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班教案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合集8篇】

时间:2023-10-26 17:34:20 小班教案

  【前言】本文是网友“hwy6”分享的《大树》小班美术教案【合集8篇】,供大家赏析。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剪刀,沿线剪大小不一的圆和三角形。

  2、会将圆和三角形,粘贴在纸上,进行制版,并且进行压印。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的范画大树、剪刀。

  2、吹塑纸上画圆。

  3、一张方的吹塑纸。

  活动过程:

  1、欣赏老师的范画。

  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大树)你们知道老师手里的五颜六色的大树是怎么做的吗?(请幼儿猜想谈谈说说)你们自己想不想来做一棵美丽的大树呀?(本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制版的兴趣)

  2、老师示范制作

  首先请小朋友将铅画纸上的图形全部剪下来。然后将剪下来的图形粘贴在方的吹塑纸上,粘贴成一棵大树。接着用毛笔在吹塑纸上涂颜料,进行压印。通过这几个步聚一棵大树就做好了。(了解制版的方法)

  3、请幼儿自己进行制作。

  提醒幼儿剪的时候要沿线剪。粘贴的时候要将图形粘贴牢。压印的时候注意刷颜料。

  4、将幼儿压印好的作品放到指定的地方晾干。

  5、评价作品。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在柳树上添画柳条。

  2、喜欢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感知春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PPT(春天)柳树图片、画纸、棉签、水彩颜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柳树,教师示范添画柳条:

  1、看一看,这是什么?(柳树)

  2、柳树妈妈的柳条像什么呢?(小辫子等)

  3、春风一吹,柳树妈妈的.头发越长越长了,怎么办呢?

  4、我来帮柳树妈妈梳头发,怎么梳呢?

  (教师示范添画柳条)

  二、幼儿添画柳条,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棉签在柳树上添画柳条,并粘贴春天的相关贴纸,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三、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看一看,谁的柳树最漂亮?嫩芽都出来了。

  四、延伸活动:

  在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幼儿操作包、棉签、水彩颜料等,供幼儿继续操作。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挂图小树及背景图一副(小羊小牛小候,娃娃小鸟)教具保护树木挂牌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有一棵小树他很孤单,他想要找朋友,今天老师把这棵小树请到了幼儿园。(出示小树图片)你们看这棵小树怎么样?为什么小树没有叶子?教师总结:这棵树光秃秃的,原来秋天的时候树叶变黄了,秋风一吹,树也从树枝上掉了下来,到了冬天整棵树都变的光秃秃的了,但是小树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新的叶子。

  二:小树要找哪些朋友呢?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小树有哪些好朋友。(小羊小牛小猴小鸟和娃娃)这些是不是小树的好朋友呢?

  三:出示教具讲述故事并提问:

  1.冬天,小树光秃秃的,他想找些朋友,谁来了?小羊上怎么做的?小树喜欢小羊吗?为什么不喜欢?(小羊在小树的身上擦来擦去让小树给他搔痒痒,这样的朋友小树不喜欢,这样做会把小树的皮擦破的)。什么叫擦来擦去呢?请幼儿做擦来擦去的动。

  2.小牛来了是怎么跟小树玩的?小树喜欢小牛吗?为什么不喜欢?(小牛来了,叫小树跟他斗架,这样的朋友小树不喜欢,小牛这样做会把小树的推倒的)。

  3.接着谁来了?小猴是怎样做的,小树喜欢小猴吗?为什么不喜欢?(小猴来了,他爬上爬下,抓着树枝荡秋千,翻杠杠,这样的朋友小树不喜欢,这样做会把树枝折断的)。

  4.娃娃来了又是怎么做?(娃娃来了叫小树拉着橡皮筋唱啊,跳啊,这样的朋友小树不喜欢)。

  5.最后谁来了,小树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喜欢小鸟?小鸟飞走了,小树是怎样做么?

  6.大家听了小鸟的话,后来又是怎么做?小树有了那些朋友?娃娃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服?

