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10篇 中班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教案,供大家参阅。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三段歌词表达的不同情感。
2、体验小花鸭的心理感受,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或乐器来表现。
3、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头饰、铃鼓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儿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发声练习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依次理解讲述三段歌词内容,体会每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1、出示小花鸭的图片,引题迷路的小花鸭。
2、它在哪里?为什么哭的?依次出示图谱,边指图谱边唱谱嘎嘎嘎,小花鸭真伤心,我们一起来唱唱看。
3、如果你迷路了,怎没办?小花鸭迷路了,谁来帮助它?我们接着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依次出示图谱(教师清唱第二段)。如果是你看见了小花鸭,会怎么做呢?原来你们都是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小花鸭要回家了,可高兴了。也要有精神,把开心唱出来好吗?(全体幼儿唱一次)
4、小花鸭回家了,见到妈 妈会很开心,(出示图片3张)你说妈 妈会怎么说?(教师唱第三段)鸭妈 妈怎么说的?引导幼儿唱一次。
三、引导幼儿完整的唱一次。
1、提醒幼儿要记住第一段迷路的时候和第二段找到家的时候的区别,跟着图谱全体唱。
2、引导幼儿全体边看图谱边做动作。
四、乐器感应。
小花鸭找到了妈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庆祝一下好吗?(出示铃鼓,沙锤、瓶子)
幼儿自由选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形成三个声部,根据教师指挥伴随音乐即兴表演。第一段我们用瓶子,手掌指一下第一组,第二段我们用沙锤,第三段铃鼓加进去一起演奏。
五、游戏《帮助小花鸭》
请一个小朋友扮演一只小花鸭,老师扮演大朋友,我们一起去找小花鸭。教师拍手带领幼儿走成圆形,在黑板后找到,我们一起来送它回家
活动延伸:
小朋友帮小花鸭找到了妈 妈,妈 妈可开心了,夸你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一起去找找看还有什么人需要我们帮忙的!
课后反思:
《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旋律简单优美,因此我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把学唱这首歌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把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心,体会小花鸭找不到妈 妈而伤心难过寂寞的心情,和乐于助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重点难点已经突破了,
1、我在教学中孩子的主体地位的到了充分的发挥。我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怎么唱才能把小花鸭伤心难过的心情唱出来呢?小花鸭迷路了怎么办呢?等等。把问题抛给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我只是充当孩子的引导者。
2、为了加深孩子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初次让孩子体验乐器感应,使用打击乐器给了孩子一个演奏的环节,这个环节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表现能力。还能了解孩子对这首歌是否把握,最后的游戏环节点睛了整个活动的中心主题,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这节音乐教学中自己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尤其是歌词部分一定要记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我主要是结合在小班开展的《可爱的小动物》这个主题活动来进行的。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可是有部分幼儿在喜爱动物的同时,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从《领域活动指导》中,选取了音乐欣赏活动——《迷路的小花鸭》,让幼儿在充分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及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主要通过引导幼儿能认真的倾听音乐,通过入场的语言训练、练声和歌曲——《快乐的小鸭子》的对比,感受《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情绪的不同,了解音乐的形象。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形象性的特点,我通过讲和歌曲内容相似的《迷路的小花鸭》的故事以及多媒体的手段,让幼儿边听歌曲,边看和歌曲内容一致的形象的动画,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性质。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这样,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 身的兴趣下,不知不觉感受了8遍的歌曲。
二、活动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2、通过让幼儿听一听、动一动、比一比,了解乐曲的名称、音乐形象(慢的、悲伤的)和主要内容。
三、活动准备:
录有小鸭叫和哭声的录音;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池塘、柳树带有眼泪的小鸭子。)真的小鸭子一只。
四、活动过程:
1、语言训练:《小鸭子》进场。幼儿边念:“走来 一对 小鸭 0,摇摇 又摆 摆0,尾巴 短又 短呀 0,嘴巴 扁又 黄 0。队伍整整 齐齐 0,踏着 一二 一0,它们去 河里 洗澡 0,嘴里 唱着 呷呷 呷,嘴里 唱着 呷呷 呷。”
