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200字1
《最后的一课》在表现其重大主题时,从沦陷区的'现实生活中攫取并概括出典型化的生活场景,并从这些场景中挖掘出生活的本质特征,从而收到“以一斑而窥全豹”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这篇小说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熔铸于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上,从而使这堂法文课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使我们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而是一次声讨普鲁士侵略者的集会,是亚尔萨斯人民向祖国语言告别的仪式。这样,就给小小的场景和平平常常的情节赋予了深刻的内容。
最后一课读后感200字2
今天,我们语文课上学了《最后一课》,通过读与老师的讲解之后,我悟出了许多东西……
这一课主要讲了小弗朗士一天上学到了教室后发现了不寻常的气氛,后来老师告诉学生们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从明天开始就只许教德语了,并给孩子们上完了这最后一课。通过阅读,我觉得小弗朗士已经从贪玩,幼稚,不懂事,不爱学习转变成了成熟,爱学习。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小弗朗士的老师韩麦尔先生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坚持给学生们上完了最后一课,他既可怜又伟大。
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我们:祖国的语言代表了自己的祖国。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最后一课读后感200字3
《最后一课》,这篇文章让我对侵略者的仇恨达到了极点。
故事发生在一天早晨,“我”很晚才去上学。到了学校,“我”发现气氛有些异常。原来德国军队要求两个法国城市只允许教德语。读到这儿,我的心里有暗暗的忧伤。再往下读,我都恨不得把所有德国军队消灭,恨不得我是一个战士,用生命来保卫国家。我此时觉得德国军队是来攻打我国,我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法国战士们拼死奋战,希望保卫祖国。侵略者就像凶狠的野兽,在吞食对方的生存之地。我心里的怒火已经无法忍住,恨不得这些怒火把所有侵略者烧光。
读完《最后一课》,我佩服法国军队拼死保卫国家安全,却极其仇恨野蛮的侵略者。
最后一课读后感200字4
《最后的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的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的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8月份普鲁士军队深入法国境内,在色当大败法军,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投降并当了俘虏。战后法国和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将法国东北部的亚尔萨斯和格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最后的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要反映了在普鲁土侵略者的残酷统治下,亚尔萨斯省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敌汽同仇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