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精品昆虫记读后感9篇(优秀昆虫记读后感),以供参阅。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1
《昆虫记》,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鲁迅曾说,这本书“读起来有趣,也很有益”。确实不错。本书中有对昆虫生活习性的介绍,还有作者的一些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十分可贵。
这本书是法布尔耗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他对昆虫的喜爱则可见一斑。尤其是他对圣甲虫、食粪虫与粪金龟之类的昆虫的描写,让人读来觉其十分可爱。圣甲虫就是典型的例子。作者将圣甲虫比作面包师,将其制作的粪球说成“梨形粪球”,它工作的地方是“车间”,生动有趣。在作者对其的描写中,更表现出圣甲虫工作的一丝不苟。
圣甲虫这个“雕塑家”用它的爪子把“梨形粪球”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拍压实,用几根纤维竖立在“梨颈”处,作为卵室的塞子。它还利用其结构松散的特点,不让胚胎受到压力,使空气更加流通,保护虫卵。纵观整个过程,从收集材料,到制作完工,圣甲虫这个“面包师”一直都干得出色。其制作的“面包”,作者写道,它具有“几何形完美”,“精致漂亮”。
是啊,这样一位出色的“面包师”,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这样一位勤劳的清洁工,谁能不喜欢它呢?这样娇小的身躯里,竟蕴含了这样大的能量,令人惊叹。而粪金龟则丝毫不逊色于它:作者说它是“热情似火的掩埋工”,它对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与粪便打交道的虫子,个个都无私奉献,仿佛挣脱了食物链的残酷无情,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更是自然的骄傲。
这本书也描写了其它如蝉、螳螂、蚱蜢、隧蜂等昆虫,都很有趣。《昆虫记》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从未想到,那些我看到就顿觉反胃的'昆虫竟也有许多奥秘。而法布尔在观察昆虫时,常常要等待很久,尤其他在观察蝎子时,一次他竟等了足足二十四小时!而在他做某些实验时,例如探究菜豆象的生活习性,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幼虫一次又一次地死去,但他终究没有放弃,终于得知:“它需要老的、硬的、掉在地上像石头子儿似的嘣嘣响的豆子。”这是多宝贵的经验啊!
还例如他在探究大孔雀蝶时,做了一种又一种假设与一场又一场实验,才发现了其活动规律。他是完全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昆虫记》。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学习法布尔这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意志坚定、富有耐心的精神呢?又何尝不应该为理想而奋斗呢?法布尔用努力谱写出一个精彩的昆虫世界,我们则要用努力谱写出一个精彩的大美人生!
昆虫世界,令人惊叹;高尚精神,我们应当拥有!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2
在历史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人物,他被称为现代昆虫之父,他就是法布尔。在历史文学中有这样一本书,它详细的介绍了动物们的习性、工作、繁衍,否定了无数生物学家对不同生物的观点,它就是《昆虫记》。
在《昆虫记》中,无处不体现着作者对小生灵的喜爱与关心,无不体现着作者大自然的热爱,作者运用简朴而又充满爱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昆虫世界:在寓言故事中,蝉是一个懒家伙经常偷取蚂蚁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却与寓言恰恰相反;蜘蛛和蜜蜂都是一个个几何学家,它们能比人类更早的运用几何来建造自己的房子;黄蜂是一个非常渺小的生物,但是它那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它的毒刺却令人毛骨悚然;一个令人畏惧的蝎子,却面对食物若无其事,有时还会吓得逃跑;萤火虫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天使,但是她却是一个无比残酷的.美食学家……这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啊!