2、练声:跟我唱。12|34|5—| 54| 32| 1—|(教师) 小鸭 迷路了(幼儿) 真可怜12 34|5—|54 32|1—|(教师) 小鸭 回到 家 (幼儿)真呀真 高 兴。
3、复习歌曲:《快乐的小鸭子》
(1)唱一遍。
(2)边唱边跳:启发幼儿做出小鸭子快乐的动作和表情。
5、在《快乐的小鸭子》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做出快乐的动作与表情,出教室。
五、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感受音乐,为小花鸭的迷路而同情、着急,为能帮助小花鸭找到自己的家而欢呼雀跃,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情绪中,并且刚开始复习欢快的《快乐的小鸭子》的歌曲性质和《迷路的小花鸭》的歌曲性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幼儿很快能认识到“《迷路的小花鸭》听起来的唱得很慢,声音软软的,连起来的,听了心里很难过,很伤心。”体验到离开亲人独自一人悲伤的心情。通过教师讲故事和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的感知从抽象到形象,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有的幼儿甚至眼眶里含满了泪水,深深的为歌曲的情景所感染,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关心迷路的小花鸭的情感,并帮助小花鸭想办法找妈妈,引导幼儿一起帮小鸭子在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呀!”然后教师抱起小花鸭边唱第二段,边带领幼儿把小鸭子送回家。另一位教师扮演鸭妈妈接过小鸭:“谢谢你们,把我的宝宝送回了家。”幼儿说:“不用谢,鸭妈妈再见!”幼儿见小花鸭真的找到了妈妈,从心里感到高兴,体验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能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因此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但是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因为本次歌曲欣赏多用教师清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给幼儿于美的享受,如果没法达到,最好用录音。在活动中以情激情的方法还做的不够,只有自己投入了,幼儿的欣赏、感受的效果才会更好。在幼儿欣赏过程中,我多余的动作太多,有些影响幼儿的认真倾听,应该一开始唱就投入到歌曲中,在演唱中与幼儿多一些眼神的交流,也许效果会更好。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表现歌曲的断顿与连贯。感受、表现强与弱。学会运用“男声”“女声”、“齐唱”等演唱处理方式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感情。
2、能运用有关声音表情的知识、技能来表现同情与关怀、勇敢与热情两种不同的情绪。
3、学会使自己的心情、歌声与大家相一致,共同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4、懂得不随意离开成人。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6、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1、关于小花鸭图片两副。小兔、乌龟一只;圆、三角形各一个。
2、活动前:续编故事,学习歌词。
(1)出示池塘边柳树下小花鸭离开妈妈伤心的图片,引导幼儿编出第一段歌词。
(2)出示鸭妈妈与孩子拥抱的图片:是谁帮助了它?假如你帮助了小鸭子,当你看到小鸭子和妈妈亲切拥抱在一起时,你心理的感受怎么样?引导幼儿续编出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统一一种歌词。
(3)以节奏歌的形式把歌词念熟。
组织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花鸭离开妈妈的图片。 引导幼儿想象讨论,假如自己是小花鸭,离开妈妈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出示图片2、假如又见到妈妈你会怎样的心情。
2、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重点在一、三 段中要求幼儿朗诵时尽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
提示:
(1)“离开妈妈时用什么语气朗诵?声调应该怎样?朗诵速度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你的表情会怎样?”
(2)小朋友勇敢的救小鸭子你会用什么声音来说?表情什么样子?
(3)“鸭妈妈突然见到自己心爱的宝贝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诵?声调怎样?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说?表情怎么样?”
3、用两种不同的情绪弹奏歌曲的曲调各一编,请幼儿指出每一遍各适合哪段歌词内容的,并鼓励幼儿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不告诉幼儿对否。
4、请幼儿集体先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5、处理歌曲:
(1)教师用慢的、连贯的和快的、断顿的唱法分别示范第一段的第一句,请幼儿讨论那种唱法更适合表现第一段歌词的感情?边出示小兔、乌龟表示快慢,出示圆、三角形表示连贯断顿,请幼儿用图片选择唱法,理解第一段歌曲。第二、三段的作法类推。指导幼儿练习使用两种唱法演唱各段。鼓励幼儿边唱边体验小花鸭的心情,力求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
6、请个别幼儿轮流唱一、三段并说出处理的理由、老师接第二段。依次请男孩子和女孩子轮唱,或一个孩子更轻、更柔的唱第一段 ,集体勇敢、坚定、响亮、欢快的唱,感受 第二、三段。不停的变换分组的方式轮流对唱表演使幼儿充分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快乐。
活动建议:
活动在幼儿有一定的歌曲节奏、速度、音乐表现经验基础上进行,选择短小有特点的小歌曲分别感受软软的连连的`、慢慢的、快快的、跳跳的节奏及感受音乐的感情用动作、表情、及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以丰富幼儿的经验。
活动教学反思:
