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1汇总11篇

时间:2023-10-27 15:07:59 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1

  一、设计理念

  《珍珠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全文至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文质兼美,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要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学习,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想认识吗?(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了课文后谈谈,你对珍珠鸟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怕人-----亲近)

  对照板书,生成问题:此时,你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梳理学习目标:珍珠鸟是怎样从怕人到亲近人的?它和作者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1.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学生与文本对话。

  动笔读书:画出文中描写珍珠鸟活动变化的句子,读一读,说说问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后汇报,师生与文本对话。

  抓住文中许多吸引人的描写处,用多种形式品读,想象感悟,从珍珠鸟逐步亲近作者的活动变化,感受作者细腻的关爱。

  (板书: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看到可爱的小珍珠鸟,你会怎么做?(指导品读)

  (三)赏读课文,品位体会。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2.结合插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

  探究:珍珠鸟怎敢在“我”肩头睡熟?“我”为什么不动了?在“我”眼里珍珠鸟现在就落在你的肩头,你有怎样的感受?

  3.配乐诵读,品位体会。

  (四)在读课文,评价“信赖”。

  1.回顾课文,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板书:信赖)

  2.作者说的仅仅是在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五)阅读拓展,升华理解。

  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吗?(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冯骥才创作灵感和当时的感受)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2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听说训练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珍珠鸟。

  2、首先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请同学们听仔细,说清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3、指名听说

  4、齐说(RGB出示)

  5、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针对一些简单问题,可以当场解决)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学完课文《珍珠鸟》,你会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复习朗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两小节,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课文的1、2两小节。

  三、讲读3——6

  过渡: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而且安全的住处,三个月过去了,我在珍珠鸟的住处发现他们有了雏儿,雏儿长得什么样呢?它又是怎样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3——6(自由快速读3——6)

(一)、讲读31、指名读3

  那小雏儿究竟长什么样呢?答案就在第三小节,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你们喜欢这段话吗?那你们喜欢它什么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再读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边交流边知道朗读)

  4、齐读3

(二)、讲读41、引读4

  正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所以珍珠鸟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课文第四小节就把这个过程写的非常具体,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起先……渐渐地……后来……)

  2、RGB出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听的仔细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老师刚才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注意到了几个词语,听出来了吗?对了,这些是表示时间先后的词,用在这里就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写的具体、生动,又有条理了。你能试着用这些连接词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来说一说吗?

  3、自由练说

  4、指名说

  5、同学们说得连贯流利,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为什么它的胆子会变大了呢?

(1)交流

(2)看到这小家伙在屋子里乱飞,我们的主人并没有伤害它,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这时候的我会有怎样的表情、神态,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小组交流)

(3)交流

  6、小家伙看到我的种种表现,终于完全放心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小家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1)交流

(2)小家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后……再…,看来还是小心翼翼的,小家伙一边这样做,一边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3)引读4的最后的话

  7、背诵4

  就这样,慢慢地,雏儿和我越走越近,越来越友好,现在你愿意把雏儿和我渐渐交往的过程,也就是4背出来了吗?

(1)自由背

(2)齐背

(三)、读5(引读5)

(四)、讲读61、瞧,有一天,又发生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62、RGB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细细地观察这幅图,联系刚才读过的文字,这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同桌讨论

  4、交流

  四、讲读7

  过渡:我们的作者也和你们一样,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从内心底自觉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1、RGB: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从内心底自觉发出的一句话,从……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一个词语,就是(不由自主),还可以用其他词语吗?(情不自禁)

  3、雏儿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为了好朋友,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好朋友呢?(交流)

  对,就象我和雏儿一样彼此相互信任,这就是信赖,而这种相互信赖又使得朋友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间友好愉快地相处,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也就是我们这句话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象我和雏儿一样相互信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彼此的信赖,有了这种信赖,我们才拥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联系生活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2、交流

  3、小结:是啊,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满了欢声笑语。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3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以自学为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可请求同学帮助。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查字典,把拼音写在书上。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该停顿的地方划上“∕”。读完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读错的再拼拼音记住为止。

  2、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不明白的查工具书或上网搜查:

  (1)雏儿 索性 细腻 伏案 信赖 神气十足 不由自主

  (2)把“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改为陈述句。

  4、回答问题: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5、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如人与动物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你以后想怎么做?可搜集信赖和爱鸟护鸟的名言警句。)