  四: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

  五: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保护小树?教师总结。(教师介绍有关环保知识)

  六:情境表

  延伸活动:挂保护树木牌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题,懂得要爱护小树,并且知道怎样才算是保护小树。

  2.学习常用动词,擦来擦去,爬上爬下一摆一摆。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多次欣赏和操作中感受彩云的绚丽,积极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2、大胆用刷子蘸颜料在作品上涂抹,发现色彩相融后产生的变化,感受涂抹色彩带来的快乐。

  3、与小组成员共同创作时会主动找空的地方,能与同伴共享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幼儿见过彩云或欣赏过彩云的图片。

  2、课件:各种彩云的图片。

  3、水粉笔,颜料(以红、黄、玫红为主,少许向、蓝等其他颜色放人杯子中,杯了的数量要多于幼儿人数),抹布,玻璃板,宣纸等。

  活动过程:

  l、播放彩云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l)观看有关彩云的图片。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云彩?看到这样的云彩心里感觉怎么样?

  (2)重点欣赏图片中云的色彩和造型的变化。

  教师:彩云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彩云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彩云的画法。

  教师:彩云是什么样的? (用动作表现)怎么画?画彩云的时候会用到哪些颜色?要换颜色怎么办?怎样在玻璃板上画满彩云?

  3、幼儿创作玻璃版画。

  (1)鼓励幼儿大胆用鲜艳的水粉颜料在玻璃板上涂画自己心中的彩云。

  (2)引导幼儿观察色彩的浓淡、深浅变化,体验丰寓的视觉感受。

  (3)提醒幼儿在画完后迅速用宣纸进行印制。

  要点提示:

  在本次玻璃版画的制作中,小组成员需要共享材料,因此教师除了关注幼儿对彩云的表现外,还要关注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运用积极的语言帮助 幼儿友好而有效地和他人共享材料,这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

  4、展示幼儿的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你画的彩云是什么样的?是怎么画的?用了哪些颜色?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欣赏与同伴合作的玻璃版画作品,交流自己在与他人合作时的体会。

  ☆日常活动 观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彩云色彩的丰富性。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进行“拜访大树”的主题,《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带孩子走进社区,让他们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树,为了实现《指南》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目标1中提到的“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于是我们引导孩子有意识的感受、发现、收集与树有关的美的事物,如树上掉落的树叶,修剪的树枝、藤条等。让孩子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以及它们的特征,从而鼓励孩子用这些树身上美的事物大胆的、创造性的进行组合拼贴、编织、拓印、绘画等。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用这些物品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来布置我们的环境、美化生活,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既而也实现了指南艺术领域中“创造与表现”里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力”“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的目标。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主题并设计了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发现、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这些美的事物进行艺术的提升和创造,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发现和收集树身上美的事物,如树叶、树枝、树块、柳条等。

  2、能用收集的树身上的物品和其他辅材运用画、粘贴、缠绕等方法装饰打扮作品,并能用制作的作品打扮教室。

  活动准备:

  半成品:树枝做成的小树、柳条编成的花环、用树枝、树叶等做成的画框、木板画。

  每桌提供的材料:树叶、树枝、果壳、野果、玉米粒、彩色毛球、扭扭棒、彩色皱纹纸、白色泡沫球、剪刀、保丽龙胶、油性笔、大头针、小橡皮筋等

  作品欣赏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自主发现)

  引导幼儿装扮自己的作品来打扮教室,激发创作欲望。(边说边播放PPT1)

  师:新年快到了,前两天我们用树身上的朋友制作的作品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还没有完成,今天我们继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拓展思维,初步创作(自发的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材料,讨论:

  (1)交待要求,明确目的。

  ——共有四桌,每一桌的材料都一样,选择一桌看看桌上有什么材料?

  ——带着三个问题边看边想:看看桌上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装饰作品?怎么装饰、打扮?

  (2)讨论如何装扮出不一样的、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创意: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你的作品?怎样来装扮?

  2、欣赏课件(播放PPT2),进一步拓展思维

  ——进一步讨论你还会用哪几种材料,怎样来装扮你的作品呢?