在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写蝎子的那一情节。蝎子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尤其是它尾部的毒针,只要那么一滴就可以杀死很多生物。每个生物都是需要营养的,但是蝎子的食物却很神秘。把菜粉蝶放到蝎子的面前,我原本以为蝎子会用毒针将菜粉蝶麻痹,之后再送入肠胃中,可是结果却令人大为吃惊。蝎子不但没有将菜粉蝶麻痹,反而还被菜粉蝶吓得逃跑,这真是一个笑话。在实验过程中,作者也是倾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蝎子也是一次有一次的拒绝配合,甚至有一次全部逃跑,到最后作者也是没有探究成功蝎子是节食主义者。但是这却更加生动体现出作者执着的精神,面对这么令人“恼火”的蝎子谁都没有耐心进行实验,但是法布尔却不同,他是在失败中一次又一次的走出,这次失败了,那么就再来一次!不仅是这一个情节,整本书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些生物十分凶猛,有些生物温和,法布尔不仅面临着精神上的痛苦,有时还面临着肉体上的痛苦。他把那么微小的生物的住所,习性,食物都研究的明明白白,他是跟着生物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他对生物学痴迷到那种程度,他融入了自然,融入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融入到了每个生物的心中!
巴金对《昆虫记》有过这样的评价:它融入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学和思想的美学。不论是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作家都能感受到法布尔对这本书的精力,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执着探究追求真理的精神。面对困难时,要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在少数人中必定有着执着探究的精神!作者:孟梓鑫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3
寒假期间我读了好些书,相信你们也是吧!我读了散文类的、童话类、科普类的还有小说类的等等。散文类的我特别喜欢丰子恺爷爷的,重温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读了好几本中外名著小说,我最喜欢的还要数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了。
可能还有一些同学不知道法布尔,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法布尔的全名叫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被世人称作“昆虫之父”。最让我敬佩的是法布尔先生一生都在坚持自学,取得了不起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法布尔从小就尝试接近自然界的万物,如果有人认为那是祖先遗传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祖先只关心自家的牛羊,他本人也没有受过任何训练,但他从小却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在研究昆虫的科学史上记录下一些对昆虫的见解。这个目标实现了吗?当然实现了啊。这本世界名作《法布尔昆虫记》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这部宏伟的巨作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形态各异前所未闻的昆虫,有圣甲虫、蝉、萤火虫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蜜蜂了。在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许多蜜蜂的大小,体态、习性、结构、功能、觅食等。而且这些蜜蜂不是我们常见的如:矿蜂、赤条蜂、黄蜂等。比如矿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矿蜂么?有没有跟我一样会联想到挖矿的小蜜蜂么?它们确实要比一般的蜜蜂擅长在地下的坑道中来回奔波筑巢,身形也更加细长。在腹部的底端有一条明显的沟,这沟里藏着的便是矿蜂们御敌的利器。因为它们非常擅长在结实的泥土里或者幽静的小径里活动,所以给这些小生灵们取名叫矿蜂。四月份可是它们最忙碌的季节了,紧锣密鼓地忙着采蜜储备食物。强烈推荐看昆虫记的同学们一定要看看这章,可有意思了。
我第二喜欢的要数“傻傻”的松毛虫了。松毛虫,顾名思义,应该能猜出它是以吃松叶为生的吧!我们先来看看松毛虫的卵吧。如果我们经常观察松树,应该会发现在松叶中会点缀着一个个白色的小圆柱。那就是松毛虫的卵。松毛虫在他们走过的路上会留下一种像丝的一种东西,不然他们可能会迷路的'。无论是只有几只的小队伍还是超级无敌长的大队伍,都会有一只领头的松毛虫。但他们每次都会沿着线走,这也是“傻傻”的松毛虫的由来。而且松毛虫能预测坏天气的到来。一旦坏天气即将要来,它们就会躲在洞穴里。这不就是强大的大自然界里的天气预报专家?而且它们预测得非常准确,当天气预报预告要下雨时,它们一定会躲在巣里避雨。是不是非常的神奇?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们了解了各种昆虫的习性。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我觉得最有魔法的莫不过大自然本身了!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4