  6、写生字、生词、重点句子,达到写好、会写:描红一遍;在生字下面写出生词(一类字词);把生词、课后3题生词、重点句子抄写两遍,第一遍看着写,第二遍默写对照。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朗读课文时先体会感情,然后酝酿感情练习朗读。朗读时语气、表情可夸张,为充分表达感情也可加上动作。

  8、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预习分工:

  1号、2号、3号、4号、5号同学完成1——7项,争取完成第8项。

  6号同学完成1——6项,争取完成7、8项。

  珍珠鸟 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20课珍珠鸟。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后,我们进行展示。

  二、小组内交流:

  1、1号检查6号: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1号随即纠正补充指导。

  2、2号检查5号: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2号随即纠正补充指导。

  3、3、4号分工检查:读生字,说词句的意思,读课文。即纠正补充指导。

  4、1号带着大家听写生词、三题上的生词、重点句子,1、6号,3、4号、2、5号互相检查,错的改3遍。

  6、3号回答: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7、4号回答: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9、1、2号回答: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10、小组长汇总问题,展示时代表小组提出来。

  注意:小组长要组织大家抓紧时间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

  三、集体交流:

  1、质疑:各小组长在下面提出本组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做好标记。

  2、解疑:个人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解疑。

  四、分配展示任务:

  1组1号展示生字:课前将本课一二类生字和自己查工具书认识的字板书在黑板指定的位置,展示时自己读一读。说一说哪些字容易读错。然后检查某组6号同学读。最后说明“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2组1号展示对词句的理解:课前将词句的意思板书在黑板指定的位置,展示时自己讲一讲。并随即检查某组5号同学说意思。强调一些词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最后说明“我们组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3组1号展示: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

  4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5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6组1号展示: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7组、8组、9组、10组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一人读一段,可以齐读,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选取最精彩的段落读……

  11组、12组、13组1号展示: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珍珠鸟 展示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20课珍珠鸟,这节课我们进行展示。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准备一下你们展示的内容和方式。5分钟左右完成。

  二、小组交流:

  三、学生分组展示:

  1、1——9组展示,展示完其余学生进行评价,老师相机评价、指导、点拨。

  2、10——13组展示感情朗读课文:

  (1)生读课文,大家随即评议:指出优点,哪里读得好,注意了什么或读出了什么;提出建议,哪里读得不好,应该注意什么或应该读出了什么或范读;比赛读,我能比他读得更好。——学生没有评价到的地方,老师评议。(教给学生从以上三方面来评)

  (2)各段的读法:

  第1、2自然段:注意表情,读出朋友送我这对珍珠鸟我非常喜爱他们,心里非常高兴,我对它们非常关心。

  第3自然段:读出珍珠鸟的可爱、好玩、漂亮,读出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自己的朗读夸夸它。

  第4自然段:语气越来越强,读出珍珠鸟对作者越来越亲近。加上动作更好。想象着你就是作者,这小家伙就在你的眼前,把你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第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来读。

  第6自然段:读出了人鸟友好相处、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读得很轻,好像怕惊醒了这小家伙。

  第7自然段: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四、老师激情总结、升华情感:

  是啊!信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动物有感情,人更富有感情。无论是人与动物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如果多一些关爱与信赖,多一些理解和尊重,都能够友好相处。那么人间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五、布置作业:

  课下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下节课再展示。

  1、1号——6号,2号——5号,3号——4号结对检查背诵课文。随即纠正。

  2、检查背诵完的一对默写要求背诵的段落,默写完自己检查,对方检查。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积累新词。

2、自读课文,按“照料→亲近→道理”的提示分段,概括段意及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从人鸟相互亲近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与“我”从害怕到亲近、信赖的过程,并感受作者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1、整体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2、以“珍珠鸟是一种()的鸟”为话题,说说珍珠鸟的印象。

3、研读1~7自然段,体会珍珠鸟“怕人”的特点及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我(安家、喂养)→喜爱。

  珍珠鸟→怕人。

4、研读8~13自然段,感悟“我”与珍珠鸟相互亲近的过程,领悟“人与鸟相互信赖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

  亲近→亲密→亲昵。

(相互信赖,创造美好境界。)

5、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含义。

6、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学案】

  一、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 读准字音:

  垂蔓、葱茏、雏儿、眸子。

⑵ “信赖”的意思()。

2、按“照料→亲近→道理”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的事。

3、默读课文1~7自然段。珍珠鸟是一种()的鸟,从课文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4、自读课文8~13自然段。“我”与珍珠鸟是怎样相互亲近直到相互信赖的?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5、联系生活实际读说说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事吗?

