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精品4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人教版

时间:2023-08-21 14:42:45 教学设计

  【导语】本文是会员“saijs2493”整理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精品4篇】,供大家参阅。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9—92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旧知:

  1、2、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7/8分数单位是(),由()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

  3、5/9是()个1/9,4个1/7是()。

  师:大家对第四单元分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轻松、愉快的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二)探究新知

  1、引入例题

  师:出示例1

  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2、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师: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板书: 3/8 + 1/8 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1.怎样计算呢? 2.你是怎样想的? 3.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用课学生汇报后用课件演示:

  3个 1/8 +1个 1/8 =4个1/8 = 4/8 板书: 3/8 + 1/8 =4/8 4/8 = 2/4 = 1/2 强调板书: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

  师: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师引导学生说明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相同。

  3、明确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

  例1(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后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3/8-1/8 师说明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师:观察这两个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分母相同)这叫同分母分数,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同桌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三)知识应用

  课件出示:

  1.列式并计算。

  2.计算。

  2/9+5/9=

  2/7+5/7=

  5/8+1/8=

  4+1/4=

  5/6-1/6=

  7/10-1/10=

  7/9-2/9=

  1-11/30=

  3.判断题(错的打“√”,错的打“×”)4.游戏时间

(1)用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算式并计算。

(2)算式接龙:教师或同学任意说出一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指名下一位同学说出得数,每一次的得数是下一个算式的第一个数。5.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右图。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

  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8 + 1/8 =4/8= 2/4 = 1/2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8-1/8=4/8-1/8 =3/8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二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例题,另一部分是做一做及练习。教材首先安排了一组有关分数单位的复习题,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是加法应用题,例2是减法应用题,例3是着重为说明计算结果而编排的。

  做一做及练习中的1、2题是分别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3题进行混合练习,主要是强化计算结果的,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题目要求先计算再根据要求填方框,以加深学生对约分的认识。第4题是应用题,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兴趣小组为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这节课属于人教版修订教材的一个典型课例,其基本模式是“复习铺垫—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比较归纳—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要求教师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学生对分数单位、分数组成的回顾、练习,导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帮助学生沟通知识联系,快速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这样的编排对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很有帮助的,但对于课标理念的落实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首先,铺垫过于明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前的铺垫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铺垫指向性越强,与新知越接近,学生的建构能力也就越低,依赖性也就越强,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越窄,创新意识也就越不能得到体现。

  其次,算理的理解形式化。教材的编排只是通过直观图的形式,让学生从中理解X个A分之一加减Y个A分之一,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对X和Y相加减,分母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暗示性过强,没有难度,学生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只能亦步亦趋,没能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缺乏挑战性。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师:(板1/

  5、3/5)看到这两个分数,你都想起了哪些数学知识?【开放式的提问可以避免学生单一地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既达到复习分数相关知识(如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简分数、通分、约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的目的,又沟通了分数间知识的联系,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根据这两个分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相加减的问题,其中,列式的根据可以是加减法的意义,也可以是学过的关系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有涉及到加减法的意义,教学时可以顺势揭示,如果没有涉及,则将理解意义这一环节放在得出法则后再进行,这里特作说明,后面的设计不再体现)【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探究

  1、1/5+3/5=?3/5-1/5=?应该怎样计算?示要求:(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实在想不出办法的,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信封中装有1/5和3/5的直观图)【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解决时,一般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经验或选择合适的途径(如:找人请教,尝试摸索等)去探究,因此,从寻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时这也符合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另外,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特别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准备了“信封”。】

  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不一定要小结出具体是什么法,可视情况而定):

  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5+3/5=4/5,3/5-1/5=2/5,小结:图示法

  方法二:1个1/5加上3个1/5等于4个1/5,也就是4/5(减法同),小结:分数组成法

  方法三:1/5=,3/5=,+=,也就是4/5,小结:转化法 方法四: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改1/5+3/5为1/120+3/120,改3/5-1/5为3/7-1/7,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由此得出: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转化法不能适用于任意的分数。唯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个性,但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不能只停留在对不同方法数量的追求上,尽可能地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优化。】

