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班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8篇

时间:2023-10-18 08:10:40 小班教案

  本文是网友“taoji”收集的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8篇,供大家参阅。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1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教案目标效果

  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7的组成

  2、初步感知数的分合有序性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教具:每名幼儿人手一份数量为7的棋子,记录纸,数字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设计情景:“有一只小猪做事不专心,有一天妈妈确定考考小猪,让小猪分一分7能分成几种小猪低下头难为情的说妈妈我不会”请幼儿来帮助

  二、幼儿动手操作:分棋子边分边记录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请幼儿来说一说是怎样分的,教师在黑板上记录(记录时要找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有规律的,一种是无规律的)请幼儿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更容易记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感知数的分合有序性

  四、幼和相互检查并改正记录纸上的错误,改过后自已奖力自已数字粘贴,贴于胸前

  游戏:找朋友。

  玩法:跟椐胸前的数字粘贴进游戏,要求两个好朋友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7

  活动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66~67例5,“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这学期,我们五(4)班同学在共读了《草房子》之后,又在共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老师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1:小李看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的,小王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根据题目要求,怎样才能知道谁看的页数多?(比较和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信息2:小红看了这本书的,小青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你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2、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活动情境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又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信息3: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1、提问:这两个分数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2、学生独立思考,试做。

  3、教师巡视,发现有不同解法指名板演。

  4、交流:

  (1)画图。这位同学画的线段图,请问,为什么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画一样长?(单位“1”相同)单位“1”是什么?

  (2)先通分再比较。谈话:公分母是多少?把思考过程写完整:=,=,因为,>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3)与进行比较。谈话:就是多少?(一半)分母是5,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分母是9,分子是多少才刚好是一半呢?因此<。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4)化成小数比较。=0。6,≈0。444,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所以>。说明小芳看的页数多。

  5、设计意图: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各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把比较分数大小的不同类型和多种方法大胆地表述出来,在交流中,使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得以张扬。同时教师注意突出通分再比较大小的书写格式,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三、优化方法,进行小结

  1、谈话: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到了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比较,找中间数进行比较,化成小数再比较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说明理由。可能想法有以下几种。

  (1)分子分母较小,用画图较容易。

  (2)通分法只要找到公分母,再通分,就很容易比较大小。

  (3)两个分数刚好一个大于,一个小于,好比较,但使用范围受局限。

  (4)因它们的分子分母不大,化成小数较快。

  2、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反驳。

  3、统一认识: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但特殊情况下,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向学生推荐“通分”这种方法,不致使个别学困生对多种方法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适从,或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方法认识上。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练一练前两题

  (1)提醒看清题意,独立做题。

  指名板演,共同校对。

  (2)小结:先通分再比较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2、在○里填上“﹥”“﹤”“=”。

  (1)提问:下面几组数中,你能发现什么?(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小结: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基本的方法是通分,有时应根据题目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

  3、森林运动会上,小兔和小山羊进行长跑比赛,到终点时,小兔用了小时,小山羊用了小时,谁跑得快?

  4、小红和小明用同样长的线放风筝,过了一会儿,小红手中剩下线的,小明手中剩下线的,谁放的风筝高?

  五、布置作业

  每日一题:你能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必须自己动脑思考,才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从对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进行比较引入异分母分数比较开始,教师是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如课本中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展示了画图、找一个数比、通分等方法,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分别提出了先化成同分子再比较、与除法联系化小数比较、比倒过来数等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观整堂课,尽管内容枯燥,而且内容较少,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巩固、加深对大、小标记的认识。

  2、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3、继续学习按照大、小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同时,把同种的物品对应排列。

  4、训练幼儿在学习完毕能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活动重点]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大小标记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一块;大小标记各若干;磁性图片若干(大小皮球、纽扣、萝卜等)。

  学具:第一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卡,塑料珠、纽扣、图形片、花片(大、小各一个)。

  第二组,人手一套插有大、小标记的分类盒,每人一盘大、小卡片各4~6个(形状、颜色不同)。

  第三组,人手一盘装有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图片,一人一个分类盒,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提问:复习大小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

  老师今天带来的皮球有什么不同?(有大皮球、小皮球)

  让我们一起把标记送给皮球。(幼儿讲,老师操作棗大标记送给大皮球;小标记送给小皮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出示这些图形片)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5