  二、练习提纲

1、摘录、背诵文中精美片断。

2、以《信赖创造奇迹》为题写一件生活中的特别事。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

  一、 回忆课文,感知小鸟形象。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是谁信赖谁?

  2.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3.你喜欢这肥嘟嘟、毛茸茸的小家伙吗?我们一起把这可爱的小家伙介绍给大家。

  二、 融情入境,感受美好境界。

  1.过渡:就是这可爱的小家伙与作者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请你轻声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美好的境界。

  2.同学们,你们看------(课文插图,小鸟在肩头睡着了。)你看到了什么?它睡着了。

  3.小家伙睡得好熟啊!它把我的肩头当做了什么?

  4.小家伙睡得好熟哇!还不停的咂嘴,大概在做梦呢!让我们用感情朗读,带着大家一起走进这美好的境界。(读第六自然段)

  三、 品读课文,感受小鸟的亲近。

  1.过渡:看着这温馨的画面,我真想也有这么一只可爱的珍珠鸟,它也能甜甜地睡在我的肩头,那该多好呀!可在我的印象里小鸟总是那么怕人,只要我们接近它一点,它就会飞走了,你说是吗?

  2.文中的小珍珠鸟怎么不怕人,居然能在作者的肩头睡那么想,它是怎么一步步亲近作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5小节,用笔划出小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词句。

  3.同学们都发现小家伙的胆子是渐渐大起来的。

  4.小家伙和我都有亲密接触了,可开始这小家伙只敢探一探小脑袋,现在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大?

  师:如果当这小家伙在屋里飞来飞去,或把灯绳装的来回晃动的时候,我生气它追它赶它,这小家伙会怎样?

  5.是呀,只要我一点点不经意的举动,甚至一个好奇的眼神都可能会惊吓了它。是什么事小家伙接近了我?

  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下小家伙放心大胆,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信赖我,甚至与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读)白天------傍晚------

  6.有一天它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是我的关爱和小家伙对我的信赖共同创造了这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美好的境界。(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 总结拓展。

  1.过渡: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的书房里,而且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

  五、 作业

  1.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让学生掌握本文描写上的细腻和情感上的自然流露。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体验、感悟、想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对动物的情感,培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无论是浩瀚飘渺的海洋,还是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也不管是幽深潮湿的热带雨林,还是干旱贫瘠的漠北高原。随处可见天使的化身----鸟儿。鸟儿以它优美的身姿,动听的歌喉为人们编织幸福,传递吉祥。特别是那来自澳洲大森林的两只珍珠鸟,(点击课件1)将为人们演绎一段人鸟和谐的佳话。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珍珠鸟》(师板书:珍珠鸟 )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前面的学习,这课主要讲了什么?

  生汇报:这课主要讲了小珍珠鸟与我亲近的过程。

  2、课文中那些段落是写小珍珠鸟一步一步亲近作者的?你能找出来吗?

  生快速读课文并找出相关段落。

  生汇报

  师相机(点击课件2) 生齐读

  3、师:这时小珍珠鸟距离作者较远,为什么?它是如何的心理呢?

  (害怕)

  为什么害怕?小珍珠鸟会怎样想呢?

  生各自汇报想法。

  4、师总结:是啊,这时小珍珠鸟在试探作者。(板书:试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接下来小珍珠鸟又有何变化呢?(点击课件3)

  (它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渐渐的离作者近了。)

  6、这时的小珍珠鸟又会怎样想呢?

  (生各自想象,并发言)

  7、作者的反应呢?

  小珍珠鸟已经把作者当作了朋友了,它和作者在玩耍,嬉戏。(板书:玩耍)

  8、最后——(师引读,点击课件4)

  9、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小珍珠鸟优又是啄笔尖,又是啄手指。而作者表现得非常友好,轻轻地抚一抚它的绒毛。这时的小珍珠鸟一定有话要说,它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暂时沉默,积极思考)

  生:小鸟会说:“朋友,我口渴了,喝点你的茶,不介意吧。”(可以不介意)

  生:小鸟会说:“主人,不要这么忙着写文章,陪我玩一会儿,好吗?”(好呀,咱们玩什么?)