  ——幼儿两两互动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三、选择材料,自主创作(自主创作)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装饰教室。

  3、引导幼儿注意使用美工工具时的方法、安全及良好的习惯。

  四、分享作品,打扮教室(自主欣赏)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喜悦。

  2、鼓励幼儿和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3、幼儿带着作品去打扮教室。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是一幅小班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图片——蓝色的天空,伸展着枝条的大树。再仔细看,景物中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原来,大树上没有叶子,光秃秃的,显得有些冷清。现在是冬天,我们北方的孩子就置身于这样一个场景,熟悉的生活经验加上画家用色彩营造的氛围,很容易唤起幼儿的情感以及想要动手做一做的创作愿望。

  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小班幼儿,有底图的作品更能唤起他们创作的热情。在这样一幅底图上,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涂涂、画画、粘贴、撕贴、团纸贴……就可以创作出一幅很漂亮的作品,他们也会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对美工活动更为持久的兴趣,并乐此不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样描述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可以这样说,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相对于其他领域,艺术以其更加优美、自然、和谐的美感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几乎每一个孩子的喜欢。一个具有良好理念的幼儿教师在设计艺术活动时,应尊重幼儿独有的审美并予以支持,注重提供适当、多样的材料并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结合小班幼儿美术学习的特点,在设计此活动时,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联结,并支持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装饰大树。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很好地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并满足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个性化发展。

  活动目标

  1.欣赏冬季的自然美:湛蓝的天空、伸展有力的大树枝干、枯黄的落叶。

  2.积极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大树。

  3.了解老师提供的多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使用。

  4.欣赏自己及同伴装饰的大树。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教师在体育活动或日常户外活动(如散步)时间带幼儿欣赏冬天的自然美,感受湛蓝的天空,观察掉光叶子的大树有力伸展的枝干,捡拾落叶等,让幼儿感受到不同季节的大自然都有独特的美。

  2.场地准备:四个操作区,分别放四种操作材料;一个幼儿作品展示区。

  3.物质准备:第一组广告纸(五厘米见方)、胶棒;第二组皱纹纸(五厘米见方)、胶棒;第三组水粉、棉签、抹布;第四组油画棒。幼儿每人系一个围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共同分享冬天的美。

  师:我们散步时观察了冬天,你们喜欢冬天吗?

  师:说一说冬天哪些地方很美?

  师:你们捡到落叶了吗?落叶是什么颜色的?

  二、欣赏图片,激发创作愿望。

  师:图片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的大树?

  师:这些大树的枝条和我们在外面看到的一样吗?

  师:大树上的树叶哪儿去了?

  三、了解材料,掌握创作基本技能。

  师:我们一起来把大树装扮得更美丽、更暖和吧。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材料。

  教师分别出示四组材料,请幼儿谈一谈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用,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先尝试,集体观察并总结操作经验。考虑到幼儿可能是首次接触撕纸和团皱纹纸的.方式,教师可着重示范:撕纸时,用两只手的食指、拇指捏住纸,一点一点撕开;团皱纹纸时,把皱纹纸放在两手手心,合掌压住,顺着一个方向团。

  四、自主创作,用不同的方式装饰大树。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来装饰大树,每个小朋友的大树都会是很特别、很漂亮的。

  此环节重点是支持幼儿的创作,请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区域活动,并允许幼儿更换操作材料。教师应欣赏每一位幼儿的创作思路,不要打断幼儿的创作。

  五、作品欣赏,分享各自的感受。

  教师将所有的幼儿作品悬挂在展示区,和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可以请三至四名幼儿讲一讲自己喜欢的大树。

  师:你喜欢哪一棵大树?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今天我们一起装饰出了多种多样的大树,每一棵都很漂亮,老师喜欢每一个小朋友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棒!

  活动延伸

  1.将幼儿创作的大树装饰在教室里。可以用麻绳悬挂,还可以沿轮廓剪下来组成森林。

  2.在美工区继续提供多种材料以及大树图片,供幼儿进行再创意。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宝宝作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会运用特殊画法进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内有绿色颜料的海绵块若干,树干操作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图:老树公公过了冬天,眯起眼睛笑得可甜了,为什么?(春天到了要发芽了,看到小朋友们高兴啦等)树公公身上的树枝长出来了,可树叶还没呢,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2、教师边讲边做示范。将手掌张开蘸上颜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宝宝们,你们也来用小手多印出些树叶,印的时候小手要怎样放?(请幼儿讲述小手要向上,手掌要紧挨着树枝)这样树公公会怎样呢?(树公公会更开心)

  活动评价:

  老树公公感谢宝宝们,宝宝该怎么说呢?引导宝宝说一句话。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撕纸片,用胶棒粘贴。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幼儿能很好的完成粘贴等精细动作,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背景图。

  3、背景音乐《快乐的小鸟》。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

  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停在大树图边:“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为什么大树上面一只小鸟也没有?”

  “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教师再次示范一遍。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

  (四)、出示小鸟,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