近期,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
法国作家雨果评价这本书是“昆虫的史诗”,赞誉作者是“昆虫界的荷马”,美国作家罗兰评价作者是“掌握田野间无数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是什么书在世界上享受如此高的盛誉呢?它就是一代巨匠法布尔写的《昆虫记》。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细致的描写了各种的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与捕食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法布尔写的生动有趣,我读的兴趣盎然。
在作者笔下的猫是很执着的,翻江过河也要回到自己的旧居,法布尔眼中的螳螂是“演示神谕的女祭司”,也是“向上帝祷告的修女”,但在现实,它是一个冷酷的“杀手”,而它那双像是在“向上帝祈祷”的那双手,正是它杀害生灵的“无敌双刃”,螳螂有着优雅的外表,却配上了素有“劫持爪”之称的锐利的前爪,因此它是个合格的“杀手”,作者把所有昆虫的习性,繁殖,劳动,婚恋与本能描写的细致入微,可见他连平时的一点一滴都用来观察,我觉得他配称的上“昆虫界的荷马”。
法布尔观察黑步甲装死时,他可以等17分钟20分钟2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
狼蛛的身手真敏捷啊!轻而易举就把一只土蜂给杀死了,土蜂成了狼蛛的一顿美餐,法布尔还不满足,让狼蛛与木匠蜂作战,有只胆大的狼蛛冲了上去一下把木匠蜂咬死了,它可真不一般呀,作者又把它与比自己体积大十几倍的麻雀和大百倍的鼹鼠放在一起,同样结果,全死于狼蛛的口下。
狼蛛不但捕猎技能强,它还会保护自己的卵,它把自己的.卵放在一个小圆珠里挂在身后的丝囊上,走到哪里都带着无处不离,有时它还会让自己的卵晒晒太阳,尽量让小狼蛛早点出生。
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小狼蛛出生后,整天在大狼蛛的背上不吃不喝,就算是有小狼蛛在大狼蛛行走的过程中掉了下来,大狼蛛也不会理会,因为它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独立,不依赖的习惯。
作者也几次试验回归的蚂蚁,用薄荷擦,用水冲,用沙子盖等,最终得出蚂蚁回家是靠记忆与视觉,与那两个触角没有太大的关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即使再困难也要始终朝着目标前行。
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5
暑假里学校要求我们读《昆虫记》,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我相信大家都会走出家门,去大自然吧,我也是的,现在让我们去看看吧!“嗡、嗡、嗡……”原来是隧蜂家族啊!隧蜂是一些酿蜜工匠,体形一般为纤细,比我们蜂箱中养的蜜蜂更加修长。它们成群地生活在一起,身体和体色又多种多样。有的比一般的胡蜂个头儿要大,有的与家养的蜜蜂大小相同,甚至还要小一些。这么多种多样,会让没经验的人束手无策,但是,有一个特征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任何的隧蜂都有本品种的印记。隧蜂喜欢工作。四月份,工作开始了,五月带着鲜花和阳光来了,可是,五月里还有一件事,让我非常的讨厌,因为五月里来了一个小飞蝇,你可别看它小,其实它是凶狠的暴君。在隧蜂离开家时,小飞蝇就到它家里开始偷了,它还趁机建造了自己的产卵室。许多昆虫都会装死。
假如我看见一只正在装死的昆虫,我就会觉得这个昆虫真胆小,其实不是的,它那仰躺着一动不动的姿态,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实的暂时的麻木的昏沉状态。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泥水蜂,泥水蜂非常怕冷。它搭建起自己的账蓬,在那儿帮助橄榄树茁壮成长,鼓励着蝉儿纵悦高歌,建筑着自己的安乐之居。甚至有时候,为了它们整个家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都觉得比在阳光下更加温暖舒适一些,它们常常找到我们人类的门上,要求和我们一起做伴。不用敲开人们的大门,询问一下主人是否同意它们和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启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我们现在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学习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要多阅读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科普类书籍,还应积极动手参加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到大自然去看看,去发现那儿的奇妙。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6
你有没有发现,泥土里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虫子在爬动?如果有,那恭喜你,你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法布尔!