1、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故事情景和自己的亲身经验充分的表现出了歌曲的鲜活形象。
2、活动前续编可以更充分,玩编一编、画一画的活动感受伤心、互助和关爱。通过图片、CD等感受离开成人是危险的。
3、通过续编过程和活动中充分的理解歌词使幼儿很容易的过渡到歌曲的表现。活动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4、不同轮唱形式使每个幼儿充分表现和感受歌曲的不同形象。
活动延伸:
1、玩编一编画一画的续编游戏,感受更多的互助与关爱。
2、请幼儿按照自己创编的歌词,给幼儿演唱,鼓励幼儿互相学习新歌词、一起合作轮唱,感受合作及轮唱歌曲的魅力。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会用不同的演唱技巧表现歌曲忧伤和欢快的两种情绪。
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适宜的动作。
3、知道预防迷路及迷路后的解决办法,学习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歌曲节奏谱
3、音乐磁带
4、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集中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一只小花鸭正在大树下伤心的哭,不断的.喊叫,一位小朋友跑了过来,把小花鸭送回了家。幼儿讲述图片内容,教师提问:小花鸭为什么哭泣,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幼儿学习歌曲节奏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歌,听听歌词是怎样唱的。教师唱一遍歌曲,然后教幼儿念歌词,并用拍手的形式打节奏。
3、学习歌曲教师弹琴唱歌,并提醒幼儿注意两段歌曲所表现的不同心情,第一段是哀伤的,第二段是高兴的心情。教师弹琴教幼儿唱歌曲,幼儿随音乐轻声唱并打节奏,在教幼儿唱第一段时用缓慢的速度、忧伤的情绪,第二段时用欢快的情绪。
4、老师和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老师对有创意和敢于表现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
5、让幼儿打开第3册书20----21页,展开话题讨论,引导幼儿提高防范意识。师:迷路是件可怕的事,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样做?怎样做使我们不迷路?幼儿讨论。
师小结:如果迷路了,可以告诉警察叔叔,也可站在原地不动,也可找个电话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可以打110报警,不要离开大人和集体,不要到陌生的地方,自己出去玩时要告诉家里人。结束部分: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如果迷路了、陌生人搭话会怎么办?老师演陌生人,看看幼儿怎样做。我的创新:在上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把这个歌曲内容让幼儿表演出来。在最后部分讲安全教育时,也可把家长请进活动室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以加强家长和幼儿的戒备心。小结及反思幼儿对这首歌非常感兴趣,在学习歌曲时,幼儿对忧伤的情绪和高兴欢快的情绪把握的不是很好.课后反思在上这一节课时的开始部分,老师把这首歌编成故事给幼儿讲一讲,对幼儿理解的程度上还要深一些,幼儿在演唱歌曲时,尽量让幼儿加上自己编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深刻.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
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2、通过让学生听一听、动一动、比一比,了解歌曲的名称、音乐形
象(慢的、悲伤的)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体会小花鸭找妈妈的心情。 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 教学用具: 课件、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录音(呷―呷―哭声)提问:谁在哭?(小鸭子)小鸭子
为什么哭?
(1)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教师有表情的`清唱)
提问:A这首歌曲是慢的还是快的?
B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C为什么听上去这么难过?
D听听歌曲想一想小鸭子为什么哭?
出示歌曲的名字《迷路的小花鸭》
(2)感受歌曲的主要内容,体验离开亲人独自一人伤悲的心情。
①演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边欣赏歌曲,边看动画:
提问:小鸭子在哪儿迷路的?迷路后它怎么样了?
②演示教具,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
塘边的柳树下玩呀玩,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它哭了,到处喊妈妈。”
提问:小花鸭找不到妈妈怎么办?我们快帮小鸭子找找妈妈吧!引导幼儿帮小鸭子在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呀!”
二、分段欣赏:
1、欣赏歌曲第一段“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 感受“难受”的情绪。
2、师:①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展开联想)
②大家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听听歌曲的第二段,到底是谁帮助了小花鸭。
3、欣赏歌曲第二段“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
4、提问:①是谁帮助了小花鸭?②怎么帮的?③现在大家的心情又怎么样了?
5、欣赏乐曲第二段,感受“高兴”的情绪。
三、完整欣赏歌曲、乐曲各一遍,引导学生用表情表现音乐的情绪:
1、师边跟随录音机唱边操作小木偶,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2、师:
1)、第一段唱小花鸭迷路了,它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们呢?这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出示表情脸谱)大家一起学一学伤心、难受的样子!
