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品4篇)

时间:2023-10-09 17:49:20 五年级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药瓶

  学生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设计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并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4x+5=54  3×+2x=  ÷2=9  4(x+8)=20

  2、学校科技小组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4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  )人,男女生共(  )人。

  3、学校图书组有女生x人,男生为女生的倍,男生有(  )人,男女同学共(  )人。

  4、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3。

  1、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

  请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

  陆地面积 + 海洋面积 = 地球表面积

  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

  3、列方程解应用题。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就为亿平方千米

  x + =

(1 + )x =

   =

  ÷ = ÷

  x=

  提问:表示什么?(表示陆地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

  一种:-=(亿平方千米)

  另一种: x=×=(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是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三、巩固练习

  1、甲乙两堆货物共重60吨,乙的重量甲的3倍,甲乙两堆货物各种多少吨?

  2、苹果重量是梨子重量的4倍,梨子比苹果少600千克,梨子和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3、练习13 (4、6、7题 用方程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讲

  小结:今天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四、作业: 练习十三(5 —10题)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2、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指名口算课本第64页第11题)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二、复习约数和倍数

  1、提问:什么是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板书:

  约数

  倍数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说明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

  3、学生练习

(1)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

  复习约数倍数相关知识(略)

(2)写出18的所有约数

  三、复习质数合数

  1、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

  板书:1

  质数

  合数

  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口答:

(1)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

(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

(3)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科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的因数叫做90的什么数?(板书: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4、做“练一练”第3题

  练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四、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

  1、学生练习

(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公约数。

(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公约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练一练”第4题

  集体练习,指名口答,说一说方法怎样归纳三种关系?

  追问:用短除法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复习

  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1、提问:能被2、5、3整除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能被2、5、3整除的数)

  2、“练一练”第5题

  提问:这里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什么数?不能被整数的数都是什么数,

  板书:偶数

  奇数

  想一想,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说说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

  七、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和12题

  2、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5、16题、17题中(3)(4)

  八、课外作业:练习十一第18题。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

  1、口 算 除 法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