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草房子读后感12篇,以供参阅。
草房子读后感1
这是曹伯伯七八十年代完成的作品,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但读起《草房子》这本书,却感到那么亲切。
故事由9个小故事组成,似乎可以独立成章但它们内在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一切都油麻地这个地方有关,都和桑桑这个小主人公有关。故事的一切都围绕着他们展开。桑桑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男骇。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做的好事多不胜数,但是闯的祸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
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这一切,不得不使我边看书边笑。 但是,在药寮那一章,又让我多次流下泪水。在那章,桑桑被诊断为患了绝症,桑桑的爸爸走南闯北,四处寻访名医,但是又一次次的失败,我为桑桑这样短暂的生命流下了泪水。在几乎要绝望的时,温幼菊老师带桑桑到她的药寮里,为他熬药,鼓励他。终于,桑桑的爸爸访到了名医。当看到桑桑的病痊愈的时候,我高兴得又一次流下了泪水。从此,随着时间的流动,桑桑懂事了许多。
我也曾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常常在家里的院子里挖上一个两半米来深的洞,然后铺上稻草,完成我心目中“陷阱”,或者是在别人进门时,实施我的恶作剧。而且在班级里总是欺负同学,今天不是把这个打出鼻血了,就是明天那个头上起了个包。但是,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我渐渐知道我的做法是错误的了,我这样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不但伤害了别人,而且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影响,还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
故事中的桑桑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我不是也有同感吗?
草房子读后感2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之后,我想对其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我研究的是一位叫谷苇的人,他与一位卖饺子的摊主“谈饺子”。谷苇只为少了一只饺子几乎要和那个摊主打架,但他数到最后一只碗时,发现多了三只饺子,却选择一声不吭。这表面上是吵架,但作者想让我们发现其中的人物性格。我从少了一只饺子、多了三只饺子却一声不吭,发现谷苇容不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占了他人便宜,这种人谁想当呢?
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去买10元一斤的柚子,三斤不到一点,摊主收我30元,我很不开心,据理力争只肯付27元。当我递给店主50元时,店主没在意,随手找了73元,我拿到钱后立即明白店主弄错了,但却不想告诉他,并立刻拿起柚子钱慌慌张张的“逃”走了。我跑的很快,害怕店主追来要钱。突然,曹文轩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指着我呵斥:“你这个不要脸的谷苇”,顿时,一大群《草房子》的读者把我团团围住,大声骂我:“可耻的家伙,真不要脸!”吓得我冷汗直流,从梦中惊醒。我睁眼一看,面前只有熟睡的妈妈,环视四周,噢!原来是一场梦,真是虚惊一场。
虽然,只是一场梦,我却大有感触:千万不能当一个占他人便宜的人,而应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草房子读后感3
这个学期,我们和张老师一起读了曹文轩写的《草房子》这本书。文中讲了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在小说中作者曹文轩为我们塑造了桑桑,陆鹤,纸月,细马和杜小康等这五个优秀少年的小学生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桑桑,喜欢他的调皮可爱,喜欢他的勇敢和有爱心。
他天真而调皮。各种突发奇想的主意不时从他脑海里迸了出来,用那双调皮的手制造了一些令人想不到的奇迹。你看,他把家里的蚊帐改做成渔网,把碗柜改做成了小鸽子们舒适温暖的窝,遭到了父母的责备。
他很有正义感。当板仓小学的坏孩子刘一水他们欺负纸月时,是桑桑毫不犹豫的冲过去帮助纸月。
他也特别勇敢。当他得了一种怪病,脖子上肿了一个大包,要把一颗烧得通红的针从包上扎进去的时候,他却不哭也不叫。
他还非常有爱心。秦大奶奶是油麻地的一个孤寡老人,她一人住在小窝篷里,年纪也大了,油麻地里的人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孩子们都怕她,远离她,而桑桑却亲切的喊她:“奶奶!”和秦大奶奶十分亲近,给秦大奶奶消除心灵的孤独。
桑桑的品质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中要学会坚强,用一颗爱心勇敢地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我喜欢《草房子》这部小说,它教会了我要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非常感谢曹文轩叔叔,写出了《草房子》这部书,读这部书给了我太多的启发!让我明白了人生路上的许多道理,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草房子》这本美文的魅力!