2)、第二段唱小朋友帮助了它,大家心里怎样的?高兴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3、再次放乐曲录音,学生聆听并用表情表现情绪。
四、引导学生用色调表现音乐情绪:
1、请学生帮小花鸭找出“找不到妈妈时”和“小朋友帮它时”的照片,并说出原因。
2、教师小结。
3、再次分段欣赏,引导学生用手中物品的色调表达情绪。
①师:小花鸭说,其实那天有许多好朋友也为它难受过、高兴过呢!它想把它们也分别请到照片上来作个纪念。想想:你手中的好朋友又是什么时候陪在小花鸭身边的?那时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②放歌曲第一段,师:现在会是哪些颜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鸭身边?想想它是生活在哪里的?请你把它送上来!
③放歌曲第二段,师:现在会是哪些颜色的好朋友在小花鸭身边?想想它是生活在哪里的?请你把它送上来!
4、教师小结。
五、鼓励学生自愿地按歌曲的内容扮演角色、表现情绪、创编与内容相关的动作。
六、请表演得最好的一位学生戴上头饰当小花鸭,其余幼儿当小朋友,分段出场表演。
最后老师说:“听,鸭妈妈好象也找来了,让我们赶快把小花鸭送出去吧!”学生自然离开活动室。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6
目标:
知道歌曲名称及其主要内容,了解歌曲性质(慢、悲伤),能随意做出伤心的动作与表情产生同情、关心迷路小花鸭的情感。
准备:
磁带、录音机、小鸭玩具、板图。
过程:
1、幼儿听《母鸭带小鸭》乐曲模仿鸭子摇摆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跟我唱”
3、再次欣赏《母鸭带小鸭》
① 说出歌名
② 边唱边启发幼儿做出小鸭子快乐的动作和表
4、欣赏《迷路的小花鸭》
① 听录音:谁在哭?为什么哭?
② 介绍歌曲名称解释“迷路”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路、找不到家了。
③ 对比这两首歌听后心理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通过不同动作比较感受。
④ 感受歌曲主要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悲伤的心情。
⑤ 边出示图边有感情讲述故事。
5、教师边唱边表演激发幼儿关心迷路的小花鸭的.情感。
6、幼儿参与表演。
7、小花鸭找不到妈妈怎么办?我们快来帮它找妈妈吧﹗引导幼儿多次用动作和歌声呼叫,并将小鸭子送给鸭妈妈。
8、在《母鸭带小鸭》音乐伴奏下边唱边做出快乐动作与表情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以往的餐前洗手环节,我总是习惯将中班的音乐磁带放给孩子们听,其中一首“迷路的小花鸭”深受小朋友喜爱,但是歌曲所表达的是“小鸭子迷路后的悲伤情感”,而小朋友却高高兴兴的唱起了这首歌,为此我选择了“迷路小花鸭”这个音乐欣赏及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我选取了两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反差较大的歌曲:《母鸭带小鸭》和《迷路的小花鸭》,请幼儿欣赏比较两首乐曲的不同,说说自己听后的感觉,幼儿基本能说出前首比较高兴欢快,后一首则是慢的、悲伤的。同时在整个活动前的铺垫也选取了一首与迷路小花鸭有关的有快有慢、有伤心有高兴的这样一首发声练习自然引入正题。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孩子的表演欲望不是很强,尽管教师花费了一些心思调动,幼儿的参与性还不是很强烈,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平时活动中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创编表现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对于这首歌曲表演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从为幼儿提供道具上入手,激发幼儿表演欲望还可以把目标设定为体会与感受两首不同性质的乐曲,那么就可以把两首乐曲穿插录下来,请幼儿听音乐表演,这样就有了一个对比,可能效果会更好。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7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歌曲旋律优美、内容生动
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及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二、目标定位
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绪变化,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激发幼儿能表现自己地欲望
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根据歌曲的变化随意做出伤心及快乐的动作及表情,积极参加音乐剧的表演课前准备
经验准备:课前举行过有关迷路的谈话,使幼儿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歌曲碟片、鸭妈妈及小花鸭的头饰
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教法学法:
教法:
1、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提点而采用的`
2、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学法:
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观看电教、情境模拟等手段,让幼儿体验歌曲中小花鸭的伤心和快乐,使活动更为丰富和有趣。
2、多种感官参与法
教学流程:
激发兴趣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表演歌曲活动延伸
教学反思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完整演唱歌曲。
2.能用表情、动作等表现两段歌词忧伤、快乐的不同情绪。
3.通过帮助小花鸭找妈妈萌发同情之心,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或课件,伤心和开心表情脸谱各1个。
2.小鸭子头饰。
3.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用歌曲语言讲述故事:池塘边,柳树下,有一只迷路的小花鸭。
提问:什么是迷路?现在小鸭子的心理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用难过、伤心、悲伤等词语表达小鸭子的感受,体验小鸭子此时的心情,出示伤心的表情脸谱。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歌曲,感受高兴的情绪。
提问:小朋友怎样帮小花鸭的?现在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了?小朋友这时的`心情怎样?