  教学内容:

  课本82-83页。智慧广场--数字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3.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4.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四、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五、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板书

  数字谜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6

  【教案目的】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方位,能根据要求寻找对应位置。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体验游戏快乐。

  【教案准备】

  桌子若干、帐篷两个、可以钻的圆筒两个、海洋球两篮、圆形红色即时贴若干。

  【教案流程】

  一、引出兴趣

  引出话题:你们知道解放军吗?我们来学习解放军的本领,学做小士兵。

  二、热身游戏:望远镜

  带领幼儿做热身游戏,以“望远镜”的`形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表现上、下、后、

  前的方位。

  以“望远镜”的游戏形式,感知里、外的方位,同时熟悉周围材料。

  三、幼儿结合方位贴“小红心”

  教师出示“红心”(红色即时贴),介绍游戏方法:打敌人时一定要瞄得准,所以练习时就要瞄准“小红心”,小红心贴在哪,炮弹就要打在哪。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红心的位置:

  我们把小红心贴在哪?

  除了上面还有其他地方吗?(互动时,可以请幼儿用手指出方位)

  小结:桌子的上面、下面;帐篷的里面、外面;山洞的里面、外面都可以贴红心。

  教师和幼儿一起贴红心,并说说红心贴的位置。

  四、幼儿在投掷运动中感知方位

  教师出示海洋球,幼儿开展投掷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引导个别幼儿说说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捡回篮子里。

  引导提问:桌子下面都看过了吗?帐篷里面还有吗?

  本节活动是结合方位来开展的带有游戏性的一个活动,还和一个户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整个活动进行下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对这个游戏的情境特别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在户外的关系,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请老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结合以下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讨论话题:

  1、本次活动有何特点与值得借鉴之处?

  2、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7

  设计背景

  每次幼儿一起玩玩具时,总是把很多玩具揽到自己面前,怕别的小朋友抢,嘴里还不断说:“我只有一个了,不得要我的。”他们还不知道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能给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描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区分1和许多,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学习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和许多的区别,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树图片1幅,树上贴有许多桃子(桃子的数量与幼儿的人数相等)。

  2、猴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猴子摘桃。

  (1)教师出示许多小猴子头饰,问:“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小猴头饰?”(许多个。)

  (2)让每个幼儿戴上小猴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老师手里原来有许多小猴头饰,分给小朋友每人一个,许多个头饰分成了1个,1个,1个小头饰。”让幼儿跟着教师说:“许多个可以分成1个,1个,1个……”

  (3)教师扮猴妈妈,幼儿扮小猴,猴妈妈带小猴去摘桃子。先让小猴观察树上有多少个桃子,请每只小猴去摘一个桃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原来树上有许多个桃子,每只小猴摘1个桃子,树上的桃子摘完了,许多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1个……桃子。

  (4)请小猴把摘的桃子1个,1个,1个……放进大篮子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每只小猴放1个桃子,篮子里有许多个桃子,1个,1个1个……桃子合起来是许多个桃子。

  2、交流活动。

  请幼儿找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和许多来表示,如餐厅里1张大桌子和许多把小椅子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小班数学公开课一样多教案及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辨别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按大、小分类。

  3、学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分别贴有大、小字卡的大房子、小房子。大、小红花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玩具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辨别大小。

  1、讲述故事:秋天来了,天气很凉爽!玩具王国里的玩具宝宝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玩具宝宝呢?

  2、分别出示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小。

  二、帮玩具宝宝找家,尝试将大、小分类。

  1、继续讲述故事:这么多玩具宝宝啊~!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该回家了!玩具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它们伤心的哭了!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

  2、请幼儿帮玩具宝宝找家,教师引导幼儿将大玩具放在写有大的大房子里,小玩具放在写有小的小房子里。

  三、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师:小朋友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谢谢你们,给每个小朋友送一朵红花。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思路清晰,衔接顺畅,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大小,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积极参与。在游戏环节中,选择的大小玩具应是相同类型的,便于让幼儿进行区分,同时在给大大小小穿衣服的环节中,应让幼儿先对衣物等进行区分,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时不一样的,再说哪个给大大哪个给小小,让幼儿的思维以渐进式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