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们仿佛都有奇思,有个性,成了精灵,每日为了自己喜爱的生存事业而努力。
“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的时候,它曾经为了自己和后代们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这段话出自《昆虫记》里关于遂蜂门卫的介绍。这段话乍一看好像平平无奇,但细读之下,令人感动不已——在它年轻的时候,它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卫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的许多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操碎了心,在儿女长大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了,可是心中却仍然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想要再做点什么。母亲,世上最伟大的!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美食。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好像都跳出了书本。我真感谢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向昆虫世界,更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钥匙,让我又一次接触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中昆虫的奥秘。
法布尔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写出《昆虫记》,研究昆虫是他的爱好,将他的研究所得写成书本广为流传,是他的选择。
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信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的。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7
《昆虫记》是一本科学科普类型的读物,它在我读过的科普类书中应该是最精彩的一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人让亨利法布尔,他是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动物现象的专门研究者,单从作者的介绍就能看出,这本书应该很不简单。
《昆虫记》中所讲述的科学知识非常精彩,富有幽默感的法布尔先生把严肃枯躁的学术知识与昆虫现象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转化成了关于昆虫的一个个小故事,使读者有兴趣将其阅读下去。本节主要介绍了蝉、螳螂、蝎子、蚂蚁、蟋蟀、蝗虫和各式各样的蜘蛛以及一些种类的蝴蝶。从中可以捕捉到法布尔老先生和本书所透露出的一些精神品质,这些才是我们真正所要发现与学习的。
首先,一个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对已知的理论有质疑性,从关于蝉的篇章可以清晰明了地体现出这一点。在寓言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蚂蚁与蝉的故事,寓言中的蝉是一个贪婪的索取者,而蚂蚁是一个勤奋的劳作者。但我们回到现实后它们的身份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作者法布尔正是产生了与其类似的`想法。在本节的第一章书讲到十九世纪的昆虫学家与植动物学家一致认为石蜂能够自己穿过迷宫一般的巷子,是因为它头上两根神奇的触角,但法布尔却不那样认为,他觉得石蜂能自己无误地回家是有其他原因的,所以他为我们阐述了什么叫做有价值、有意义的质疑。质疑只是整个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为我们展示的是科学精神中的探索与探究。对于寓言中说的蝉是贪婪的借食者,仅用蝉与蚂蚁所食用的食品不同就可以说明寓言的错误性,蝉只是用它的吸针吸树木中的汁液,而蚂蚁是食性广范的一种昆虫,基本上什么食物都吃。接下来就可以通过探究来解释蚂蚁与蝉之间真正的存在关系了。在这里,法布尔用了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来探索---观察法,利用整个夏天的时间,彻底地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炎热干燥的日子里,蚂蚁夺去了蝉在树木上凿的一口清井,并在秋季把蝉的尸体肢解后运回了它们那罪恶的蚁巢,法布尔在这里还顺便为那可怜虫---蝉儿,讨回了一个公道。科学研究中有一步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提出问题。在本书中,法布尔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克罗多蛛的幼崽生存问题,它们被搁置在一个密封的空间里,没有任何的物质型能量,如何生存下去?提出问题这一关键的一步已经完成了,剩下的留给后人去解决。
不难看出,《昆虫记》的确是本精品,其内容包含了科学知识、文学素养与探索精神三个方面,其中科学的探索精神是我最应该学习的。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8
手捧一杯香茗,翻开一本略带油墨清香的书籍——《昆虫记》,立刻就被那生动幽默的描写所吸引,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引人入胜。
十余卷的《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昆虫学的巨著。他以散文式的文笔,向读者讲述了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昆虫情况,为昆虫们的习性、饮食、起居做了详细的描述,让我们真实地领略昆虫的世界,昆虫的生活。