草房子读后感4
当我读到”红门(一)”中的一段:那一天,桑桑看见一直被人称为“桑桑影子”的阿怒,竟屁颠屁颠地跟在杜小康后面。这时,我心中不禁颤了一下。桑桑是校长的儿子,阿怒就老拍他“马屁”。现在,发现杜小康比桑桑更有利用价值,又一个劲的巴结杜小康。但是接下来,书中又写到杜小康的家败落了,接着下来无论是做游戏、还是在平时生活中,阿怒他们便不再讨好他,甚至还看不起他。像这种趋炎附势、“墙头草,两边倒”的人可信任吗?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局长,在退休之前,提拔了几个亲信,在局长没退休前,这些人像“哈巴狗”一样,整天围着他转;可退休后,这些人就像不认识他一样……我们可要擦亮双眼,遇到这些小人要“敬而远之”啊!
桑桑的脖子上长了肿块。父亲带他去城里看病。父亲从医生那里知道桑桑不久于人世了。便想把一切好的、桑桑想要的,都给他。幸运的是后来桑桑的病治好了。但是在病中的这段日子里,桑桑表现得那么坚强,那么勇敢的面对病魔,一滴泪也没有留下……读到这时,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他这种坚强的性格,真值得我们学习。有些人在生活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困难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死死的把他们压倒,这些人,不就需要向桑桑学习吗?有时,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让我们也学习桑桑,去勇敢、坚强的克服它、打败它……
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真诚,多一点坚强;少一点虚伪,少一点软弱吧!让“真诚”与“坚强”拉起手,为我们搭起一座爱的桥梁!
草房子读后感5
《草房子》的作者是著名文学作家曹文轩写的。《草房子》是一本描写童年故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个十足的捣蛋鬼,文章围绕它发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和友谊的美好。桑桑是油麻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故事围绕桑桑发生,这谢小故事使桑桑接受了人生的启蒙的教育。书中有许多使人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能够反映童真的趣事,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桑桑有一个同班同学叫陆鹤,因为他她是一个光头,所以别人都习惯叫他秃鹤。秃鹤的光头光得透亮,白天总是闪闪发光的,所以他的同学怀疑这颗头晚上也会亮。如果想摸秃鹤的头,就得用东西来换摸的机会。渐渐的,秃鹤觉得自己的头很宝贵,就戴上帽子,谁也不让摸……
这本书里不仅有这样的趣事,更有催人泪下的故事。
其中有一件事最让我感动。在药寮中桑桑患了绝症,桑桑的爸爸桑乔为了治好桑桑的病四处寻医,看到这里我被感动了,我默默地为他祈祷。过了一段时间,桑桑的老师带着药方来给桑桑治病,没想到桑桑的病被老师治好了,桑乔非常感动,泪流满面。这一刻我又被感动了。就这样桑桑度过了六年,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捣蛋鬼了。
《草房子》这本书采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形象地描绘了“秃鹤、纸月,白雀、艾地、红门、细马等书中的人物形象”。这种写作手法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桑桑的童年,仿佛和桑桑一起度过了他的童年,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童年是我们记忆最深的地方,也是我们快乐最多的地方。让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的童年生活吧!让童年永驻我们心间。
草房子读后感6
暑假里我按照学校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利用假期的时间认真地阅读,其中曹文轩写的《草房子》给我留下了异常深的印象。《草房子》描述的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小学生活。小说经过陆鹤、纸月、细马、杜小康四个同学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即使学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可是孩子的心底还是纯真的。