用高兴、开心、欢喜等词语表达小鸭子和小朋友的感受,并试着唱出表示开心的乐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同时出示开心的表情脸谱。
三、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情绪。
引导幼儿难过、伤心和高兴、自豪的不同请息怒演唱两段歌曲。
四、请幼儿扮演歌曲角色,表演歌曲中的内容。
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小朋友。引导扮演小鸭子的幼儿迷路时用动作和歌声呼叫;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轻轻“抱”起小鸭子,将小鸭子送回家。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9
教材分析
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旋律优美,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歌曲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第一段主要讲小花鸭迷路了,所以心里很难过,音乐缓慢忧伤;第二段主要写小花鸭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回了家,变勇敢了,鸭妈妈很高兴,这段音乐欢快跳跃。两段音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强烈的共鸣。中班幼儿音乐理解能力逐渐提升,更容易感受、理解和表达。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幼儿获得忧伤与欢乐、胆小与勇敢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歌唱和表演中,潜移默化的学会预防迷路和迷路后的解决办法。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演唱技巧表现情绪。
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适宜的动作。
3、知道预防迷路及迷路后的解决办法,学习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两幅,歌曲节奏图谱谱,歌曲《迷路的小花鸭》音乐磁带
2、幼儿用书第3册第20-21页。
活动建议
1、出示图片,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兴趣。
图片内容:一只小花鸭在大树下伤心地啼哭,不断地叫喊:呷呷呷、呷呷呷;一位小朋友跑了过来,抱起小花鸭把它送回了家。
提问:小花鸭为什么哭叫?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完整范唱歌曲,幼儿学习歌曲节奏。
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听听歌里是怎样唱的。出示节奏谱,引导幼儿用拍手的形式打节奏、念歌词。
(可配合歌曲旋律进行。)
3、学习歌曲,尝试根据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
(1)幼儿随音乐轻声跟唱,老师提醒幼儿注意两段歌曲所表现的不同心情。提问: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随音乐边打节奏边演唱,学着用缓慢的速度、忧伤的情绪演唱第一段歌曲,用欢快的情绪演唱第二段歌曲。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及时表扬有创意、敢于表现的幼儿。
4、阅读幼儿用书第3册第20-21页,展开话题。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引导幼儿提高防范意识。
提问:迷路了是件很可怕的事,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样做?怎样做可以不容易迷路呢?
小结:记住标志;不要离开大人和集体;不要到陌生的地方玩;自己想出去玩要告诉老师或家里人等都可以防止迷路。如果迷路了,可以告诉警察叔叔;可在原地等着;可找个电话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可打110报警等等。
迷路的小花鸭中班综合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缓慢哀伤和欢快跳跃的歌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两段歌词。
2、借助图片及教师的引导,反复聆听,逐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3、讨论怎样做可以避免迷路以及迷路后的解决方法。
活动准备:
1、看过幼儿用书:《迷路的小花鸭》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迷路的小花鸭》,猜测第一段歌词内容。
图片上有谁?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二)幼儿聆听教师有表情的清唱第一段歌词,感受乐曲情绪,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段歌曲听上去感觉怎样?
教师:可怜的迷路的小花鸭,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三)教师有表情的示范唱第二段歌词。在适当处加以动作加深幼儿的记忆。
教师:小花鸭迷路了,小朋友,我们怎样来帮助它?
教师:听,小朋友是怎样帮助小花鸭的`?
(四)学习用欢快的歌声学唱第二段歌词。
教师:小花鸭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心情会怎样?我们一起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唱一唱!
(五)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可以用动作表演。
对于幼儿自发的边唱边表演的行为,教师可用眼神、手势等给予积极的肯定。
(六)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花鸭迷路了,只知道哭,如果小朋友迷路了,应该怎么办呢?迷路是可怕的,怎样做可以让我们不迷路?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幼儿画线条装饰画”小花鸭”。
2、游戏活动:在表演区让孩子比赛演唱歌曲,鼓励害羞的小朋友大胆地表演。
3、家园共育:家长可根据一些偶发的事件进行安全教育,如不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