  5、谁能出几道类似的题来考考你的同学?(这里出什么题,想考谁,由出题的学生指定,并在评讲的过程中强调对照法则,同时对出现结果是假分数的指出要化成带分数,出现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6、同桌互相出题考对方。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教学设计

  三、小结(1阅读课本对照;2让生小结收获;3由教师点睛)

  四、质疑

  五、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幸运52”方式进行闯关)

  1、第一关:必答题(由每组派代表上台演算同分母分数加减式题)

  2、第二关:抢答题(主要为判断和选择两种)

  3、第三关:智力陷阱

  张玲和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一天看了《蓝猫淘气3000问》的1/2。两人一天共看完了1/2+1/2=2/2=1(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这道题既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理解,又可对以后学习分数乘除应用题作铺垫】

  六、作业

  七、拓展:如果分母不相同,又应当如何解决?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3

  教什么:(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二)能力训练点1.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五)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最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铺垫孕伏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2.完成课件复习填空: 7 5 1(1)—的分数单位是( ) (2)—是( )个— 8 9 9 4 1(3)—是4个( ) (4)3个—是( ) 7 5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师谈话引入(展示课件:)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课件)1.分析过程:(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2)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 (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样计算呢? (2)抽生回答。 3 2(3)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 7 7 1 1 1 5 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 7 7 7 73 2 3+2 5— + — =—— =—7 7 7 7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同分母分数难不到我1 2 2 4 5 2 1 1—+— —+— —+— —+—5 5 7 7 9 9 3 3师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什么不变,只把谁相加减。(二)出示例2。(课件)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2.依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方法,完成例2计算,填好书中空。5 3 5-3 2— — —=—— =—7 7 7 7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强调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写过程.3 1 6 2 7 5 2 1-- - -- -- - -- -- - -- -- - --5 5 7 7 9 9 3 3要求学生说出表述过程。(二)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那谁能把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句话呢? 1.引导学生讨论分数加法与分数减法计算的共同点。2.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法则。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 “做一做”中前两道题。(1)迅速做出结果。(2)说明根据什么这样做。 5 74.展示例3: —+—8 8 12(1) 抽生板演,生齐练,要求只算到——即可 8(2) 学生练习汇报结果12(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得到——时应该怎么办?约分到83——时怎么办?2(4)提示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5.“做一做”(课件) (1)快速做出结果。(2)表述计算过程。注意关键地方。三、巩固发展:(课件)1.判断并说出理由 5 5 5 5(1)—+—=——=— 6 6 6+6 12 4 8 4×8 32 2(2)—+—=——=— =2— 15 15 15 15 15 4 2 4-2 2 1(3)— — — =—— =— =— 5 5 5+5 10 52、计算: 4 2 5 5 9 6 15 9—+— —+— —+— —+—7 7 6 6 25 25 16 164 2 8 5 11 7 17 5—+— — - — — - — — - — 5 5 9 9 20 20 18 185 15 7 3 13 1—+— — - — —+—16 16 8 8 14 14四、全课小结:你知道了什么??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4

  第一课时

  课题:

  课型:基础课

  教法:多级分析综合法

  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难点: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二课时

  课题:

  课型:转化课

  教法:尝试自学法

  目标:1、在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法则及算理。

  2、能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及概括能力。

  重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难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方法和分子是0的分数。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三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型:转化课

  教法:尝试自学法

  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难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四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五课时

  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迁移课

  教法:引导模仿法

  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灵活确定算法、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计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计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六课时

  课题: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课型:迁移课

  教法:引导模仿法

  目标: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认识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简算方法。

  难点:简算方法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七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1、进一步更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八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课型:训练课

  教法:设疑激思法

  目标:1、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投影、胶片

  教程:

  第一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内容:

  这一教材分为三小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理解整数加法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4、 使学生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课时安排:

  1、 ------------------2课时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4、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九册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包括的内容有:分数加、尊、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想:

  在前册已有的基础上重点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最简单的立体图形,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3、 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6、 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