  生::“朋友,写文章休息一下吧,把笔给我,我来帮你写。”

  10、他们相处得这样友好,你有什么感叹?

  (生想象,发言。)(师相机板书:亲近)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之间深深的情意吧!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11、师:作者带着对小珍珠鸟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感,它们形影不离。师引读:白天—— ,傍晚—— 。这样的友情让人羡慕,令人期盼。(点击课件5)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小珍珠鸟竟扒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呀!

  12、老师也有同感,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呢?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13、再认真看一看图,看作者的表情如何?

  生:作者在笑。

  14、师:是啊,作者看到小家伙伏眠于自己的肩头,他善意地笑了,他的目光中流露着爱的神情,他在笑什么?

  生:作者在笑:小东西,你玩累了吗?为什么不回窝里睡,你扒在我的肩膀上不要摔下来哟!(没事的你的肩膀象摇篮,好舒服哟。)

  生:作者在笑:小珍珠鸟,你的胆子太大了,不怕我把你抓起来。

  (不怕,因为我们是朋友)

  生:作者在笑:小珍珠鸟,快睡吧,我一定不影响你,让你做个好梦吧!

  (我可真要睡了,我的人类朋友)

  15、师:小珍珠鸟玩累了,闹够了。它飞到作者的肩上,呀!这多像妈妈的摇篮,好舒服呀!摇啊摇,摇啊摇,小家伙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它梦见了什么?(播放《摇篮曲》)

  生:小珍珠鸟梦到自己与主人在屋里捉迷藏,一起嬉戏。

  生:小珍珠鸟梦到自己帮主人写文章,主人看了,连声称赞,说它有文采。

  生:小珍珠鸟梦到主人就是它的父母,它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要小虫子吃。

  ……(师相机板书:融洽)

  16、在作者眼里,小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作为读者,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的幸福,我们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呀?这不象一幅画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播放乐曲《让世界充满爱》)

  (幸福的一家,温馨的一家,美好的境界,浓厚的友谊,和谐之家,甜美的梦,依赖,宽容,理解,朋友,友情,情,爱,梦!)

  师:多么富有诗意,你真有爱心,你象个诗人,你象个哲学家。

  17、多么好听的名字呀,可见,你们也是一样有爱心的孩子,这时候作者笔尖一动,流淌出一句爱的呼唤——

  生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点击课件6:相关句子)

  18、师:是啊,正是因为有了信赖,小珍珠鸟才一步一步亲近作者,正是因为有了信赖,作者才对小珍珠鸟有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板书:信赖 并总结板书)

  三、升华总结

  1、人与鸟竟能达到如此境界,那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该如何相处呢?

  (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宽容、和睦相处)

  2、看来同学们想说的话还很多,你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写出来吗?

  (生各自在心愿卡上写自己的感受、交流并张贴在黑板上)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3、看到同学们这一张张精美的卡片,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老师非常感动,这儿有四句话,老师想作为礼物送给大家。(点击课件7:格言)

  生齐读格言。

  4、师:是啊,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信赖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航向;信赖是一缕阳光,让我们生活五彩缤纷。

  5、同学们,珍珠鸟和作者的这段佳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读者的心,让我们带着对珍珠鸟和作者的美好祝福,再次走进课文吧!

  (生再次精读课文)

  6、总结

  同学们,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我们的地球家园才能和谐。才能因和谐而充满活力,因和谐而呈现勃勃生机,因和谐而更加美丽。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地球,让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自由的天空下播撒爱的种子吧!