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没齿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的故事:父子师生间脉脉的真爱,同学间天真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叫他"秃鹤",他充满无助与孤单。被叫"秃鹤"的他常常在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可是,他却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仅有自我相信自我才是最好的"解药"。
这本书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与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乐同悲.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哭了,第一次为书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会死掉,我还悄悄得对着天祈祷,保佑桑桑能够度过难关。人生无处不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令人落泪的真情。
草房子读后感7
在这几个星期中,我阅读了《草房子》七至九章。其中,我对第9章《药寮》有感,里面的故事很让人感动,一起来听听吧。
里面的主要人物是桑桑和桑乔(桑桑的爸爸)。桑乔能当上校长是因为他小时候很努力,还得了很多印章,桑乔很珍惜,可因为桑桑把桑乔本子上的印章全部撕掉了。桑乔发现后动手就打桑桑,还把桑桑吊起来打,打的桑桑浑身发抖。桑桑的妈妈把可怜地桑桑抱在怀里。过了几十天,桑乔的气消了。可是桑乔发现桑桑的脖子后有一个很大的黑快,就问桑桑妈妈,桑桑妈妈却说:“你就知道打孩子,他脖子后的黑快好几十天都在,而且越来越黑,你这个当父亲的也不关心孩子。”桑乔听了这句话,一句话不说就赶紧把桑桑带到医院检查。
这些天,桑乔带了桑桑看了好几家医院。可他们却都说同样的话,治不好了,只能活几个月时间,桑乔不信。于是,桑乔带着桑桑去外地的医院,可还是说治不好。后来听说,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位专家专治这种病,只要吃了他开的药,病就能治好。桑乔立刻就寻找这位专家,并让桑桑吃了专家开的药。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桑桑的病治好了。
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桑桑的毕业季······那就不多讲了。读了这些故事觉得桑乔定会知错就改的,而且这才是一位父亲该做的。
草房子读后感8
国庆假日里我看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草房子》,这本书仿佛把我带入了小男孩桑桑1—6年级天天生活的草房子,那就是油麻地小学。
油麻地的景色美不胜收:春天,柔柳像穿着绿装的小仙女翩翩起舞;夏天,蚱蜢在草丛中嬉戏;秋天,稻田像一片金黄的地毯铺在整个油麻地;冬天,河水往日的活泼消失了,它恬静地睡着了。这一切,桑桑都朦胧地记在脑海里,汇成了一片童年的海洋。这本书讲了九个故事,分别是秃鹤、纸月、白雀、艾地、红门、细马、药寮,其中有一个像帆船一样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那就是红门。红门讲了油麻地首富杜小康家被别人揭了老底之后丢失了所有的钱与物,曾经干净整洁的杜小康像“黑芝麻”中的“白芝麻”但是变成了“黑芝麻”都不如烂芝麻天天游手好闲,放弃了学业无家可归,就在此时杜小康的爸爸病了,天天卧床不起,他们没钱看病,这让杜家恐慌不已。这时他的死对头桑桑拿出了他心爱的鸽子去买,得到的钱他并没有自己花而是送给了杜小康家给他的爸爸治病,这一刻昔日的死对头变成了好朋友,之后不久杜小康一家搬走了。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桑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现在的我们有时因为一件弄断铅笔的小事就吵起来,进而演变成了大事,其实也许只需要一声真诚的“对不起”就行了,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从“小事”到“大事”,弄得双方不愉快,这就是没有宽容之心引起的。我们人类是不断超越自我进步的,而不是逐渐退步的!如果想要不断进步就一定要有好的心态与宽容之心,总之,桑桑是我们的榜样,大家要向他学习,加油!
