

  2、尝试使用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卡片。

  活动准备:

  1、已收集的关于医生、护士工作时的图片、资料。

  2、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剪刀、装饰材料、颜料、自制的印章。

  活动过程:

  1、交流:

  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医生、护士如何工作的材料。

  2、讨论:

  (1)医生的工作和人们的关系:“医生和护士是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的?”

  (2)“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3、想像: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你最想送什么东西给医生和护士?”

  4、表现: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贺卡底版上做镂空的图案。

  (2)能运用多种材料大胆表现。

  5、交流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制作的‘爱心卡’有什么内容?”

  6、延伸活动:

  将“爱心卡”送给自己最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