  (点击课件8:歌曲《爱的奉献》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 )

  板书

  作 者

  融洽

  亲近

  玩耍

  试探

  珍 珠 鸟 信赖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着很多的新理念和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而实施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语文,呼唤智慧的教学,让学生潜心读书,学习语言,自主探究,自由表达,获得丰富的体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感悟。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读书实践,感受语言。

  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的语言。一开始,请同学读感兴趣、印象深刻的段落,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选择性,学生拥有了对学习内容选择的权利,读自己想读的句子,谈自己想谈的体会,凸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指导朗读时,注重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语言的内涵,特别是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老师提出“哪些词语读好了,小珍珠鸟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了!”在学生自己、他人的听读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可以说,读的指导顺其自然,而又匠心独运,在学生扎实有效的读书中读出了文章的意、情、趣。

  二、驰骋想象,个性解读。

  学生学习语言,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大胆想象,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辨,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提出“假如小鸟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作者看着小珍珠鸟在笑,他在笑什么?”“小珍珠鸟扒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或庄或谐,或智或趣,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一褒奖,学生思维开阔,无拘无束地表达,享受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体验,提高认识。

  学生读书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为此,在教学结尾,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出此时的感触,学生说出了“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等真实的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学生有感而发,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7

  《珍珠鸟》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备珍珠鸟一只。

  一.导入

  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板书:

  25.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0课。课文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4、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激发学生爱鸟护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昨天,我们跟随作家冯骥才,细读了课文1-3自然段,初步认识了珍珠鸟,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近——】

  齐读课题:珍珠鸟

  2、齐读课文1-3自然段。

  【打开课本,一齐用心朗读1-3自然段,再次感受雏鸟那特别的叫声和可爱的外形吧!注意节奏要舒缓些。】

  3、回顾珍珠鸟的胆量及雏鸟的外形。

  【读了课文1—3自然段,能说说在你们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吗?】

  4、指名描述印象中的珍珠鸟。

  ●体型很小,叫声尖细动听。

  ●胆子很小,整天躲在吊兰的垂蔓里面。

  ●长得很可爱: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有珍珠似的白点,(雏鸟没有)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过渡: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记住了珍珠鸟的叫声和那可爱的外形,还知道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然而,正是这种胆小怕人的雏鸟,有一天竟然胆大包天了,瞧——】

  ▲板书: 雏鸟

  二、屏显画面“美好境界”,体会珍珠鸟的胆大。

  1、点击,屏显画面“美好境界”。

  2、【看到这人鸟相依相偎的画面,你们觉得奇怪吗?为什么?】

  3、指名回答

  ●奇怪——它原本很胆小的!

  ●不奇怪——因为它发现作者很爱它,它信任作者。

  4、导入第4自然段:

  【原本胆小怕人的珍珠鸟,是怎样一天一天接近我,亲近我的呢?课文的第4自然段作了详细描述。】。

  ▲板书: -----“我”

  三、品读第4自然段,体会人、鸟渐近渐亲的过程。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

  【自己用心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家伙是怎样一点一点放大胆子,接近我,信任我的。】

  2、屏显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3、指名交流,整体感受第4自然段,相机点击“起先,渐渐地,后来”3个词。

  【小家伙是怎样逐步接近我的呢?谁先来说说?】

  ●起先,它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啄我的笔尖,还啄我的手指。

  4、布置学生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小家伙的`可爱

  【细细品读这段话,你也一定会像作者那样喜欢上这可爱的小家伙。那么,小家伙的哪些活动能使你喜欢它呢?边读边体会,再画下来。】。

  5、指名交流,相机出现相应的段落,倾听并引导。

  【小家伙的哪些活动使你喜欢它呢?可以读读你体会较深的语句,也可以谈谈你的体会。】

  ●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机警,小心;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神气,调皮,可爱;

  ●“先是…然后…再…” ——机灵,可爱;

  ●“索性…”——毫无戒备之心;

  ●“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啄两下我的手指。”——友好,可爱;喜欢我,信任我。

  6、交流体会“我”对雏鸟的友好。

  【其实,小家伙之所以能够放心大胆地亲近我,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小心地呵护它,不让它受到半点惊吓。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

  ●小家伙飞来飞去——我不生气,不赶走它;

  ●小家伙喝我的茶——我还是不生气,不发怒,不吓唬它也不打它。

  ●小家伙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我的手指——我仍然不生气,反而去抚摸它的绒毛。

  7、齐读第4自然段。

  【伴着音乐的节奏,让我们完整地感受一下作者和小家伙越来越亲密的过程。注意读出小家伙的可爱,读出我对它的喜爱。】

  ▲过渡:

  【就这样,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呵护下,可爱的小家伙才如此信赖“我”,亲近“我”,与“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四、引读第5自然段,想象体会人鸟相处的情趣。

