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5-24 09:49:00 小班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供大家参阅。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1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3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3的'点卡匹配相应的实物,给数量为3的图片匹配相应的点卡。

  准备:

  1、贴绒图片,1只鸡、2只兔、3只青蛙。

  2、每个幼儿3的点卡1张,熊猫头饰1个。

  3、地上画有圆圈若干,圈内分别标有1、2、3个圆点。

  活动与指导:

  1、请3个幼儿站在前面,教师问幼儿,有几个小朋友站在前面?请一个幼儿上前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2、出示贴绒卡片问幼儿:卡片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多少?幼儿说出总数后,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以验证答案,然后在这些卡片旁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在每组的桌子上放一堆玩具,玩具中至少有3 件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让幼儿将它们拿出来,在旁边放上点卡。

  4、游戏:熊猫找家。教师告诉幼儿,这些圆圈是熊猫的家,有几个圆点的圈就住几只熊猫,音乐响,熊猫自由活动,音乐停,各个“熊猫”赶紧去找家。1、2、3个圆点的圈分别站1、2、3个幼儿,教师要检查幼儿站对了没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3.交流小结

  你选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选许多货。

  (2)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教师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3)相互介绍。

  三、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3

  一、活动准备:

  1、将各色色纸剪成大大小小的圆,贴在磁铁黑板上。剪刀、糨糊、圆形贴纸、画纸、磁铁、彩色等。

  2、幼儿数学用书。

  二、活动过程

  (一)以讲《爱画画的波波的故事》的形式引起兴趣

  随着故事情节让幼儿猜猜波波画的是什么?“小猪波波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圆,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圆圈是什么,就问波波:“你画的圆圈是什么呀?”波波说:“这个圆圈里有两只手,一只长,一只短,从早到晚绕着转。”哥哥说:“啊,我知道了,是时钟”,姐姐说:“那这个是什么?”波波说:“它下面还有一条长长的线,要抓好,才不会跑掉”。姐姐说:“喔,是气球”哥哥姐姐终于知道波波画什么了。波波又画了许多圆圈,连肚脐眼的圆都有呢?妈妈说:“ 波波真是个很棒的画家”。

  (二)运用操作法让幼儿拼图

  幼儿也当波波,用圆形色纸拼拼贴贴,看可以拼贴出什么造型。完成后请幼儿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用圆形拼贴出了什么。

  (三)带领幼儿打开《我的数学》第一页,启发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让幼儿给圆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

  三、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运用圆形创作造型。

  2、发展幼儿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4

  活动目标:

  按1、2、3的数量把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贴绒实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辆公共汽车、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1—3点卡一套。作业卡数套。

  2、每个幼儿1个梨、2只苹果、3个香蕉。1—3点卡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贴绒图片,将其无规则地贴在绒板上,请幼儿观察说出: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让幼儿将相同的`车子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有多少辆?

  2、出示点卡,将点卡(并列但有间隔)贴在绒板上。提示幼儿:大人下班了,这些车要开回车库去,这些有圆点的地方就是车库。数量是几的车就开进圆点是几的车库。谁能把车开进车库呢?引导幼儿将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3辆小汽车分别贴在圆点为1、2、3的旁边。

  3、幼儿操作,每人将水果卡片摆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征分为3组,点数出每类水果的数量,并在各组水果旁边放上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4、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分别将蝌蚪圈出1、2、3个,再分别与相应的圆点画线连接起来。

  (2)让幼儿说出画面上有什么?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相同的两组东西画线连起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复习认识1―4的点卡。

  2、能按其数量从少到多给点卡排序并匹配实物。

  准备:

  1、贴绒卡片:1―4的点卡一套。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和实物图片10张。

  活动与指导:

  1、利用多种感官巩固对1、2、3、4各数的认识。

  (1)复习认识1―4,逐张出示点卡,问幼儿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圆点,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2)听声音举点卡。如:老师学几声鸟叫,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或看点卡做动作,如老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就拍几下手等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让幼儿思考:4张卡片,要按照圆点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怎么排?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将最少的1的点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点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点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点卡比3的点卡多1,排在最后面。幼儿排好后,要求幼儿观察比较,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 (每一张点卡比前面的`点卡多1个圆点)

  (2)幼儿对实物图片分类计数。让幼儿将实物图片摆在桌子的另一边,观察并操作:实物卡片中哪些东西是相同的,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东西有多少?

  (3)幼儿给点卡和实物卡片配对。让幼儿思考:点卡上的圆点是几,就和数量是几的东西交朋友,应该怎样做?指导幼儿在点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实物卡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6

  活动目标

  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能按顺序给物体排序。

  愿意尝试进行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3以内的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课件准备:“礼物”图片;“3只玩具熊”组图。

  材料准备:大中小三种规格的瓶盖、积木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礼物”,引导幼儿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

  ——小猫蜜蜜的妈妈送给小猫蜜蜜一份特别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蜜蜜的礼物是什么?一共有几只玩具熊?

  ——3只玩具熊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吗?(大小)

  ——哪只大?哪只小?哪只不大也不小?

  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1、操作课件,将玩具熊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蜜蜜可喜欢3只玩具熊了,准备和它们一起玩游戏。但玩具熊们没有排好队玩不了游戏,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帮玩具熊们排个队。

  ——小熊排在第1个,哪只熊应该排在第2个?哪只熊排在第3个?

  ——如果大熊排在第1个,其他2只熊应该怎么排?

  2、操作课件,将小床按大小/小大顺序排序。

  ——蜜蜜还给3只玩具熊准备了小床。请小朋友们按顺序给玩具熊们的床排排队。

  ——玩具熊们的床可以怎样排队?谁在第1个?谁在第2个?谁在第3个?

  ——还可以按什么顺序排队?

  小结:我们在给物体排序的时候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最大的物体放在第一个,然后依次往下排;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最小的物体放在第一个,然后依次往下排。

  发放材料“3个瓶盖和3块积木”,鼓励幼儿分组进行排序,巩固按顺序排序的能力。

  1、幼儿分组进行排序活动,教师巡回观察。

  ——桌面上有几个瓶盖?几块积木?

  ——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积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

  ——请小朋友们将桌面上的瓶盖与积木按顺序排排队。

  2、分享交流排序结果。

  ——你们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谁排在第1个?谁排在第2个?谁排在第3个?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图书角的图书、美工区的篮子、纸张按顺序进行排序,巩固幼儿排序能力。

  家园共育

  1、家长可让幼儿根据家人年龄大小,分发大小不同的碗、勺等物品。

  2、鼓励幼儿按顺序将自己的玩具或图书进行排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