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篇1
这个周末,我阅读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
一开始,看到这个标题,我便认为这本书是为成人而写的,不适合我们这些年轻人阅读。但当我翻开了这本书,我才发现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龙应台是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有一次,她的女儿的朋友偷了一件东西,龙应台没有像大多数母亲那样告诉女儿的朋友的父母,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不可以偷别人的东西。
作者讲述了她的女儿喜欢听故事的经历。女儿听了一百遍《西游记》之后,开始追听《水浒传》。女儿和她的朋友学习书中的人物,曾经在路边“打家劫舍”,偷了一位老人的巧克力,之后向妈妈炫耀自己的“功绩”,这些令读者忍俊不禁。
这本书是龙应台十五年前以一位母亲的经验写下的。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人……”
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母亲,需要对孩子给予无限的爱与呵护,而且需要在遇到问题时,耐心教导孩子,不是轻易地做出惩罚的决定。同时,作为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权利。相信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母亲的角色和我们自身的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篇2
知道龙应台应该是11、2年前,我读书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喜欢书,每天要看几本书,然后才恋恋不舍的睡去,但是龙应台的书我从未读过,12年后,读她,是因为我的女儿。一个2岁5个月大的小天使,每天都调皮捣蛋,问题多多的小可爱。在对她的管教问题上,我颇费心思,不停的否定自己,尝试改变。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叫她在温言软语中快乐的成长,可是随着她年龄的增加,我开始对她的睡觉、拉尿、吃饭、哭闹丧失耐心。经常会吼叫或者“惩罚”,虽然从未想过去控制她,可是言行上却不由自主的试图控制:你要听话,你该睡觉,你必须吃蔬菜等等……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记忆中的龙应台有些不一样的认识,一直以为她是尖锐苛刻的,原来她还会如此温柔的一面。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读起来的感觉很欢快,很温暖,在孩子睡前书的选择上,妈妈也煞费苦心,孩子是上帝送给女人的礼物,是来自天堂的小天使,她的心纯净无暇,被妈妈小心细致的呵护着。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顺其自然,不需要强求一定要学有所成,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喜欢他们亲近大自然,喜欢孩子把15分钟的路程走成75分钟而不去责问,喜欢她的放手,更欣喜她的得到。我扪心自问——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勇气?可以给孩子自由,叫她在适当的年龄自己去探索,答案的是否定的,我没有勇气,我不够强大,所以我需要力量,我也要放手,我也要给她那么多自由的爱。
我感慨国内外教育的差距、环境的差距、理念的差距,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现状,只能改变自己,不要因为她成绩平平就苛责她,不要因为她没有特长就用别人来比较她,不要因为她没有出人头地觉得颜面无存。我只要告诉她,无论你怎样,妈妈都爱你,最爱你,我的宝贝,只要你健康快乐。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篇3
作者龙应台通过散文的形式描述了一个母亲与三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她并没有在这本书中一味歌颂母亲职责,而是更关注对于爱与生命本质的表达。经过阅读这本书,笔者深感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相较于给予孩子财富,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起跑线上,并将其直接打造成财富。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现今的教育仍有待我们成人的进一步成长。知识与智慧并不完全相同,若无法做到同频,就无法有效沟通。学习教育永无终点,没有任何捷径或速成的方法,需要的只是充满耐心和坚持。让我们静待花开,不仅是为了花绽放的美好,更是珍爱参天大树的生命智慧。人生不要回头,也不要犹豫。太过急切只会缺少精彩的故事,太过迟缓则难以拥有充实的人生。人生最绚烂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智慧与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拥有是一颗不老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仰,一个健康的身躯,一个自由的心态,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个安稳的睡眠,以及所有享受生活美好的情感。
唯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到满足。在孩子身上获得的最大欢乐不是取得多少成绩,而是获得陪伴。所以并不是因为你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会去辅导他们学习,而是因为你与他们修缮缘分已久,才会在今生相遇。
让我们好好珍惜孩子的成长时光,趁着他们仍在我们的怀抱中,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长大,趁着我们自己还没有变老。别再过于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拥有什么,也不必强求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相比是否更加优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地教育和陪伴孩子成长,这样他们就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篇4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优选2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范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篇5
暑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品味了一遍,一家人一起看书,心不由得欢喜,嘴角禁不起一次次上扬。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的细腻的美与善,品味着字里行间,富有深意的话语,不经沦陷其中,一丝丝情愫在心里泛起波纹——这些包含着做母亲的心腹,回忆儿时的天真快乐……这些情愫凝聚融合在一起,很难让人说出是什么味道,但却是令人感动,喜悦,舒畅。
我很羡慕安安,因为他是幸运的,他的母亲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孩子的问题上她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慢慢来,是的,慢一点,又何尝不可,我们可以慢慢享受这些上天赐予我们的丰盛礼物,细细去品尝,才能更真切的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读完这本书,妈妈感慨良多,她对我说:她不该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压在我身上,叫我自己把握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是在看完这本书后妈妈所说的,我以为,她是深刻的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的,等待那些命运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坚持,我很庆幸,应为我的母亲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忽然想起《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慢来,慢慢来。”
我只想对母亲说:“人生的路很长,我们美好的人生旅程,刚刚起航,让我们慢慢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