  1、教师引读。

  【白天——

  傍晚——】

  2、指名想象小家伙的淘气。【你能想象出白天的小家伙有多淘气吗?】

  3、指名想象父母的呼唤:

  【你能听懂父母的那一声声呼唤,似乎在对小家伙说些什么吗?】(担心、责怪、批评等)

  4、指名想象小家伙的告诉父母白天的见闻和感受。(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教师相机角色引导。)

  【如果小家伙会说话,你能想象它会告诉父母一些什么呢?】

  ●告诉父母白天在主人家如何淘气,主人对它的友好、疼爱,它对主人的喜爱……

  5、小结,过渡:

  【因为,在小家伙看来,我的确是疼它的,爱它的!】

  ▲板书: ←----- 喜爱

  【所以有一天,人鸟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共同创造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境界——】

  五、赏读第6自然段,升华感情。

  1、屏显第6自然段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伴着音乐的节奏,谁来美美地朗读一遍!】

  2、指名配乐朗读。

  3、交流体会作者的惊讶之情,理解“居然”、“竟然”。

  【如此美好的境界,作者事先有没有料到?为什么这么说?】

  4、【多么感人的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给这幅画取个画名吗?。】

  ●(小鸟依人,美好的境界,和谐,人与鸟,梦,信赖……)

  5、齐读第6自然段。【一起读一遍,让这美好的画面永留我们记忆的心间!】

  ▲过渡:【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六、齐读第7自然段,拓展延伸。

  1、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理解导读反问句。【言下之意就是,信赖能——】

  3、指名读、齐读反问句。

  4、指名回答,理解“信赖”的前提。

  【这里指谁信赖谁?如果要想小家伙也信赖你,你应该怎样?】

  5、▲板书: -----→ 信赖

  6、小结激情,体会文中更多的“美好境界”。

  【的确,信赖,需要呵护,需要宽容,需要彼此的尊重。因为“我”喜爱这只雏鸟,从不伤害它,所以它才如此信赖我,所以才出现了如此美好的境界。】

  【在课文中,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不仅仅只有小家伙睡在作者的肩上。还有哪些你认为同样美好的境界呢?】

  (鸟喝茶,鸟啄笔夹,鸟啄手指,鸟飞在头上……)

  【这些都是人和鸟互相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7、延伸拓展,画面演示,情感升华。(点击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其实,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只要彼此拥有一份关爱,一片呵护,一丝尊重,就同样会拥有信赖;那么,像文中这样美好的境界,就会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请看大屏幕——】(音乐慢慢响起,逐一显示画面,并打出主题)

  8、推荐美文阅读。

  【同学们,作家冰心奶奶在她的散文《和小鸟最相亲爱》中,这样写道:“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有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这句话,曾经深深地感动了老师。】

  【今天,老师把这篇优美的散文,以及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我们家的猫》同时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课后再次欣赏人与动物之间唱出的——爱的赞歌!】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9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蔓,笼,瞅,雏等13个生字,学习积累重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蕴涵的情感,并会抄写优美的句,段。

  3、继续练习用比较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自然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从别处领养一只陌生的小狗时,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和它和睦相处的呢?是它喜欢上你的呢?

  2、你如果没有喂过狗,没有和它们相处过,我们今天学习冯爷爷的课文,教你一招。

  3、学习课文时,你要细细体会作者的找。想想,作者是怎样和怕人的珍珠鸟和谐相处?我们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简评:因为我们都是农村小学,学生喂猫或狗是常事,所以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以上问题并有意停顿一下,这样使问题贴近文章的内容,贴近生活,更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窍门,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育目的随时豁然开朗。)

  二、激情诵读,感触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并很快熟悉。

  2、交流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及找出认为好的句子,段落。

  3、教师泛读,注重情感投入。

  4、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读,精读。

  (简评:教师强调诵读,这样不仅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多次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话。学会体验,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赏析能力。)

  三、情境创设,角色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1~7段。

  2、解决以下问题:

  ⑴ 老鸟与人的关系?

  ⑵ 作者开始怎样接触小鸟,打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⑶ 老鸟与作者的关系有没有变化?表现在那些地方?

  ⑷ 作者是怎样照顾小鸟的?

  ⑸ 小鸟长的啥模样?

  ⑹ 作者对小鸟的情感怎样?文中那些部分表现出来呢?