草房子读后感9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草房子》。书中的主人公桑桑,他顽皮、聪明;秃顶的陆鹤,别人都嘲笑他,叫他秃鹤;不幸却又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桑桑了,他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有时候桑桑的奇思妙想很疯狂,有一次,他拿蚊帐来捕鱼,结果挨了他妈妈一顿臭骂;还有一次,杜小康想攒钱买商品的时候,他知道了,他就卖了他心爱的白鸽借钱给杜小康用,我很佩服他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帮助。
秃鹤,其实他姓陆叫陆鹤,因为他没有头发,而且是个光头,所以大家都叫他秃鹤,大家都捉弄他,因此秃鹤很烦恼,所以常常在河边哭,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缺陷,并且在一个节目中好好的表演秃头的角色,让同学老师对他刮目相看。看来只有相信自己,再丑陋也有散发光芒的时候。
纸月,一个内向的女孩,她字写得很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有一次,她把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和家里的青菜、鸡蛋都送给了桑桑,真是善良的一个女孩。
杜小康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有一次他父亲做生意亏了。从此家道中落。有一天晚上他父亲病了,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他家已经一贫如洗,杜小康也就退学了,没有钱上学的杜小康只能和父亲一起放鸭子去了。当他们等到鸭子要下蛋的时候,鸭子游到了别人的鱼塘里,把鱼苗全部吃光了,于是船和鸭子都被扣留。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屈服,重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这就是《草房子》里所有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挺身而出去面对它,逃避只会越陷越深,没有尽头。
草房子读后感10
书籍,是一个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言行,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举止等等。如果我要推荐一本好书,《草房子》是必定无疑了。
《草房子》是我国著名作家曹文轩于1997年创作的,是一本讲究品位的儿童长篇小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男孩桑桑在油麻地终身难忘的小学六年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感动人心的故事:不幸少年与厄运相连的忧伤与悲怆,少年男女的纯真无邪,垂暮老人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所闪耀的人性光辉……
同时,这本书中的人物特点也都很鲜明,有纸月、桑桑、杜小康、细马……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秃鹤。他本应该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但因为他那颗光秃秃的脑袋,而被大家嘲笑。因此,秃鹤变得倔强,自尊心强。
但在一次表演上,秃鹤不怕大家的嘲笑,扮演了一个坏蛋的角色,反而为学校增添了荣誉,这使他又一次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是的,秃鹤虽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他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因此,曹文轩在描写秃鹤的最后一段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深刻的思想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
草房子读后感11
书籍是人类良师益友。多读书,读好书,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草房子这本书写了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本书里有聪明的桑桑、漂亮的白雀、文静的纸月······。
桑桑在油麻地里生活的无比快乐。可是,不久,脖子上出现的肿块缠住了桑桑。桑桑的父亲桑乔不得不带着桑桑到处治病。可是,医生们的话都一样:“桑桑得的是一种怪病,这辈子都很难彻底治愈”。原本不相信偏方的桑乔,听说在牙塘有一位名叫高德邦的老人能治好这种病。于是,带着儿子千里迢迢刚到牙塘。不幸的是这位老人已经去世了。桑桑唯一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在桑桑生病的日子里,朋友们对他的祝福与安慰使它感动不已,也给了它战胜病魔的勇气。妹妹想去看城,桑桑就满足妹妹的愿望,带着她看城。但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妹妹的脚上就磨了个豆大的水泡,她不想让妹妹失望,就背起妹妹,爬了一百多阶楼梯才爬上了城,满足了妹妹的心愿。看着妹妹开心地微笑着,笑容也爬上了桑桑的脸。
经过父亲和亲友们的不懈努力,桑桑战胜病魔的信心越来越强。这时,一名老中医给桑桑口授了一个处方,桑桑的病治好了。桑桑一家又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这六年中,他亲眼目睹参与了一串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亲情无价,爱心永恒。病魔男对尊严的坚守,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感情纠葛······。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幸福真切地活着,要认真做每一件事,善待亲人,善待朋友,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草房子读后感12
金色的草房子,静静流淌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花等事物组成了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文静的纸月……他们都来自哪儿?他们都来自曹文轩的著作——《草房子》这本书中。
这本书一共有9个章节,大约300页,它在我看过的书中并不算长,可它却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人物,可有一个人令我十分敬佩,她就是——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是个固执、朴实、慈祥的老人。起初为了土地与学校争斗,把自己养的鸡呀,鸭呀,鹅呀,放进油麻地小学,来捣乱学校里的秩序;仗着自己老眼昏花,拄着拐杖,横穿菜园,一路把菜苗踩倒了许多;还不顾自己干净的衣服,在地上打滚,看别人让不让她住在这里……可是后来她为了救一个油麦地小学的学生乔乔,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把乔乔救了上来,在油麻地人的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那以后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拐杖帮学校驱赶钻进学校菜地的鸡鸭;用拐杖替老师关好她够不着的窗户;她自己自动要搬家……
最后,她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命归西天了。她做这些事是什么?是爱!是人间真情!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和感恩书写了秦大奶奶人生的、完美的最后一笔。
有人认为《草房子》是一首回味无穷的诗;有人认为《草房子》是一首使人陶醉的歌;有人认为《草房子》是一瓶甘甜如绵绵岁月的酒……而我却认为《草房子》是一种让人前进的力量!作者:许梓轩