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班教案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汇编6篇】

时间:2023-10-23 14:47:45 小班教案

  下面是热心会员“gangranqiao”分享的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汇编6篇】,以供参考。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乐意参加艺术活动。

  2、用手指点画,感受活动中的快乐,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画纸、彩色花、颜料盒、抹布。

  重点: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难点:用手指在纸的各处点画。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在花园里有两朵花在谈论自己的颜色。因为昨天下了一场五彩的雨,但是有很多花在哭,因为它们没有颜色。让我们小朋友帮帮他们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三、幼儿操作。

  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各处点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体验作画的乐趣。

  五彩雨下好了,我们闭上眼睛,小花要变颜色了。哇!小花都变漂亮了。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能根据瓶、罐口的大小及其它一些特征,选择合适的盖子匹配。

  2.尝试用瓶、罐、盖子及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造型活动。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愉悦的情绪。

  准备:

  1.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式各样的盖子和瓶子、罐子若干

  拧的瓶盖---优酪乳,胶卷合资,药瓶,橡皮泥盒子

  按的瓶盖---杨协成豆奶,大大卷,薯片

  铁罐的盖子---奶粉罐,八宝粥,茶叶罐子 。

  2.彩纸、剪刀、双面胶、范例 等。

  过程:

  一. 出示盖子,感知盖子的不同。

  师:瞧我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盖子。

  师:他们都一样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有大的有小的,有塑料的,有铁的;颜色也不一样)

  二. 选择合适的瓶罐和盖子匹配。

  师:这些盖子和他们的好朋友分开了,现在他们都很着急,想请我们帮忙找一下他们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1) 教师示范(将各种瓶子罐子逐一排在场地四周)

  师:我先帮这个盖子找找他的朋友 “找找找,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找到啦找到啦,我的朋友找到啦!”

  师:瞧!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这才是好朋友

  (2) 让幼儿操作(找好朋友的瓶子陈列在前面)

  师:还有很多盖子需要我们的帮助,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的好朋友?

  找的时候要拧一拧、按一按,盖子与瓶子能紧紧抱在一起的才是好朋友!

  (3)大家来找碴

  师: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盖子宝宝全都找到了朋友,但是到底是不是找对了朋友呢?

  师:请你们在找对的瓶子盖子上贴上笑脸娃娃,反之贴上鬼脸娃娃。

  分别展示找对和找错的瓶子和盖子,让孩子说说是怎么让盖子找朋友的?并帮助找错的瓶子和盖子重新找朋友! 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帮助盖子找到好朋友的?

  三.装扮瓶子宝宝

  师:刚才你们帮助盖子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可开心啦!现在这些瓶子罐子宝宝要开化妆舞会啦!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范例—瓢虫,火箭,鱼等)

  师:他们是谁变得?(瓶宝宝,薯片罐子等)

  师:你们想不想帮助其他瓶子,罐子宝宝化化妆?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让它们交朋友后变得东西更好玩、更有趣!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欣赏幼儿的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先做好的幼儿吧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听。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水果类食物要洗干净后再吃。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水果。

  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水果(苹果、梨、桃子、香蕉等)。

  2.布袋、人手一只小盆。

  过程:

  1.游戏:摸摸是什么

  将水果放在神秘布袋内,幼儿蒙着眼睛,伸手在袋中摸水果。

  提问:你摸到的是什么

  2.讨论:吃水果的好处。

  知道水果水分多,维生素丰富,多吃可以让我们幼儿长得又白又健康,漂漂亮亮。

  3.给水果宝宝洗个澡。

  幼儿观察水果表面。

  了解水果表面很脏,知道水果洗干净才能吃。

  教师和幼儿共同洗水果。

  洗的时候要把水果的每个地方都洗到,不要把水溅出来。

  建议:

  1.可以让幼儿品尝洗干净的水果。

  2.与家长联系,鼓励幼儿在家也要讲卫生,洗水果。

  评价:

  对洗水果感兴趣,愿意动手洗水果。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小汽车运水果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小汽车运水果

  目标:

  练习在高15―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

  准备:

  场地上用木板架起最高点离地15―20厘米的梯形斜坡。各种塑料水果若干。

  过程:

  1.幼儿扮小司机,成一路纵队面向斜坡站立。

  2.游戏开始,教师说:“今天我们的汽车要爬山坡运水果,现在先要检查车。”教师从排头开始摸一下每个幼儿的手心(表示检查车),被摸的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都检查完以后,教师说:“开始爬坡!”幼儿模仿司机开汽车扶方向盘的动作,必须一个跟着一个在斜坡上走上走下,来回运送水果,嘴里发出“嘀嘀――”的声音。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活动过程: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2.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教师提问: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活动延伸: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豆制品。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水--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③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4、延伸活动(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水宝宝?

(2)观看PPT,听水宝宝自述。

瓶和盖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