  3、学生自由朗读8~13段。

  4、解决以下问题:

  ⑴ 小鸟的活动范围有那些?与以前相比怎样?

  ⑵ 小鸟的胆子有没有变化?与以前相比怎样?

  ⑶ 小鸟与我的关系怎样?有什事例说明?

  ⑷ 我对小鸟的感情怎样?

  5、学生自由朗读14~15段。

  6、解决以下问题:

  ⑴ 作者通过与鸟的相处有何感触?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触?

  ⑶ 你如何与一个陌生人搞好关系,和睦 相处? 简评:教师紧紧抓住小鸟与人的关系这个窍,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然地感触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育目的,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这种协助学生破出重重难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教育模式顺应当前教改的主题,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

  四、构建平台,体验成功

  1、快速朗读课文。

  2、找出体现作者对小鸟情感的句子。

  3、展问话题──让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鸟放了,它会回来吗?

  ⑵ 你怎样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抛弃的小猫,你会收养吗?

  ⑷ 同学欺负了别人,你会不会管?

  ⑸ 爷爷病了,你会不会管──

  4、课后练习:

  ⑴ 择抄优美的句段。

  ⑵ 写一篇学习心得。

  (简评:教师授生以渔,不越庖代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过程留给学生,火候恰当,让学生思考,又品尝了得失,锻炼了能力,很值得倡导。)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0课。课文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4、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激发学生爱鸟护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昨天,我们跟随作家冯骥才,细读了课文1-3自然段,初步认识了珍珠鸟,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走近——】

  齐读课题:珍珠鸟

  2、齐读课文1-3自然段。

  【打开课本,一齐用心朗读1-3自然段,再次感受雏鸟那特别的叫声和可爱的外形吧!注意节奏要舒缓些。】

  3、回顾珍珠鸟的胆量及雏鸟的外形。

  【读了课文1—3自然段,能说说在你们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吗?】

  4、指名描述印象中的珍珠鸟。

  ●体型很小,叫声尖细动听。

  ●胆子很小,整天躲在吊兰的垂蔓里面。

  ●长得很可爱: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有珍珠似的白点,(雏鸟没有)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过渡: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记住了珍珠鸟的叫声和那可爱的外形,还知道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然而,正是这种胆小怕人的雏鸟,有一天竟然胆大包天了,瞧——】

  ▲板书: 雏鸟

  二、屏显画面“美好境界”,体会珍珠鸟的胆大。

  1、点击,屏显画面“美好境界”。

  2、【看到这人鸟相依相偎的画面,你们觉得奇怪吗?为什么?】

  3、指名回答

  ●奇怪——它原本很胆小的!

  ●不奇怪——因为它发现作者很爱它,它信任作者。

  4、导入第4自然段:

  【原本胆小怕人的珍珠鸟,是怎样一天一天接近我,亲近我的呢?课文的第4自然段作了详细描述。】。

  ▲板书: -----“我”

  三、品读第4自然段,体会人、鸟渐近渐亲的过程。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

  【自己用心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家伙是怎样一点一点放大胆子,接近我,信任我的。】

  2、屏显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

  3、指名交流,整体感受第4自然段,相机点击“起先,渐渐地,后来”3个词。

  【小家伙是怎样逐步接近我的呢?谁先来说说?】

  ●起先,它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里飞来飞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啄我的笔尖,还啄我的手指。

  4、布置学生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小家伙的可爱

  【细细品读这段话,你也一定会像作者那样喜欢上这可爱的小家伙。那么,小家伙的哪些活动能使你喜欢它呢?边读边体会,再画下来。】。

  5、指名交流,相机出现相应的段落,倾听并引导。

  【小家伙的哪些活动使你喜欢它呢?可以读读你体会较深的语句,也可以谈谈你的体会。】

  ●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机警,小心;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神气,调皮,可爱;

  ●“先是…然后…再…” ——机灵,可爱;

  ●“索性…”——毫无戒备之心;

  ●“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啄两下我的手指。”——友好,可爱;喜欢我,信任我。

  6、交流体会“我”对雏鸟的友好。

  【其实,小家伙之所以能够放心大胆地亲近我,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小心地呵护它,不让它受到半点惊吓。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

  ●小家伙飞来飞去——我不生气,不赶走它;

