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想办法使火箭飞起来。
2、通过玩会飞的火箭,知道"拍"瓶的力度影响火箭的高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玩瓶的经验。
2、材料准备瓶子做的火箭、火箭底座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教师扮演水木娃娃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水木娃娃,今天水木娃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是什么?"出示火箭师:这是火箭,这是火箭的底座,今天啊!小火箭要发射了,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样不用手去碰小火箭,也能让火箭飞起来呢?
(幼儿猜想回答)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啊!今天水木娃娃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火箭,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第一次操作)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式让火箭飞起来,师观察、指导,重点看成功的小朋友,以便后面的幼儿师范。
师:小朋友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赶快回来告诉水木娃娃你们的好办法吧!
幼儿回座位师问:谁来说一说?你来说,你的火箭头飞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幼儿:我是用吹的方法,让小火箭飞起来的。(分别让幼儿说出其他倒、抛、摇、挤,敲等方法)师:哇!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啊!水木娃娃也准备了一些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师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倒、抛、摇、挤,敲,吹等这么多方法来让我们的火箭飞起来。小朋友你们用刚才没试过的方法再去试一试好不好!
(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明白拍瓶身是使火箭头飞得最高的方法师:小朋友你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吗?(都飞起来了)刚刚水木娃娃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很特别,我们请她来比表演一下吧!
(幼儿示范)师:哇!他的火箭飞的高不高啊?(高)你是怎样做的?
幼:我是用手拍的师:啊!是用手拍的,我们把手伸出来跟他学一学好不好?(师教授拍的动作)2遍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用这种拍的方法让自己的小火箭拍的高高的啊?(想)再去试试吧!
4、(幼儿第三次操作)(这次师主要是注意哪个幼儿的力气小,哪个幼儿的力气大)让幼儿明白拍的力量大小与火箭飞的.高度有关)师:小朋友,水木娃娃看见你们的火箭都飞得很高,我们请两位小朋友来比一比,看谁的火箭飞的高?(幼儿上来表演,请一男一女)师:啊!飞起来啦!谁的高?为什么他的火箭飞的高啊?
幼:因为她拍的力气大。(这里让其他小朋友多说说)说:有小朋友认为是拍的力气大,我来试试,我用重重的力拍(啪!啊!好高啊!),这次我轻轻地拍(啪!哦!有点低)师总结:原来我们拍瓶子,重重的拍,火箭头飞得高,轻轻地拍,火箭头飞得低。
5、结束语
师:小朋友你们每人拿一个火箭跟着老师到外面去玩一玩,比一比谁的火箭飞的最高吧!
小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
2.通过听故事盒讨论问题,初步了解故事中动物的主要特征。
3.能比较清楚地回答与故事有关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男孩手偶。
幼儿用书。
3. 亲子故事《我想养动物》DVD。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男孩手偶。
师:我叫乐乐,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作《我想养动物》。
提问:1.男孩叫什么名字?2.他带来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 出示亲子故事《我想养动物》DVD,分段讲解故事内容。
提问:1.乐乐想养什么动物?2.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在家里养大象?(用故事中的语言原话要素,提升和回应孩子的话)3.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在家里养长颈鹿?(同理)4.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在家里养狮子?5.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养企鹅?6.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养老鼠?
3. 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提问:如果你是乐乐,你想在家里养什么动物?(自由回答)
4.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角色复述故事,教师扮演乐乐、幼儿扮演爸爸。
5. 结束部分:分发幼儿幼儿用书,每人一本,自组阅读。
四.教师小结
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能保持作品的整洁和美观。
3、学习用绘画、拓印等方式表现袜子上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橡皮印章、抹布、袜子、《小脚》的律动音乐等。
2、幼儿经验准备:有过装饰物品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引出活动。
指导语: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小朋友的脚上都穿上了袜子……
2、幼儿欣赏袜子。
(1)引导幼儿观察并谈论自己和同伴的袜子(幼儿所穿袜子为黑白两种颜色)。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带来的花袜子,说说自己喜欢哪双袜子?为什么?
(3)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活动的材料,介绍材料的`操作方式。
4、幼儿自由分组,装饰袜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装饰。
5、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活动说课:
一、选材。
该活动选自团结版教材小班下学期的美术欣赏活动。因为袜子是孩子很熟悉的生活物品,充满了丰富的艺术美感,又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所以非常适合小班幼儿。但考虑到现在是小班新生入园刚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稳定了情绪,所以根据孩子的这一情况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将活动设计成游戏性、趣味性、操作性较强的绘画(玩色)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袜子色彩和花纹的美,通过大胆的尝试初步学习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例如拓印、绘画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也正好符合了《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
二、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后,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在情感目标上,就是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难点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发现花袜子的色彩和花纹的美,尝试使用工具进行装饰。
三、活动的准备。
活动中的材料是生活中简单易见、便于使用的。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参与活动的难度,我选择的是孩子喜爱和熟悉的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小班教案4
活动名称:
美丽的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知道鱼是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并初步了解鱼的基本结构。
2、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鱼。
3、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 “海底世界”参观
2、各种大小、颜色的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形状模板
3、印有水草等装饰的画纸
4、各种颜色的蜡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住在里面呢?”(知道海底世界里有许多鱼和其他的小动物。)
“他们长得一样吗?”“你都看到了哪些形状的鱼?”
二、出示各种形状模板,拼拼玩玩,认识鱼。
1、认识鱼,知道鱼是有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的。(鱼身、鱼尾和鱼鳍)
2、观察认识材料。
1)请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形状的材料?(出示四种形状模板)
2)分别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并在自己的桌子上找出图形。
3、 尝试拼搭各种形状的鱼
1)、材料准备好了,让我们试试用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师示范模板拼搭小鱼)
2)、幼儿操作,师指导幼儿拼搭
三、幼儿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1、将拼搭好的“小鱼”粘贴在纸上。
1)“我们做好的小鱼十分想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海底世界吧。”
2)教师示范一条小鱼的粘贴过程:鱼身—鱼尾—鱼鳍
2、添画鱼的各种花纹
“小鱼的身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请小朋友用小蜡笔为它们画上吧。”
四、幼儿自我介绍并欣赏作品:
1、“你的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形状的鱼呢?”
2、为自己的小鱼取名字。
“你为它们取什么名字?”
小班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识五个手指。
3、学习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巧虎碟、硬纸板做的“大手”、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用“大手”做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
a、教师出示“大手”,边挥动边说儿歌《手指歌》,引起幼儿认识手的兴趣。
b、组织幼儿讨论:我们每人有几只手?你的小手上都长着什么?启发幼儿手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都有两只手,共有十个手指头。我们的手指不仅不一样长,而且不一样粗。手指上还有指甲。
2、观看巧虎碟
3、引导幼儿进行指偶表演,认识每个手指的'名称。
a、教师套上指偶进行表演,依次介绍手指的名称。
教师:我们的手指兄弟长得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我长的又粗有矮,叫大拇指;我站在大拇指的旁边,我叫食指;我的个子最高,我叫中指;我长得又瘦又小,我是小指;剩下的我没有名字就叫无名指。
b、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手指操:手指兄弟跳跳舞,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碰碰无名指,小指扭一扭。
4、师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手。
5、师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