书中介绍了许多人们平时常见的昆虫,例如萤火虫,天牛,蟋蟀等。但作者为我们叙述了它们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萤火虫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温顺善良,相反,它是一种食肉动物,而且捕猎手段相当狠毒;天牛对现实情况一无所知,却可以预测未来,而且它正是按照它对未来的.预见而工作的;蟋蟀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歌唱家,更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建筑师……
法布尔用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把他的所感所思都反映在了纸上,恰如法国著名的戏剧家罗斯丹所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的思,像美术家一样的观,像文学家一样的写。”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界,为人类留下了一颗智慧的结晶。他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重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第一手的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令人敬畏!这个“昆虫的荷马”,这个“昆虫的史诗”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满怀作者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更加令我佩服的是法布尔五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不怕苦,不怕累,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终于写出了这样一部传世佳作,难道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从昆虫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例如,萤火虫教会我不要只看表面现象,凡事都应该尝试;从红蚂蚁身上我学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只要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我向天牛学习到了要有远见,学会深思熟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昆虫王国还真是神奇,小小昆虫,竟有如此大的智慧,令人惊讶。
法布尔曾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取得的成功的原因:专注于知识魅力,避开生活中的烦恼,对所研究的学术充满了兴趣,有跌倒再爬起的精神,吃苦耐劳……这些,就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让我们达到自己理想的方法!
《昆虫记》是一本好书,它教会了你待人处事的方法,并记录了大量的科普知识,以生动的文字吸引你的注意力。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就能了解法布尔的精神,值得你一看!
精品昆虫记读后感9
寒假里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上个学期我们学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中的主人公法布尔。读了这本书后,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我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数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我细致地了解了昆虫。
这本书里写着:螳螂孔武有力,嗜肉成性,专吃活食,是昆虫世界凶恶的猛虎,埋伏着的.恶魔,田野的霸王。螳螂在捕捉猎物时,它的钳子先是收着的,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当地的人们还以为它在祈祷。可是,假若有一只苍蝇从它面前飞过,它就立刻以闪电的速度扑过去钳住虫子,咬开它的颈部,然后从容地把虫子吃掉。这让我知道了:虽然螳螂外表美丽,但是内心非常凶残,我们要看到它凶残的本质,不要被它的美丽外表所迷惑。但是,别看螳螂这么凶猛,它也有被欺负的时候。螳螂的幼虫刚从窝里出来的时候,往往被弱小的蚂蚁咬碎吃掉。不过,一旦螳螂长大,蚂蚁就再也不敢欺负它了。
我还很佩服蜣螂。蜣螂这个名字大概大家都很陌生,其实这只是一个学名,其实这是一种叫屎壳郎的昆虫的学名。大家对屎壳郎都不陌生吧。大概大家都觉得这种昆虫天天和污秽之物打交道,想必也不是什么好虫子,自然不及萤火虫那般可爱。但是不要忘了,它为什么叫屎壳郎?就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消耗着那些无尽的废物。
蜣螂的工作是比农民还要辛苦的,但是蜣螂却比农民还要任劳任怨。蜣螂在田地里工作,拖拉机播种机推土机等等都会影响它的工作,甚至一把普通的锄头横在它面前也会阻挡它的去路。那么蜣螂会去把废物堆到那些拖拉机上吗?当然是不会。它们会绕过那些轰鸣作响的机器另辟新路,哪怕是千辛万苦堆积而成的成果被毁,它们也不会在那里发着无尽的牢骚,而是节省下那些发牢骚的时间来尽快开始新的工作,这就是蜣螂所做的一切。这让我觉得:蜣螂虽然外表丑陋,但是任劳任怨担负起清洁地球的使命,让人类的家园更加美丽。
法布尔为我们开启了昆虫世界的大门,我想,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法布尔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的精神,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所说的:“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大自然,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