  ●小家伙喝我的茶——我还是不生气,不发怒,不吓唬它也不打它。

  ●小家伙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我的手指——我仍然不生气,反而去抚摸它的绒毛。

  7、齐读第4自然段。

  【伴着音乐的节奏,让我们完整地感受一下作者和小家伙越来越亲密的过程。注意读出小家伙的可爱,读出我对它的喜爱。】

  ▲过渡:

  【就这样,在“我”无声的关爱和精心呵护下,可爱的小家伙才如此信赖“我”,亲近“我”,与“我”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四、引读第5自然段,想象体会人鸟相处的情趣。

  1、教师引读。

  【白天——

  傍晚——】

  2、指名想象小家伙的淘气。【你能想象出白天的小家伙有多淘气吗?】

  3、指名想象父母的呼唤:

  【你能听懂父母的那一声声呼唤,似乎在对小家伙说些什么吗?】(担心、责怪、批评等)

  4、指名想象小家伙的告诉父母白天的见闻和感受。(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教师相机角色引导。)

  【如果小家伙会说话,你能想象它会告诉父母一些什么呢?】

  ●告诉父母白天在主人家如何淘气,主人对它的友好、疼爱,它对主人的喜爱……

  5、小结,过渡:

  【因为,在小家伙看来,我的确是疼它的,爱它的!】

  ▲板书: ←----- 喜爱

  【所以有一天,人鸟相依相偎,亲密无间,共同创造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境界——】

  五、赏读第6自然段,升华感情。

  1、屏显第6自然段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伴着音乐的节奏,谁来美美地朗读一遍!】

  2、指名配乐朗读。

  3、交流体会作者的惊讶之情,理解“居然”、“竟然”。

  【如此美好的境界,作者事先有没有料到?为什么这么说?】

  4、【多么感人的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给这幅画取个画名吗?。】

  ●(小鸟依人,美好的境界,和谐,人与鸟,梦,信赖……)

  5、齐读第6自然段。【一起读一遍,让这美好的画面永留我们记忆的心间!】

  ▲过渡:【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六、齐读第7自然段,拓展延伸。

  1、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理解导读反问句。【言下之意就是,信赖能——】

  3、指名读、齐读反问句。

  4、指名回答,理解“信赖”的前提。

  【这里指谁信赖谁?如果要想小家伙也信赖你,你应该怎样?】

  5、▲板书: -----→ 信赖

  6、小结激情,体会文中更多的“美好境界”。

  【的确,信赖,需要呵护,需要宽容,需要彼此的尊重。因为“我”喜爱这只雏鸟,从不伤害它,所以它才如此信赖我,所以才出现了如此美好的境界。】

  【在课文中,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不仅仅只有小家伙睡在作者的肩上。还有哪些你认为同样美好的境界呢?】

  (鸟喝茶,鸟啄笔夹,鸟啄手指,鸟飞在头上……)

  【这些都是人和鸟互相信任,友好共处的境界】

  7、延伸拓展,画面演示,情感升华。(点击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其实,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只要彼此拥有一份关爱,一片呵护,一丝尊重,就同样会拥有信赖;那么,像文中这样美好的境界,就会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请看大屏幕——】(音乐慢慢响起,逐一显示画面,并打出主题)

  8、推荐美文阅读。

  【同学们,作家冰心奶奶在她的散文《和小鸟最相亲爱》中,这样写道:“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有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这句话,曾经深深地感动了老师。】

  【今天,老师把这篇优美的散文,以及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我们家的猫》同时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课后再次欣赏人与动物之间唱出的——爱的赞歌!】

《珍珠鸟》教学设计1 篇11

  《珍珠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大家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珍珠鸟。(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来了解它和作者相处的情景,

  二、学生默读课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默读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有关语句,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2)在屋里飞来飞去: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这句话写了小珍珠鸟什么?(可爱)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小珍珠鸟的可爱。

  读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要问你们了,小鸟为什么一开始只在笼子四周活动,而后来它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了呢?

  (3)“喝茶”: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4)“啄笔尖 啄手指”: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5)“趴在肩头睡”: 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三 .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过渡:同学们,是什么才营造出这温馨的一刻?你能从书中找一句话来回答吗?(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3、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文中谁对谁的信赖?(板书:人————鸟)

  4、同学们,这是作者的呼唤,那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吧! 5.谁能说出关于鸟的诗句例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四、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翼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处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着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冯翼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板书

  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